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木星辰

    一、教材內容的改革

      現行的《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教材多以區域的自然與人文要素分析理論為主,而且這些理論已分散在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人文地理、區域經濟學等學科之中,重複率高且引用的資料和例項缺乏時代特色,在當前資訊獲取渠道多元化、快捷化背景下,教材的利用價值十分有限。因此,教材改革的目標是突出四個特色。

      時代性。儘可能縮小基礎理論的篇幅和內容,就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案例作為教材的支撐,對於規劃案例的選擇儘可能地從網路資源庫、兄弟院校以及本市規劃部門中進行遴選,將最近3年內的規劃案例或5年內的經典案例納入新編教材,並且逐年更新,從而提高教材可讀性、擴大學生知識視野,亦使教材具有顯著的時代特徵。

      實踐性。區別於原有的“十一五規劃教材”偏向於理論介紹,新教材內容更注重學生實踐素質培養。與自編教材相配套,編纂了區域規劃實踐教學手冊,主要內容涵蓋城市社群、產業集聚、交通網路、新農村建設、旅遊資源開發等野外調研的目標、方法、資訊採集與室內作圖等實踐性內容,這些實踐活動均在本學院既有的實踐教學基地完成。此外,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要求與園林設計專業學生結成實踐小組,完成相關的區域規劃設計任務。

      應用性。對於地理科學專業的學生,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製圖技能主要安排ArcGis、MapGis等軟體課程的學習,但區域規劃課程很少用到這些地理空間分析軟體。為滿足規劃課題的實踐需要,從開課伊始就將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列為重點技能培養點,以便學生較快融入實踐性課題的開發與設計,進而提升自己的規劃能力。

      地方性。考慮到本專業學生多數來自省內,實踐性教材的編寫重點突出本市、本地區、本省內的規劃設計案例,以便學生在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人地關係諸方面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創作出地域鮮明、展示現代、接地氣、銜人脈的規劃作品。

      二、基本技能的培養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的落腳點是區域規劃要素的合理安排與設計,所以技能的培養是重中之重。規劃設計能力是一種綜合技能,分散開來包括要素的功能分析能力、構思方案的創新能力、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的融合能力以及計算機製圖能力等,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只有透過實踐才能完成。

      實踐教學是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貫穿的惟一主線。首先,任課教師圍繞典型案例分析作品的創作思路、自然佈局、藝術特色、人文內涵、社會效益、可借鑑性等特點,向學生闡明優秀的設計方案多源於多要素高度綜合後的巧妙構思,這種構思大多與地域性的人地關係和歷史人文的傳承及創新相關。然後讓學生對同一課題進行構思性設計,透過討論得出幾個代表性方案,並進行評價性比較,讓學生獲取不同設計思路的優劣並獲取新的設計靈感。

      實踐教學的另一個途徑是參與具體的規劃專案。本學院長期與本市的三個市政園林規劃公司保持合作關係,每學期都安排兩輪學生到公司實踐學習,為期三週。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規劃專案的實際操作,實訓經歷可大幅提高學生的動手設計能力。另外,本學院在長三角、嵩山旅遊區和本市的三個產業集聚區有固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可基本滿足實踐教學的野外勘查、實地調研、景觀綜合、資訊採集等學習目標。

      三、課堂組織與教學實習

      1、課堂教學的組織

      突出專案引領實踐教學。專案教學法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實現的有效途徑,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由具體的規劃專案引出問題、圍繞專案提出設計方案和目標、圍繞專案學習區域分析方法和軟體操作技能、在專案目標的引導下完成專案的論證和製圖。總之,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均圍繞完成具體專案而展開。專案教學的課堂組織需要教師對“專案”有深度理解,從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出科學的任務分配方案,巧妙地引導學生完成細化目標。在課堂組織過程中,初次接觸專案教學的學生會對分配的學習任務產生心理壓力,但隨著對具體任務認知程度的加深和知識儲備的積累,能激發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熱情,所以專案教學法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方面其教學效果的優越性十分突出。

      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地位。學生既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也是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的載體,實踐證明,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對技能的掌握只能透過自身能動的努力實現。在課堂組織過程中,重視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組織的作用,將全班學生分組,並由組長負責檢查督促各成員的專案完成情況和學習困難,然後開展週期性學習幫扶活動。透過日常教學對比發現,基於學習小組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效率遠好於教師統一組織下的課題教學。鑑於學習小組可以引起學生自我學習的主體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思維可以充分釋放,無論是課堂討論還是課後研討,效果都比較理想;不僅如此,透過課堂成果對比和教師評價還能形成小組之間的學習競爭態勢。   突出動手能力培養目標。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的能力主要突出在三個方面:地理要素的綜合能力、指標評價的建模能力和繪圖軟體的操作能力。為了培養學生的三項基本技能,實踐教學主要透過三個途徑,一是院內開設三項技能的專題講座,請同行專家或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培訓;二是安排學生到園林規劃公司進行技能實訓;三是每學期定期開展基本技能競賽活動,給予優勝者以物質和名譽獎勵。透過近三年的實踐教學改革,學生三項技能的掌握程度達到良好等級的達七成以上,共有19位學生在三項技能競賽中獲獎。目前,我院大一、大二學生在大三學生的影響下逐漸形成“技能熱”的學習氛圍,為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2.教學實習的組織

      教學實習是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教學的核心環節,更是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過去主要依託本院建立的中原電氣谷和長三角兩個實習基地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由教師帶隊到企業、產業集聚區進行實地觀摩,實習結束由學生撰寫實習報告,實踐教學流於形式,學生並沒有獲得規劃設計的綜合能力和基本技能。這種忽略課程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過程只能是走馬觀花、名不副實的,難以反映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特徵。目前的實踐教學突出以實踐規劃專案為核心,讓學生到園林規劃公司頂崗輪訓,安排學生參與具體規劃專案,使其熟悉區域規劃工作的組織、方法、程式,並在完成相關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建模分析與軟體製圖技能。

      四、課程評價的改革

      經過三年多的課程改革試驗,初步形成了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課程綜合評價的的基本思路。

      對學生學習效果突出技能性評價。實踐教學改革首先要改變試卷成績評判學習效果的現狀,尤其是實踐性課程。本課程的期末考試自2012年秋季以來採用專案考查法對學生進行技能性評價。該技能性評價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給出專案的基本引數和規劃目標,讓學生書面給出專案的設計思想、理論依據、實現途徑和未來展望。第二階段,依據自己的書面方案上機繪製專案的規劃圖。第三階段,學生對自己的專案設計進行展示答辯,由評委組進行打分評判。

      對教師課堂組織突出引導力評價。專案教學法的精髓不在於對案例的全面解析,而在於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對關鍵問題的思考以及目標任務的細化與科學分配,進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著重培養學生技能的教學目標。教研室定期對開展專案教學的教師進行課堂組織評價,其中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能力是核心指標,其次是考查學生對專案的完成質量與效率間接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組織的效率。

      對教材內容結構突出實用性評價。教研室在學期之初都要對教師使用的自編教材的更新部分進行審議,評價其實用性和現代性,以便滿足專案教學法支援下的實踐教學。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包括:區域分析的基本模型與案例、區域空間結構的型別及規劃案例、城鄉體系規劃案例、城市園林規劃案例、規劃製圖常用軟體使用五個部分。受制於對口實訓公司的性質,該教材的侷限性是園林規劃案例較多,缺乏時代新穎的區域性規劃案例,這將是今後該教材修訂的重要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果冰淇淋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