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黃宦閔易經學者

    學周易的第一步先學會變爻,長一卦是六爻組成,從初爻開始變到上爻止,變成了六卦,然後分析從一卦到第六卦的變化。

  • 2 # 君子也愛財888

    想學好周易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並不是周易有多難學,再難的東西你堅持學也能學會學精的。在這裡最主要的是你得潛下心來,從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想速成,或者具有什麼大神通,成為什麼大師,那都是小說裡才有的。

    想學好周易,你得先懂得它的起源,發展,講的是什麼。當你懂得周易就是天地變化,宇宙變反,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規律之後,你就好學了。

    想學好周易,首先,得找一位真正精於易經的老師教你入門知識。有人說我到書店買本週易書回來自學。告訴你,你用不了一星期就會把書撇一邊去了,因為你根本看不懂,或者你看懂了會覺得太枯燥乏味,很難達到精通。有老師就不一樣了,你三天都琢磨不懂的問題老師幾句話就可以讓你腦洞大開。

    想學好周易,其次,得有堅持的精神。你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兩天半新鮮或者心血來潮頭腦一熱乎就學,等三分鐘熱度涼下來你也歇菜了。這樣你也不可能學好,半途而廢的佔多數。堅持持久,每天記一些卦辭,爻辭,反覆記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想學好周易,還要有一點天賦。這一點不是人人具備的。就像一個班有五十名學生,肯定有尖子生,也會有一般的,還會有差等的。有天賦的舉一反三,一點就透。沒有天賦的就得勤學苦練,笨鳥勤飛也入林嘛。

    想學好周易,還要博眾家之長,多看一些各家的著作,一理通百理通。各大家的側重點不一樣,但最後殊途同歸。

    不知道這樣說可否明白。總之,只要你想學好周易,潛下心來,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 3 # 趙日金141

    如何看懂《周易》,首先分清什麼是經文,什麼是傳文。

    現通行本《周易》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經文即《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卦符,卦辭,爻辭,據說周文王所作。二是傳文即《易傳》,包括《彖》、《象》、《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據說孔子所作。其中,《彖》、《象》附於《易經》每一卦卦辭爻辭下,《文言》則專附於《易經》“乾坤”二卦下。其它篇則附於《易經》之後。

    《易經》與《易傳》本來是分開的,漢代以後才合為一體。

    《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

    帝又問曰:“孔子作《彖》、《象》,鄭玄作注,雖聖賢不同,其所釋經義一也。今《彖》、《象》不與經文相連,而注連之,何也?”俊對曰:“鄭玄合《彖》、《象》於經者,欲使學者尋省易了也。”帝曰:“若鄭玄合之,於學誠便,則孔子曷為不合以了學者乎?”俊對曰:“孔子恐其與文王相亂。是以不合,此聖人以不合為謙。”

    這段文字,淳于俊認為,東漢後,《易傳》之《彖》、《象》附於經文。

    《崇文總目》雲“凡於《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自費氏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曰:“凡以《彖》、《象》、《文言》等參入卦中,皆自費氏。京東荀、劉、馬、鄭皆傳其學。王弼最後出,或用鄭說,則弼亦本費氏。”此說認為西漢費直將經與傳合為一體。

    此兩說孰是,尚無定論。但漢代學者為便於學習,經與傳合為一體,還是可信的。

    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帛書《周易》,其經文與傳文完全分離。關鍵是,無論《易經》還是《易傳》都大不一樣。

    帛書《易經》:一,卦符不同,其爻為“一”與“八”形。二,卦名多有不同,僅八個基本卦,鍵(乾)、川(坤)、辰(震)、筭(巽)、贛(坎)、羅(離)、根(艮)、奪(兌)。三,卦辭爻辭多異文,內容大致相似。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鍵(乾),第二卦婦(否),,第三十三卦(川),,第六十四卦益。

    關鍵是,卦序不同。據通行《易傳,序卦》,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有固定的因果關係。卦序不同。

    帛書《易傳》包括,《繫辭》、《二三子問》、《衷》、《要》、《繆和》、《昭力》。其中僅《繫辭》名同但文字不同。

    同一個周文王作兩套卦序不同的《易經》?同一個孔子作兩套文字不同的《易傳》?

    帛書《周易》,顛覆了兩千年易學乾坤!

  • 4 # 姚知易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問的太籠統、範圍太寬泛了。

    《周易》研究,自古以來就分為,象數派和義理派,兩個派別和分支。

    象數派是以取象來闡釋卦辭和爻辭的;義理派從與象數派對立、有區別的詮釋立場對《周易》進行解釋。想要學習《周易》先要明確方向,才能有的放矢。

    易的領域涵蓋範圍極廣,在中國古代文獻中,真正能稱之為博大精深的著作,首推《周易》。它是“六經之首,大道之源”是華夏思想文明的源頭。《周易》是包含象、數、理、佔四大要素的綜合體系。放棄或忽略其中任何一項都不能全面說明它的內容。因此,需要學習和了解的內容是及其廣博的,要言讀懂談何容易?

    古往今來的歷代聖賢大儒,研習易經者雖多有著述(據統計,古今有書名可考的易學著作約六千多種,傳世的本子也有三千多種),但敢言看懂易經者卻絕無一人。可見,易經思想內容之深隧。

    《周易》之所以難懂,我以為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太過“簡易”,用八卦而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這一套人造的抽象符號系統,來概括自然與社會的萬千事物,並透過對符號按一定規律(卦象)的變化,來預測自然和社會的種種規律,趨吉避凶,做適應自然和社會規律的事。

    概括而言,就是透過:概括自然與社會的萬千事物(類萬物之情) → 瞭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以:適應自然、社會規律 →最終達到:天人和諧的境界。

    2、 距今年代太過久遠(從伏羲創卦至今約7~8000年),當時人們的生活場景、時代背景和現在相差太大,因此對於卦爻辭中所描寫的歷史事件和生活場景及現象的表述,現代人都很難理解和展開聯想,理解起來自然很是費勁。

    3、《周易》一書是由易經加上易傳兩部分內容構成的。易經部分主要是卦辭和爻辭;易傳部分是為了解釋易經部分由孔子及其弟子而寫的,有十部分內容,簡稱 “十翼”。尤其,易經的卦辭和爻辭部分文字本就古奧難懂,再加之,它不同於我們以往學校的訓練習慣形成的慣性思維方式,這些卦辭和爻辭它只是告訴你結果或答案,而究竟為啥的原因需要我們自己去找。這就要命了,不懂得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方法、規則、竅門等,就根本別想看懂。

    4、要想看懂《周易》還得具備一定的悟性,因為易經是“設卦取象,以象言志”。即八卦是對“天垂象”的圖象(符號)地抽象概括,然後又以這些圖象(符號)組成64卦結構,來表達《周易》作者的世界觀。這裡的 “志”是作者自己的認識,而64卦是對“天垂象”總結、概括出來的一套系統模型。“卦”者“掛” 也,它就在那裡,我們每一個讀《易》者都可以用自己的 “悟”,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認識,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答案。

    以我粗淺的認識而言,個人覺得,學易的方法應該循序漸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瞭解《周易》這本書的結構和體例,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框架和脈絡;

    2、瞭解《周易》成書的時代背景,蒐集學習接近該時代的其它歷史典籍,打好國學基礎,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3、打好易經學習的基本功。

    瞭解常見關鍵詞語的基本含義,如“元、亨、利、貞,悔、吝、無咎”等等;

    記熟八卦、六十四卦卦名、卦序,上下經內容;

    學會卦的知識:內卦、外卦,陽位、陰位,當位和中正、乘承應與、錯卦、綜卦、本卦和變卦、互卦等;

    學會爻的知識:爻辭、爻位以及爻位代表事物的含義等等;

    4、學會周易預測,堅持練習占卜,每天至少一卦,對照《周易》原文,反覆揣摩,探究原因,以“玩其佔”的態度來學習(因為太枯燥,便於堅持),在實戰中領悟和增進對卦的理解。

    5、切忌急躁冒進,先加深人生閱歷和歷練,注重生活知識積累,慢慢學習和領會。

    學習《周易》是一個非常艱鉅的挑戰,但也是非常奇妙的經驗,祝易經愛好者能學有所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哈士奇血統純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