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弘道積德老子文化獎

    何為道德?

    推遲滿足感。去婦人之仁,虛偽仁義,遵立規矩,順勢而為,順性而為。

    道、德,在漢語中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但是道德在老子原文中並未連用,古代一個字是一個意思,學習《道德經》的方法,第一是大,即通篇背誦,讀經典原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再結合大量同道註解,厚積薄發,大道至簡,得意忘言,明道真義,老子本旨;第二是小,要從每一個字學起,研究字的本源與本義,從甲骨文、象形字典、《說文解字》等古蹟中逐字逐節逐章領悟。第三,大小融合,全篇貫通,善融如輪,暢遊天地,道法自然!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宇宙本源即生育天地萬物的本源,道者萬物之奧,天地萬物、自然執行、人世共通做遵循的法則、真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常無,名樸”,而“德”是指循道而行,即道體德用、道隱德顯,德的本意實為天地萬物遵循道的規律來發展變化,合道則樸,修道先真,並非侷限於人們常說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與德是兩個概念,除了書名《道德經》,並無道德一詞。道德連用始見於荀子《勸學》篇的“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無為修性,以性施行,有為修命,順道而行,而荀子主張“性惡論”,“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道德”二字連用,荀子“道德”,已經偏離老子本義,禮者乃人為之偽,並無主觀標準,不合客觀之道也。

    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如果風俗習慣始於遠古時期、母系氏族等,愈古愈樸,善生共存,是合道的,西方謂之自然。《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此二人所說的“道”卻是人道,而老子原文中“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仁亦是人為之產物,非本也,非本立而道生,是順道而立本,可見二人皆未明道,乃學者而已。

    唯一性。道只有一個道,生成宇宙天地萬物的本源之道。

    從屬性。道隱德顯,道體德用,大道無形無相,透過德來發揮功能,可以透過德來觀察道的作用。從屬性,德從屬於道,道生天地萬物,德畜天地萬物,道是源,德是根,可以透過萬物的發展變化軌跡來體察,與人道而言,可以透過人的身體、行為、思想的發展和變化軌跡來觀察他的德,德者自然屬性,不是人為之偽,符合自然發展、善生和諧,即尊道貴德者,就是合道的,就是道德之人。可見人之道,乃指人為之道,非常道。

    德從屬道,主體符合客體,為客體服務是為有德,就是善生共存之道。人人平等,生而不同,幸福自然與外在無關,與自身有關,人應該去除慾望,迴歸樸道,修道在真,樸素自然。

    民族性。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的民族性自然有所不同。但是民族性的本源追求是一致的,那都是善生,而只有遵循道的規律下的生存方式才是善生的、有德的,因為“道生之,德畜之”,所以民族性的道德原則標準也是一致的,即尊道貴德、善生和諧。殺生的、扭曲自然屬性的等等人為的行為都是無道無德的。

    歷史繼承性

    世界文化的源是道,根是德。在有神論國家,道就是他們的神,德是神發揮的作用,就是善利萬物。華人的根本信仰是道德,天地祖先祭祀,即感恩天地之道、祖先之德,所以道德信仰是根本。而人為的道德善惡論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這些與其說是道德,不如說是社會禮儀之法,非道也,因為人為的禮是強權邏輯,無窮變化,乃無根本也,無根不久,自然非道也。

    規律性、獨立性、變化性、標準(圭臬)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自然而然,道就有獨立性、迴圈性、週期性等,週而復始的發生著玄之又玄的變化。人效法道,自然遵循道的規律,合道即有德。德是自然屬性,人的本性是無善無惡、善生和諧的,以性施行,自然合道。道具備變化性,是自身的生生不息之有序運動,並非人為之妄為變化。

    萬事萬物執行所遵循的規律是道之法,春種秋收,周行不殆,週而復始。蘋果熟了自然落地,白天太陽昇起,晚上月亮出來,這自然現象合道。“德”者“得”也序也,既然明白了宇宙萬物的執行規律,那就要隨順大自然的規律,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人做事,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愛兒女,道生德畜,這就叫德,兒女孝順父母,也叫德,家庭和諧,自然和諧,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也是德,合道善生。

    因為我們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太嚴重了。道德其實是有標準的,但你首先得了解這個“道”,不懂得“道”,當然就不知道什麼是標準了。人為道德一般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信仰是真誠的信任,沒有信仰為基礎的道德,是很脆弱的,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或成為人云亦云、道德綁架的工具。而信仰來自於天地萬物的根源,“道生之,德畜之”,就是道德,是自然道德,非人為道德,自然道德的標準:尊道貴德,善生和諧。比如家庭之道,和合恆一,和諧是第一、是根本,就是隨順人的本性,就是道德,孝順父母不是掛在嘴上的,“六親不和,有孝慈”,無論儒釋道哪家,首先都應講和諧,有和諧才有孝道,和諧是做人做事的基礎,沒有了和,才會談“孝”,缺啥喊啥。父母之愛子女,自然是不言之教、以身作則,這樣家庭和諧有序,談孝道的家庭只會是笑料,那是因為做父母的自身不能率先垂範而誤及子弟,悔之晚矣。人不相通道德,就是因為缺乏根本信仰,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才迷惑茫然、浮躁不安。我們平日經常說的“良心”,是善生無害的,人的本性其實都是無善無惡的,沒有人為的善,即“天地不仁”,沒有人為的善惡,“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做善事的時候,就會感覺很舒服,很喜悅,就是因為順應了人的自然本性;做惡事的時候,就會感到不安,做賊心虛,就是因為違背了人的本性,這叫不道德。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並不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現在經濟基礎提高了,喊道德口號反而更多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人為道德觀念,但是根本的道德信仰始終不變,那就是尊道貴德、自然和諧、善生無害。

    道德出處略述:

    老子《道德經》的省稱。宇宙天地萬物之本源。自然道德,人為道德規律、真理、標準。

    《韓非子·五蠹》:“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提倡道德,已經道德淪喪。

    《後漢書·種岱傳》:“臣聞仁義興則道德昌,道德昌則政化明,政化明而萬姓寧。” 仁義乃人為之妄為,非道也,此處為人為道德。

    南朝 宋 鮑照 《蜀四賢詠》:“閉簾注《道德》,開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謁玄元皇帝廟》詩:“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瓚 《康素子雜言》詩:“《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此幾處指的是《道德經》,老子被唐朝尊為道德玄元皇帝。

    唐韓愈 《原道》:“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道乃本源,德乃自然屬性,韓愈此言為人為道德。

    巴金 《家》:“他又一次誇張地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過了這個快要崩潰的大家庭。”自以為是的人為道德。

    《水滸傳》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惱犯了你,你因何夜來越牆而過,入來把斧劈我?若是我無道德,已被殺了。”僧道修行的功夫、法術。更是人為之產物。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佛教來到中國,乃以道釋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永懷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