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五千餘言的精妙論述中,蘊含了以下十大方面的自然法則。
• 1、“有無”,“道”之門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乃世間萬物綜合辯證、對立統一的終極轉化形態,世間萬物莫出其右者,故“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無為本,有為末,培根固本,標本兼治,方是正統。
• 2、無極而太極,太極歸無極,世間萬物皆陰陽:
綜合辯證、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規律作用於宇宙一切事物,也是《道德經》全篇中講述最多的案例。老子在《道德經》中,不僅為我們揭示了道的矛盾,還揭示了萬事萬物都存在的矛盾。而且這些矛盾,遍及天地萬物,包括自然、社會、心靈等等,與我們的生活和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比如自然環境方面的有:有無、陰陽、生死、長短、高下、多少、大小、前後、左右、正反、遠近、直曲、輕重、靜躁、難易、黑白、雌雄、牝牡、同異、清濁、寒熱、剛柔、強弱、損益等。人類事物的矛盾有:真偽、美醜、善惡、正奇、巧拙、親疏、利害、貴賤、福禍、榮辱、智愚、吉凶、是非、治亂、勝敗等。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我們暫時還沒發現事物另一面的矛盾關係,那就是我們對“無”的探索和認知還不夠深入,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領域。
• 3、“有為無為”,“德”之性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對“有”用“為”是“有為”,對“無”用“為”是“無為”,“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故“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有為無為”,“為而不恃”,“玄德”三要素之一也。萬物在輪迴,時代在奔湧向前,若想要永立潮頭,與時代共舞,就要 “為而不恃”“與時俱進” ,否則就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終將被時代碾壓和拋棄。
• 4、“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
對“有”用“為”是“有為”,對“無”用“為”是“無為”,“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故“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因此,有為無為,為和不為均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的綜合辯證關係。“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勢而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有為”也不是什麼都要做,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防止“過猶不及”。
• 5、不笑,不足以為道: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故“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人有天賦秉性和環境遭遇的差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因人而異,要因材施教,促其自醒自覺,自學自悟。
• 6、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無為本,有為末,培根固本,標本兼治,方是正統。
• 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迴圈體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遠,遠曰反”;“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極必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故“道生萬物”;惟人,萬物之靈;人統萬物以法道,繼而再“道生萬物”,週而復始,進行更高層次的迭代精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迴圈體系。
而且從本質上來講,道本身就是矛盾的統一體。老子認為道自身並非絕對的無,亦非絕對的有,而是無與有的統一。道既是無,也是有。它既有也無。老子還看到了道自身的對立以及道自身的遠離和返回。他將道的這種矛盾特性稱為“反”。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他又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因此歷史是有輪迴的,只要不是健忘的人,總會對當前經歷的事情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歷史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實現了迭代輪迴和迭代精進。且在整個歷史的大輪迴中所有的因素和條件都能發揮一次應有的作用,既使是以前看起來不務正業、無法生存的混子也可能因時勢的需要而大行其道,堂而皇之的大富大貴,但所謂時勢造英雄,當天下大勢滾滾向前,他們又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時,就會被時代無情的碾壓和拋棄,隨之灰飛煙滅,唯有通悟和遵循宇宙大迴圈體系的聖人,方能打個提前量、無為而治,方能緊跟時代的脈搏、順勢而為,方能永葆基業,長盛不衰,方能永立潮頭,順勢而行。
• 8、人性善惡皆陰陽,法儒道層級管理勢在必行: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德仁義禮,逐次而下行,然“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大亂亦會大治”,在宇宙大迴圈體系的整體執行過程中,道德仁義禮的順序,也終將反其道行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法家他律管人性之陰,促儒家自律做人性之陽,致使道家自性循天地之陰陽順勢而為,法儒道層級管理勢在必行,唯因時因事,因人因地而異。
• 9、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故建言有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為什麼“夫唯道,善貸且成”?“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道和聖人一樣只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爭名、不奪利,自然會得道多助,受眾人的擁護和愛戴,無往而不利。
• 10、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為而不為”是統一,“有為無為”亦是統一,“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爭”是“至聖”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聖人要像眾人一樣只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爭名、不奪利,如此方能“太上,不知有之”,如此方能“無為而治”。如果為爭而為,為了之後就一定要爭個結果、爭個輸贏、爭個上下,那自然就不是“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不知有之的無為而治”,更不是“利而不害的天之道”。
《道德經》五千餘言的精妙論述中,蘊含了以下十大方面的自然法則。
• 1、“有無”,“道”之門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乃世間萬物綜合辯證、對立統一的終極轉化形態,世間萬物莫出其右者,故“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無為本,有為末,培根固本,標本兼治,方是正統。
• 2、無極而太極,太極歸無極,世間萬物皆陰陽:
綜合辯證、對立統一的矛盾關係規律作用於宇宙一切事物,也是《道德經》全篇中講述最多的案例。老子在《道德經》中,不僅為我們揭示了道的矛盾,還揭示了萬事萬物都存在的矛盾。而且這些矛盾,遍及天地萬物,包括自然、社會、心靈等等,與我們的生活和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比如自然環境方面的有:有無、陰陽、生死、長短、高下、多少、大小、前後、左右、正反、遠近、直曲、輕重、靜躁、難易、黑白、雌雄、牝牡、同異、清濁、寒熱、剛柔、強弱、損益等。人類事物的矛盾有:真偽、美醜、善惡、正奇、巧拙、親疏、利害、貴賤、福禍、榮辱、智愚、吉凶、是非、治亂、勝敗等。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我們暫時還沒發現事物另一面的矛盾關係,那就是我們對“無”的探索和認知還不夠深入,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領域。
• 3、“有為無為”,“德”之性也: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對“有”用“為”是“有為”,對“無”用“為”是“無為”,“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故“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有為無為”,“為而不恃”,“玄德”三要素之一也。萬物在輪迴,時代在奔湧向前,若想要永立潮頭,與時代共舞,就要 “為而不恃”“與時俱進” ,否則就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終將被時代碾壓和拋棄。
• 4、“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
對“有”用“為”是“有為”,對“無”用“為”是“無為”,“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故“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因此,有為無為,為和不為均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的綜合辯證關係。“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勢而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有為”也不是什麼都要做,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防止“過猶不及”。
• 5、不笑,不足以為道:
“大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故“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人有天賦秉性和環境遭遇的差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因人而異,要因材施教,促其自醒自覺,自學自悟。
• 6、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故“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無為本,有為末,培根固本,標本兼治,方是正統。
• 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迴圈體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遠,遠曰反”;“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物極必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故“道生萬物”;惟人,萬物之靈;人統萬物以法道,繼而再“道生萬物”,週而復始,進行更高層次的迭代精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宇宙大迴圈體系。
而且從本質上來講,道本身就是矛盾的統一體。老子認為道自身並非絕對的無,亦非絕對的有,而是無與有的統一。道既是無,也是有。它既有也無。老子還看到了道自身的對立以及道自身的遠離和返回。他將道的這種矛盾特性稱為“反”。老子說:“反者道之動”。他又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因此歷史是有輪迴的,只要不是健忘的人,總會對當前經歷的事情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歷史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實現了迭代輪迴和迭代精進。且在整個歷史的大輪迴中所有的因素和條件都能發揮一次應有的作用,既使是以前看起來不務正業、無法生存的混子也可能因時勢的需要而大行其道,堂而皇之的大富大貴,但所謂時勢造英雄,當天下大勢滾滾向前,他們又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時,就會被時代無情的碾壓和拋棄,隨之灰飛煙滅,唯有通悟和遵循宇宙大迴圈體系的聖人,方能打個提前量、無為而治,方能緊跟時代的脈搏、順勢而為,方能永葆基業,長盛不衰,方能永立潮頭,順勢而行。
• 8、人性善惡皆陰陽,法儒道層級管理勢在必行: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德仁義禮,逐次而下行,然“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大亂亦會大治”,在宇宙大迴圈體系的整體執行過程中,道德仁義禮的順序,也終將反其道行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法家他律管人性之陰,促儒家自律做人性之陽,致使道家自性循天地之陰陽順勢而為,法儒道層級管理勢在必行,唯因時因事,因人因地而異。
• 9、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故建言有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為什麼“夫唯道,善貸且成”?“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道和聖人一樣只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爭名、不奪利,自然會得道多助,受眾人的擁護和愛戴,無往而不利。
• 10、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故“為而不為”是統一,“有為無為”亦是統一,“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爭”是“至聖”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聖人要像眾人一樣只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爭名、不奪利,如此方能“太上,不知有之”,如此方能“無為而治”。如果為爭而為,為了之後就一定要爭個結果、爭個輸贏、爭個上下,那自然就不是“為而不爭的聖人之道”,“不知有之的無為而治”,更不是“利而不害的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