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爸談育兒
-
2 # 勝普創業經歷
家庭是整個社會最小的組織,也是最初、最重要的部分。家庭環境千萬種,只是稍不注意那些不良的家庭因素,是直接誘導青少年犯錯的重要客觀因素。如果存在家庭教育不當、父母行為舉止不檢點、家庭婚姻不穩定,更有可能導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今天,我們僅按照家庭主要成員的狀態分為四種環境,即:‘健康家庭’、‘忙碌家庭’、‘缺愛家庭’、‘破碎家庭’四種情況。
無論家庭情況如何,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儘量少犯錯,更不要違法、犯罪。下面我就針對這四個家庭做一個簡單的分析,提出針對每種家庭應該注意引導孩子的重點。
健康家庭的孩子
父母感情和睦,對於孩子的教育從未鬆懈,也未曾缺少對孩子的陪伴。相對於許多家庭,這種家庭環境裡的孩子犯罪率是最低的。
忙碌家庭的孩子
由於種種原因,也許是父母工作太忙,或是工作壓力太大,對於孩子的教育雖然也很上心,卻有些不夠周全。這種家庭環境裡的孩子,也不容易犯錯。只是很容易出現從眾心理,不小心也會走上歪路。
缺愛家庭的孩子
缺愛家庭一般是指父母有一方離世,或是未婚生子的單親母親。家庭裡缺少了一個重要角色,家庭教育就很容易出現偏重現象。自卑感、孤僻、冷漠的性格會導致孩子更容易走上歪路。
破碎家庭的孩子
破裂家庭一般是指父母離異,雖然父母都在,可是家庭的基本形式已經破裂,往往對於孩子的不良影響是難以估量的。這種家庭的孩子極易對人產生不信任,自私、虛榮讓這些孩子更容易走上歪路。
針對以上四種家庭該如何側重點引導孩子,避免犯錯
健康家庭
這種家庭的孩子是最幸福的,但他們未必是最幸運的。多數父母會替孩子思考、為孩子做事,這種家庭環境一不小心就會把孩子培養成自私的人,脾氣古怪、任性、固執。所以,這種家庭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思考自己該不該怎樣,思考別人會不會怎樣。當這種家庭的孩子學會了換角度思考問題,前途必將一片光明。
忙碌家庭
這種家庭狀況是很多普通家庭的寫照,“雙手搬著磚就不能好好的抱孩子,可是放下手中的磚又沒辦法支撐這個家”。這樣家庭的父母都充滿著無奈,不是不想要好好的陪孩子,只是迫於生活的壓力,為了生存只能步履艱辛的前行。往往這種家庭的孩子獨立性較強,要著重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當孩子可以正確判斷對錯的時候,他們必會大有作為。
缺愛家庭
父母即使只剩下一人,也要盡力的去愛孩子,殘缺不全的愛也是愛。一個人一定會很辛苦,可是無論再苦都努力的愛自己的孩子吧,讓他們懂得愛也是份責任。當孩子自覺自願的承擔責任,這種家庭的孩子也能成為棟樑之才。
破碎家庭
父母的婚姻破碎,也就意味著孩子心中的家庭已經破碎,對孩子的影響難以估量。即便家庭已經不再,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應各自負擔起作為父母的責任,對於孩子的教育更應該從社會層面入手。帶孩子去接觸社會,增強孩子對於法制的瞭解,讓他看到犯罪的後果。把最陰暗的角落拿到Sunny下晾曬,這種家庭的孩子也能散發出Sunny的味道。
無論家庭環境是怎樣,都希望孩子儘量少犯錯,更不要違法、犯罪,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
3 # 鑾坤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家裡的大人在做什麼,而不是說什麼。也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所以容易出問題的孩子一定是有有問題的父母。
一種是無原則的溺愛,從不教孩子規則,只會一味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一種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進去社會後很容易被人帶壞。
還有就是暴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是變得懦弱,就是變的同樣暴力。
至於怎麼預防,換個環境是最好的,可悲的是孩子根本沒有選擇權。
回覆列表
哪種家庭環境的孩子更容易犯錯,該如何預防?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這幾點:
1、孩子是在犯錯之中成長的。剝奪了犯錯的機會,孩子的成長就會受到影響。今天跟我女兒在練習乘法口決,背到七時,沒有背誦出來。而這個是準備練習時,我女兒跟我信心滿滿的表示很熟悉的部分,現在她的感受是,頭低了下來,臉上是一份失望和自責的表情。聲音也變得小了。
這時候,我意識到,如果再追問,並且拿前面她說的話來說,一定對她是個打擊。
我說,“是不是覺得沒有你想像的這麼熟悉呢?”
女兒點點頭。
我又說,實際上,你做得很好了,你看,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你不是都回答了嗎?
女兒抬起頭來,對哦,她的表情舒緩開來,七七四十九。她接著背了出來。
對,很好!我給她鼓勵。再告訴她,你看,你關於七的口決,現在已經背出了四條,還有三條,爸爸相信你一定能好好背出來。
結果,一下子女兒就又有信心了,在我引導下,很快就都全部背誦了出來。
這個就是犯錯,但只要我們耐心引導,幫她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接納她的情緒,就能讓她學會再次鼓起勇氣來做嘗試。
2、容易犯錯的孩子,會出現在這樣的家庭裡。父母嚴厲的家庭,因為標準高要求嚴,孩子容易犯錯。面對犯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父母不可避免就會批評甚至打罵。
實際上,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做事缺乏行動力,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主動做事,總是在父母的指令下行事,長此而往,孩子不自信、不主動、怕被罰、怕犯錯。
總是嘮叨的家庭,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各種的嘮叨,話說得太多,孩子往往無法接收而有意無意的忽略很多話,結果也就容易犯錯。想想看,要是你對孩子交待了七件事十件事,他能記住這麼多嗎?他是做不到的,結果就只能是犯錯。
缺乏對孩子關注與陪伴的家庭,父母對待孩子,表面看起來是吃穿用等物質樣樣不缺,卻唯獨缺陪伴和照顧。關注不夠,孩子沒有父母的陪伴,缺乏關注。他就會想方設法的去製造一些事情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曾有一位家長跟我說,自己孩子都4歲多了,卻總是不能在幼兒園大便,有時候憋不住了就會拉在褲子裡。每次一碰到這樣的情況,她不得已就會帶孩子回家呆兩天,結果孩子在家好好的,什麼都很正常,但只要去幼兒園幾天,就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後來一瞭解,發現父母陪伴很少,唯有孩子在園裡有問題,老師找來家長,孩子才能和父母相處一段時間,於是孩子就總是重複這樣的事情,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3、怎麼處理和預防呢?首先需要明確的知道,孩子的犯錯,就是成長的機會。父母不僅接納孩子犯錯,甚至還應該在合理範圍內,讓她去試錯,在這個過程中成長。
比如,孩子把碗打破了,這時候,你是罵孩子不小心,只會玩。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安撫孩子,同時告訴她碗要兩隻手拿,可以再嘗試一下。如果你用的是後者,很快孩子學會怎麼拿碗,同樣的問題就會減少甚至不出現了。
其次,針對孩子的情況,需要父母給予調整。對孩子嚴格的同時,標準不要太多太高。制定的標準,一定要跟孩子的年齡相符,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指導。
容易嘮叨的父母,試著與孩子溝通時,一次只說一件事,並且讓孩子複述,複述的作用,就是讓孩子聽進去了,再表達出來。也是一種約定,會很好的規範孩子的行為。
而對於缺乏陪伴的孩子,父母要給予正面的關愛與陪伴,愛到位了,一些偏差的行為就會消失。親子關係好了,很多問題就不存在了。
最後,孩子犯錯就是我們教育的機會。教育並非板起臉來說的話才叫教育。教育應該是蹲下來和孩子眼神的接觸。教育是在孩子受傷哭泣時溫暖的懷抱和柔和的大手。教育也是孩子無助和迷茫時那一份肯定與鼓勵。我們做好自己,孩子就會跟著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