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李長庚,原因如下:
李長庚,中共黨員,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高階經濟師,研究生學歷。1977年至今,任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書記、現任河北恆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七、八、九、十、十二[1]屆全華人大代表,
中共黨員,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高階經濟師,研究生學歷。1977年,任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書記、現任河北恆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七、八、九、十、十二[1]、十三屆[2] 全華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
他帶領村民把一個"花錢靠救濟,吃糧靠返銷"的小山村,一步步打造成"華人居環境範例獎"的社會主義義新農村-- 若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像綠林掩映、鮮花草地環繞的莊園別墅裡,住的都是農民;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投資超過2.4億元的現代化學校竟是一個村辦學校!
這一切的鉅變都與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部書記、恆利集團董事長李長庚的智慧和心血密不可分。
長遠眼光
“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選擇,一定要看遠!”
從18歲當上村黨支部書記,30年來,李長庚頭上就沒離開過這頂“村官”的“草帽”。
恆利集團的廠房建在欒卸南山上,李長庚的辦公室在辦公樓二樓。透過視窗向北眺望,Sunny下的恆利莊園像是一幅怡人的圖畫;緊鄰莊園西側,是厚重大氣的河北恆利學校。
李長庚說:“沒事的時候,我常常在這兒一站就是好久。”他凝視欒卸的視角始終是推進的、開放的。
修渠引水,旱地變水田,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開礦挖煤,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創辦種雞場、種豬場、食品廠、機制磚廠,“栽”上了搖錢樹……
帶領村民致富
地處太行山區的欒卸村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鐵礦石。上世紀80年代初,採煤曾讓村裡的錢來得“嘩嘩的”。然而,不可再生的資源,怎樣才能變成永續發展的原動力?怎樣才能把資源儘可能省下來留給子孫?“一句話,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選擇,一定要看遠!”李長庚這樣解釋當年的困擾。
1985年,河北農大養雞專家李振卿教授家裡,來了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夥子,聽說教授不在家,只好無奈離去。他就是李長庚,剛剛從北京吃了“閉門羹”歸來。
原來,李長庚到當時有名的北京紅星養雞場參觀,沒想到人家說防疫要緊,愣是連大門都沒讓進。最後,他從看門的大爺那裡打聽到李教授的名字。不久,在李教授的幫助下,一個投資65萬元的現代化養雞場在欒卸建成,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
在李教授那裡,李長庚聽說了很多新鮮事:從豬的膽汁中提煉膽紅素,在牛的身上種植人工牛黃,能讓豬、牛產生數十倍於養殖本身的效益……
一般人也許就一聽而過,可李長庚是那種聽了就會想,想好了就去做的人。1989年,當沙河市出現“養雞熱”時,李長庚卻已經拿到了開辦民營製藥廠的批文。1991年,一座投資3600多萬元的現代化製藥廠矗立在欒卸村,主打產品就是日後享譽全國的“康必得”。
在欒卸村的舊村址上,他們原本已獲得960萬噸煤炭的開採權。1995年建恆利莊園時,莊園址卻選擇在這個舊村址上。如今,這筆被“貼上封條”的財富,已由1億多元升至10多億元。
"企業的改革發展和人一樣,不管高矮胖瘦,一定要健康!"
李長庚的"看遠",不是漫無邊際的"凌空虛渡",而是瞄著現實的"準星"。
找對準星
1996年底,恆利集團成為擁有11家獨資和控股企業的鄉鎮企業集團,實現年營業收入3.3億元、利稅6000多萬元。然而,此時如日中天的恆利,卻患上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村企不分帶來的集體企業的通病:跑冒滴漏,使村民和職工積極性受挫。
李長庚的信條是:"企業的改革發展和人一樣,不管高矮胖瘦,一定要健康!"1997年6月18日,恆利集團提交的改制報告得到沙河市政府批准,13天時間,股份認購和產權結構調整全部完成,集團變現資金7300多萬元。李長庚把恆利集團的資產"賣"給了每個村民,在全省第一個實現了股份制改造。如今全村股民已享受到1.7億元的現金紅利,戶均20多萬元,村民持有的資產升值六七倍。
一個破舊的檔案袋,一沓發黃的檔案,裝著當年那看似風平浪靜的13天。在一份"幹部獎勵股配額分配辦法"的檔案中,李長庚列出了每個人的職務和任職年限,計算出不同的貢獻係數,再據此得出每個人的股份比例。
李長庚告訴我們,改制前,每天一上班,集團的車沒一輛在家。改制後,把所有的車評估後拍賣給了個人,按職務發給補貼,不再負擔養車費用,"打那以後,一年節省40多萬元開支"。
面對發展,李長庚備感壓力。他說:"恆利肩負的責任,不僅是對企業和股東,更是對全村的父老鄉親。"正因為如此,他所做的每個決策都努力做到認真、科學、民主。幾年來,他們的投資超過10億元,沒有發生過較大的失誤!
建設新農村
"建設新農村,不光讓農民住上"別墅",還得讓他們享受發展帶來的生態和文明!"
當初建恆利莊園,李長庚從建設部請來了全國最好的設計師。1999年,當一些城裡人還不懂啥是"戶型",啥叫"景觀"的時候,欒卸部分村民已經搬進了紅頂白牆的複式樓,人均50多平方米。3年後,投資2.3億元、佔地26公頃、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水、電、暖等功能齊全的恆利莊園全部建成,800多戶村民全部告別了平房、坑廁、灶臺。同時,圍繞欒卸村,還修建了環村水面,常年蓄水達150萬立方米。村民生產生活走的是水泥路,下地幹活都是開著汽車或摩托。1萬多平方米的老年公寓落成,2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養老院"的生活,每人每年還可以領到村裡發的600元零花錢。
李長庚告訴我們,自己走在恆利莊園的感覺:"兩個字,快樂!"每天清晨醒來,他首先聽到的是鳥鳴聲,每當聽到一種從未聽過的鳥叫聲,心裡就感到舒坦。他說:"建設新農村,不光讓農民住上"別墅",還得讓他們享受發展帶來的生態和文明!"
2003年起,欒卸村退耕還林,把個人承包地統籌種植銀杏樹。華北地區最大的"萬畝銀杏園"已在這裡建成,83萬株銀杏樹漫山遍野,把整個恆利莊園包圍在"綠谷"之中。78歲的村民李生武說:"天天住在這"大氧吧"裡,能不快樂嗎!"這83萬株銀杏樹,同時也成了"搖錢樹",銀杏葉年收入達200萬元。當時2元一棵的樹苗,如今已增值到50元。
"有了高素質的人,才有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離開人的教育,新農村建設談不上"新"!"
走在欒卸村,李長庚指著正在莊園綠地上澆水的村民對我們說:"這是我們的"就業鏈",工作能力強的到企業上班,弱點的就在學校和莊園澆花種樹做保潔。"全村就業率不足80%,戶戶有工資收入,每年還要支付按邢臺市標準的暖氣費
兩個女孩擦身而過,他指著她們說:"我們建在北京的工廠,職工中有一半是欒卸人,兩地工人實行輪換制。看看去北京工作過的姑娘,氣質就是不一樣。"
投資村辦學校
說起"氣質",就不能不提到李長庚的一個觀點:"有了高素質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離開人的教育,新農村建設談不上"新"!"因此,當2004年恆利集團決定投資建設河北恆利學校時,李長庚沒有把校址選在城市,而堅持把學校建在欒卸村。他說:"我們辦學不是為了掙錢,而是要改變欒卸和山區人的命運。"[3]
這所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風格獨特、裝置先進、教師一流的學校,從招生簡章到學生培養,處處體現"農村特色",它允許"以糧代金"---交不起學費,可用糧食代替。
正在籌劃的職業教育課程中,李長庚居然別出心裁地設了個"農村幹部"專業,科目有村鎮建設、民事調解等。他說,從這個專業出去的學生,就算當不上村幹部,也能影響一個家庭的命運。
其實,把學校建在村裡,李長庚還有一個重要的"私心":村民生活在這樣的一所學校旁邊,感受文化的薰陶,能讓欒卸人世世代代受益下去。
首選李長庚,原因如下:
李長庚,中共黨員,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高階經濟師,研究生學歷。1977年至今,任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書記、現任河北恆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七、八、九、十、十二[1]屆全華人大代表,
中共黨員,沙河市白塔鎮欒卸村,高階經濟師,研究生學歷。1977年,任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書記、現任河北恆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七、八、九、十、十二[1]、十三屆[2] 全華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
他帶領村民把一個"花錢靠救濟,吃糧靠返銷"的小山村,一步步打造成"華人居環境範例獎"的社會主義義新農村-- 若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像綠林掩映、鮮花草地環繞的莊園別墅裡,住的都是農民;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像投資超過2.4億元的現代化學校竟是一個村辦學校!
這一切的鉅變都與沙河市欒卸村黨總支部書記、恆利集團董事長李長庚的智慧和心血密不可分。
長遠眼光
“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選擇,一定要看遠!”
從18歲當上村黨支部書記,30年來,李長庚頭上就沒離開過這頂“村官”的“草帽”。
恆利集團的廠房建在欒卸南山上,李長庚的辦公室在辦公樓二樓。透過視窗向北眺望,Sunny下的恆利莊園像是一幅怡人的圖畫;緊鄰莊園西側,是厚重大氣的河北恆利學校。
李長庚說:“沒事的時候,我常常在這兒一站就是好久。”他凝視欒卸的視角始終是推進的、開放的。
修渠引水,旱地變水田,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開礦挖煤,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創辦種雞場、種豬場、食品廠、機制磚廠,“栽”上了搖錢樹……
帶領村民致富
地處太行山區的欒卸村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鐵礦石。上世紀80年代初,採煤曾讓村裡的錢來得“嘩嘩的”。然而,不可再生的資源,怎樣才能變成永續發展的原動力?怎樣才能把資源儘可能省下來留給子孫?“一句話,在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間選擇,一定要看遠!”李長庚這樣解釋當年的困擾。
1985年,河北農大養雞專家李振卿教授家裡,來了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夥子,聽說教授不在家,只好無奈離去。他就是李長庚,剛剛從北京吃了“閉門羹”歸來。
原來,李長庚到當時有名的北京紅星養雞場參觀,沒想到人家說防疫要緊,愣是連大門都沒讓進。最後,他從看門的大爺那裡打聽到李教授的名字。不久,在李教授的幫助下,一個投資65萬元的現代化養雞場在欒卸建成,產品暢銷十幾個省市。
在李教授那裡,李長庚聽說了很多新鮮事:從豬的膽汁中提煉膽紅素,在牛的身上種植人工牛黃,能讓豬、牛產生數十倍於養殖本身的效益……
一般人也許就一聽而過,可李長庚是那種聽了就會想,想好了就去做的人。1989年,當沙河市出現“養雞熱”時,李長庚卻已經拿到了開辦民營製藥廠的批文。1991年,一座投資3600多萬元的現代化製藥廠矗立在欒卸村,主打產品就是日後享譽全國的“康必得”。
在欒卸村的舊村址上,他們原本已獲得960萬噸煤炭的開採權。1995年建恆利莊園時,莊園址卻選擇在這個舊村址上。如今,這筆被“貼上封條”的財富,已由1億多元升至10多億元。
"企業的改革發展和人一樣,不管高矮胖瘦,一定要健康!"
李長庚的"看遠",不是漫無邊際的"凌空虛渡",而是瞄著現實的"準星"。
找對準星
1996年底,恆利集團成為擁有11家獨資和控股企業的鄉鎮企業集團,實現年營業收入3.3億元、利稅6000多萬元。然而,此時如日中天的恆利,卻患上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村企不分帶來的集體企業的通病:跑冒滴漏,使村民和職工積極性受挫。
李長庚的信條是:"企業的改革發展和人一樣,不管高矮胖瘦,一定要健康!"1997年6月18日,恆利集團提交的改制報告得到沙河市政府批准,13天時間,股份認購和產權結構調整全部完成,集團變現資金7300多萬元。李長庚把恆利集團的資產"賣"給了每個村民,在全省第一個實現了股份制改造。如今全村股民已享受到1.7億元的現金紅利,戶均20多萬元,村民持有的資產升值六七倍。
一個破舊的檔案袋,一沓發黃的檔案,裝著當年那看似風平浪靜的13天。在一份"幹部獎勵股配額分配辦法"的檔案中,李長庚列出了每個人的職務和任職年限,計算出不同的貢獻係數,再據此得出每個人的股份比例。
李長庚告訴我們,改制前,每天一上班,集團的車沒一輛在家。改制後,把所有的車評估後拍賣給了個人,按職務發給補貼,不再負擔養車費用,"打那以後,一年節省40多萬元開支"。
面對發展,李長庚備感壓力。他說:"恆利肩負的責任,不僅是對企業和股東,更是對全村的父老鄉親。"正因為如此,他所做的每個決策都努力做到認真、科學、民主。幾年來,他們的投資超過10億元,沒有發生過較大的失誤!
建設新農村
"建設新農村,不光讓農民住上"別墅",還得讓他們享受發展帶來的生態和文明!"
當初建恆利莊園,李長庚從建設部請來了全國最好的設計師。1999年,當一些城裡人還不懂啥是"戶型",啥叫"景觀"的時候,欒卸部分村民已經搬進了紅頂白牆的複式樓,人均50多平方米。3年後,投資2.3億元、佔地26公頃、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水、電、暖等功能齊全的恆利莊園全部建成,800多戶村民全部告別了平房、坑廁、灶臺。同時,圍繞欒卸村,還修建了環村水面,常年蓄水達150萬立方米。村民生產生活走的是水泥路,下地幹活都是開著汽車或摩托。1萬多平方米的老年公寓落成,200多名60歲以上的老人,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養老院"的生活,每人每年還可以領到村裡發的600元零花錢。
李長庚告訴我們,自己走在恆利莊園的感覺:"兩個字,快樂!"每天清晨醒來,他首先聽到的是鳥鳴聲,每當聽到一種從未聽過的鳥叫聲,心裡就感到舒坦。他說:"建設新農村,不光讓農民住上"別墅",還得讓他們享受發展帶來的生態和文明!"
2003年起,欒卸村退耕還林,把個人承包地統籌種植銀杏樹。華北地區最大的"萬畝銀杏園"已在這裡建成,83萬株銀杏樹漫山遍野,把整個恆利莊園包圍在"綠谷"之中。78歲的村民李生武說:"天天住在這"大氧吧"裡,能不快樂嗎!"這83萬株銀杏樹,同時也成了"搖錢樹",銀杏葉年收入達200萬元。當時2元一棵的樹苗,如今已增值到50元。
"有了高素質的人,才有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離開人的教育,新農村建設談不上"新"!"
走在欒卸村,李長庚指著正在莊園綠地上澆水的村民對我們說:"這是我們的"就業鏈",工作能力強的到企業上班,弱點的就在學校和莊園澆花種樹做保潔。"全村就業率不足80%,戶戶有工資收入,每年還要支付按邢臺市標準的暖氣費
兩個女孩擦身而過,他指著她們說:"我們建在北京的工廠,職工中有一半是欒卸人,兩地工人實行輪換制。看看去北京工作過的姑娘,氣質就是不一樣。"
投資村辦學校
說起"氣質",就不能不提到李長庚的一個觀點:"有了高素質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可持續發展。離開人的教育,新農村建設談不上"新"!"因此,當2004年恆利集團決定投資建設河北恆利學校時,李長庚沒有把校址選在城市,而堅持把學校建在欒卸村。他說:"我們辦學不是為了掙錢,而是要改變欒卸和山區人的命運。"[3]
這所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風格獨特、裝置先進、教師一流的學校,從招生簡章到學生培養,處處體現"農村特色",它允許"以糧代金"---交不起學費,可用糧食代替。
正在籌劃的職業教育課程中,李長庚居然別出心裁地設了個"農村幹部"專業,科目有村鎮建設、民事調解等。他說,從這個專業出去的學生,就算當不上村幹部,也能影響一個家庭的命運。
其實,把學校建在村裡,李長庚還有一個重要的"私心":村民生活在這樣的一所學校旁邊,感受文化的薰陶,能讓欒卸人世世代代受益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