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尺流沙
-
2 # 使用者4749901141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后,覺得與其說是顧森西給易遙在黑暗裡的一束Sunny,倒不如說顧森西才是罪魁禍首,在黑暗裡的人從沒感受過Sunny自然不會追求更溫暖的Sunny,他將易遙從黑暗里拉出來有將易遙狠狠推進深淵。而齊銘從未見過黑暗自然不會與易遙感同身受,記得他對易遙說"燕子再渴也不會喝地上的髒水"說他是白月光倒不如說他是懦弱無能。而在結尾大家都在說齊銘不要去,顧森西快回來,卻沒有一個人說易遙回來。很多人說結局很完美易遙終於可以快樂的活著了,但也有人說易遙死了媽媽把按摩椅賣了因為不用給易遙攢學費了。
最後願所有的青春被溫柔以待
-
3 # 使用者71034183975
可以說悲傷逆流成河就像我的青春。
因為一個男生,被他的女朋友帶領人排擠。
整個高中,除了高一的時候青春又快樂。
高二高三彷彿噩夢。
每每想起,除了痛還是痛。
我總是自覺的迴避著。
就像悲傷逆流成河一樣,有的人懂,有的人不能理解。
被傷害的人,知道易遙的無助。
而一般的普通人,可能不懂為什麼易遙會那麼極端。
看到答案裡有一條,與其說顧森西是Sunny,倒不如說易遙因為他才知道自己活著的黑暗。
其實,也沒錯。
原本易遙就知道自己和齊銘之間的差距。
所以齊銘再對她好,她也沒有過分的想法。
而顧森西的好,讓她感受到了溫暖。
所以最後的推開,讓她掉進了深淵。
如果一黑暗裡的人不知道光明是什麼樣子的,
那她在黑暗的日子裡,雖然過得不好,卻還能活下去。
可是一旦得到過開心快樂和幸福。
再失去的話,將是痛徹心扉。
記得小說裡的齊銘真的很暖。
不管是哪一種呈現,我最心疼的還是易遙。
也希望現在的和將來的校園裡,都沒有校園霸凌。
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喜歡,就去傷害別人。
這一切,根本不值得。
願世界安好,能給你溫暖。
-
4 # 八月浮槎
最初聽到悲傷逆流成河要拍的時候,是聽到鄭爽出演電視劇,後來有聽說拍成了電影,對於兩者來說,其實對電視劇版的期待更大,後來,電影版播出了,不可否認,小成本製作確實取到了一定得的成功。
畢竟,電視版宣傳在前,但電影版另闢蹊徑,以校園霸凌為切入點。就我個人而言,是很少看到這種具有社會意義直戳人心的電影,看了這部電影,確實很有感慨,不看便不會反思,原來在我們不曾在意的瞬間,曾傷害過他人。就像電影裡易遙說到: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一部電影從價值上來說,不僅有其經濟效益也有社會意義,很難得。
-
5 # 嫋嫋的飛行筆記
影片從幾個全新的視角,讓觀眾看到更接近青春的表達
沒有墮胎、車禍,不再為撕而撕影片聚焦校園“霸凌”,講述了少年們面對這件事所表現的不同態度。
由於母親的客戶用了自己的毛巾,中學生易遙(任敏 飾)因此染上了性病。這件事被傳到學校裡,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同學們都認為她生活不檢點,並且明裡暗裡詆譭她、羞辱她。
影片中還有一位校園霸凌受害者——唐小米,因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而轉學。與敢於向施暴者反擊的易遙不同,唐小米只會將心中的怨懟撒向更弱小的人。她喜歡活在別人羨慕的眼光裡,為了掩飾“被霸凌”的過去,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側重成長環境的刻畫以往的青春片裡,少年們像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觀眾看不到他們的“根”。該影片著重描寫了易遙和“學霸校草”齊銘(趙英博 飾)的家庭生活。出門他們是一個世界的鄰居,轉身回到家卻有著天差地別的少年生活。
齊銘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長得帥,學習好,為人“正直、善良”。在家有父母的愛與包容,出門有老師同學的讚賞。一直生活在光亮裡的他,認為愛的Sunny普照大地。
對門的易遙可就沒這麼幸運了。易遙成長在一個經濟拮据的家庭,家裡沒有父親的照拂,母親靠給別人做按摩外加特殊服務來維繫生活。母女倆缺乏溝通,且母親常以“賤骨頭”、“賠錢貨”種種謾罵來發洩生活的壓力。易遙感受不到愛,常是畏畏縮縮的姿態。正是這種膽怯給了同齡人欺負她的“膽量”。
不同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的認知在易遙被全校同學欺負的體無完膚,準備反擊時,剛從外面參加競賽歸來的學霸鄰居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上來就制止易遙: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易遙為治病,好不容易從母親那裡“搶”過來一些錢,卻被唐小米拿去偷偷請班裡同學吃零食花個精光。易遙得知後,“妖豔賤貨”唐小米不但不道歉,反而當著全班同學譏諷易遙。易遙遏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把唐小米推倒在地,一通亂揍。這時,偉光正班長鄰居又及時趕到,大義凜然地送唐小米去醫務室。事後,他跑到河邊來教育他眼中的“問題少女”。
他的話像極了寫高考作文時隨便摘錄的心靈雞湯,學生時代的優等生都只關心學習,不願花心思去思考複雜的生活,以為只要掌握幾句名人名言就可以過五關、斬六將,走上人生巔峰。
在全校人都將易遙劃為異類的時候,萌痞小帥哥顧森西卻不盲目跟風,他會關心易遙得病的原因,像是黑暗裡的一束光。不愛學習的他沒聽進家庭、學校灌輸給他的價值體系,他愛觀察生活,有著獨立的思想。也是他,讓長久以來飽受欺凌的易遙有了傾訴的地方。苦悶說出去後,易遙心情很美好,有了影片中第一次的釋放。
父母的愛是孩子最大的底氣易遙沒法跟母親說自己得了什麼病,但自己又實在沒錢治病,只好翻母親的錢包。這時才發現,母親並不是不捨得為自己花錢,她平時省吃儉用也不過是為了給自己存學費。母親在得知易遙的病後,二話沒說,拉著女兒的手:走,媽媽帶你去看病……至此,易遙才明白平日只顧打罵自己的媽媽原來是愛自己的。從那以後,易遙走在校園裡,不再低著頭,一副犯了錯的樣子,她的臉上也開始掛起了笑容。
真實、耐人尋味的小細節同樣是導演處女作,在影像表達上,片中有許多巧妙的地方。易遙沒錢去正規醫院看病,藉助那個“突、突、突”的縫紉機,易遙去“三無”診所前忐忑的心情被精準地傳遞給了觀眾。
在唯成績論的學校裡,易遙被同學嚼舌根、潑冷水、圍毆,學校領導置若罔聞。然而學霸鄰居就因為捱了小小一拳,校領導就趕緊召集全校學生開思想教育大會,這些道貌岸然的教育家們不論是非,只以個人成績來論對錯。
影片結尾處,全校學生圍觀易遙跳河,像極了新聞事件裡圍觀跳樓的看客。有的人說:沒那膽子,還裝什麼大尾巴狼!有的嘴上嚷嚷快上來,卻怎麼都不下去拉易遙上來。此外,還有沉默的大多數。
影片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臺詞很生硬;整部電影幾乎靠女主及母親撐起來,其他配角很齣戲;很多情節都是靠意外、巧合和誤會推進,比如,顧森湘出事時,打電話給弟弟,弟弟恰巧不接,她靠近的鐵欄杆又恰巧鬆動。真真是“編劇”讓你三更死,哪能留你到五更。
雖算不上佳作,但還是值得一看。結尾處,易遙站在堤壩上對著眾人的內心剖白,應該就是郭敬明對於長期遭受網路暴力的一些控訴吧。活在世上,因為不同的出生,不同的經歷,我們都會經歷誤解與被誤解,那麼,少做一些評判,少一些推波助瀾,於人於己已是莫大的安慰。
最後,附上章若楠小姐姐的美圖。
回覆列表
影片講述的是校園暴力,但卻深深擊打人的內心,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易瑤最後“你們將來只會說我怎麼不記得,不記得把紅墨水丟她身上,我就是鬧著玩的,開玩笑的,沒有喂她吃過垃圾,沒有潑她水。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回首你們的人生,覺得挺好的了,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太噁心了,實在太噁心了,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你們都一樣冷漠愚蠢。”言語暴力和孤立殺傷力更大。
影片結局,顧森湘去世,顧森西轉學,齊銘搬家,易瑤跳河自盡,唐小米判刑。願你我都能被時光坦然溫柔相待,如果悲傷了,不要拒絕,眼淚忍不住了,盡情的去哭,去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