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沂藍書院趙月光

    鑑於嶽黑們的囂張氣焰,我儘量引用第三方的史料,特別是金國的史書。

    《金史》卷六十八 列傳第六 阿魯補傳

    天會十五年,詔廢齊國,已執劉麟,阿魯補先入汴京備變。明年,除歸德尹。割河南地與宋,入為燕京內省使。宗弼復河南,阿魯補先濟河,撫定諸郡,再為歸德尹、河南路都統。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潁州大臭、陳州赤盞暉、皆會於汴,阿魯補以敵在近,獨不赴。而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潁三州,旁郡皆響應。

    阿魯補是金國委派的歸德府尹,歸德是北宋的南京,今天的商丘,佔據江南通往汴京開封的運河要道。

    因為北宋末年黃河改道、運河廢棄。淮河到開封的水運西路,主要有兩條,從壽春的正陽鎮沿潁河西北而上,到達阜陽,宋朝稱為順昌,金國稱潁州;繼續北上到達淮陽,宋朝和金國均稱為陳州;在陳州北,河分兩道,東路直達開封,西路先到許昌,宋朝稱為穎昌,金國稱為許州,經惠民河到達開封。

    所以穎昌、陳州,皆是開封通往淮河的要道,岳飛在紹興十年北伐時,用最得力的大將王貴、張憲據守或佔領此二城,而岳飛親自駐軍在郾城,形成一個鐵三角。

    公元1140年,金天眷三年,宋紹興十年,金史記載,“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潁州大臭、陳州赤盞暉、皆會於汴”。

    金兀朮(宗弼)在順昌受挫於劉錡,河南的岳家軍勢頭正猛,決定收縮戰線,集中兵力進行一場騎兵決戰,以挽回敗局。所以,金兀朮命令歸德(商丘)的阿魯補、許州(穎昌)的韓常、潁州的大臭、陳州赤盞暉全部回到開封,相當於放棄河南大部分地區,集中優勢兵力於開封,準備與宋軍決一死戰。

    阿魯補沒有聽金兀朮擺擺,堅守歸德,劉光世和張俊的軍隊到了歸德不遠的亳州,就後撤了。

    岳飛佔領了穎昌和陳州,這是金史也承認的史實。

    南宋的淮西軍隊後撤,就剩下京西路的岳飛軍隊,突出暴露在金兀朮面前。金兀朮大喜過望,手握河南的大部分金兵,大軍出擊,結果相繼在郾城、穎昌大敗,只好灰溜溜地返回汴京。在岳飛奉旨南撤,金兀朮才派人收復河南的城池。

    金兀朮具體在郾城損失了多少軍隊,金史沒有記載,我想不低於在順昌被劉錡損失的軍隊,否則金兀朮不會輕易撤軍。

  • 2 # 為國釣魚

    謝諸位友邀

    已經有幾條不錯的答案,可能過於簡潔,引起一些質疑的聲音。現如今不讀書成為了質疑讀書的勇氣

    相似的問題曾經答過,今天再答一次

    換一個角度看郾城之戰

    紹興十年五月金人撕毀盟約,復取河南、陝西,六月岳飛北伐~《宋史.卷三百六十八.牛皋傳》

    岳飛按戰前預定計劃,採取分兵多路出擊的方法,以期用最短的時間收復河南、河北

    岳飛所部人數最多時為十萬零幾百,其中包括水師約二萬,水師不能用於北伐;岳飛部負責上流守備,襄陽、鄂州等要地必須留兵駐守,用於北伐的人數不會超過六、七萬人

    “時大軍在穎昌,諸將分路出戰”,岳飛部最精銳的背嵬軍大部分分別隨王貴、張憲作戰,隨岳飛駐郾城的只有少部分背嵬軍和遊奕軍一部分,加一起僅一萬人左右

    完顏宗弼在順昌敗於劉錡後退軍汴京,河南各地在岳飛部打擊下紛紛失守,得到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的增援後,宗弼決定集中河南各路兵馬尋機殲滅岳飛部,“會諸將,欲併力一戰”,岳飛在郾城的指揮部便首當其衝

    (具體作戰過程已經寫過好幾次,略過)

    七月八日戰後,岳飛奏捷因為戰鬥結束時天色昏黑,無法統計具體戰果,只知道“殺死賊兵滿野,不計其數”,已經“奪到馬二百餘匹”

    趙構接到岳飛八日捷報後回覆:~《金佗粹編.卷二.高宗宸翰》

    從這道御札可以看到,岳飛最遲在七月五日將金軍並兵的訊息上奏,趙構確認了這個訊息的可靠性,並對岳飛“已獲勝捷”表示讚許,說白了,因為沒有具體戰報,此時趙構持謹慎樂觀態度

    七月九日,岳飛部應該對戰場進行了進一步打掃,清點戰績後作補充捷奏,這份捷報已經遺失了,不過,有趙構的另一份御札可以提供佐證趙構得到續奏後高興得合不攏嘴,先把完顏宗弼好好地嘲笑了一番“虜以精騎衝堅,自謂奇計”,沒想到吧,俺有岳飛將軍能以“背嵬、遊奕二軍破賊鋒,戕其酋領”,再把岳飛美美地誇了又誇,“實為雋功……忠義所奮,神明助之”,趙構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對岳飛的仰慕之情,“再三嘉嘆,不忘於懷”

    岳飛郾城補充捷奏裡應該有殺、俘金兵的詳細資料,以及被殺金將的官職、姓名。這份捷奏讓趙構十分欣喜,賞岳飛郾城大捷金千兩、銀五萬兩、錢三十萬緡。除去其中賞給岳飛部復鄭州官兵的錢十萬緡,實際郾城捷賞為金千兩、銀五萬兩、錢二十萬緡

    郾城大捷是兩次戰鬥~《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

    史書中經常把這兩戰視為一役~《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七月十日,岳飛部於郾城北五里店再次大敗金軍,趙構得郾城諸捷報後喜出望外其實如果真要吹的話,岳珂沒必要說明趙構再發的這二十萬貫中有十萬貫是指定賞給收復鄭州官兵的激賞錢,這個細節說明,要想替爺爺辯誣,你自己先得踏實做功課。這也是岳珂收集整理的材料能經得起南宋朝廷檢驗的底氣

    題外

    評價一個人如何,有時看看他的朋友就很清楚。岳珂與朱熹、辛棄疾是忘年交,這三位的共同點是都主張以戰立國、都主張籍田均稅,都得罪了權貴,都遭受到誣陷

    劉錡順昌以兩萬兵力大敗金軍

    “敵大敗,殺其眾五千,橫屍於野”~《要錄.卷一百三十六》

    劉錡部獲得的賞錢為銀、帛十四萬兩、匹~《要錄.卷一百三十六》

    南宋初年關子錢還沒有出現大幅貶值,一匹帛約值兩緡,一兩銀約值四緡,一兩黃金約合十兩白銀。現在我們來算一算,郾城大捷與順昌大捷各獲激賞約值多少緡

    郾城:金一千兩約合四萬緡,銀五萬兩約合二十萬緡,前後共賞郾城將士現錢二十萬緡,合值四十四萬緡

    順昌:假設為銀七萬兩,帛七萬匹(按趙構的脾氣,估計銀的比例沒有這麼高)。銀七萬兩約合二十八萬緡,帛七萬匹約合十四萬緡,總值四十二萬緡

    實際賞錢差不多,是不是證明這兩場大捷的殺敵數也差不多呢?我們先不忙著下結論

    劉錡及其所部的身份背景是~《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劉錡傳》

    劉錡權提舉宿衛親軍,主管待衛馬軍司,是趙構身邊的親信大將~《宋史.劉錡》

    劉錡所部兵馬是王彥留下的八字軍老底子,被改編為前護副軍,隸屬侍衛馬軍司。出征前,又獲得殿前司補充三千人

    這是一支妥妥的“羽林軍”

    趙構對自己手下將士是否一視同仁呢~《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十七》

    李心傳記錄了一筆紹興四年郊賞錢賬目。張俊和楊沂中所部士卒得到的賞錢平均是劉、韓、嶽、王所部士卒的六倍

    造成這種差異的因素不是本文重點,不詳述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紹興十年九月岳飛入覲,因為要求增加所部士卒激賞錢被趙構批評了一頓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估計岳飛認為,效賞就算了,同樣提著腦袋在戰場上拼命,憑什麼賞錢有差異,不行,不行,皇上您得一碗水端平……

    趙構不幹,都已經班師了再來替士卒要求增加賞錢,門都沒有,具體再怎麼賞,朝廷自然有考慮,哎,我說你這位同志啊,咱們談談理想不好麼?談錢俗氣……

    岳飛替士卒要求增加賞錢這件事透露了兩個資訊

    1.一般人跟上司談話都是講理想、講奉獻,能與上司談錢的都是親信,岳飛沒拿趙構當外人,趙構當面批評岳飛不怕多心也證明,御札中的讚賞是實打實的

    2.岳飛認為,相較友鄰部隊,自己的部下很吃虧

    由此可以推斷,郾城大捷的戰果極有可能遠大於順昌大捷,即

    郾城大捷實際殺敵應在五千人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膽結石與膽總管結石,同是膽系統毛病,兩者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呢?為什麼會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