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到沒有在鄙視你

    當年蒙古兩次東征日本都是因為颱風而失敗,並不是說蒙古水戰不行,第二次東征的時候兩批大軍從兩個不同方向不同地點出發日本,居然在靠近日本本土海岸線匯合了,要知道當時的航海技術可不像現在這樣發達,說來也是運氣差了點第一次登入上岸後打了一天晚上士兵回船上睡覺颱風來了連人帶船吹沉海里 只剩一點幸運計程車兵,第二次怕重蹈覆轍就在岸上睡覺,結果颱風又來了把船和物資武器全部吹沉了士兵們沒有武器手無寸鐵被日本人殺光,要是沒有颱風意外真刀真槍的打日本都被屠了,要知道當年哲別速不臺帶領區區三五萬士兵追擊摩柯摩蘇丹的同時還順便打了大半個歐洲。

  • 2 # 桃花石雜談

    蒙元為什麼沒能征服日本?石頭君沒有說問題裡的“唯獨”二字,因為其實蒙元建立後,曾經對外發動過多次征服戰爭,但幾乎全部失敗了,所以不是唯獨沒有徵服日本,日本只是其中之一。蒙元失敗的征服行動

    十三世紀的蒙古騎兵,確實是一個開了掛的存在。從公元1206年還蝸居蒙古高原,到元朝建立前成為橫跨歐亞的超級帝國,蒙古騎兵在不到70年的時間裡險些將當時人類已知的世界全部征服。在這裡石頭君就用一個簡單的數字說明一下蒙古帝國在當時的統治力。在巔峰時期,蒙古各汗國的領土面積高達3100萬平方公里,而整個歐亞大陸的面積也只有5470多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蒙古各汗國當時的領土已經佔據了整個歐亞大陸的60%左右。

    蒙古征服史

    但儘管如此,蒙古帝國和蒙古帝國分裂之後其後繼的幾個汗國,在征服途中其實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們也吃過幾次大敗仗。除了在西亞的伊兒汗國曾慘敗於埃及馬穆路克王朝之外,元朝在東亞的征服行動也曾多次遭遇慘敗。

    當然最有名的失敗就是元朝兩次東征日本以慘敗收場了。公元1274年和公元1281年,元朝曾經兩次派出海軍出征日本。但最後的結果卻都一樣,以失敗告終。而除此之外,元朝還曾在公元1285年和1287年兩次發兵越南,並曾在公元1292年跨越南海,遠征印尼。但這三次遠征,也都和元朝對日本的征服企圖一樣,最終遭遇慘敗。

    所以其實把這三次失敗結合在一起看,就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他們之間的共同點了。它們之間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海戰,或者都有很大的海戰成份。比如兩次東征日本,元朝分別出動了戰船900艘和4400艘,而第二次南征越南,則出動了500艘戰船。至於跨海征服印尼之戰,也出動了1000艘戰船。但蒙古人是因為海戰出色而聞名的嗎?

    蒙古人橫行歐亞的本錢是騎兵,而不是海船

    顯然不是。蒙古人在13世紀橫行天下的法寶是蒙古騎兵。蒙古騎兵雖然剽悍,但也不是天神下凡,遇到不適合騎兵作戰的地區也會一籌莫展。比如蒙古打南宋就費了很大力氣,這其實不是因為南宋多能打,最主要的原因是江南的地理環境,多湖泊河流,不適合蒙古騎兵作戰,所以在亞歐大陸的北方橫行無忌的蒙古騎兵到了江南立馬就沒了威風。而且是越往南,越接近熱帶,蒙古人的戰力就越弱。甚至在後來,南宋在幾乎已經沒有任何陸地領土的情況下,僅憑一些戰船就在廣東沿海和元朝周旋了幾年。

    不僅東征日本,元朝還曾經跨海南征越南和印尼

    而上面提到的這三次遠征,都有海戰因素,而且其中兩次還是在熱帶作戰,這其實都是蒙軍最薄弱的環節。當時的世界遠未進入航海時代,大規模跨海遠征本身就是瘋狂至極的舉動,而且對於當時從寒帶到熱帶作戰的軍隊來說,各種瘟疫幾乎就是活閻王。所以這樣一看,其實元軍的失敗也是必然的了。

    忽必烈還有小九九

    除了超越時代的瘋狂之外,石頭君認為忽必烈的兩次東征日本,其實也並不是真正想征服日本,因為忽必烈雖然繼承了蒙古人嗜好征戰的天性,但卻不是一個沒有理智的人。他的這兩次東征,其實都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存在的。

    在公元1274年進行的第一次東征,元軍是從高麗合浦出發的。而軍隊組成也基本是一半高麗軍隊,一半蒙古軍隊,輔以少量漢軍。但大家應該注意的是,在出徵日本之前一年,元朝才剛剛完全平息了高麗對元朝佔領的抵抗,佔領了高麗全境。而在一年之後就進行這次明知不可能成功的跨海遠征,其實這個意圖也是挺明顯的,完全是一次一石二鳥的行動。如果僥倖成了,佔領日本,元朝再次開疆拓土,也是划算買賣。而即使不成,也可以大量消耗高麗降軍,使高麗在幾十年之內失去反叛的本錢。

    看似神風顯靈,實則失敗從出征時就不可避免

    那麼順著這個思路,元朝的第二次東征日本,這個意圖就更加明顯了。第二次東征的發動時間的公元1281年,而在此之前兩年,元朝剛剛透過崖山之戰滅亡了南宋。在此期間,元朝收編了大量的南宋降軍。據史料記載,在第二次東征日本的軍隊中,南宋降軍數量超過10萬人,佔到了全部出征軍隊的一半還多。在另外一小半軍隊裡,還有5萬高麗軍隊,而真正的蒙古軍隊卻只有4萬多人。所以其實這次東征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消耗南宋和高麗降軍,特別是剛剛歸降的南宋降軍。而最後的戰爭結果也達到了這個目的,南宋降軍幾乎全軍覆沒,忽必烈的損招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得逞了。

  • 3 # 國家人文歷史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兩次派軍隊進攻日本,但都以失敗告終。曾經征服歐亞大陸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為什麼沒能征服日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從天時的角度來看。1274年10月3日,忽必烈任命徵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徵日。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繼襲擊對馬、壹岐島等地。當時元軍使用了火藥震天雷,日軍處於下風。正當元軍展開進一步攻勢的時候,突然颳起了颱風,掀翻元軍200多艘兵船,忻都連夜乘剩餘船隻撤退回國。此役元軍損失1.3萬餘人,大多死於這場風暴。1281年,忽必烈再次發兵兩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領四萬作戰部隊,戰船九百艘,從半島出發。一路由范文虎率領十萬江南屯田部隊,戰船三千五百艘,從從慶元出發。總計蒙古人4.5萬,高麗人5萬,漢人約10萬。正當元軍在九州島登陸後,又突然颳起颱風,持續了兩天,襲擊了元軍艦隊並摧毀了大部分的船隻。最終,這次也以失敗告終。所以,日本多將此役歸功於“神風”襄助。後來二戰期間的“神風特攻隊”,神風即源於此。所以,元軍兩次進攻,由於對天象不熟悉,兩次直接因颱風而敗。

    其次從地利的角度來看。元軍能稱霸歐亞大陸,重要的原因在於蒙古騎兵迅猛雷厲的攻勢。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且多山地地形,蒙古騎兵幾乎派不上用場。在第一次登陸作戰失敗後,日本下令在沿海築起石牆,以抗擊元軍。所以,日本的本土作戰非常有優勢。

    再次從人和的角度來看。當時元軍雖然來勢洶洶,但聯軍中的高麗和漢人都是被強迫徵軍入伍的。而且忽必烈也是剛征服這些地區未久,還沒有實行穩固的統治就開始徵日。而日本面對元軍入侵,則表現得非常團結統一。

    最後,就現代考古成果來看,發現元軍戰船多為適合內河航運的平底船,而不是遠洋船,所以在臺風中容易傾覆。美國考古學家曾對打撈上來的蒙古戰艦殘骸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蒙古戰艦粗製濫造,質量低劣。畢竟,元軍徵日過於倉促,建造的徵日船隻質量並不過關。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由於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高麗與中國南方沿海對於造軍船很反感,所以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

  • 4 # 手機使用者70174962639

    大自然賦予戰爭的優勢地位:是北比南優勢;西比東優勢;島比陸優勢;高比低優勢等。故,蒙元帝國,在征服日本時,違反了大自然的戰爭優勢地位規則。儘管當時日本的軍力,不如蒙元帝國,大自然就會幫助日本,讓蒙元帝國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看待吉利和奇瑞近日的“水軍”事件?你會感到反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