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
2 # 知常容
如果魏延出兵子午谷,它的結果就是被魏軍包了餃子。局勢沒有任何變化。漢中到長安這一段路是運量最困難的一段。很多人在分析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到最關鍵的就是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是綜合實力不是光部隊厲害。
就像當初把長平一戰趙國被坑殺了40萬,其原意是想一舉蕩平趙國,但是秦國此時也已經是到了強弩之末,所以也就放棄了。同樣道理,魏國難道不想拿下漢中嗎?每次想要征伐的時候,朝中的大臣,比如像劉曄就會說糧食撐不起,不值,耗不起。
如果魏延佔領了長安,那麼就變成蜀漢的糧食運輸撐不起。魏國因為運輸的距離短,他完全可以打。有人說魏延的部隊不多,完全可以就地取糧。這句話是沒有問題的,但你有沒有想過,這麼一點點部隊能撐得起魏國全力的反撲嗎?
所以諸葛亮必定會派大部隊進駐長安,否則根本守不住,此時蜀漢就需要大量的糧草。所以你只是打下來也是守不住的,蜀漢的面積比較少,根本撐不起消耗戰。
如果你真的細心去觀察諸葛亮的北伐,你就知道諸葛亮壓根不是想打下長安,他很清楚根本打不下,他只不過是想用自己較少的兵力消耗和拖延損耗魏國的實力。以免蜀魏之間的距離拉的很大。
後來休養生息20年,魏同樣也在休養生息。差距就拉開了,魏最後就把蜀漢給滅掉。讓他滅掉蜀漢之後,為什麼不順道把吳國滅掉呢?因為此時也達到極限。所以吳國還存在幾十年。
-
3 # 1號正人君子
一
子午谷奇謀,指的是魏延親自率軍五千從子午谷快速行軍,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同時諸葛亮率軍出斜谷進軍長安,潼關,兩軍會師於潼關。這個計劃要想成功必須完成兩個條件,一是魏延快速拿下長安和通關,切斷涼州和曹魏的聯絡。而是諸葛亮能夠順利進軍,和魏延會師。只要有一方失敗,這個計劃就必定失敗。
二
子午谷奇謀是魏延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提出的。在司馬昭之前,曹魏的政策是先滅吳再滅蜀,所以曹魏的防禦重點在東吳。當時駐守在長安的是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一個典型的公子哥。如果魏延真的能夠順利到達長安,夏侯楙肯定守不住。
問題在於魏延到底能不能夠順利到達長安,這個沒人知道,畢竟魏延最終沒有機會試一下。
三
如果魏延真的能夠順利拿下長安,潼關切斷涼州和曹魏的聯絡,那麼攻下涼州是早晚的事情。雍涼對於蜀漢的意義是極其重大的,到時候三國格局就有了重大的變化。蜀漢就像戰國時候的秦國,據潼關之險,進可攻退可守,也可以從益州出兵,順流而下攻下荊州。
四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過“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能夠拿下雍涼,蜀漢必定遷都,因為漢朝的國都在長安、洛陽而不是在成都。遷都到長安,諸葛亮就不用再去揹負還於舊都的政治包袱,不需要頻繁的北伐,只需要“待天下有變”再去剪滅魏吳。
綜上所述,我認為子午谷奇謀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伴有高風險。如果成功的話三國割據就有了重大的變化,三國勢力會進一步平衡,結局難料。
-
4 # 大飛熊騎士
魏延兵出子午谷,帶來的遐想很多的。“兵出子午谷”之所以稱之為“奇計”,就是要一步到位,拿下長安,然後拿下函谷關,就可以關閉關中的大門。諸葛亮則帶著大軍收服關中各地,包括有著很多羌狄民族地區。如果,魏延成功拿下長安,還有函谷關,諸葛亮拿下關中,那麼蜀漢不但疆域上擴大到了雍州,可能還有涼州,還擁有關中平原的產糧之地。這樣,蜀漢那就擁有了戰略縱深,自然要更為強盛。但是,蜀漢即使拿下關中,也未必得取得天下。
三國時期的關中早就不是劉邦當年的關中了,由於年年戰亂,董卓之後,李榷,郭汜等軍閥攪得關中“狼煙四起”,再加上之前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整個長安和三輔地區水深火熱,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三國時期,曹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東移。再者,關西的羌人容易背叛,難於治理,在羌人中威望比較高的馬超早在222年去世,只剩下馬岱,或許能有一些作用。但是,馬岱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沒有事例,無法判斷。
(紅圈中就是魏興,上庸一線)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上庸,魏興,新城一線。如果,蜀漢拿下關中,也要面臨上庸一線的魏軍威脅,還是威脅漢中。漢中一失,益州和雍州立馬分為兩段,這樣蜀漢就“危在旦夕”了。本來上庸這塊地方是屬於蜀漢的,後來孟達反叛,上庸落到曹魏手中。在228年,孟達又叛魏,後徹底落入曹魏手中。如果拿下關中,是228年以後的事,那麼諸葛亮必須要分兵拒守漢中。除非在孟達被司馬懿殺死前,策反孟達。
(影視劇中的孟達)
所以,整個蜀漢要拿下函谷關,潼關來防守曹魏反撲。又要分兵漢中防守,諸葛亮還要帶著大軍收服關中和關西。這三件事還是缺一不可,否則會讓蜀漢有潰敗滅亡的危險。這對當時蜀漢那點兵力來說,幾乎不可完成。我想這也是諸葛亮不選擇這個“奇計”的原因之一吧。
-
5 # 立志成蟲
先不考慮魏蜀形勢的變化,關注哈魏延的生死吧,諸葛亮反對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議是因為子午穀道路過於狹窄崎嶇,行軍困難糧草運輸更困難。走子午谷更耗費時日,難以達成出其不意的戰略的突然性,魏軍仗著地利之險只需幾百上千人就能輕易把蜀軍擋在子午谷的狹長道路上前進不得,任你再人多勢眾士兵精猛根本就無法展開攻勢,魏延進不得,可退兵又白忙活了,進退不得騎虎難下,這是好結局。即使魏延走出子午谷,能順利打下長安嗎?不考慮魏延帶的糧草能供應多少天了,就憑他帶的幾萬人馬攻下了長安,魏國必然從中原調重兵集團來圍攻魏延,司馬懿仍然堵住諸葛亮的道路堅守不出。魏延能撐幾天哪?長安很可能是魏延的葬身之地了
-
6 # 嚴肅5047
魏延子午谷計策,符合兵法以正和,以奇勝。諸葛亮用兵非所長,且謹慎有餘,故不用此計。
魏延計策基礎,建立在對魏軍主官夏候懋的判斷 。如果判斷準確,此計可行。廟算勝。
魏延提拔於一線軍官,作戰經驗豐富,有用軍險處能力,佔領長安後的安排,細緻周全。
以5000千人受害的風險,收關西一舉而定之功。機率學者必取。
可惜,魏延計策高於諸葛亮志向,計不能用。
-
7 # 乾坤正法
能攻下長安,但是卻守不住。因為此策是兵出險招,能打曹魏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曹魏一旦反應過來後,會打得蜀漢抱頭鼠竄,因為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過大,而且蜀軍還存在一個糧草供應問題,關中不會給他提供糧草,必然是蜀中,如此一來,又會陷入諸葛亮北伐中原,因彈盡糧絕而失敗的老路。所以軍事上有可行性,但是必不能長久
回覆列表
如果魏延領五千人員出兵子午谷直取長安,有多一半的可能是有去無回,子午谷地勢險要,道路難行,透過通不過先不說,如果魏國在谷口埋伏下一支人馬,魏延的五千精兵會全軍覆滅。
所以此險歷代兵家都不會冒,縱觀歷史從子午谷進兵取長安的只有一次,那就是明朝崇禎年間,闖王高迎祥親率六萬人馬從漢中出發,兵進長安,由於山道崎嶇,道路難行,又加上當時陰雨連綿,進軍倍加困難,到達子午谷口之時,已是筋疲力盡,就和鄧艾率軍從陰平道到達涪縣時差不多,只要出來一支生力軍,立馬就會被消滅。
不幸的是,被高迎祥碰上了,在走到谷口黑水峪時被明朝將領孫傳庭伏擊,全軍覆滅,高被俘。當時孫傳庭帶領的是一萬人的新軍,則組建四個月,大部都是饑民,缺少訓練,由於經費緊張,武器都沒配全,有的還拿著木棒。就是這些軍隊把高迎祥的六萬精銳全部報銷於此地。
當時魏華人才濟濟,司馬懿雖被諸葛用計免職,但鄧艾、鍾會等高謀之士很多,有很大可能會在子午谷設伏。到時魏延只有束手待斃的份了。
就算沒有埋伏,魏延一路很順利,攻取了長安,又能怎麼樣,孤軍深入,四面八方之援軍會馬上開到,到時想退都沒地方退。還不是死路一條。
所以還是諸葛亮高明,先取隴右地區,佔據隴右,切斷西涼與關中的聯絡,涼州可圖,然後以此為根據地,緩圖中原,這才是穩中求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