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耄耋一隻眼

    這幾個鏡頭相似,相差不大,作用不明顯。要是拍風景人像,這些鏡頭就夠用了,要拍人物肖像那需要70以上的鏡頭的。

  • 2 # 奔跑的馳騁

    真的沒有必要了,用好這個1.8就可以了,升級意義不大。只是35mm在C畫幅機上等效焦距為52mm,長不夠長,廣不夠廣。建議購買尼康16-35/f4G,價格比35/1.4便宜,等效焦距為24-52,拍風景、人文足夠,以後升級依然堪用。如果側重定焦人像,預算夠就58/f1.4或85/f1.4,不夠就85/f1.8或適馬art 50/f1.4、art85/f1.4。

  • 3 # 右手戴錶的攝影師

    建議買50 1.4,aps畫幅時可以當人像鏡頭使用,升級全畫幅是可以標頭掛機。

    35mm鏡頭在aps畫幅上面相當於標頭,試想花個幾千元買個標頭是什麼感覺?升級全畫幅,我更建議買價格稍低的28 1.8。

    35mm鏡頭熱度提升應該追溯到數碼相機剛剛出來的時候,之前很少有人提及35mm鏡頭。數碼相機剛剛誕生的時候,aps畫幅就是數碼的代名詞,不排除有商業炒作行為。所謂的掃街利器,不妨看看膠捲時代的配置——經典的理光是28mm鏡頭、康泰時g2的配套鏡頭……

  • 4 # 劍舞影像

    半畫幅,目前有35f1.8,想入手35f1.4或50f1.4,拍人像怎麼選鏡頭?

    有1.8光圈的鏡頭,個人覺得暫時沒有必要升級為1.4光圈鏡頭,可以考慮買70-200或85鏡頭。下面本人和大家交流一下這樣的推薦。

    1.8光圈和1.4光圈確實是有所不同,1.4的成像會更好點,但我們普通人,如果預算不是太寬鬆的話,你先用好1.8這個鏡頭,以後再升級不遲,35鏡頭拍全身人像挺好的,視覺寬度剛合適,是拍人文及人像的好鏡頭。

    如果你喜歡拍攝人像,可以考慮85定焦及70-200,85是人們常說的最佳人像鏡頭,用它拍人像,遠近距離剛好,成像也是經過玩家認可的,而70-200是一個變焦鏡頭,這個鏡頭讓我們可以更為方便的構圖,遠近拍攝也是很方便的,而且這些鏡頭也可以用來拍攝其它題材,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 5 # 小魚大魚看世界

    其實351.8升級到35F1.4或50F1.4意義並不大,拍攝人像你已經有351.8如果真的投入升級1.4光圈,你會發現帶來的變化並不是那麼明顯,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在折騰1.4光圈了,1.8夠你用了

    如果升級人像鏡頭其實倒是可以選擇85F1.4焦段或者更長一些105和135,不知道你是什麼機身,佳能的可以看看135L,尼康可以看看1051.4,作為長焦定大光圈鏡頭他的表現一定會讓你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如果定焦覺得不方便那可以選擇24-702.8,也是很好的選擇,廣角可以到24轉換系數應該在35左右,比較適合人像拍攝,70端轉換系數在112左右,這個長度足夠你抓拍的了,而且還有2.8光圈,適合多種用途,幹活人人離不開它

    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吧,1.4如果升級那麼就升級到85左右,或者更長的焦段,雖然有點長,但是為了以後著想,升級全幅你還可以繼續用,不管怎麼說85,1050135還有24-70f2.8怎麼也有一款適合你,最後怎麼選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吧

  • 6 # 拍客張光林

    半畫幅,目前有35f1.8,想入手35f1.4或50f1.4,拍人像怎麼選鏡頭?

    看了你的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你的關鍵詞是已有35f1.8,在35f1.4和50f1.4當中選擇一個來人像,答案很簡單——入手50f1.4。

    理由之一,已有35的鏡頭,沒有必要在同焦距上重複購買。35的鏡頭屬於廣角的範疇,拍攝人相識會有一定的變形,拍攝風光時顯現不出這個缺點,所以沒有必要再買35的廣角拍攝人像了。

    理由之二,50左右的定焦在拍攝人像上面具有天然優勢。人的眼睛的焦距大約在45—85左右(人與人之間亦有差距),如果鏡頭的焦距在這個範圍內,拍攝的畫面讓人看起來更加自然、和諧、清新,就是和人眼的感受相接近。而且,50f1.4鏡頭具有1.4的大光圈,背景可以做到充分的虛化,用它來拍攝人像是很好的選擇。相比之下,35的鏡頭具有較大視野畫面,能夠納入更多的元素進入畫面,但是就拍攝人像而言,這個的,這個的,其實不需要。

    理由之三,你擁有的是半畫幅相機。半畫幅與全畫幅還是有較大距離或者叫做差距的,不必在這個範圍內花費過多。

  • 7 # 非著名攝影師知非

    半畫幅,目前有35f1.8,想入手35f1.4或50f1.4,拍人像怎麼選鏡頭?

    一定是選50 f/1.4,這個沒什麼爭議。為什麼這麼講?我們從需求和焦段、光圈三個方面來解釋。

    需求決定論

    對一般的攝影愛好者而言,面對種類繁多的攝影器材,往往不能很好作出最佳的排列組合,從而讓購買的器材珠聯璧合,獲得滿意的出片效果。相機倒不難決定,不論是微單還是單反,無非就是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入門級、中端機還是高階機,比較傷腦筋的是鏡頭的選擇,裡面學問大了去了。怎麼辦呢?一句話——“需求決定選擇”,就這麼簡單。但是如何確定需求呢,首先你得學習不同焦段大致適用於怎樣的攝影題材,注意是“大致”,並不能一概而論。

    這裡提供一張各焦段適用範圍的表格,可以作為選擇鏡頭的參考。↓(如下圖)↓

    題主提到的需求就是“拍人像”,35mm或50mm。代入上面的表格,我們得知,35mm比較適合紀實人像(環境人像)、50mm人像標準鏡頭,題主在已經35mm焦段的情況下,更建議購買一枚50mm焦段鏡頭。

    等效焦段

    APS-C畫幅相機,題主也沒提到是想購入全畫幅鏡頭還是APS-C畫幅鏡頭,所以我們按一般情況來說明。

    APS-C畫幅感測器相對於35mm全畫幅而言,會造成拍攝的視角與實際焦距原本應有的視角不同,通俗講就是在全畫幅的最終成像中,根據感測器尺寸的大小擷取一部分,從而就產生了“等效焦距”這一概念。↓(如下圖)↓

    APS-C畫幅感測器有一個係數與之相對應,這個係數乘以實際焦距之後,就是“等效焦距”,而這個係數就叫“鏡頭轉換系數”,其係數具體來看尼康、索尼、賓得、富士是1.5和佳能是1.6,實際焦距乘以1.5或者1.6就是鏡頭的等效焦距。

    假設題主是佳能的相機,根據等效焦距換算,35mm約等於56mm,50mm約等於80mm,從焦段上來看80mm屬於經典的人像焦段範圍,無論是半身像、人物特寫都能勝任。所以,從焦段上來講,選50mm也絕不會錯。

    最佳成像光圈

    從攝影理論上來講,大光圈意味著更高的鏡頭素質、更大的進光量,更淺的景深、更快的快門速度,很多新入門的攝影愛好者都很迷戀大光圈帶來的背景虛化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糖水片”在網路上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攝影畢竟是一門透過鏡頭講故事的藝術,歷史上著名的攝影家,大都善於將人物主體融入背景,讓人回味無窮,太空洞的照片往往千篇一律,沒有生命力,最終流於平庸。

    此外,我們知道光圈越大,像差會隨著孔徑的增大而急劇增加,使影畫素質變差,色散問題會比較嚴重,一般我們認為比最大光圈小2-3檔的光圈才是鏡頭的最佳光圈。我們拿法國DxOMark測評資料庫中效能最佳的全畫幅35mm鏡頭適馬35mm f / 1.4 DG HSM Art為例,其搭配EOS 700D機身得出的最佳成像光圈數為f/2。↓(如下圖)↓

    所以從光圈上來講,在已有35mm f/1.8的情況下,並不建議再次購買35mm f/1.4。至於到底選擇哪家的50 f/1.4,在不確定題主相機型別的情況下,不做推薦。

    一家之言,請謹慎參考。

    沒有愚蠢的問題,只有無趣的回答,但願我的回答足夠有趣而嚴謹。

  • 8 # 解元3

    半畫幅,目前有35f1.8,想入手35f1.4或50f1.4,拍人像怎麼選鏡頭?

    有了35 1.8的鏡頭就不用入35 1.4的鏡頭了,避免焦段的重複,入手50 1.4吧,此鏡頭功能強大,合適所有題材。下圖50.1.4拍攝。

    宮廷照(Court photo )宮廷照(Court photo )宮廷照(Court photo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落西山你不陪東山再起是誰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