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戰國置,漢因之,金印紫綬,地位因人而異,與三公相上下。漢武帝時起領錄尚書事,外主征戰,內秉國政,權勢過於丞相。東漢多以貴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馬《週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別部司馬漢制,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從事中郎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為在長史、司馬下。
右部督全稱為帳下右部督。三國時將軍開府者,其屬官有帳下督一人,第七品。陸遜曾為孫權帳下右部督。
記室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兵曹掾東漢太尉屬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於丞相府和大將軍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驃騎將軍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門下督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階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護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鎮軍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第二品,不常置。兩漢均設有大將軍之職,位比三公。大將軍之上加各種名號者,東漢三國逐漸增多,三國均設此官。
車騎將軍漢制,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
衛將軍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輔國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階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鎮軍將軍秩位次於鎮軍大將軍,第三品。
徵東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徵北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時位次三公,吳蜀亦置。
徵南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徵西將軍東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東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東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北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南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西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西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左將軍漢有左將軍,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綬,掌京師兵衛及戍守邊隘,討伐四夷。平時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朝議,決定國家大事,若領尚書事就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
右將軍漢有此職,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議、決定軍國大事,再領尚書事則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有官屬。
前將軍三國時常設的高階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臨時設定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橫江將軍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護軍將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安南將軍四安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將軍四安將軍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吳有置,蜀無。
平南將軍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魏時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徵虜將軍魏沿漢制,第三品。吳蜀亦置。
後將軍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武衛將軍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衛中郎將。曹丕改為武衛將軍,許褚任之,都督中軍宿衛禁兵。吳亦置,典宿衛。
奮武將軍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振威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軍祭酒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祭酒。魏時為第五品。
昭德將軍魏置,第五品。
昭武將軍魏置,為第五品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揚武將軍東漢年間有此職,三國均置。
平戎將軍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虎威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輔國將軍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安遠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
折衝將軍魏所設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吳亦置,蜀無。
破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討逆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討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蜀置此官,吳因孫堅曾任此職,後不復置。
討寇將軍魏置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蕩寇將軍東漢末始有此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
牙門將軍魏文帝黃初年間始置,第五品,無定員。蜀吳亦置。
偏將軍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平東將軍漢置,魏時為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北將軍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奮威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折衝校尉漢末,曹操任奮武將軍,任夏侯惇為折衝校尉,後不置,蜀無。
越騎校尉漢武帝始置,掌越騎。東漢沿置,設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衛兵。三國均置。
督軍校尉三國吳置,校尉在將軍和中郎將之下。
贊軍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贊軍校尉為吳置,魯肅任之,助周瑜參贊軍務,故以贊軍名之。
昭信校尉三國時蜀置,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號。
儒林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於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軍議校尉參議軍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三國時統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吳置。
漢八校尉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中壘校尉,屯騎校尉。
西園八校尉典軍、上軍、中軍、下軍、左軍、右軍、助軍左、右校尉
大將軍戰國置,漢因之,金印紫綬,地位因人而異,與三公相上下。漢武帝時起領錄尚書事,外主征戰,內秉國政,權勢過於丞相。東漢多以貴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馬《週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別部司馬漢制,大將軍屬官有軍司馬,秩比千石。其中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共所率兵士數目各隨時宜,不固定。從事中郎漢魏時,三公及將軍府均設從事中郎,職參謀議,為在長史、司馬下。
右部督全稱為帳下右部督。三國時將軍開府者,其屬官有帳下督一人,第七品。陸遜曾為孫權帳下右部督。
記室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兵曹掾東漢太尉屬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於丞相府和大將軍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驃騎將軍漢武帝始置,以霍去病為之,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三國均置。
門下督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與代表天子威權的黃鉞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階將領。吳同魏制。蜀置中都護,統內外軍事。
都護漢宣帝時,置兩域都護,為加官。東漢光武帝時設都護將軍。三國魏沿置。蜀有中都護、行都護之號,職權如大都督,總領內外諸軍事。吳設左右都護,盡護諸軍。
鎮軍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第二品,不常置。兩漢均設有大將軍之職,位比三公。大將軍之上加各種名號者,東漢三國逐漸增多,三國均設此官。
車騎將軍漢制,僅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金印紫綬,地位相當於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
衛將軍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輔國大將軍後漢時期設立的高階將軍位,位在"四鎮"大將軍之上。
鎮軍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第二品,不常置。兩漢均設有大將軍之職,位比三公。大將軍之上加各種名號者,東漢三國逐漸增多,三國均設此官。
鎮軍將軍秩位次於鎮軍大將軍,第三品。
徵東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徵北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時位次三公,吳蜀亦置。
徵南將軍魏因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徵西將軍東漢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東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東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北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南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南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鎮西將軍第二品,位次四徵將軍,領兵如徵西將軍。資深者為大將軍。
左將軍漢有左將軍,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綬,掌京師兵衛及戍守邊隘,討伐四夷。平時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朝議,決定國家大事,若領尚書事就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
右將軍漢有此職,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議、決定軍國大事,再領尚書事則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為第三品,有官屬。
前將軍三國時常設的高階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臨時設定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為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橫江將軍三國時僅吳置。以魯肅任之,鎮守沿江轄地,用以橫掃來犯之敵,故名。
護軍將軍秦置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曾任此職,盡護諸將。漢武帝時屬大司馬。建安12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魏亦置護軍,主武官選,隸領軍。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護軍。
安南將軍四安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三品,掌征伐。
安東將軍四安將軍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吳有置,蜀無。
平南將軍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魏時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徵虜將軍魏沿漢制,第三品。吳蜀亦置。
後將軍東漢雜號將軍甚多,有以前、後、左、右名之者。魏時為第三品。
武衛將軍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衛中郎將。曹丕改為武衛將軍,許褚任之,都督中軍宿衛禁兵。吳亦置,典宿衛。
奮武將軍漢末,曹操、呂布曾任是官。三國時魏吳有置,蜀未見。
奮威將軍西漢始置。三國均置,第四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振威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軍祭酒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為軍祭酒。魏時為第五品。
昭德將軍魏置,第五品。
昭武將軍魏置,為第五品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揚武將軍東漢年間有此職,三國均置。
平戎將軍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虎威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魏吳有置。
輔國將軍漢獻帝時伏完任此官。三國時均置此號。
安遠將軍三國時雜號將軍之一。
折衝將軍魏所設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吳亦置,蜀無。
破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為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討逆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討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蜀置此官,吳因孫堅曾任此職,後不復置。
討寇將軍魏置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蕩寇將軍東漢末始有此名。三國均置,秩為第五品。
牙門將軍魏文帝黃初年間始置,第五品,無定員。蜀吳亦置。
偏將軍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平東將軍漢置,魏時為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北將軍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奮威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之武職。有各種名號,奮威校尉僅三國吳置。
奮武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奮武校尉僅吳置,魯肅任之。
折衝校尉漢末,曹操任奮武將軍,任夏侯惇為折衝校尉,後不置,蜀無。
越騎校尉漢武帝始置,掌越騎。東漢沿置,設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衛兵。三國均置。
督軍校尉三國吳置,校尉在將軍和中郎將之下。
贊軍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贊軍校尉為吳置,魯肅任之,助周瑜參贊軍務,故以贊軍名之。
昭信校尉三國時蜀置,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號。
儒林校尉校尉為次於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於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軍議校尉參議軍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三國時統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吳置。
漢八校尉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門屯兵。越騎校尉掌越騎。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又有胡騎校尉,掌池陽胡騎,不常置。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虎賁校尉掌輕車。中壘校尉,屯騎校尉。
西園八校尉典軍、上軍、中軍、下軍、左軍、右軍、助軍左、右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