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雨果是法國著名的民族詩人、劇作家、小說家,被羅曼羅蘭贊為“是文藝界中唯一活在人民心中的偉人”。《悲慘世界》可以說是雨果的代表之作,但對於這部作品,經常會有“它到底是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的討論,這並不奇怪。
雨果
雨果雖然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但從他初期的作品開始,一直到後面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再到最後一部作品《九三年》,都能看出裡面具有強烈的雙重傾向,因此很多人就把《悲慘世界》定義為一部浪漫主義跟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作品,但這隻能用在其寫作手法上的表述,從核心上看,《悲慘世界》仍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是人物塑造上,雨果最喜歡塑造“偉人”。
在這部作品裡,無論是冉阿讓還是馬呂斯,他們都是巨人般的人物,是頭頂光環的英雄,而即便是可憐的妓女芳汀和卑鄙的密探沙威,在他們生命的最後階段都閃爍著耀眼的精神光芒,用拉馬丁對《悲慘世界》的評價來說,“這書裡的人物都不是人”。
馬呂斯的影視形象
雨果善於將普通人描繪出極致般的偉大,而這明顯的違背的現實主義對人物的塑造原則。
現實主義主張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它不是不允許偉人的存在,而是堅持將人物立於現實之下、社會之中。
現實主義作家堅持塑造真實的“典型人物”,書中的角色往往要受到現實的束縛跟制約,而作者往往運用近乎冷酷的理性視角描繪出人物的掙扎,並用以感染讀者,可以說,現實主義作家是將角色完整的剖析開來讓讀者去俯視去觀察,而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則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巨人,讀者需要對著他們高高仰望,看著他們做出自己永遠也做不到的犧牲,然後被震撼、被感染,這就是雨果的風格,也是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
維克多·雨果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
語言大師 雨果
在雨果的作品裡經常會出現將具體的形容詞與抽象名詞相結合的情況,並賦予形容詞新的意義,從而使概念從具體的意象中介中表達出來,在這方面包括狄更斯、福樓拜、王爾德和加繆都曾受過他的影響,巧妙的用韻法跟自由靈活的詞彙組合,都無不體現著其浪漫主義的風格特徵,而這都是在強調嚴謹跟公式化的現實主義中難以看到的。
另外,《悲慘世界》喜歡用大段大段的人物語言來塑造人物,極富腔調跟哲理,例如有一段是主教的話:
人必須監視、約束,限制自己的肉體,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屈從,即使這種屈從,也還可能是過錯;不過,這種過失是情有可原的。這是一種墮落,但是落下來雙膝跪地,結果可能成為祈禱者的姿態。
《悲慘世界》中的主教使冉阿讓實現了救贖
《悲慘世界》原著法文名是《Les Miserables》,意思是“可憐的人們”,而它在被介紹到中國時因為譯者考慮到其作品的宏大,於是便使用了“悲慘世界”這個譯法,而這也是不少人將之看作是現實主義作品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雨果在這部作品裡確實包含了許多現實的描繪。
為此他做了大量的材料準備,參觀了佈雷斯特和土倫的監獄,並蒐集大量關於黑玻璃製造的材料,而事實上這些現實主義式的細節描繪在作品裡都可以找到,甚至使得整部作品都因此顯得枯燥跟冗長。
冉阿讓
並且《悲慘世界》不僅僅只是講述了冉阿讓這個聖徒的故事,它還展現了一幅1973年法國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起義這一歷史時期法華人民的政治生活跟社會生活畫卷,但這些偏向現實主義的描繪對雨果來說其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為了講述故事,而是為了政治上的訴求。
《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為何是1796年被抓直到1815年才被釋放,為什麼男主偷一塊麵包要被判十九年?因為這中間的時間是法國最輝煌的一段時光。軍事上拿破崙統一了歐洲,政治上廢除了貴族跟宗教對人民的壓迫,還頒佈了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法典,而當男主被放出來時1815到1830正是路易十八恢復貴族特權,壓迫民眾的時期,而作為左翼政治人物的雨果在流亡時期創造的這部作品是有很大的政治考量跟政治隱喻在裡面的。
路易十八
其構架的這部分現實背景,最主要的不是文學因素而是政治因素。
浪漫主義的核心特徵是抒情性。自由的創作手法、強烈張揚的個性,濃厚的情感色彩,這些都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但都不如抒情性來的關鍵跟重要。
事實上浪漫主義最早起源於古板嚴肅的德國,是對啟蒙運動的一種反彈,批判古舊機械的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代表繪畫作品
啟蒙運動用“崇古”的理性思維來摧毀宗教對人類的精神禁錮,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削弱了人的價值,使人們的精神變得空虛,而浪漫主義因此應運而生,它強調感性的看待事物,歌頌人情感的價值。
在《悲慘世界》中,雨果描繪的或者是表達的重點絕不是那波瀾壯闊的歷史革命大潮,也絕不是人世間的悲慘故事,而是那一個個或高貴或卑賤、或整治或卑鄙、或博愛或自私、或英勇或懦弱的人,還有他們人生的悲喜劇。
書中的巴黎起義運動
故事中的主角冉阿讓在被主教感化後洗心革面,看似一直在在拯救別人,實際上他自己也一直在被拯救。在這部作品中雨果賦予了冉阿讓極為濃厚的宗教情結,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聖徒的化身,既是在行善,也是在贖罪,用自己的愛跟寬恕去回報那些愛他或是恨他的人,並最終使這個角色超越了宗教的範疇,也超越了現實,成為了人類終極精神跟信念的化身,實現自我的“救贖”。
這部作品雖然名字叫做《悲慘世界》,但它的主旨不是悲慘的苦難,而是光明的“救贖”。在這個故事裡既有無恥卑鄙的惡賊也有高尚完美的聖人;既有悲壯的戰爭也有甜蜜的愛情;既有恢弘的歷史背景也有渺小的人物描繪,偉大或低劣,骯髒或純潔,各色人物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卻都閃耀著人類精神的光芒,書中的各色人物,也都是人類極致情感的化身。
最後總結,《悲慘世界》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浪漫主義作品,其中雖然運用到了諸多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但其精神核心仍是浪漫主義,代表著人類平凡而極致的感情。
參考文獻:
《浪漫主義的根源》
雨果小說的史詩性維度:以《悲慘世界》為例
論《悲慘世界》的文學隱喻因素
《現實的浪漫主義》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著名的民族詩人、劇作家、小說家,被羅曼羅蘭贊為“是文藝界中唯一活在人民心中的偉人”。《悲慘世界》可以說是雨果的代表之作,但對於這部作品,經常會有“它到底是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的討論,這並不奇怪。
雨果
雨果雖然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但從他初期的作品開始,一直到後面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再到最後一部作品《九三年》,都能看出裡面具有強烈的雙重傾向,因此很多人就把《悲慘世界》定義為一部浪漫主義跟現實主義相結合的作品,但這隻能用在其寫作手法上的表述,從核心上看,《悲慘世界》仍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一下。
人物塑造上首先是人物塑造上,雨果最喜歡塑造“偉人”。
在這部作品裡,無論是冉阿讓還是馬呂斯,他們都是巨人般的人物,是頭頂光環的英雄,而即便是可憐的妓女芳汀和卑鄙的密探沙威,在他們生命的最後階段都閃爍著耀眼的精神光芒,用拉馬丁對《悲慘世界》的評價來說,“這書裡的人物都不是人”。
馬呂斯的影視形象
雨果善於將普通人描繪出極致般的偉大,而這明顯的違背的現實主義對人物的塑造原則。
現實主義主張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它不是不允許偉人的存在,而是堅持將人物立於現實之下、社會之中。
現實主義作家堅持塑造真實的“典型人物”,書中的角色往往要受到現實的束縛跟制約,而作者往往運用近乎冷酷的理性視角描繪出人物的掙扎,並用以感染讀者,可以說,現實主義作家是將角色完整的剖析開來讓讀者去俯視去觀察,而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則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巨人,讀者需要對著他們高高仰望,看著他們做出自己永遠也做不到的犧牲,然後被震撼、被感染,這就是雨果的風格,也是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
語言表達上維克多·雨果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
語言大師 雨果
在雨果的作品裡經常會出現將具體的形容詞與抽象名詞相結合的情況,並賦予形容詞新的意義,從而使概念從具體的意象中介中表達出來,在這方面包括狄更斯、福樓拜、王爾德和加繆都曾受過他的影響,巧妙的用韻法跟自由靈活的詞彙組合,都無不體現著其浪漫主義的風格特徵,而這都是在強調嚴謹跟公式化的現實主義中難以看到的。
另外,《悲慘世界》喜歡用大段大段的人物語言來塑造人物,極富腔調跟哲理,例如有一段是主教的話:
人必須監視、約束,限制自己的肉體,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屈從,即使這種屈從,也還可能是過錯;不過,這種過失是情有可原的。這是一種墮落,但是落下來雙膝跪地,結果可能成為祈禱者的姿態。
《悲慘世界》中的主教使冉阿讓實現了救贖
現實的構架《悲慘世界》原著法文名是《Les Miserables》,意思是“可憐的人們”,而它在被介紹到中國時因為譯者考慮到其作品的宏大,於是便使用了“悲慘世界”這個譯法,而這也是不少人將之看作是現實主義作品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雨果在這部作品裡確實包含了許多現實的描繪。
為此他做了大量的材料準備,參觀了佈雷斯特和土倫的監獄,並蒐集大量關於黑玻璃製造的材料,而事實上這些現實主義式的細節描繪在作品裡都可以找到,甚至使得整部作品都因此顯得枯燥跟冗長。
冉阿讓
並且《悲慘世界》不僅僅只是講述了冉阿讓這個聖徒的故事,它還展現了一幅1973年法國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起義這一歷史時期法華人民的政治生活跟社會生活畫卷,但這些偏向現實主義的描繪對雨果來說其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為了講述故事,而是為了政治上的訴求。
《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為何是1796年被抓直到1815年才被釋放,為什麼男主偷一塊麵包要被判十九年?因為這中間的時間是法國最輝煌的一段時光。軍事上拿破崙統一了歐洲,政治上廢除了貴族跟宗教對人民的壓迫,還頒佈了影響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法典,而當男主被放出來時1815到1830正是路易十八恢復貴族特權,壓迫民眾的時期,而作為左翼政治人物的雨果在流亡時期創造的這部作品是有很大的政治考量跟政治隱喻在裡面的。
路易十八
其構架的這部分現實背景,最主要的不是文學因素而是政治因素。
表述的核心浪漫主義的核心特徵是抒情性。自由的創作手法、強烈張揚的個性,濃厚的情感色彩,這些都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但都不如抒情性來的關鍵跟重要。
事實上浪漫主義最早起源於古板嚴肅的德國,是對啟蒙運動的一種反彈,批判古舊機械的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代表繪畫作品
啟蒙運動用“崇古”的理性思維來摧毀宗教對人類的精神禁錮,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削弱了人的價值,使人們的精神變得空虛,而浪漫主義因此應運而生,它強調感性的看待事物,歌頌人情感的價值。
在《悲慘世界》中,雨果描繪的或者是表達的重點絕不是那波瀾壯闊的歷史革命大潮,也絕不是人世間的悲慘故事,而是那一個個或高貴或卑賤、或整治或卑鄙、或博愛或自私、或英勇或懦弱的人,還有他們人生的悲喜劇。
書中的巴黎起義運動
故事中的主角冉阿讓在被主教感化後洗心革面,看似一直在在拯救別人,實際上他自己也一直在被拯救。在這部作品中雨果賦予了冉阿讓極為濃厚的宗教情結,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聖徒的化身,既是在行善,也是在贖罪,用自己的愛跟寬恕去回報那些愛他或是恨他的人,並最終使這個角色超越了宗教的範疇,也超越了現實,成為了人類終極精神跟信念的化身,實現自我的“救贖”。
冉阿讓
這部作品雖然名字叫做《悲慘世界》,但它的主旨不是悲慘的苦難,而是光明的“救贖”。在這個故事裡既有無恥卑鄙的惡賊也有高尚完美的聖人;既有悲壯的戰爭也有甜蜜的愛情;既有恢弘的歷史背景也有渺小的人物描繪,偉大或低劣,骯髒或純潔,各色人物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卻都閃耀著人類精神的光芒,書中的各色人物,也都是人類極致情感的化身。
最後總結,《悲慘世界》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浪漫主義作品,其中雖然運用到了諸多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但其精神核心仍是浪漫主義,代表著人類平凡而極致的感情。
參考文獻:
《浪漫主義的根源》
雨果小說的史詩性維度:以《悲慘世界》為例
論《悲慘世界》的文學隱喻因素
《現實的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