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湖南道縣人,是年間著名的詩人、書法家。被時人譽為清代第一大碑學家,又被後人稱為清代書法第一大家。著有《東洲草堂詩集》、《東洲草堂文鈔》等。
何字不易求
提起書法家何紹基,在前清,他是一面響噹噹的銅鑼。他大筆只這麼一揮:點一點是個繡球,撇一撇是把利劍,豎的是鐵桿,橫的是扁擔。他寫的字,自成一體,人稱“何字”。登門求字的人,前腳才出大門,後腳又跟著進了書房。弄得何紹基真是應接不暇。當然,他也不是有求必應的。要是那樣,他的手筆,那還值個什麼?誰都知道,“何字不易求”啊!
那時,有個欽差大人奉旨出京。這人姓黃,因為是個壞透了頂的壞蛋,人們就送了他一個綽號“黃鼠狼”。雖說他於詩詞歌賦,卻也附庸風雅,想求得名人字畫裝裝讀書人。他早就想請何紹基給寫一幅橫匾,這回要去廣西,正好繞道道州找何紹基寫字,了卻這樁心事。出京以來,馬不停蹄,到了道縣這個山溝時,正趕上三伏天。
欽差大人一下轎,縣太爺磕頭迎接,剛敘禮完畢,他便開門見山說明來意,帶著縣太爺鳴鑼開道,直奔東門村。
何紹基正在書房讀書,早有人來報。他大吃一驚,心想,黃鼠狼是個什麼好東西?我絕不能為這樣的狗官寫字。遠遠聽到鳴鑼之聲,他像肚裡吃了蒼蠅,只想作嘔,但轉念一想:皇帝的欽差、滅門的知縣,都是惹不起的角色。當面頂牛隻有自討苦吃,不如暫時避開,就吩咐老婆幾句話,將書房門一鎖,飄然而去。
黃鼠狼和縣太爺到了東門何家。只見何紹基的老婆出來行禮。黃鼠狼圓睜兩眼問道:“你家何秀才哪裡去了?”縣太爺怕嚇壞鄉里人求不到字,忙寬慰她道:“這是欽差大人,想抬舉你家秀才寫幾個字。”何紹基老婆笑著說:“大人們太照顧他了。可惜這個背時該死的,就是財運差,有福不能享,三天前出門去了。”黃鼠狼忙問:“到哪裡去了,多久才回?”何紹基老婆搖手說:“這難講了!這個窮背時平日腳不出戶,死盯著書,一出門嘛,就是沒籠頭的馬啦,也不說個去處,也不說個日期,找都沒處找的。”黃鼠狼碰了一鼻子灰,窩著一肚子火,只好和縣太爺起駕回衙。他指著縣太爺罵道:“你這個父母官怎麼當的?連欽差大人求你叫一個窮秀才寫幾個字也辦不到?”縣太爺連說“卑職無能”,又大罵何紹基不識抬舉,並向黃鼠狼沒命地磕頭:“大人賞臉,暫在小邑委屈幾天,待卑職探得下落,為大人幫辦此事。”黃鼠狼哼了一聲說:“這回就看你盡不盡力了。”
縣太爺回到衙門,合集三班六房商議。他先嘆口氣說:“我不知倒了幾代的黴,派到你們這個山溝來當知縣,又偏偏出了個吊兒郎當的何紹基。如今黃大人等著要他寫匾,這窮秀才卻無影無蹤。匾弄不來,我縣太爺這頂烏紗帽保不住,大家也都回去喝西北風了。”眾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好半晌,才有個師爺向他使了個眼色。縣太爺知道他是東門人,想必有點頭路,便轟走眾人,留下師爺問道:“先生有什麼妙計?”師爺哈哈大笑道:“何紹基和我同村,他的事瞞得住別人,瞞不住我。今天一早還在家,哪有三天前便出門的道理?他的脾氣我曉得,分明是討厭這個欽差大人,不願為他寫匾,才使出這條計策。如今人海茫茫,到哪裡去找?”縣太爺聽了十分著急,說:“何紹基這等傲慢,我這頂烏紗帽丟定了!”師爺不慌不忙對著縣太爺的耳朵,如此這般咕噥了一陣,縣太爺才轉憂為喜,立刻差人照師爺說的辦去了。
何紹基他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順著瀟水河一直往下走。在離城約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個綠柳成蔭的小村,叫青口周家。那裡有個打漁人是他的老表,和何紹基幼年相交,最合得來。何紹基一離家門,就溜到他老表這打魚船上,釣一陣魚,讀一陣書,日子過得蠻舒暢。他想:你黃鼠狼奉旨出京,總不能為了一塊小匾在道州耽擱一年半載。你前腳出五嶺,我就後腳回東門。哪想這件事沒有能夠瞞住那師爺。那傢伙連夜僱得一隻小船,飛也似的向青口趕來。
那天清早,太陽才露面,老表便把小船撐出柳蔭。何紹基走出艙外欣賞山光水色,忽聽得柳蔭深處小孩子哇哇哭叫的聲音,一陣緊似一陣,何紹基好不耐煩,便叫老表循聲撐去。只見一隻小舟停在岸邊,艙裡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媽媽抱著一個三五歲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著。
何紹基原是個慈悲心最重的人,馬上問道:“老嫂子,你這個小孩子得了什麼病?”
老媽媽眼淚汪汪地說:“我們兩夫妻五十多歲了,就這麼個兒子,得了個夜哭症,一天到晚只是哭,只怕好不了!”
何紹基叫老表撐到近邊,跳過船去,摸了摸小孩子的額頭,說道:“百病有百藥,小孩子心裡有病講不出,只好哭了。圩上有醫師,何不去看看?”
“唉,哭了半個月,診了半個月,總是不依藥,這娃娃恐怕命根不長了。”老媽媽說罷又哭。那小傢伙也好像突然捱打似的,猛地哭得更響了。
“好嫂子,放心吧,世間沒有診不好的病,小孩有個傷風頭痛是難免的,多吃幾帖藥便好了。沒有錢,我送你二三兩銀子。”
那老媽媽抱著孩子“噗通”跪下來,說道:“難得遇見你這個好心的人,這孩子有了救命星了。銀子我還有,先生不用操心。只是圩上那算命先生給我家孩子看了張八字,說是犯了哭煞,吃藥是吃不好的,只央個讀書認字的寫首詩,貼在大街小巷,讓過路君子一念,救命星來了,小孩子就不哭了。”
何紹基一聽就知道是街上常常出現的紅紙小詩: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光。他便問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你何不買幾把紅紙,請個先生寫上幾十張,滿街一貼試試看?”
那老媽媽邊擦眼淚邊說道:“紅紙倒買了些,只是這荒村僻野,哪來讀書寫字的先生?”
何紹基道:“好嫂子,我這裡有現成的筆墨,替你寫幾張使得麼?”
那老媽媽半信半疑道:“你們打魚撈蝦的,也會寫麼?”
那老表實在忍不住,笑道:“你這個老媽媽也算有眼不識泰山了。他是什麼人,皇帝找他寫他還不肯呢!”
何紹基瞟了他一眼說道:“你別聽他胡吹,我也寫不好。孔夫子不嫌字醜,我能寫出來就是了。你把紅紙拿出來吧!”
老媽媽喜出望外,急忙把小孩往船上一放,轉身進艙,十分利落地拿出一張大紅紙來遞給何紹基說:“辛苦先生了,不要寫小張小張的,一張大紙就寫一首詩,讓我貼在村頭大槐樹上,讓人老遠就看見。”何紹基接過了紙,磨好墨,定了定神,提筆一揮,就寫下四行小詩。老媽媽又是千恩萬謝,抱起小孩就向何紹基磕頭:“真是救命恩人呀!”何紹基說:“快起來,你把紅紙詩貼了,還得找個醫師看病才是!”這個聰明絕頂的何紹基做夢也沒有想到,已中了師爺的奸計了。
師爺拿了這首詩,簡直像得了一件寶貝,連夜撐船回縣送給縣太爺。縣太爺在紅紙詩中裁取了“天地君予”四個大字,製成一撒灑金橫匾。黃鼠狼一看那字,筆飛墨舞,果然是何紹基親筆,如獲至寶,便高高興興地別了縣太爺,啟程往廣西去了。公差完畢,回到北京,繳了旨,便回到府中,開啟那條橫匾,見那四字鐵劃銀鉤,果然絕妙,便買了名貴紫楠木,製成一塊精緻橫匾。影透精刻,灑金裝飾了一番。擇了個黃道吉日,張燈結綵,大辦宴席,請來許多賓客,鄭重其事地把匾掛到中堂樑上。誰知定睛一看,金匾上的“天地”兩個字不見了,光剩下“君子”二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個嘴巴快的客人,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這‘君子’二字掛在樑上,不成了‘樑上君子’了嗎?”賓客們聽了,個個掩起嘴笑,把個黃鼠狼氣得直想往地下鑽!
這“天地”兩個字,怎麼會不見了呢?有人說是何紹基發現上了當,想辦法收回去了。至於他用的是什麼方法,就沒有人說得出了。真是“何字不易求”啊。
一言心語
雖說是何字不易求。可其實何字並不難求。試想在這個傳說中。何紹基為了解除別人的為難,分文不取。甘願效勞不是例證嗎?遺憾的是不知是奸計罷了。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湖南道縣人,是年間著名的詩人、書法家。被時人譽為清代第一大碑學家,又被後人稱為清代書法第一大家。著有《東洲草堂詩集》、《東洲草堂文鈔》等。
何字不易求
提起書法家何紹基,在前清,他是一面響噹噹的銅鑼。他大筆只這麼一揮:點一點是個繡球,撇一撇是把利劍,豎的是鐵桿,橫的是扁擔。他寫的字,自成一體,人稱“何字”。登門求字的人,前腳才出大門,後腳又跟著進了書房。弄得何紹基真是應接不暇。當然,他也不是有求必應的。要是那樣,他的手筆,那還值個什麼?誰都知道,“何字不易求”啊!
那時,有個欽差大人奉旨出京。這人姓黃,因為是個壞透了頂的壞蛋,人們就送了他一個綽號“黃鼠狼”。雖說他於詩詞歌賦,卻也附庸風雅,想求得名人字畫裝裝讀書人。他早就想請何紹基給寫一幅橫匾,這回要去廣西,正好繞道道州找何紹基寫字,了卻這樁心事。出京以來,馬不停蹄,到了道縣這個山溝時,正趕上三伏天。
欽差大人一下轎,縣太爺磕頭迎接,剛敘禮完畢,他便開門見山說明來意,帶著縣太爺鳴鑼開道,直奔東門村。
何紹基正在書房讀書,早有人來報。他大吃一驚,心想,黃鼠狼是個什麼好東西?我絕不能為這樣的狗官寫字。遠遠聽到鳴鑼之聲,他像肚裡吃了蒼蠅,只想作嘔,但轉念一想:皇帝的欽差、滅門的知縣,都是惹不起的角色。當面頂牛隻有自討苦吃,不如暫時避開,就吩咐老婆幾句話,將書房門一鎖,飄然而去。
黃鼠狼和縣太爺到了東門何家。只見何紹基的老婆出來行禮。黃鼠狼圓睜兩眼問道:“你家何秀才哪裡去了?”縣太爺怕嚇壞鄉里人求不到字,忙寬慰她道:“這是欽差大人,想抬舉你家秀才寫幾個字。”何紹基老婆笑著說:“大人們太照顧他了。可惜這個背時該死的,就是財運差,有福不能享,三天前出門去了。”黃鼠狼忙問:“到哪裡去了,多久才回?”何紹基老婆搖手說:“這難講了!這個窮背時平日腳不出戶,死盯著書,一出門嘛,就是沒籠頭的馬啦,也不說個去處,也不說個日期,找都沒處找的。”黃鼠狼碰了一鼻子灰,窩著一肚子火,只好和縣太爺起駕回衙。他指著縣太爺罵道:“你這個父母官怎麼當的?連欽差大人求你叫一個窮秀才寫幾個字也辦不到?”縣太爺連說“卑職無能”,又大罵何紹基不識抬舉,並向黃鼠狼沒命地磕頭:“大人賞臉,暫在小邑委屈幾天,待卑職探得下落,為大人幫辦此事。”黃鼠狼哼了一聲說:“這回就看你盡不盡力了。”
縣太爺回到衙門,合集三班六房商議。他先嘆口氣說:“我不知倒了幾代的黴,派到你們這個山溝來當知縣,又偏偏出了個吊兒郎當的何紹基。如今黃大人等著要他寫匾,這窮秀才卻無影無蹤。匾弄不來,我縣太爺這頂烏紗帽保不住,大家也都回去喝西北風了。”眾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好半晌,才有個師爺向他使了個眼色。縣太爺知道他是東門人,想必有點頭路,便轟走眾人,留下師爺問道:“先生有什麼妙計?”師爺哈哈大笑道:“何紹基和我同村,他的事瞞得住別人,瞞不住我。今天一早還在家,哪有三天前便出門的道理?他的脾氣我曉得,分明是討厭這個欽差大人,不願為他寫匾,才使出這條計策。如今人海茫茫,到哪裡去找?”縣太爺聽了十分著急,說:“何紹基這等傲慢,我這頂烏紗帽丟定了!”師爺不慌不忙對著縣太爺的耳朵,如此這般咕噥了一陣,縣太爺才轉憂為喜,立刻差人照師爺說的辦去了。
何紹基他到哪裡去了呢?原來,他順著瀟水河一直往下走。在離城約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個綠柳成蔭的小村,叫青口周家。那裡有個打漁人是他的老表,和何紹基幼年相交,最合得來。何紹基一離家門,就溜到他老表這打魚船上,釣一陣魚,讀一陣書,日子過得蠻舒暢。他想:你黃鼠狼奉旨出京,總不能為了一塊小匾在道州耽擱一年半載。你前腳出五嶺,我就後腳回東門。哪想這件事沒有能夠瞞住那師爺。那傢伙連夜僱得一隻小船,飛也似的向青口趕來。
那天清早,太陽才露面,老表便把小船撐出柳蔭。何紹基走出艙外欣賞山光水色,忽聽得柳蔭深處小孩子哇哇哭叫的聲音,一陣緊似一陣,何紹基好不耐煩,便叫老表循聲撐去。只見一隻小舟停在岸邊,艙裡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媽媽抱著一個三五歲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著。
何紹基原是個慈悲心最重的人,馬上問道:“老嫂子,你這個小孩子得了什麼病?”
老媽媽眼淚汪汪地說:“我們兩夫妻五十多歲了,就這麼個兒子,得了個夜哭症,一天到晚只是哭,只怕好不了!”
何紹基叫老表撐到近邊,跳過船去,摸了摸小孩子的額頭,說道:“百病有百藥,小孩子心裡有病講不出,只好哭了。圩上有醫師,何不去看看?”
“唉,哭了半個月,診了半個月,總是不依藥,這娃娃恐怕命根不長了。”老媽媽說罷又哭。那小傢伙也好像突然捱打似的,猛地哭得更響了。
“好嫂子,放心吧,世間沒有診不好的病,小孩有個傷風頭痛是難免的,多吃幾帖藥便好了。沒有錢,我送你二三兩銀子。”
那老媽媽抱著孩子“噗通”跪下來,說道:“難得遇見你這個好心的人,這孩子有了救命星了。銀子我還有,先生不用操心。只是圩上那算命先生給我家孩子看了張八字,說是犯了哭煞,吃藥是吃不好的,只央個讀書認字的寫首詩,貼在大街小巷,讓過路君子一念,救命星來了,小孩子就不哭了。”
何紹基一聽就知道是街上常常出現的紅紙小詩:天黃黃,地黃黃,我家有個夜哭郎,過路君子念一遍,一覺睡到大天光。他便問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那你何不買幾把紅紙,請個先生寫上幾十張,滿街一貼試試看?”
那老媽媽邊擦眼淚邊說道:“紅紙倒買了些,只是這荒村僻野,哪來讀書寫字的先生?”
何紹基道:“好嫂子,我這裡有現成的筆墨,替你寫幾張使得麼?”
那老媽媽半信半疑道:“你們打魚撈蝦的,也會寫麼?”
那老表實在忍不住,笑道:“你這個老媽媽也算有眼不識泰山了。他是什麼人,皇帝找他寫他還不肯呢!”
何紹基瞟了他一眼說道:“你別聽他胡吹,我也寫不好。孔夫子不嫌字醜,我能寫出來就是了。你把紅紙拿出來吧!”
老媽媽喜出望外,急忙把小孩往船上一放,轉身進艙,十分利落地拿出一張大紅紙來遞給何紹基說:“辛苦先生了,不要寫小張小張的,一張大紙就寫一首詩,讓我貼在村頭大槐樹上,讓人老遠就看見。”何紹基接過了紙,磨好墨,定了定神,提筆一揮,就寫下四行小詩。老媽媽又是千恩萬謝,抱起小孩就向何紹基磕頭:“真是救命恩人呀!”何紹基說:“快起來,你把紅紙詩貼了,還得找個醫師看病才是!”這個聰明絕頂的何紹基做夢也沒有想到,已中了師爺的奸計了。
師爺拿了這首詩,簡直像得了一件寶貝,連夜撐船回縣送給縣太爺。縣太爺在紅紙詩中裁取了“天地君予”四個大字,製成一撒灑金橫匾。黃鼠狼一看那字,筆飛墨舞,果然是何紹基親筆,如獲至寶,便高高興興地別了縣太爺,啟程往廣西去了。公差完畢,回到北京,繳了旨,便回到府中,開啟那條橫匾,見那四字鐵劃銀鉤,果然絕妙,便買了名貴紫楠木,製成一塊精緻橫匾。影透精刻,灑金裝飾了一番。擇了個黃道吉日,張燈結綵,大辦宴席,請來許多賓客,鄭重其事地把匾掛到中堂樑上。誰知定睛一看,金匾上的“天地”兩個字不見了,光剩下“君子”二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個嘴巴快的客人,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這‘君子’二字掛在樑上,不成了‘樑上君子’了嗎?”賓客們聽了,個個掩起嘴笑,把個黃鼠狼氣得直想往地下鑽!
這“天地”兩個字,怎麼會不見了呢?有人說是何紹基發現上了當,想辦法收回去了。至於他用的是什麼方法,就沒有人說得出了。真是“何字不易求”啊。
一言心語
雖說是何字不易求。可其實何字並不難求。試想在這個傳說中。何紹基為了解除別人的為難,分文不取。甘願效勞不是例證嗎?遺憾的是不知是奸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