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俊傑猛
-
2 # 使用者6425743464653
關羽在荊州只有死路一條!因為:
一是荊州與西川戰線太長,劉備鞭長莫及!
二是荊州是個是非之地,曹操、孫權都虎視眈眈,都想併吞!
三是關羽有點自視太高、志大才疏,在那虎狼璇窩裡,他不能處理的恰如其分!
-
3 # 亮珠
是最後的情懷!關羽是絕對終於漢室的。擅自北伐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因為再不北伐他就老了,真不行了。這次北伐是他唯一的一次絕佳機會。
可惜劉備遠在巴蜀,沒有及時策應,還有關羽太小看東吳集團,對於東吳是戰略誤判嚴重。而且也沒想到上庸的劉封孟達真不救援。曹仁也頂住了關羽主力,逼迫關羽將荊州預備隊留守部隊也拉到前線給了東吳機會!
還有就是關羽開始太順了,攻克速度太快!快到劉備遠在巴蜀都沒想到關羽這麼猛!那個年代可沒電話這種神器!
-
4 # 公明淏
咎由自取!
我們先來看看關羽有多少個活命的條件:第一個,關羽知道曹仁是一定要來打江陵的,他採取先下手為強的決策,219年7月,主動進攻襄陽,受阻。
其實,這個時候預示著他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拿下襄陽 ,因為,8月徐晃已經在南陽了。拿不下襄陽的警示似乎對關羽沒有絲毫的作用!稍微有點戰略眼光的人應該都能想到,我們這麼多人連襄陽都打不下來,而且,守將還是一個叫呂常的無名小輩?我們可是“羽名將唯羽”。
雖然不能說“羽名將唯羽”狗屁不是,襄陽能有多少守軍?充其量也就千八百人。關羽的部隊人馬不下10萬,戰後統計,不算逃回荊州的人馬,僅僅是被陸遜斬殺、俘獲的人馬就有好幾萬之多!!!已經非常明確了:荊州軍的戰鬥力不行。關羽十萬精兵打不過呂常的八百守軍。(這不奇怪,孫權也打不過)
兵法說,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現在關羽明明知道“己”根本不行,正確的做法是趕緊回荊州練兵,增強戰鬥力。但是,他卻在看“彼”?因為“彼”受到水災了。趁人之危,雖然不好聽,效果好。水淹七軍,“己”的問題不是還沒有解決嗎?不顧!乘水勢圍困樊城。連呂常都對付不了,還要抽調一半兵力對付曹仁!兩頭空,襄陽打不下來,樊城更別想了。
造成了一個什麼局面?襄陽得有幾萬人圍困;樊城要有幾萬人圍攻。10萬人這麼一分,就不夠了。於是,數次要求劉封、孟達增援……其實到這個時候,關羽就沒有退路了。兵力撤不下來了?為什麼:因為,(這就是不能說“羽名將唯羽”狗屁不是的原因)關羽這件事兒做的很正確,我即使陷入窘境也決不能撤軍,一但撤軍,曹仁、呂常會饒了我嗎!勢必兵敗如山倒……挽回的餘地都沒有。徐晃打敗了我的樊城圍困部隊,我仍然還要堅持圍困襄陽。萬一劉封、孟達來了呢。不就有救了嗎?
關羽做的對。但是,大本營丟了。糧草問題又成當務之急,撤軍了……這個時候就不用打了。只要撤軍就完蛋了!一方面是勞師動眾無尺寸之功;另一方面士氣頹喪,毫無鬥志。回不去了。
所以說,關羽不是職業軍人!屬於半路出家,不懂得帶兵用兵的要領,僅靠從劉備那裡學點打仗的經驗,還沒全學會。至少,劉備跑路的功夫他就沒學明白。他如果學明白了,何必要往麥城頭上掛投降旗呢?呂蒙還看不出來你是不是真投降嗎!一舉就暴露了心虛,打得就是心虛。這裡有必要提到趙雲,職業軍人什麼樣!城門大開,偃旗息鼓…你知道我大營裡擺的是什麼陣勢?你敢進來嗎!幾十萬人的曹操都不敢進攻。
第二個,孫權本來就不想殺關羽。絕不是“羽名將唯羽”不投降孫權,不是、不是、絕不是。孫權沒有給他投降的機會,很想給,想用“羽名將唯羽”抵禦曹操。但是,孫權的左右,也不是什麼名氣很大的人,都不同意。因此,根本就沒有徵求關羽是否願意投降的意見,直接殺掉了。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稍微有點名氣的人,能讓孫權下的了臺,哪怕片言隻語,孫權就一定會保住關羽父子的性命。我敢打賭!
第三個,劉備知不知道關羽蒙難。肯定知道!不用懷疑。劉備都知道劉封不支援關羽,他不知道關羽的處境?說不通。既然知道,他有沒有條件救援關羽?太有了!也不用懷疑。不說派人增援樊城、襄陽、麥城……沒必要說。就是他給他前“女友”孫仁寫封信的事兒,孫仁去找她二哥,還救不下來關羽父子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孫仁因為趙雲奪走了劉禪,不給劉備面子。再沒有人能救關羽嗎?當然有。
第四個,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諸葛瑾是呂蒙奪取荊州的主要將領,諸葛瑾是在呂蒙死後接替呂蒙的江夏太守。孫權非常信任他!諸葛瑾不但和呂蒙並肩作戰、和陸遜並肩作戰,和劉備關係也非常鐵。勸阻劉備伐吳的人就是他,和趙雲說的一樣。
諸葛瑾如果說刀下留人,孫權會不聽嗎!諸葛瑾會不會說刀下留人呢?憑他弟弟諸葛亮的關係,諸葛瑾一定會說。諸葛瑾想說服孫權,有的是理由……任何一句都能保住關羽的小命。最終,諸葛瑾沒有替關羽說一句話?
可想而知,諸葛瑾的壓力有多大!替弟弟保下關羽,孫權怎麼能不給面子。問題是,弟弟向他表示了嗎???根本就沒有記載。就算弟弟沒有表示,按照常理來說,替弟弟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對弟弟的處境也是好的。諸葛瑾即使沒有接到諸葛亮的口信,也應該站出來支援一下孫權。
,諸葛瑾沒有這麼做,只有一種情況!他接到諸葛亮發給他的明確表示了——幹掉關羽!
-
5 # 天山月3
提出這個問題正切中要害之處,比古往今來人們常常泛論的“大意失荊州”才招致身死的論調強多了。首先是因為關羽太過自負,通常都把東吳上下稱為鼠輩,從不放在眼裡。《三國演義》寫關羽單刀赴會,明知是個鴻門宴,卻是如期應約,好在東吳諸將投鼠忌器,放過了關羽,不能不說風險極大。關羽弄險,其實也是由於自負,曾言“吾縱橫天下三十餘年,天下英雄聞吾之名,無不畏服”。確實關羽不是自噓,有其驕傲的資本。誰叫人家乾的都是些光彩奪目的事呢!當著天下諸侯面前斬了華雄,又在關健時刻連誅袁紹手下兩員大將,名聞天下。過五關斬六將又是何其的風光啊!這些光環造就了關羽的自負。這種自負造成了關羽敢於出兵北伐中原,竟也欺他陸遜一書生不敢施展詭計。由於自負遂使關羽不聽王甫之言,在留守荊州重地的人選上用人不當。也是由於自負使得關羽忘卻了諸葛亮與劉備共同制定的戰略方針,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由於拒不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規劃,竟把欲結秦、晉之好的孫權罵得狗血噴頭。惹怒了孫權這個搖擺不定的同盟,逼著他在背後捅刀子傷其自身。由於關羽的自負導致他犯了戰略錯誤,因而身死誤國,實在是一大撼事。
-
6 # 北有佳人南有喬木1234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三國演義還是小學時候看的,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顏雄的典故還大致有印象,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小說中描述的故事幾乎全忘了,不過就算全記得又如何,畢竟是小說,不見得是史實,以小說情節作結論依據來回答問題,無非就是增加一點談資罷了,以後有時間去看看三國志吧!
-
7 # 沉著陽光W
關羽之死,荊州之失,成都大本營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盡由關羽自己背鍋。
關羽守荊州不到十年,治理一方顯示了能力,劉備沒有選錯人。
關羽自負驕傲但並不狂暴,身死失荊州並不是他自負驕傲所致,而是意想不到的盟國背叛偷襲和心腹守將的投降。關羽北進伐曹前早已佈防了江邊峰火臺並留下部分軍隊守駐,說明並沒有大意,但神仙也沒想到是盟友背後插了致命一刀。關羽不是神仙。
在作戰方面,關羽以不多的人馬面臨前、後兩國精銳部隊的夾擊,失敗是不奇怪的,換了誰也打不勝的。何況敗之前的水淹七軍而威震華夏直逼曹操欲遷都,都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足以顯示了關羽的大將之才。關羽敗而身死失荊州,是盟友背後偷襲所致,是敗在曹、孫兩國的秘密聯盟的進攻下,這一點連諸葛亮和劉備都沒有料到,否則為什麼不派兵去荊州呢!
回覆列表
襄樊之戰是嚴重的方向性錯誤,而且也不合時機。
漢末時,人口少,生產力低下,城池是最重要的資源。大部分的物質和財富,集中於城池。
比如,你攻佔徐州,必須佔據下邳才算,不能說在徐州佔據了一片地盤,就算佔據了徐州。
同理,佔據淮南必須擁有壽春,否則就不算擁有淮南。
赤壁之戰後,荊州其實是被三家瓜分了,不是劉備獨有荊州。
江夏被孫權控制,關羽控制的是襄陽和南郡,北面的樊城和南陽,是曹操的勢力範圍。
當時曹操的策略是佔據重要城池防守孫劉,一旦孫劉進攻,則在城內堅守,然後援軍趕來圍剿。可以說,曹操的策略簡單而高效。
關羽北進,看起來氣勢洶洶,其實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地盤,而且關羽並不具備攻打城池的能力。
可以想象,即使沒有呂蒙背後捅刀子,在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不可能很快打下,而曹操援軍一至,試問關羽怎樣選擇?
諸葛亮隆中對的核心就是佔據益州發展國力,佔據荊州牽制孫曹,一旦時機成熟,可以從荊州和長江進攻孫權,也可以從荊州和漢中兩個方向攻打曹操。
所以,荊州對劉備來說,算是戰場前沿,但真正打仗,還是需要後方配合的,以關羽荊州的實力,是不可能單獨打下孫權或者曹操的。
關羽發起襄樊之戰,可以說是一場完全沒有勝利可能的戰役。
別看擒于禁斬龐德好像很牛逼,其實並沒有改變荊州的格局,荊州依然是三家互相牽制。
孫權奪荊州,也不是什麼好棋,關羽死後,孫權直接面對曹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