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滄海月明星輝耀
-
2 # 有特點的名字101
隋朝之前,中國經歷了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等分裂動盪的漫長歲月。到了隋朝,好不容易有了大一統的安定局面,說是一個高峰也未嘗不可。隋朝的一些政績也算是不錯的,開科舉,修運河,都是造福千年的事實。
-
3 # 薩沙
客觀來說是,隋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高峰時期。
中國歷史第一個高峰時期,是秦漢。
在這之前中國還是四五分裂,秦始皇統一六國,但秦國很快就垮了。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峰時期,雄霸東亞很多年。
不過,漢朝以後中國就衰敗了,晉朝很失敗,中國很快陷入南北朝長達200年的分裂時期。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紛紛入侵,也被稱為五胡亂華時代。
好在南方政權維持了漢人衣冠,不然等於中華文明恐怕在當年就斷代了。
南北朝時期,中國是很亂的,而且很弱。
其實五胡亂華的胡人中,並不是所有胡人都很強。
比如羯族人,是保留食人遺風的野蠻遊牧民族,人數也不過幾十萬,也能在北方建立政權維持多年統治。
而大隋徹底消滅南北朝的分裂時期,再次統一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高峰期。
在大隋時期,中國的實力強於漢朝。
因為大隋也是軍事起家的王朝,武力方面是很強大的,不亞於後來的唐朝。
就經濟上,隋朝時間雖不長,但官方統計人口就有5000萬。加上各地豪強隱藏的人口,總數怕是有六七千萬。
這個數字非常高了,畢竟大唐安史之亂前人口也不過5000多萬人。
可見,隋代已經恢復了國家大部分實力,國家力量強盛。
在對外方面,大隋是毫無疑問的地區霸主。
當時隋朝無非是兩個強敵,突厥和高句麗。
其中突厥最強,582年,沙缽略可汗率本部與阿波可汗等各可汗兵40萬突入長城。
然而,隋朝採用武力攻打和政治離間手段,導致突厥內亂,阿波可汗依附隋朝,同沙缽略可汗開戰。
僅僅3年後,隋軍主力20萬人分道反擊突厥,以從根本上擊破沙缽略主力。隨後,沙缽略也向大隋稱臣。
雖然距離徹底擊破突厥還有距離,但突厥已經不構成很大威脅。
再說高句麗,雖然直到大唐李治時代才徹底消滅高句麗,但高句麗經過隋朝幾次戰爭,實力大減,被迫名義上向大隋稱臣。
到了唐代,高句麗其實已經只有招架之力,才沒有能力和中國一爭高低,最終被大唐徹底殲滅。
自然,隋代也有很多問題,所以傳了2代就垮臺了。但至少在隋代存在的時候,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高峰時期。
-
4 # 燕趙節度使
不能說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巔峰,說是“新生”更合適一些。
西晉統一,結束了漢末三國近百年的亂世,但很快就陷入了大亂之中,先是八王之亂,再是五胡亂華,天下重新陷
入了大亂,比漢末三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時,漢人開始分化。
部分膽小怯懦的漢人紛紛難逃到江南避難,比如東晉君臣,以躲避胡人的弓馬鋒鏑;
而一些有血性的漢人則留在北方,修築塢堡,保衛家園,與胡人對抗。
北方漢人為了生存,與當時強勢的胡人時戰時和,比如冉閔曾號令漢人狂殺胡人,結果數十萬胡人一時間被殺,其他胡人則紛紛逃回老家,在路上有了爭奪糧食等物資又自相殘殺,一時間使得北方胡人數量大減,漢人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避免了滅亡的危機。
北方漢人的反抗使得胡人不敢過分欺壓漢人,甚至聯合漢人,建立漢胡共治的政權,如前秦苻堅的丞相就是漢人王猛,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甚至全盤漢化。
反觀南方的漢人,除了少數幾次如劉裕、桓玄等人的北伐取得了一些戰果之外,其他都是慘敗告終,從而龜縮江南,醉生夢死,等待滅亡。
而北方漢人則透過同化和默默發展,控制了北方胡人政權。
比如北魏孝文帝的奶奶馮太后就是漢人,在馮太后的影響下,把孝文帝培養成了一個漢人精神的鮮卑人,他把首都從平成南遷到洛陽,並實行漢化。
雖然北魏為孝文帝漢化政策四十年之後,北魏滅亡,取而代之則是東魏和西魏(北齊和北周)。
東魏的統治者高歡本身就是漢人,雖然他是在鮮卑人的環境中長大的。
但他成為統治者之後,努力彌補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矛盾。如他勸導漢人努力耕種,並說鮮卑人打仗,保衛漢人;勸導鮮卑人不要欺辱漢人,因為漢人可以耕種提供糧食等物資。
而北周的宇文泰則全盤鮮卑化,實行鮮卑八部制,建立八柱國,即使漢人也要改姓鮮卑姓,比如楊堅家族被賜姓普六茄,李淵家族被賜姓大野氏。
但楊家和李家雖然也是漢人,但也是八柱國之二,也是北周的大貴族和高官,雖然他們娶了鮮卑人獨孤信的女兒。
如果楊堅不篡位建應隋朝,那麼假以時日,鮮卑北周必定會統一全國(之前已經消滅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到那時,中國必將全盤鮮卑化,由中華變為夷狄。
楊堅家族雖然被迫取了鮮卑名,但內心和精神依然以漢人自居。
他篡奪了外孫的皇位,建立了隋朝。
楊堅的一個重要命令就是下令終止鮮卑化,重新漢化,丟掉自己的普六茄的鮮卑姓,重新信自己的漢姓:楊。
雖然許多鮮卑人依然在隋朝擔任高官,如宇文化及、長孫晟等人,但此時的隋朝已經成了以漢人皇帝及官僚為主導,鮮卑人為輔的政權,與北周、北魏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多年的戰亂,漢代一來的文化典籍早已因戰亂焚燬、時局動盪而遺失了。
隋文帝楊堅下令重金求購藏匿在民間的漢文化典籍,獻書一卷,賞賜絹一匹,民間踴躍獻書,短短一兩年間,隋朝政府就收購了 37 萬卷藏書,隋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藏書量最多的王朝,達 37萬卷之多,但可惜大部分後來又毀於戰火。
有了這些遺失的漢族典籍,隋文帝的漢化政策有了文化基礎,透過文化教育和政策引導(考科舉)終於扭轉了中國自西晉滅亡以來的胡化程序,重新使中國走上了漢化道路,使中華再次從野蠻走向文明。
僅此一項政策,隋文帝就可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比肩。
在劍橋評出的影響世界的一百人中,就有隋文帝。
自從自從北魏一來,突厥崛起,成為中原王朝最嚴重的邊患。
但隋朝對突厥實行了強力反擊,包括武力和謀略。
隋朝大謀略家長孫晟(李世民老丈人)出使突厥,針對突厥人以部落聯合的生活習性,拉攏分化、挑撥離間,終於使突厥一分為二,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以前北齊和北周為了避免遭到突厥人的打擊,爭相向突厥進貢,但此時翻了過來,東西突厥爭相向隋朝稱臣納貢。
東西突厥分裂,也為後世唐朝消滅東突厥西突厥打下來基礎。
畢竟,消滅分裂的東西突厥,比消滅一個大突厥要容易,起碼各個擊破,而且東西突厥還互相攻伐,不斷內耗。
雖然隋煬帝三次進攻高句麗都是失敗,但隨軍動輒派出數十萬百萬大軍與高句麗作戰,高句麗傾盡全國之力抵抗,雖然取勝,但損失巨大,高句麗王被迫求和,自稱“遼東糞土”。隋軍的遠征使得高句麗元氣大傷。
高句麗早在西晉末年就有入主中原之心,但北魏崛起,迫使高句麗放棄入主中原,改向北韓半島擴張。
如果不是隋朝唐朝對高句麗的持續打擊,那時候高句麗就入主中原路,一如後世的金國、滿清。
此外,隋朝的開創科舉制度、開鑿大運河(大運河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意義重大,這裡不再多說了。
所以說,隋朝雖然短暫,僅有三十多年的時間,但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深遠,比如開創科舉制度和開鑿大運河,影響了後世中國—千多年。
回到題目,與其說隋朝時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巔峰,不如說是巔峰+新生+再造!
回覆列表
軍事組織為歷代之最。一場戰爭投入海陸軍一百多萬。煬帝差一點點就實現他的大業目標。所有小藩國都願意當小弟。就差高麗派世子入京了。如果大隋還能挺個十年天下就歸一了。早就實現元朝版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