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惠民542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相當於是內閣首領,政府的總理

    劉備入蜀的時候,諸葛亮的身份和張昭比較接近,外事決於法正,內事決於諸葛。也相當於劉邦楚漢爭霸時的陳平、蕭何、張良;曹操的荀彧、荀攸

  • 2 # 未濟

    張昭在東吳的地位,相當於荀彧之於曹魏、諸葛亮之於蜀漢。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孫策臨終時對張昭說,“若仲謀(孫權)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幾乎和劉備臨終時託孤諸葛亮時說的話是一樣的。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張昭當時絕對是東吳的大管家,和荀彧一樣。

    孫權後來和張昭鬧矛盾時,曾經憤恨地說過,“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這足以說明張昭的地位之高。孫權沒有拜張昭為丞相(先用孫邵、後用顧雍,就是不用張昭),孫權既不讓張昭做丞相,也不讓張昭做三公,只是讓他領個虛銜(輔吳將軍、婁侯),養老而已。也說明孫權是忌憚張昭的。不能讓他權力過大。

    孫權稱帝的時候,宴請群臣,稱讚周瑜的功勞最大,張昭正要表示祝賀,孫權卻說幸虧當年沒有聽張老先生的計策(赤壁之戰,張昭主降),否則這會兒他就要在要飯了。說的張昭汗流浹背,沒多久就告老還鄉了。但是張昭絕不是怕死。

    張昭以直言敢諫而聞名。勸阻孫權打獵、勸阻孫權飲酒、勸阻孫權不要派人出使遼東公孫淵,逼得孫權把刀都拔了出來,可張昭依然沒有退縮。後來張昭因為孫權不聽取自己的意見,索性退居不朝,孫權派人把張昭家的大門用土堵上,意思是讓張昭永遠也不要出門了。張昭絲毫沒服軟,還從大門裡面用土也堵上了,不用你孫權堵門,我張昭自己就永遠也沒想再出門。後來東吳使臣果然被公孫淵殺了,孫權感到後悔,派人多次請張昭上朝無果,孫權就用火燒的辦法逼張昭出來,可是也沒有嚇倒張昭。最後,還是孫權親自在張昭家門口久站不去,張昭才出門與孫權和解。

    孫策臨死時,對張昭託孤時還有一句話,“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假如戰事不順利,那麼就慢慢地、從容地歸順西邊的中央朝廷,也不必有什麼顧慮。張昭主降,並不是對孫氏不忠心,主要是求穩,畢竟實力對比懸殊,怕戰敗,毀了孫氏。

    張昭退休回家之後又閒著沒事,專心地做起了學問,寫出了《春秋傳解》、《論語注》等等。張昭比較長壽,享年八十一歲,比諸葛亮、曹丕都死得晚。

    張昭是典型的德高望重的人物,也許他的才能未必是江東第一,但是其他人都沒有他那樣的威望,在孫權剛接手的時候,正是有了張昭和周瑜的認可和支援,才快速安定了人心。

  • 3 # 昨遲人

    相對於魏蜀兩國在三國時代的出場頻率之高,後世影響力之廣而言,東吳的處境則顯得十分尷尬。這是由於東吳本身的法統並不怎麼合理,相對於成功繼承和取代漢王朝進而受禪的曹魏以及原本就高舉“匡扶漢室”大旗的蜀漢來說,東吳無論從什麼角度都很難跟“正統”兩字沾邊。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連帶為東吳效力的人才都處於一種影響力偏低甚至常常被無視的狀態,若是如周瑜、陸遜這種偶像級的人物還則罷了,剩下的很多人,即使歷史地位處於重量級,但人氣和知名度卻遲遲不能進入大多數人的視野。例如東吳重臣張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

    一,北士領袖

    與今天很多三國愛好者內心所構想的相反,實際上孫吳政權的建立基礎並不牢靠。儘管最終得以立國的根據地江東正是孫氏的籍貫,嚴格意義上也算“吳人治吳”,但是在門第和家世已然固化的東漢末年,孫家的出身並不能被本土的高門望族看得上眼。首任領袖孫堅不過是一個由小吏擢升的地方武官,而次任孫策則更是依靠屠戮和鐵血手腕才勉強控制住了江東數郡,這種既無底蘊又無文化的家族,只能讓所謂的“經學世家”排斥和反感。因此孫吳政權在江東地區初具規模時,最需要防備的恰恰是來自內部的挑戰。

    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昭這種所謂的“北來士人”便進入了孫策和孫權的法眼,這群人因為逃避中原的戰亂而來到江東,本身並不具備深厚的家族力量。但另一方面因為其出身又非常能夠籠絡江東世家的好感,畢竟此時的南方遠非明清時代可比,無論是政治底蘊亦或是學術底蘊都是唯發達的北方所馬首是瞻。當面對北士時,他們首先表現出的一定是佩服和尊重,如果能將北士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那麼就等於為孫氏集團和江東世家建立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樑,不僅能緩和關係,還能夠設法使他們中的人才為孫氏集團所用。更何況。北士中也有非常多秉文經武且才華橫溢的人物。

    這時張昭就成為了孫氏集團著力拉攏的不二人選,原因無他,其一張昭在其故鄉徐州時就因為精通《左氏春秋》被目為一時之選,聲望和尊隆極高,這個名聲也早已經被江東地區所瞭解。可以說在資歷和名氣上,北士中無出張昭之右者。其二張昭與孫策關係非常密切,孫策甚至將張昭比作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管仲,由此可見兩人之親密,可以說孫策與張昭間是亦師亦父的關係,忠誠度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因此即使在孫策遇刺,生命垂危之際,他的託孤人選依然是發小周瑜和老師張昭兩人,足能看出張昭在孫氏集團中的地位。

    二,盡心輔佐

    事實上張昭也的確沒有辜負孫策的信任,在孫權繼位後,張昭竭盡心力地輔佐,與周瑜兩人一內一外共同安定了東吳的政治形勢,使得剛剛繼位且尚無威望的孫權可以平穩地接掌和過度到手的權力。此後的張昭也一直作為東吳勢力中孫權以降的頭號政治人物,即使到了數十年後孫權稱帝,也依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關於這點的一個重要證據便是某次孫權在跟張昭發生矛盾後,憤怒地說出了一句“咱們吳國計程車人,入宮拜的是朕,出宮拜的是張公您,朕對於您的禮遇也算是非常到位了”,這句簡單的話,卻能透露出張昭真正的政治聲望始終不可小覷。

    但也正因如此,張昭在此後的歲月中,逐漸與孫權之間發生了矛盾,一個表面的原因是赤壁之戰時,張昭力主投降曹操。這點讓孫權對其產生了持久的怨憎。但這點其實推敲起來是有問題的,首先張昭實際上是一個以“漢臣”自詡的人,而至少到了赤壁之戰時曹操並沒有表現出多少試圖取漢室而代之的形象,針對於曹操的反叛和暴動基本上發生在赤壁之戰後。因此張昭的所謂“投降”更有可能是認為曹操能夠作為忠臣恢復漢室的榮光,況且此後曹操給孫權的信件中也闡明瞭要孫權殺掉張昭來表現出對於曹操的和睦狀態,因此張昭“投降派”的帽子可以摘掉了。那麼,究竟張昭被孫權所懷疑和冷落有著怎樣深層的原因呢?

    三,功高蓋主

    實際上這就要從兩個方面開始說起了,第一是張昭的威望太高,以至於高到孫權本人都感到害怕的程度。事實上在孫權即位後,眾望所歸的丞相人選便是張昭,但孫權卻完全沒有任命張昭成為丞相的意圖,這是在是因為張昭本人如果擔任丞相後,對孫權的權力會有一個新的限制和挑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孫權所能夠採取的最佳手段就是讓張昭邊緣化。

    第二則是因為張昭擁有孫策和吳夫人的雙重託孤的名分,這種近乎無敵的資歷對於一直以來秉承獨斷專行為政理念的孫權來說,同樣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尤其是張昭的性格剛直頑強,當孫權做出某些他認為不合理的舉動時,張昭總會採取激烈的勸諫方式,完全不顧及孫權的看法和態度,這點更是讓孫權無法容忍。甚至某些時候,張昭會直接拿出託孤之事強調其在孫權面前的威望,孫權同樣對張昭無可奈何,因此在孫權的眼裡,張昭是他又怨又怕的一個人物,看他時常不順眼,但是又沒有更有用的方法來對待他,唯一可行的也就只有想辦法削弱和冷落他了。當然,張昭的年齡畢竟擺在這裡,在孫權稱帝之後過了數年也就去世了,但從長遠看,張昭的去世對於吳國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孫權的影響,可能比想象中更深遠,如果張昭能夠再多活幾年,限制住孫權的行為,可能吳國後期的紛爭會少了許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克蒙德怎麼單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