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笨笨伯伯
我也答一下。
1930年版《西線無戰事》是少數幾部仍被當代觀眾觀賞的早期有聲片之一。小說原作採用倒敘形式,殘忍並詩意(“克默裡希的指甲縫裡都是戰壕裡的髒東西,即使在他死後也會繼續生長”),震撼心靈;電影則以較為通俗的順序敘述,注重打造身臨其境般的真實感,藝術性雖稍有欠缺,卻能感染更大範圍的觀眾。編導經由豐富的細節,將巨大卻蒼白的傷亡數字,還原為學生、工人、農民等形形色色卻又殊途同歸的個體人生,真實而細膩地詮釋了電影開場白(也是小說扉頁上的著名題句)中的精神——“這個故事既不是一種譴責,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試圖敘述那樣一代人,他們儘管躲過了炮彈,但還是被戰爭毀掉了。”
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當屬保羅與某個垂死的法國士兵在被困於炮彈坑期間所發生的“爭鬥”,這段情節儘管並不大合乎常理,卻充分表達了編導的理想。起初由於擔心法國兵的呻吟聲會暴露位置,保羅用力捂住了他的嘴,隨後又因恐懼而試圖洗掉手上所沾染的血,乃至因愧疚而喂他喝水。次日清晨,法國士兵的痛苦叫喊仍在持續,令保羅的精神幾近崩潰:“你為何要花這麼長時間去死呢?!”但他隨即意識到了自己與他在本質上的相通,改口安慰道:“你不會死,你能回家,你能趕在我之前回家!”——可他還是因為傷勢過重去世了,那個剎那他嘴角上掛著淡然的微笑,眼神中卻透著深深的不甘心。從法國兵的口袋裡,保羅翻出了他與妻兒的合照;保羅於是做了個幾近不可能的承諾:“我會照顧你的孩子,寫信給你的父母。希望你原諒我。”
一戰之後,《西線無戰事》成為了群眾基礎廣泛的經典名著,於1979年再度被搬上大銀幕;2014年底,第三次翻拍的新版將正式上映,且由正值當打之年的丹尼爾-拉德克里夫領銜——可當今的世界,即便在經歷了兩次大戰及它們所引發的思想界震盪後,人與人間的屠戮依舊在據說是“文明”的社會間繼續著。既然無視生命珍貴、熱衷窮兵黷武的好戰分子仍然飛揚跋扈,既然熊熊戰火、滾滾硝煙仍然接連不斷,既然民間仍然會為“早打”、“大打”這類字眼歡呼雀躍,《西線無戰事》也便理應繼續被人們閱讀——它是為了忘卻一切的紀念,也是為了紀念忘卻的一切。
以上摘自石湯圓:光榮之路,直通墳墓 ——《西線無戰事》,寫的太好了,文章也太長了。我整理部分回答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自行百度。
19.05.18晚間摘錄整理
回覆列表
隨著1939年德軍入侵華沙,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僅27天波蘭淪陷。“閃擊戰”所展示的威力,讓人們驚歎不已;而作為盟友的英國和法國只宣不戰、“麻木不仁”的行為,成為二戰中國家關係上“最醜陋”的一面,也讓其威信掃地,全然沒有大國的風範。
波蘭的迅速淪陷,固然有其自身的問題。比如,爭強好勝,與周圍鄰國關係緊張;外交上執行“遠交近攻”政策,把國家安全寄託於 “脆弱”的聯盟。但是,曾經“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的英法兩國為什麼就不幫盟友一把呢?
沒有做好打大仗的準備。首先,一戰結束後,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曠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隨著現代武器的運用,造成2000萬各國士兵的傷亡,600多萬平民成為“犧牲品”, 成為令人恐怖的“絞肉機”、“屠宰場”和“地獄”,不計其數的家庭流離失所。
國家需要“療傷”,民眾更是希望安居樂業。然而,戰後僅過20年,又要再次面對戰爭,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尤其是法國,一戰中整個北部地區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家家戶戶都有人消失在戰場上。
雖然他們恨德國,但從其內心來說是拒絕戰爭的,他們渴望和平。所以,自上而下強烈的反戰情緒,很自然的希望透過運用外交、談判等手段來解決爭端,甚至一味的退讓或者“嫁禍於人”來避開戰爭。由此來看,“綏靖政策”也是其無奈之舉。
其次,積極不景氣,實力不濟。一戰後的“傷口”還沒癒合,又碰到百年不遇的經濟危機,和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可謂是雪上加霜。作為戰勝國的英法等國,一樣面對貨幣貶值、工人失業、社會動盪,國家實力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說白了,打仗就是雙方拼經濟,拼實力。一戰的消耗,讓他們從昔日的債權國淪為債務國,舉國上下都在“勒緊褲腰帶”償還戰爭借款,哪裡還有錢去應付一場遙遙無期的戰爭。不是不幫忙,實在是沒有實力去幫忙。
更重要的是,受這兩方面的影響,戰後的歐洲各國紛紛裁撤軍備,大量的軍人退伍回家,軍工生產也不再扶持,可謂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面對德國的擴軍備戰、快速崛起,跟不上節奏,扭不過大彎,處處被動。
低估形勢,戰略誤判。一是,錯誤的估計蘇德之間的矛盾。在他們看來,蘇德之間必有一戰,由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蘇德之間彼此仇視,而且從“瘋子”希特勒的公開表態中,他也是十分仇視蘇聯的。於是,他們極力將“禍水東引”,從而避開戰爭。
殊不知,“瘋子”還說過:我轉動地球的時候,上面只能有一個國家。其實這句話已經表露出其要稱霸全球的野心,歐洲也是遲早要解決的。然而,他們卻認為是瘋話不可信,結果是“助紂為虐,養虎為患”。
二是,波蘭的不“安分”,打亂英法兩國的戰略部署。這個在歷史上被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瓜分、奴役了長達200年的國家,在一戰後復國。按照西方社會的想法是,在蘇聯和Continental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區,避免東方勢力西移。
誰知,波蘭可不這麼想,他們不願當個簡單的擋箭牌,要成為一個區域的“霸主”。所以一面和西方社會結盟,為自己撐腰,一面與周圍鄰居不斷髮生摩擦,小國他欺負,大國也敢惹,憑著手裡的100萬部隊“為虎作倀”。
樹敵太多,民憤太大,讓英法兩國也看不下去,不願幫忙。尤其是其遭到入侵後,捷克、立陶宛等國也趁機“報復”,拿走她8%的領土;甚至蘇德兩國乾脆直接瓜分了她。也算是應了一句話,“自作孽不可活”啊。
正因為波蘭與周邊國家的不友好,再加上,西方社會與蘇聯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不願和其結為同盟,致使蘇德兩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打破了他們“禍水東引”的美夢,在戰略上處於被動位置。
入侵開始後,他們還在忙於斡旋和調停,即使宣戰,也只是象徵性的出兵,而沒有去加強自己的武備,想當然的認為下一步德國將進攻蘇聯,“犧牲”波蘭,可以讓他們面對面地對峙,最終打起來。
正如電影《大話西遊》中紫霞說的“我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這結局”一樣。雖然希特勒最終還是進攻了蘇聯,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瘋子”在此之前,卻拿他們先開刀。英法兩國在戰略上採取保守的舉動,以及“慢半拍”的後知後覺,是引發更大規模戰爭的導火索。
英法聯軍坐視不管,在歷史上被稱為“西線無戰事”。真是這樣嗎?答案是:不。德國在擴軍備戰之時,法國一邊秘密動員,開赴法德前線,一邊大修馬奇諾防線。在對德宣戰後,在西線聯軍達110個師,而德軍只有43個師,但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僅有11個師,大多數是新編的隊伍,甚至連摩托化都算不上。
在火炮、坦克、飛機佔有絕對的優勢下,他們幾乎按兵不動。直到開戰一週後,法軍10個師在寬32公里的正面越過德法邊界,向德國發動攻勢,試圖迫使其從波蘭退兵。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進攻的過程中,並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德軍在一直後退,路上時不時遇到的地雷,是他們最大的“障礙”。與其說是進攻,不如更像是一次秋遊。法軍越往德國深處走,越沒有底氣,他們擔心有埋伏。
其實,德軍絕大部分的精銳都在東線,而西線的部隊沒有什麼戰鬥力,德軍指揮官只得眼巴巴地看著法軍的行動,不敢輕易“露底”;而進攻中的法軍小心翼翼地向前推進,生怕引發一場血戰,直到兩週後,他們才“深入”到德國境內8公里。
而這時,東線戰事以德軍的完勝結束,西線的法軍得知訊息後,很快退回戰役出發地,再也沒有出來。直到7個月後,德軍裝甲叢集開始卷擊法國,巴黎投降。
所以,他們的這次推進,從嚴格的意義上講,無異於是 “作秀”,只是為了迫於當時的輿論壓力,緩和國際社會對他們的指責,所採取的象徵性的“姿態”。其實,明眼人除了看清他們的真實嘴臉外,無不對他們的行為感到可恥和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