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卻在近日舉行的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給華為雲“踩下剎車”,他要求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戰線,“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簡單採取阿里、亞馬遜……一樣的道路,他們有用不完的美國股市的錢,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任正非說。
在任正非看來,在全球範圍內,從一個傳統硬體先進公司轉型為軟體先進公司的成功例子還沒有,這意味著華為的困難是可以想象的。“華為雲不是我們傳統硬體裝置的領先優勢,開發產品並銷售產品,而是華為面向客戶商業模式的改變,即由賣產品改變為賣雲服務。”他說。
由“硬”變“軟”,華為和任正非能成功嗎?
華為雲三年衝到國內第二,增速問鼎全球
在雲計算領域,華為出發得確實晚了些。
阿里雲成立於2009年,從零起步走到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在國內是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一度將“市場佔有率超過第2-5名總和”寫進了廣告語。來自阿里巴巴財報的資料顯示,2020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底),阿里雲年營收為400.16億元,同比增速為62%。
而騰訊雲也經歷了十年的演進和佈局,尤其是在2018年9月開始的騰訊重大戰略轉型中,由於在騰訊向產業網際網路演進中承擔重任,騰訊雲被提升為戰略核心業務。來自騰訊財報的資料顯示,2019年,騰訊雲全年營收突破170億元,增速達到87%。
而華為雲是在2017年才宣告成立的,而且是在一片質疑聲中。一方面,華為入局太晚,雲計算業務有很明顯的排他性,對於後來者來說,追趕不易;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華為是一家擅長硬體製造的公司,缺乏做軟體和服務的基因,轉型艱難。
但是,華為雲還是在成立三年之後,從行業第二陣營中脫穎而出,衝到國內Top 2。
來自國際著名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釋出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報告顯示,華為雲的市場份額第一季度為14.1%,第二季度為15.5%,第三季度又提升至16.2%,連續三個季度排名中國公有云市場Top2。此外,2020年,華為雲也創造了雲計算“大廠”的最快增長紀錄,前三季度增速均超過200%。
而從全球角度來看,另外一家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雲增速高達222.2%,全球最快。
根據華為雲披露官方資料,目前華為雲已上線220多個雲服務和210多個解決方案,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匯聚了超過160萬的開發者和近2萬合作伙伴。
華為雲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增長迅猛,依舊和華為一貫的捨得為技術研發做投入密不可分。早在2018年,華為在雲計算領域的專利數就讓人眼前一亮。來自全球專利統計權威機構、德國專利資料公司IPlytics的資料顯示,全球擁有云計算專利最多的前十大公司中,中國僅有華為一家上榜,排名第八。
“極限生存”下,華為雲成華為第四極
2020年1月,華為進行了組織架構的重大調整,最受矚目的就是將原來的Cloud & AI BU升級為Cloud & AI BG,雲和計算業務成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之後的集團第四大BG,共同構成華為四大核心業務。
華為雲原本歸屬於華為企業業務,此番屬於獨立後再次升格,可見對其的重視。
雲服務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而云服務的產業鏈主要分為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三個層面。簡單比喻的話,IaaS是高速公路,PaaS是跑在上面的車輛,而SaaS是車輛中運輸的人員與貨物。
而華為雲可以提供上述“大全套”,並針對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服務和方案的組合。
僅僅在2019年,華為就連續釋出了伺服器晶片鯤鵬920、AI計算處理器昇騰910,並基於此推出彈性雲伺服器、裸金屬伺服器、雲手機、雲遊戲管理平臺和智慧雲作業系統。一年之內,華為從晶片、伺服器等硬體產品到雲服務、解決方案,迅速完善了全套雲計算的生態佈局。
在目前華為的主要業務板塊中,消費者業務無疑是最大的“現金牛”。2019年,其在華為整體營收中的佔比超過50%。但隨著美國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和打壓,特別是晶片“斷供”,消費者業務壓力巨大,前景非常不明朗。
而運營商業務受各國政策和政府態度影響比較大,在當前美國不斷對其“盟友”施壓的態勢下,發展也很艱難。
這意味著在“極限生存”下,華為需要把更多目光聚焦在企業業務和雲業務上。雖然目前,這兩塊業務在華為整體營收中佔比還比較小,但卻是最具想象空間的部分,尤其在5G時代。
因為5G時代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萬物互聯,並不僅僅侷限於智慧手機一個場景。5G技術更廣闊和更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華為肯定希望憑藉在5G上領先技術和眾多專利,去下一盤更大的“棋”。
2020年底,任正非曾屢次登上了新聞熱搜,從到山西考察全國首座5G煤礦,到去湖南湘鋼調研“5G+智慧天車”。外界已經普遍將其解讀為華為在加碼企業業務和雲服務的強烈訊號。
華為的“大招”:只做讓萬物生長的“黑土地”
“上雲”是近年來需求越來越旺盛的產業方向,尤其是在疫情之下,雲計算行業更是被按下了加速鍵。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抑或是政府部門,都希望加速數字化和智慧化,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慧製造、智慧政務等諸多場景,都產生了大量需求。
來自全球知名資料機構IDC的分析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以云為中心的IT轉換,預計到2024年,全球整體雲計算產業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而2020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84億美元,同比增長51%。
前景和“錢景”都是十分誘人。那麼,面對如此機會和誘惑,在任正非的規劃中,華為雲將如何發展?重點在哪裡?
“我們只能做一個支撐平臺,即‘黑土地’,讓上面生長出各種個性化應用。我們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包打天下,把別人的活給做了,做得很粗糙,也做不好,最後我們就沒有戰鬥力和競爭力。”任正非表示。
任正非的這番觀點來自於11月4日他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的講話,華為近日將其對外公開。這篇講話簽發時還順帶一個按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任總屬不太懂的一家。他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訪談,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丟擲一塊‘粗磚’,供探討、批評、參考。”
任正非強調:要深入去理解支援萬物生長的雲是需要什麼樣的“黑土地”?“黑土地”應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讓萬物生長?
“黑土地”這個詞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明的,是華為雲在2018年7月提出的一個概念,意為華為雲是可供千萬家公司種“莊稼”的“黑土地”。
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任正非認為,它的本質首先是工業,比如航空、汽車、交通、鋼鐵、煤礦等;第二層是聯接,全部電子工程就是為了聯接產業;第三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又分為資料、演算法、算力和Know-How。
“資料是客戶的;有的演算法是與合作伙伴合作做的;Know-How是行業、企業他們數十年的摸索積累與千萬次驗證,反覆建模留下的理論與經驗的結晶。這是我們最不熟悉的,我們能做的主要是算力這一部分。”任正非說。
任正非表示,華為必須構建賣雲服務的能力及支援面向客戶提供雲服務的運營、運維能力,也要將本身30年的網路積累做成雲服務市場獨有的優勢,開創更大的空間,構建差異化特色。
“我們全力以赴抓應用生態建設,沒有應用,華為雲就可能死掉。要建立客戶喜歡的‘黑土地’,讓夥伴生態生機勃勃,保證軟體能扎到根,避免被切斷的風險。”任正非說。
任正非卻在近日舉行的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給華為雲“踩下剎車”,他要求要聚焦戰略重點,繼續做減法,收縮企業業務戰線,“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面面俱到”。
“不能簡單採取阿里、亞馬遜……一樣的道路,他們有用不完的美國股市的錢,我們沒有那麼多錢。”任正非說。
在任正非看來,在全球範圍內,從一個傳統硬體先進公司轉型為軟體先進公司的成功例子還沒有,這意味著華為的困難是可以想象的。“華為雲不是我們傳統硬體裝置的領先優勢,開發產品並銷售產品,而是華為面向客戶商業模式的改變,即由賣產品改變為賣雲服務。”他說。
由“硬”變“軟”,華為和任正非能成功嗎?
華為雲三年衝到國內第二,增速問鼎全球
在雲計算領域,華為出發得確實晚了些。
阿里雲成立於2009年,從零起步走到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三”,在國內是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一度將“市場佔有率超過第2-5名總和”寫進了廣告語。來自阿里巴巴財報的資料顯示,2020財年(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底),阿里雲年營收為400.16億元,同比增速為62%。
而騰訊雲也經歷了十年的演進和佈局,尤其是在2018年9月開始的騰訊重大戰略轉型中,由於在騰訊向產業網際網路演進中承擔重任,騰訊雲被提升為戰略核心業務。來自騰訊財報的資料顯示,2019年,騰訊雲全年營收突破170億元,增速達到87%。
而華為雲是在2017年才宣告成立的,而且是在一片質疑聲中。一方面,華為入局太晚,雲計算業務有很明顯的排他性,對於後來者來說,追趕不易;另一方面,很多人認為華為是一家擅長硬體製造的公司,缺乏做軟體和服務的基因,轉型艱難。
但是,華為雲還是在成立三年之後,從行業第二陣營中脫穎而出,衝到國內Top 2。
來自國際著名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釋出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報告顯示,華為雲的市場份額第一季度為14.1%,第二季度為15.5%,第三季度又提升至16.2%,連續三個季度排名中國公有云市場Top2。此外,2020年,華為雲也創造了雲計算“大廠”的最快增長紀錄,前三季度增速均超過200%。
而從全球角度來看,另外一家權威分析機構Gartner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華為雲增速高達222.2%,全球最快。
根據華為雲披露官方資料,目前華為雲已上線220多個雲服務和210多個解決方案,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匯聚了超過160萬的開發者和近2萬合作伙伴。
華為雲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增長迅猛,依舊和華為一貫的捨得為技術研發做投入密不可分。早在2018年,華為在雲計算領域的專利數就讓人眼前一亮。來自全球專利統計權威機構、德國專利資料公司IPlytics的資料顯示,全球擁有云計算專利最多的前十大公司中,中國僅有華為一家上榜,排名第八。
“極限生存”下,華為雲成華為第四極
2020年1月,華為進行了組織架構的重大調整,最受矚目的就是將原來的Cloud & AI BU升級為Cloud & AI BG,雲和計算業務成為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之後的集團第四大BG,共同構成華為四大核心業務。
華為雲原本歸屬於華為企業業務,此番屬於獨立後再次升格,可見對其的重視。
雲服務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而云服務的產業鏈主要分為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體即服務)三個層面。簡單比喻的話,IaaS是高速公路,PaaS是跑在上面的車輛,而SaaS是車輛中運輸的人員與貨物。
而華為雲可以提供上述“大全套”,並針對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服務和方案的組合。
僅僅在2019年,華為就連續釋出了伺服器晶片鯤鵬920、AI計算處理器昇騰910,並基於此推出彈性雲伺服器、裸金屬伺服器、雲手機、雲遊戲管理平臺和智慧雲作業系統。一年之內,華為從晶片、伺服器等硬體產品到雲服務、解決方案,迅速完善了全套雲計算的生態佈局。
在目前華為的主要業務板塊中,消費者業務無疑是最大的“現金牛”。2019年,其在華為整體營收中的佔比超過50%。但隨著美國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和打壓,特別是晶片“斷供”,消費者業務壓力巨大,前景非常不明朗。
而運營商業務受各國政策和政府態度影響比較大,在當前美國不斷對其“盟友”施壓的態勢下,發展也很艱難。
這意味著在“極限生存”下,華為需要把更多目光聚焦在企業業務和雲業務上。雖然目前,這兩塊業務在華為整體營收中佔比還比較小,但卻是最具想象空間的部分,尤其在5G時代。
因為5G時代本身最大的特點就是萬物互聯,並不僅僅侷限於智慧手機一個場景。5G技術更廣闊和更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華為肯定希望憑藉在5G上領先技術和眾多專利,去下一盤更大的“棋”。
2020年底,任正非曾屢次登上了新聞熱搜,從到山西考察全國首座5G煤礦,到去湖南湘鋼調研“5G+智慧天車”。外界已經普遍將其解讀為華為在加碼企業業務和雲服務的強烈訊號。
華為的“大招”:只做讓萬物生長的“黑土地”
“上雲”是近年來需求越來越旺盛的產業方向,尤其是在疫情之下,雲計算行業更是被按下了加速鍵。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抑或是政府部門,都希望加速數字化和智慧化,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智慧製造、智慧政務等諸多場景,都產生了大量需求。
來自全球知名資料機構IDC的分析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以云為中心的IT轉換,預計到2024年,全球整體雲計算產業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而2020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達到84億美元,同比增長51%。
前景和“錢景”都是十分誘人。那麼,面對如此機會和誘惑,在任正非的規劃中,華為雲將如何發展?重點在哪裡?
“我們只能做一個支撐平臺,即‘黑土地’,讓上面生長出各種個性化應用。我們要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包打天下,把別人的活給做了,做得很粗糙,也做不好,最後我們就沒有戰鬥力和競爭力。”任正非表示。
任正非的這番觀點來自於11月4日他在企業業務及雲業務彙報會上的講話,華為近日將其對外公開。這篇講話簽發時還順帶一個按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任總屬不太懂的一家。他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訪談,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丟擲一塊‘粗磚’,供探討、批評、參考。”
任正非強調:要深入去理解支援萬物生長的雲是需要什麼樣的“黑土地”?“黑土地”應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讓萬物生長?
“黑土地”這個詞是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明的,是華為雲在2018年7月提出的一個概念,意為華為雲是可供千萬家公司種“莊稼”的“黑土地”。
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任正非認為,它的本質首先是工業,比如航空、汽車、交通、鋼鐵、煤礦等;第二層是聯接,全部電子工程就是為了聯接產業;第三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又分為資料、演算法、算力和Know-How。
“資料是客戶的;有的演算法是與合作伙伴合作做的;Know-How是行業、企業他們數十年的摸索積累與千萬次驗證,反覆建模留下的理論與經驗的結晶。這是我們最不熟悉的,我們能做的主要是算力這一部分。”任正非說。
任正非表示,華為必須構建賣雲服務的能力及支援面向客戶提供雲服務的運營、運維能力,也要將本身30年的網路積累做成雲服務市場獨有的優勢,開創更大的空間,構建差異化特色。
“我們全力以赴抓應用生態建設,沒有應用,華為雲就可能死掉。要建立客戶喜歡的‘黑土地’,讓夥伴生態生機勃勃,保證軟體能扎到根,避免被切斷的風險。”任正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