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白知黑
-
2 # 讀書耕田人王七
一太好看了,是何原因,行筆過慢,中鋒不正,過於糾結於細節,草書是用來表達性情的,只看出用完美的筆劃和表現的慾望是遠遠不夠的。
失誤很少,但錯誤卻是方向性的,建議作者在草書的內涵上下功夫,而不是簡單的理論和勤奮。
-
3 # 子衿書法
你的這個作品,學習的是蘇軾。蘇軾的書法,雖然有宋四家之首的說法,他的書法作為欣賞,是很具韻味的。作學習臨摹,卻不適宜。不但蘇軾的不宜學,宋四家都不宜於學習。
正如你所寫的‘吾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蘇軾的天份極高,他和米芾都是屬於書法天份極高的天才。正因為他們天賦異稟,才會以己意替代古意,在他們身上,要學到規矩,力不足者,失於拘謹,力過者,又流才狂怪。初學者學習書法,宋四家碰都不要去碰。’我們臨習古人的目的是什麼?是學習他們的筆法。要全面規範的學習,只有從法備功嚴的書體中學習,才能學到規範正確的東西。個人色彩十分突出的書法,在他個人身上是優點,而對於學習者來講,你就會被他的個性把你的性情完全掩蓋。
在你的這件作品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拘謹。行筆猶豫遲緩。這些東西,可以透過練習來改善。如果再接受了他的‘自己意造’的影響,也如他一樣的來意造。他所具有的書學功底和書法天份,你覺得能夠達到他的幾分?
-
4 # 落月灣中垂釣客
一、作品書寫的內容與出處
1、作品書寫的內容是:“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源自宋代文豪、書法大家蘇東坡的一首詩——<<石蒼舒醉墨堂>>的詩句。茲錄全詩如下: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誇神速,開卷惝?U令人愁。(垂釣客猜測應是:開卷惝徉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飲美酒銷百憂。
乃知柳子語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於此藝亦云至,堆牆敗筆如山丘。
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胡為議論獨見假,隻字片紙皆藏收。
不減鍾張君自足,下方羅趙我亦優。
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石蒼舒:字才美,京兆長安人。家藏有褚遂良的《聖教序》真跡,起堂名為“醉墨”,石蒼舒便邀好友蘇軾作詩。蘇軾應約寫出<<石蒼舒醉墨堂>>此詩後寄給了石蒼舒。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原意指蘇軾書法多重意境的營造而不刻意講究什麼章法,一點一畫信手拈來,懶得去推敲琢磨。強調書法應該重意不重形,書法家應該以意境的培養為先,這與詩人注重詩的意境有相通之處。
2、“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已成書論經典名句,但能真正理解其蘊含的深意者的讀者甚至書家並不是很多,能悟其真諦的則更少。
垂釣客對於<<石蒼舒醉墨堂>>全詩非常欣賞,除對“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至為欣賞外,更對“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等詩句有強烈的共鳴!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尤其是業餘草書書法愛好者,不追名、不逐利,“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興來一揮百紙盡,駿馬倏忽踏九州。”不正是一種“自娛自樂、自得其樂;草書抒情達意、盡情揮灑” 的心態與書寫、創作狀態的極好寫照嗎!
透過蘇東坡的這首詩,垂釣客更加理解了蘇東坡等宋代書法家書法尚意書風形成的原因所在了。
二、垂釣客對這幅作品的管窺管見
1、這是一幅習作型草書作品,並不是一幅完整的草書作品。
一幅完整的草書作品應該具備三要素:作品本體的書寫、落款、鈐印。落款通常包括書寫的時間、地點、人物(作者姓名、齋號名或堂名),本幅作品落款不全——僅僅書寫了“千里行”,亦非窮款。作品未鈐印,鈐印通常鈐三枚,即引首章、齋號章或堂名章、姓名章。
2、這幅草書作品字法、點畫與結構、筆法、墨法、章法與神韻
1)作品字法與草書結構
垂釣客認為:草書字法與草書結構是評判一幅草書書法作品水平高低、質量好壞的第一要素與關鍵因素。字法必須正確無誤,草書結構必須體現“開合、疏密、圈眼、長短”等草書結構的四大特點。否則,作品上不了檔次、無法得到行家的認同。
本作品通篇各字的書寫均採用草書書寫。草書書寫皆植根傳統,字法可謂循規蹈矩。除“本”字外(本的草書豎畫明顯是一敗筆、不宜拐彎),其餘各字書寫基本規範,無大毛病。但作品各字的點畫欠精到,許多字如“本”“信”“千里行書”等字的書寫點畫或交待不清楚、或點畫欠妥、或 “體勢未完、龍蛇未競筆端”,草書結構則更是平淡無奇,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
2)作品的筆法、墨法
(1)筆法:即通常所說的用筆方法,包括方筆、圓筆、藏鋒、露鋒、逆鋒、中鋒,提、按、頓挫等等,不同的線條與點畫應由不同的用筆方法書寫而成的。本幅作品筆法單調、缺少變化。
(2)墨法:所謂墨法用墨技巧,即作品中墨的濃、淡、枯、溼等的變化及作者如何運用的。整幅作品皆用濃墨,沒有濃、淡、枯、溼的對比,導致作品墨法單調、缺少變化。垂釣客認為作品的墨法是最容易把握的一種技法,通常只要按正常的書寫均能出現“濃、淡、枯、溼”的變化,無需刻意為之,只需稍加註意體現就行。
4)、章法與神韻
(1)章法:即所謂章法特徵,具體表現在整體效果是如何呈現的?謀篇佈局、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關係如何?本幅作品可謂沒有章法,作者根本沒有講究章法!整體效果很差、佈局極不合理,字與字之間缺少迎讓(如“本無”二字擠在一起)、穿插、錯落與呼應,行與行之間也缺乏呼應。
(2)神韻:即“神采”與“韻味”。有神韻的草書作品,給人以“筆墨酣暢淋漓”“翰逸神飛”之態、“賞心悅目”之感!能引起觀摩者強烈的共鳴。垂釣客認為,一幅成功的草書作品,應該體現草書“抒發情性”的特點,必須有數個讓人“心摹手追”精彩之字與數筆神來之筆! 本幅作品缺乏神韻!除“點、推、求”三字的書寫稍好外,其餘諸字皆缺乏神采,“我書意造本無法”及“千里行書”等字的書寫更是顯得呆板、拙劣!通篇找不到一個能引起人強烈共鳴與“心摹手追”的字與精彩點畫、神來之筆。沒有體現草書“抒發情性”的特點!
-
5 # 紅塵彌勒
這幅題主所言的所謂草書作品,我個人的看法是單個字提出來貌似都中規中矩,但組合在一起卻怎麼看怎麼彆扭,不知書者對自己的這幅字跡滿意否?
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
這是蘇東坡的詩句,也是蘇子個人對於書法的自我見解,從中完全可以領悟出蘇子的字跡之所以天真爛漫、秀美豐腴的天然出處。
這幅字貌似也在學習蘇東坡。
但不得不說,這幅字卻學得不像,太不像了。
首先,這幅字中的草體符號,書者大體掌握,或基本順位,但並沒到位。甚至筆畫的交代不夠清晰明瞭,塗成了一個墨團或黑疙瘩,影響了整體的美觀效果;
二是這幅字的佈局不合理,章法的掌握存在很多不足,擺佈起來顯得另類,彆扭,不是那麼純真自然、水到渠成,做作有餘,靈動不足;
三是草體符號掌握不是很準,尤其是字與字之間的牽絲、連帶生澀而僵硬,沒有體現出草體的靈動和生氣,制約了整篇字跡的和諧統一。
題外話:
草書貌似要求不高,規範不多,其實也一樣謹嚴有序,無論是符號還是章法,都要求極高,否則就是一幅飛不起來的僵墨,如一潭死水,漾不起絲絲漣漪,更蕩不起巨浪洪波。
不惟需要多練、多看,更需要多讀、多想,動筆之前,胸中已然墨跡淋漓酣暢的形成畫卷,所謂成竹在胸,就鮮有不靈動的殭屍之弊——一家之言,誠惶誠恐。
回覆列表
首先,草書作品非常注重筆法線條,多以中鋒運筆展示渾圓遒勁的線條筆力,從而更好地呈現作品的氣勢,而不是如本篇多側鋒運筆,線條綿軟無力。其次,草書相對於其他書體,更注重於藝術性的對比變化,線條的粗細圓折、結體的奔放收縮、用墨的濃淡枯潤、布白的疏朗緊密……本篇似乎從頭到尾地呈現勻稱平淡,缺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