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鎦浪影視

    投資怎麼可能沒有風險的,投資警示語:“投資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攀登者》由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主演,該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華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該片倍受矚目,因為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吳京與人氣超高的胡歌。除此以外,還有國際影星章子怡,不可小看的影響力。

    吳京參演的《流浪地球》票房目前已經超過46億,《戰狼2》也超過56億。

    雖然胡歌很少參演電影,但他主演的電視劇,從《仙劍》到《琅琊榜》,好劇不斷,普通觀眾還很接受的人物形象。

    章子怡,1999年在武俠動作電影《臥虎藏龍》中飾演玉嬌龍,並憑藉該片獲得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配角獎。

    面對這些好演員,以他們強大的影響力,投資賺錢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 2 # 兵巴你個隆叮咚

    《攀登者》是由李仁港執導,吳京、張譯、何琳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19年9月30日公開上映。 該片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三人完成華人首次登頂珠峰的故事。 2019年6月16日,獲2019微博電影之夜微博最受矚目年度電影。

    影視投資有很多坑,明的暗的,稍有不慎血本無歸,攀登者陣容強大,但是投資有主投,跟投,還有很多自稱內部渠道一類的來跟你說肯定掙錢,你想投你都投不了,我有人我能有份額,我給你讓你掙點錢,記住千萬別信,天上沒有餡餅,更不會砸到你,放出來的份額交給銷售,一是可以給劇組更充裕的資金以及後期的製作特效等,二是以前讓投資一方上岸

  • 3 # 凌希同學

    《攀登者》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員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故事。該故事也是有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西藏的發展,重現了首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程。

    《攀登者》主要演出人員有吳京、胡歌、章子怡、井柏然、成龍友情演出等。為了拍攝這部具有深大意義的電影,吳京可是吃過不少苦的,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情況下,一次次爬上崗什卡雪山,冰冷刺骨和艱難險阻多層的考驗也是吳京對演員自我修養的驗證。

    《攀登者》的拍攝地點在海拔高達5000多米的雪山上,嚴酷的拍攝環境也考驗著演員的耐力和演技。很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敬佩這些演員,同時也希望《攀登者》能夠再次突破中國電影票房新高度。

  • 4 # 畫邑聊電影

    個人覺得風險還是挺大的

    畢竟,有高風險才有可觀的收益。

    1摸著石頭過河,開先河是潘多拉魔盒

    開先河是開拓性創舉,電影可能大爆發,口碑票房雙豐收,像《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次重要嘗試。可影片開拍攝初期,業內是不看好的,要不也不會有吳京“攜資入組”了。電影大爆發是對吳京敢於投資最好的回饋,也是觀眾對敢於拍攝新題材電影人的認可和鼓勵。但事有兩面,也可能跌入谷底,《攀登者》是開這類電影先河,正如摸著石頭過河,全無國內參照,上映後票房也可能不理想,投資6億的電影怎麼也要有12億票房才是賺錢的。而新題材電影上映被冷落亦有前車之鑑,《未來水世界》就太前衛而遭遇票房冷落。不上映票房都是未知數。

    2好電影一定有好劇本

    劇本是電影的靈魂,沒有好劇本能拍出好電影的幾乎沒有,臨場發揮的不在此列。劇本好壞直接影響一部電影的可看度。張藝謀接拍《長城》的時候是猶豫過的,因為劇本實在不能讓人滿意。之所以接拍也是為了抓住這難得的中外合拍的機會,失敗是註定的,即便有馬特達蒙,劉德華一眾好演員也無法力王狂瀾。而《我不是藥神》的逆襲更是狠狠打了那些追求大卡司大製作電影人一記耳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電影拍攝,劇本先行。

    3好故事還要個會講故事的人

    同一個的故事,不同的講者,故事就可呈現霄壤之別。《勞拉快跑》就是20分鐘的事情卻能講的那麼妙趣橫生,無疑是導演化腐朽為神奇。李仁港作為美術指匯入行導演,更注重畫面美感是個性使然,而講故事就略顯的差強人意,近年來的電影評分不是很高,所以能不能講好這個故事還有待考證,電影上映後看過才好說。

    當然,機遇與挑戰並存,有風險就一定伴隨著收益,高風險往往高收益,有吳京作為票房靈藥,有一眾口碑尚佳的演員參演,粉絲還是會買賬的。而電影的口碑才是電影續航的動力。製作方能不能賺錢還要票房說話。

    我是博仔曉電影,歡迎關注點贊評論。

  • 5 # 影視跳動

    《攀登者》不單陣容強大-有吳京、章子怡、 張譯 、井柏然 、胡歌 ,甚至連成龍都在客串之列,而且這種大製作冒險題材之前國內製作涉及較少,有電影工業相對落後面臨的拍攝困難和投資成本龐大的雙重原因。

    然而,成本高未必就代表風險大,相反,我反而覺得《攀登者》的投資回報是可以預見的。

    為什麼這麼說?關於影片未來投資回報,我們一者可以透過“過往戰績”來做依據、二來可以透過預測影片票房來分析。

    過往戰績看吳京

    大家都知道《流浪地球》吳京被“空手套戰狼”的故事:吳京進組的時候,已經是劇組階段性殺青的時候,而恰好這時,作為第二大出品方的萬達影視因為戰略收縮撤回了投資。

    於是,吳京客串著客串著變成了“31天的客串”,劇組鍋都揭不開鍋了,導演郭帆先是問“能不收片酬麼?”吳京放棄了片酬,郭帆“得寸進尺”:沒錢了,怎麼辦?吳京“識相地”投了六千萬。

    這是真事,郭帆和吳京在影片上映期間都明確地提到這事:

    吳京在《流浪地球》上投錢,一是他“仗義”-之前答應過郭帆串戲,二是他認同那些跟自己一樣認真做電影的人、願意支援他們,三是他那時也認可影片的品質。

    由此,我們來粗略估算一下吳京這筆投資的收益:按慣例,一部影片其票房扣除院線分成、發行方、稅款等費用,投資方能獲取30%利潤。

    《流浪地球》的分賬票房是43.29億(分賬票房不含服務費),則投資方利潤有將近13億,再扣掉片酬、製作成本、導演收入等,其利潤應該在10億左右,再按分成比例,吳京能拿到將近2億,扣除投資成本六千萬,其還有一億多的純利潤。

    僅是《流浪地球》吳京都賺翻了,更別提成本五千萬、票房5.45億的《戰狼》,以及成本2億左右,票房逆天56.83億的《戰狼2》這兩個更具價效比的戰績。

    不論從投資角度還是演員票房號召力的角度看,有吳京在,等於就有了個保險。

    我們再來看《攀登者》的票房預估

    《攀登者》定檔在9月30日,衝國慶檔去的,國慶檔是國內三大熱門檔期,再加上今年是國慶七十週年,而影片所描述的真實事件對事件發生那時的新中國有特殊的政治意義-跟尼泊爾關於珠穆朗瑪峰領土所屬的談判。

    因此,檔期勢必對影片票房有很大的加持力。

    檔期是外在因素,決定一部影片的主要因素還在於影片內容本身,我簡單把這點歸化為:製作、視聽和情感穿透。

    製作和視聽前面提到過:有強大的資金和發展起來的電影工業支援,相信這方面不會令人失望,而情感穿透方面,看過預告片的人都能感受到影片那種扣人心絃的緊張感、以及那個年代作為華人對祖國奉獻的自豪感。

    更別忘了,從戰狼系列到《流浪地球》,吳京都是情感穿透的堅定執行者。

    由此,《攀登者》很大可能取得超過二十億的票房,當然,在國慶七十週年和吳京票房號召力以及型別性的加持上,有望打破《羞羞的鐵拳》創下的22.13億的國慶檔最高票房紀錄。

    影片票房分成是收益方的直接收益,而因影片大賣帶動的股票上漲,這是出品方的間接受益-作為《戰狼2》發行方之一的北京文化的股價,在《戰狼2》狂掠票房期間狂漲。

    由此,無論是從過往業績還是從未來票房預估看,投資《攀登者》都是一筆很保險的買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區間測速全程超速後,是不是中途休息5分鐘就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