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英語水平一般,雖然專業學電影,但是覺得還是看配音的省力一些,看字幕覺得很累。可是發現很多英語水平很差的人還叫嚷著一定要看原版的。
8
回覆列表
  • 1 # 養生面面觀

    總結總結無非也就三個原因吧:

    1. 中國產版配音無法直視,不忍多聽。原本洋氣地道的大片,一加上國內的配音和音效就大打折扣,80後們有沒有想起童年看的國外電影就想起:嘿,我的老夥計?!

    所以,為了藝術,我們即便聽不懂也無妨,畢竟還有字幕嘛,聽沒聽過那句話,藝術無國界。

    2. 要學英語。英語不好,死看單詞和語法,有什麼用?看再多音標有什麼用?沒有語感還是不行。沒有興趣,還是堅持不了。我之前也被邀請回答過英語零基礎的人怎麼快速提高聽和說,裡面也詳細介紹了怎麼透過看原版電影學口語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閱讀。

    3. 不為學術也不為藝術。花時間看死活聽不懂的爛片,那我只能說,哥們兒,別再浪費時間裝了。

  • 2 # 書生醉書

    說一下個人的看法,我是看什麼電影都必須要是原版的,香港的,歐美的,日本的,西班牙等等,不是原聲的根本沒法看,另外說一下,我壓根就不會英語,我看電影要看原版的也不是為了裝逼,不是為了展示自己懂英語什麼亂七八糟的。而是國語配音真的沒法看,完全毀電影了好嗎?

    剛有智慧手機那會兒,還不懂怎麼找電影資源,想看駭客帝國,在百度上找不到原聲的,就看到了一個國語版的,本想著湊合著看吧,但是我看了十分鐘左右就看不下去了,配音真的爛到家了,語氣毫無感情,像是在唸稿子一樣。再說說看到有個朋友在看加勒比海盜,也是國語版,原本幽默搞笑的對話,由於國語配音的原因,變得生硬無比,一點也感受不到笑點。再說一下香港電影,香港電影的國配倒是好很多,當然我是說八九十年代的,至於現在的,我沒看,所以不知道。拿周星馳的電影來說,雖然石斑魚的配音可是說是滿分,並且有很多人都是因為他才愛上週星馳的電影,但是香港電影是講粵語的,有很多話轉變成普通話之後就沒有了那個味道,就沒有了其中蘊含的意思,比如九品芝麻官中“吳廣德”,“吳好廣”,唐伯虎點秋香的“9527”,在普通話來看,這只是兩個名字,以及一個編號,但在粵語中,吳廣得是“說不得”,吳好廣是“不能說”的意思,至於9527,在粵語當中是個諧音,與“鳩唔易出”相似,這句話是很汙的我就不多解釋了;還有就是香港電影的罵人詞很多,會聽粵語的會覺得很有意思,但轉成國語之後基本上就是cnm了,沒了那個味道。至於原聲就是國語的,我就沒有看過英語版的了,畢竟有原聲的為什麼要看配音的呢?

  • 3 # 愛電影小青年

    我先表明我英語不是很好,但我寧願看原版字幕,也不看配音版的,說我作就作吧,從上大學之後,這就是習慣了,也有可能和我所學的專業(電影)有關係

    其實之前也是看譯製片的,遠的來說,兒時看的《佐羅》《茜茜公主》都是非常有味道的,那些像童自榮先生老藝術家的配音,直到現在還猶如在耳,情緒,臺詞,與人物完美契合堪稱經典

    近的來說,今年1.6日《聲臨其境》中趙立新給電影《魂斷藍橋》的那段配音,按主持人的話說都把老膠帶的味道都配出來了,一張嘴,臺詞的節奏,腔調就深深的折服了觀眾

    現在發現以前的譯製片中時不時的會出現這樣的臺詞“噢,我的天哪”“噢,親愛的” “噢,夥計”“求求你,上帝” 我一度以為外華人說中國話就是這幅腔調

    這就包含了兩個資訊:一個是配音的尷尬,這種直譯過來的中文,在中國有哪些人整天會,“天吶,親愛的,求求你上天之類”的叫喚?小時候還好,長大了之後雞皮疙瘩都要下來了(純屬個人觀點)

    但另一種又說明了其配音的專業性,就這樣一段尷尬的直譯臺詞,當時身為小孩兒的我們看進去了!當時的大人看進去了!就算是現在,它也是一段經典!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個時候的配音演員真下功夫了,他們的嚴謹和態度是我們理當尊敬的

    回頭再看看現在,隨著外國引進的電影越來越多,量一旦多起來,質就跟不上了。就算是新的配音演員,他們的專業性也不像老一代藝術家嚴謹,隨便配配就完事兒了,本來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硬生生的翻譯已經給觀眾打了一個折扣了,他們配起音來還自己都不去融入角色,我們又怎麼走進電影呢?

    但反過來,對於港片我反倒很喜歡他們的配音,像葉清的多元化配音,像配周星馳的石斑魚的配音,這些都是經典,而且都是華人,沒有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別,直譯過來也不會很尷尬。所以普通話配粵語很多人都是接受的

    而據我瞭解,現在大部分的電視劇基本都不是用的原音,有的是因為演員本身的聲音不適合,有的是因為,演員本身的臺詞功底不行

    前者還能理解,而且他們不是一直用配音,但後者可以說是10部影片,10個配音,我們所見到的數字小姐,數字先生不就是這麼來的麼

    在我的認知中,一個人的表演是集身體動作,臺詞,表情於一體的,這三樣表演在一個人身上展現才是最適合的,他對角色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收放自如

    但如果配音的話就不一樣了,演員在表演的時候有自身的理解,而配音演員還得去摸索演員本身的情緒,能摸索好的還能配的天衣無縫,摸索不好的就尷尬的不行

    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觀影體驗,外國電影我還是好好的看原版吧

  • 4 # 點石英語

    就這事我說說我的個人體驗吧。

    很多華人在學校裡英語考試成績並不差,詞彙量達一萬,語法也不在話下,看英語也沒問題,可是一和老外交流,就被難住了,聽力差不說,就一些簡單的日常表達都不會,比如讓女士先走,他會說『you go first』,而不會說『after you』;寫出的東西似乎語法也沒問題,卻怎麼看怎麼彆扭...

    為什麼?

    這與我們的學習方式有關,我們是書本教育,但其實一個人學習語言需要的是浸潤式吸收,看看華人小孩為什麼在國外呆兩年就溝通無障礙就明白了。

    因此看原版電影或電視絕對是學習英語(主要是聽說能力)的一個好方式。

    而且,看慣了原版電影,你會對配音特別覺得彆扭,雖然我們小時也是看配音電影長大的,但我現在一般都要找到原版才會看。

    有時面對雙語字幕,你會發現有些漢語翻譯是有問題的,所以還不如看原版。

    英語水平差不是問題,努力學習就不差了。

    而且我傾向於從正面從理解一個人的話,除非我知道此人特裝。

  • 5 # Mindy與橋上彩虹

    因為配音怪怪的,其實只要是初中高中,稍微學過一點英語的都會發現:

    看電影時,聽英文同時看中文字幕,大腦的這個轉換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反而是國內的配音倒達不到那個水準。

    我以前英語基礎是不太好,但我也會叫嚷著看原版電影,原因是因為我想知道,中文與英文,在電影中的呈現,是否完全一樣?

    有時候,翻譯字幕的人,如果有一定水準,他會把在電影中出現的段子,以華人比較能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

    但如果中英文,差別很大,往往都是譯者,背的鍋。

    經過幾年的學習,我現在已經可以做到零字幕看英文影片,這個時候聽電影原聲就是享受。

    稍微有一點英語知識,或者對英語感興趣的人都會知道,聽英語母語者說,英語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因為可以藉此去感受他們的音調起伏,發音飽滿,連讀略讀重讀等。

    再舉一個例子吧。

    我老爸是完全一點英語基礎都沒有,但他也愛看歐美電影,特別是有電影原聲的那種。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意去採訪了一下他。

    他說,電影原聲往往與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有著密切聯絡,而這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是用中文翻譯很難體現出來的。

    另外其實,在國外,油管上的中國電視劇或電影,有的也多是中文版。

    所以文化的傳輸往往都是這樣,注重的是藝術形式,語言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下次你要是再看到其他人,英語不太好,這還想看英文原聲的話,多給些鼓勵和理解吧!

    你覺得你能接受配音嗎?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Mindy, 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製作簡單郵票孩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