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鑫酉堂文化傳播

    首先普及一下基礎知識:

    曲藝表演,是曲藝演員以敘述者的客觀身份為主,在指令碼所提供的各種演出因素的基礎上,運用說、唱、誦、學、做等藝術手段,憑藉使用述事、。代言結合為主的口語媒介,塑造形象,表達藝術家審美情趣和美學理想的特定表演體系,說,即敘述、說講,也即人們依照一定語法,口中發出帶語音的語言和話語之意(包括敘述性的表說、表白,和代言性的說白,亦稱說表;又可分為散說、韻說與數說等)。

    唱,即歌吟、詠唱,也即人們依照一定旋律,口中發出有組織的樂音之意(包括敘述性的表唱,和代言性的模擬唱等;也有韻唱及富含音樂性的散念、散白和散數與韻白之分)。誦,即吟誦、數誦,關於“誦”,《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句漢鄭玄注說:“誦,謂歌樂也”;而唐孔穎達以為他解釋得還不夠深入和確切,又更進一步作說明:“誦,歌樂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

    應該說後一解釋更恰當和更科學些。因而所謂“誦”,就是用一種有節奏的聲調來歌唱或誦吟可以配樂的詩章。學,即學仿、模擬,包括以語音、語氣、語調和以表情、動作等所作的學仿與模擬。

    做,即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包括口、手、身、眼、步的表情、動作,主要是指手勢、眼神和麵部的表情、形態等)。 說、唱、誦、學、做,總稱為曲藝表演藝術的五大基本表現手段,但又由於曲藝藝術的節目內容,主要靠說、唱、誦等來表達,學和做的手段,則只是配合前三者的輔助性的藝術手段。

    曲藝與其他姊妹藝術之間也自有其共同的規律,所以在藝術實踐中相互借鑑相互滲透是理所當然的。如曲藝表演與戲曲表演就有許多相通之處。 但兩者有各自的個性,卻不能相互替代。二者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戲曲藝術的表演,主要是戲曲演員以角色第一人稱的身份,按照指令碼內容所規定的情境的扮演,而曲藝藝術的表演卻主要由演員以第三人稱的客觀身份,或客觀口吻,對於其曲藝文學內容所進行的一種敘表,或模擬性的代言。

    對傳承的幾點建議:

     (一)制定相關政策

      政府及其文化主管部門,制定政策規劃,確定工作機構,透過配合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來保護和搶救各地的民族民間曲藝。並且將各地各個民族的曲藝保護和振興計劃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使之與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資源的投入與配置上,做到統籌和協調,確立曲藝在當地文化發展戰略中的應有地位。

      (二)立足本地,做好基礎。

      地方曲藝形式眾多,各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曲藝形式。因此,地方曲藝從業人員應該做的就是在本地建立影響增加受眾。地方曲藝建立於當地,能夠留存至今與當地群眾支援有關,各個地方曲藝表演者首要做的應該是豐富作品,重視本地市場,獲得當地群眾的青睞,在表演中加入當地人民感興趣的內容,做到與時俱進。一些曲藝表演者認為曲藝發展應該依靠政府扶持,這種想法存在問題,曲藝形式眾多都需要政府進行扶持的話,政府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地方曲藝的發源地為曲藝提供了生存空間,要實現曲藝形式發展需要從業者自立自強,豐富表演內容,提高表演能力,創作出新作品在本地站穩腳跟併產生影響,保障自身的生存空間才能實現發展創新。

      (三)扶持地方曲藝藝人及團體

      注重扶助地方曲藝藝人和團體,促進曲藝傳統整理和繼承。對於傳統地方曲藝的保護和發展而言,藝人是最主要的財富,傳承是最基本的弘揚。要透過對優秀老藝人的關心和扶助,給他們配備徒弟,為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傳授技藝。資助地方曲藝表演團體,鞏固其在繁榮和發展地方曲藝藝術方面的核心功能與龍頭地位。同時,積極採用現代化的的技術手段,努力運用錄音錄影和文字記錄與整理等等方式與手段,及時地搶救性地記錄和留存現有的優秀民間老藝人身上所擁有的重要傳統曲藝節目。   (四)興辦曲藝學校

      興辦各級各類曲藝學校,尤其是要創辦高等級的曲藝院校,建立中國曲藝繁榮發展的人才“孵化器”。因為,全國僅有的兩所中等專業性曲藝學校――1962年創辦於蘇州的“蘇州評彈學校”和1986年創辦於天津的“中國北方曲藝學校”,遠遠不能滿足具有數百個品種的曲藝形式的知識傳播和人才培養需要。近年高校相繼在成人教育分部開辦 “曲藝大專班”的舉措,說明社會對於高等級的曲藝人才是有需求的。事實上曲藝人才的匱乏,不只體現在創作和表演人才方面,舉凡研究人才以及伴奏人才、舞臺美術人才等等,均需透過專業的教育和培訓,才有可能產生出來。

      (五)借鑑經驗,努力提升

      雖然中國地方曲藝文化遭到發展瓶頸,但也有成功的案例,如相聲,各地的曲藝表演者可進行借鑑學習,進而提高自己的能了與水平。進入20世紀90年代相聲藝術新作品減少,受到小品的衝擊,進入發展瓶頸期。為了實現發展,相聲演員們與電視媒體合作,舉辦全國性的相聲大賽從而獲得了後備人才,隨著網路發展與思想的進步,各種具有創新思想的相聲形式不斷出現為相聲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地方曲藝可借鑑其經驗,要實現其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使藝術作者體現出時代的精神。在當前資訊時代下,可結合新媒體的力量對地方曲藝文化進行宣傳,從而促進地方曲藝文化的發展。

      (六)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樹立科學觀念,營造正確輿論,透過確立對曲藝文化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中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開展對於普及曲藝知識和重視與保護曲藝遺產的日常宣傳活動,讓地方曲藝進入義務教育視野,將對當地曲藝知識的普及,納入鄉土教材的內容,並且使之日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透過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把科學發展觀真正融入到傳承和振興地方曲藝的過程中。加大宣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意見》精神的力度,提高全社會保護祖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將地方曲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進納入課堂,將地方曲藝編入中小學語文、音樂課本,將其列為中小學生選修科目,進行曲藝人才培養,藝術傳承。

  • 2 # 懷璞堂主

    用曾經的汪文華《曲苑雜壇》主題曲來回答吧:相聲 小品 魔術雜技 評書 笑話 說唱藝術 東西南北中……東西南北中指的是各地地方曲目:山東快書、河北梆子、京韻大鼓、河南墜子、變臉、皮影戲、花鼓戲、數來寶……等等的藝術瑰寶;目前有些小曲目小劇種慢慢的消失了,城市化程序、傳統生活耕作形式、媒體發展帶來的新鮮事物、傳統劇目傳承人後繼無人都是這些劇目消失的主要原因,從中央到地方都應該設定專項資金、專門部門、專業人才來挖掘保護傳承這些民族瑰寶,央視的娛樂頻道適當減少毫無藝術性的真人秀節目(比如跑男),為這些地方小曲目讓道宣傳(好在目前官方已經在做),引起關注,資金觀眾都有了(比如華陰老腔),還可能帶動旅遊;即要城鎮化也要新農村更要老傳統;尊重宣傳老藝人,至少別餓肚子;總之我們多些關注關心、傳承人少些浮躁多些虔誠,我們這些瑰寶一定會傳承下去!

  • 3 # 石頭娃

    響樂,美術,舞蹈,雜技,書法,雕塑,剪紙,戱劇,電影…… 應該政府支援,引導,發揚光大,加以傳承。

  • 4 # 木馬創藝術美術館

    不完全的統計,至今還存在的曲藝大約還有400種,曲藝作為說唱藝術,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但實際卻沒有獨立的地位,說唱藝術起源於“宋代百戲中”,在瓦舍、勾欄表演。到了近代順其自然的歸類於“什樣雜耍”中,大多藝人採取“撂地”的方式進行表演,如北京天橋,南京夫子廟,上海徐家彙,天津的三不管,瀋陽的北市場等,為大多曲藝藝人討生活的一種方式。

    分類來說,常見的有:國粹京劇、相聲、評書、京韻大鼓、單玄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貴州琴書、雲南揚琴、東北二人轉、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以及現代的小品等都為常見的曲藝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給已經發展成熟的眾多藝術形式統一了名稱,統稱為“曲藝”,並由“撂地”進入的相應劇場進行表演。

  • 5 # 琴簫言

    真藝歷千秋

    慧目望印春

    民淚恨官智

    何日真藝流

    京印思族魂

    蟲雨去無從

    族花印族骨

    喜色故鄉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歲小孩喝豆漿好還是牛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