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2
回覆列表
  • 1 # 侃球呀

    演義七實三虛,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也就是說,演義中的一些大事和主線,其實都是有歷史原型的。不過,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必然會有虛構的成分。

    就比如說,演義中趙雲打出名氣的長坂坡七進七出,殺的曹軍日後人人聞風喪膽,一聽趙雲名號就不戰而慄。在歷史上,雖然趙雲也保護了甘夫人和劉禪脫離了危險,但是是沒有七進七出這回事的。三國志就簡簡單單的記載了兩筆,分別是“值曹公軍至,追及先主於當陽長阪,於時困偪,棄後及後主,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和“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就這樣而已。

    而且,趙雲也並沒有位列五虎將,況且劉備也沒封過什麼五虎將,而是封了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其中並沒有趙雲,趙雲在劉備平成都時被封過翎軍將軍。

    後來趙雲也是一步步提升地位,做過桂陽太守,直到劉備去世,趙雲的地位也算不得最高的那部分人,與關羽張飛是沒得比的。

    那麼為什麼演義中趙雲地位如此之高呢?因為他救過劉禪,並且死後被劉禪追諡,這個榮譽很高。

    所以歷史上的趙雲雖然也很強,但是不能和演義中去比。

  • 2 # 東方財神小文

    三國武將趙雲 七進七出 有點虛構,趙雲這人物生平趙雲家境貧寒 細節不說了最後趙雲跟隨劉備可是劉備那時候不重用趙雲是不是太信任趙雲了,因為劉備死後對趙雲說了幾個字,如有謀變格殺勿論 其實就是讓趙雲救他而兒子劉蟬,那時候趙雲之一個人詆曹軍百萬,救出劉蟬 這可謂大大夫也。終究劉蟬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諸葛亮這麼教都教不會最後劉備兒子還是滅亡了。趙雲當時是重要人物在歷史中趙雲有勇有謀 英勇善戰,長坂坡之戰就是趙雲一生的轉折點 可惜到最後還是一命嗚呼了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破百萬曹軍

  • 3 # 靖遠0204

    關於趙雲的形象,現在有一種極端的評價,就是無限貶低,什麼保鏢之類的話不絕於耳。咱們就從史料記載上說明。劉備收江南四郡時,關羽為蕩寇將軍襄陽太守,張飛為徵虜將軍宜都太守,趙雲為偏將軍桂陽太守,從武將名位上應該僅次於關張;劉備定益州之後,關羽董督荊州事,張飛領巴西太守,馬超平西將軍督臨沮,黃忠為討虜將軍,趙雲為翊軍將軍,注意翊軍將軍的名號為劉備專門為趙雲所創,此時除關馬名號高於趙雲外,其他三人基本平級。在勸進劉備為漢中王的表文中,此時因定軍山之功進封徵西將軍的黃忠排位在關張之後,此時關張仍為蕩寇將軍和徵虜將軍(是否說明當時的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區分沒有想象的那麼嚴格,有待專家考證)。分水嶺在劉備稱漢中王后,五虎將四人為前後左右重號將軍,此時趙雲官職落後於以上四人。但趙雲是五虎將中唯一活到後主時期的,並且擔任過選撥武官、掌管禁軍、總統諸將的中護軍,正是他的軍旅生涯能夠與關張馬黃媲美,但軍職低於四人,所以最終陳壽才會把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排位第五。

  • 4 # 潘不安講究史

    雖然在演義中對趙雲有極大的神話,但也並不意味著就是現代人認為的“保鏢”、“沒有戰功”、“戰績平平”。只不過是演義側重突出強化的是武力,而歷史上趙雲是以將領的品質才能而聞名。

    在《三國志》中陳壽對趙雲的評價是:“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騰之徒歟?”陳壽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並作一傳,就已經表明了對趙雲的認同。並將其和黃忠並稱,大抵可以和漢初名將灌嬰,夏侯嬰並稱。

    而《三國志·蜀書·楊戲傳》中,同時期的楊戲將趙雲和陳到並在一起稱讚:“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大概也因為是評價中壯、猛、烈等字,歷史上的趙雲逐漸在演義中定位為許褚、典韋之類的猛將。但也不要就此認為趙雲是有勇無謀的莽夫,更也不能先現在一些人矯枉過正的認為趙雲只是一個文官,沒有戰績。

    我們先談趙雲的武勇。

    在《雲別傳》中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按漢尺算大概相當於現在184cm還要多,長相雄偉,在黃巾之亂時,被郡縣百姓吏兵推舉為首領,並帶兵歸附公孫瓚,從此跟隨他南征北戰。

    後來劉備投奔公孫瓚,趙雲便被派來輔佐劉備一起對抗袁紹,成為其主騎。而所謂主騎就是負責管理劉備麾下的騎兵,古代騎兵都是任何一隻軍隊中最精銳的,趙雲能成為主騎,也側面可以看出去武力。

    後來趙雲兄長去世,趙雲才向公孫瓚請辭回鄉。後來公孫瓚敗亡,直到劉備投奔袁紹,趙雲才趕來投奔,從此便一直追隨劉備。

    在長坂坡時,趙雲負責保護劉備家小,在《三國志·趙雲傳》記載:“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趙雲當時抱著劉禪,保護甘夫人,最後全部倖免,但並沒有記載他七進七出的事蹟,大概是演義中將這段和後來文鴦的事蹟融合而成。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劉備以荊州為跳板帶龐統入蜀。以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留守荊州。

    但不久戰事不利,於是劉備獨留關羽,命諸葛亮率領張飛、趙雲帶兵資源。

    《華陽國志·劉二牧志》記載:“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說趙雲前期沒有獨立帶過兵的一定沒有看過這段,這裡應該是目前歷史有記載的趙雲第一次獨立帶兵。《三國志》和《資治通鑑》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當時趙雲和張飛分兵前進,趙雲獨自領兵攻佔了江陽和犍為,最後和諸葛領、張飛會師於成都。

    而歷史上趙雲一生最著名的成名之戰,其實並非長坂坡,而是漢中之戰。在《雲別傳》中記載:

    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 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 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此戰中趙雲只率數十騎兵和曹操輕率大大軍且戰且退,在突出重圍後,見部將張著受傷被圍,又重新突入敵軍,救出張著。

    回營後面對曹操大軍,趙雲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以為有伏兵,於是退兵。這時候趙雲突然用元戎弩(諸葛連弩早期稱呼,一弩而十矢俱發),曹軍大亂,相互踐踏,墮入漢水中溺死的不計其數。

    此戰前半段凸顯出了趙雲的勇猛,後半段則完全是演義中“空城計”的現實版,不僅凸顯了趙雲的智謀,更兼“一身是膽”。

    而現在被大書特書的常勝將軍唯一一戰,且還是敗戰,是發生在第一次北伐時期。當時諸葛亮一趙雲為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自己帶漢軍主力出祁山。《三國志》的記載是:

    五年,隨諸葛亮駐漢中。明年,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亮令雲與鄧芝往拒,而身攻祁山。雲、芝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至大敗。軍退,貶為鎮軍將軍。

    其後便再無趙雲領兵的記錄,兩年後因病去世。

    以上是趙雲的武勇,下面我們再來看趙雲的智謀和大略,在上面“空城計”中實際也充分的表明了趙雲的智謀,不過那體現在戰爭中,而在內政中趙雲才能同樣不弱。

    當劉備攻打下成都後,想要將城中的房屋和城外莊園的田地桑田作為獎勵分賞給諸將,趙雲對此反對,並說: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

    劉備採納了趙雲的意見。

    又後來孫權偷襲荊州,殺害關羽,劉備將要討飯報仇。趙雲勸諫說: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但這次卻併為被劉備採納,趙雲被留在江州。

    總結,歷史上的趙雲應該是文武雙全的勇將模樣,但所謂一粉頂十黑,演義過度的神化,導致了現代人的逆反心理,為了黑而去黑,最終形成了趙雲現在複雜的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語言天賦還能去留學(藝術專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