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跬步求索
-
2 # 老璞
孔子曾經對曾參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出門後,學生們都問曾參,夫子說的是什麼?曾參回答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作為孔子最器重和最重要學生之一,曾參可以說道出了孔子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這就是忠恕之道。所謂的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也就是凡事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而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這樣才符合仁愛之道。而對於仁愛,孔子也有具體的解釋。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孔子在回答仲弓(孔子弟子冉雍)和子貢(孔子弟子端木賜)時從兩個角度說明了關於仁看法。其核心是兩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說,一方面,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另一方面,自己要有所成就,也應該讓他人有所成就。
所以,仁愛,並不是要強加給別人你所認為是好的正確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不願意被別人強迫接受一些東西,所以自己不願意接受的東西就不要強迫別人接受。另一方面,仁愛,是既成就自己,也要成就他人,而不是為了成就自己,就要堵死別人取得成就的道路。
因此,在這兩個基礎上,孔子的所主張的“中庸之道”就很好理解了,中庸之道,就是凡事既不要過分,也不要不及,而是爭取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這樣一種狀態才是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仁愛之心才能做起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的效果。而能實現這樣一種理想狀態的人,孔子當然認為就是“聖人”,堯舜這樣的先賢先聖也未必能做到。
孔子的仁愛思想,忠恕之道,之所以生命力長久,就是因為即便是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值得當代人學習借鑑。
-
3 # 國學智慧
首先,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孔子全身畫像
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其次,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最後,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
4 # 徐行者
孔子的思想目標是天下大同,人類和諧。
提出的個人方面君子和而不同,提倡的基本點是,仁,義,禮,智,信。對社會的總體和諧方式就是就是他提出的守住道的概念,不同層次,位置各守其道。而對於這些思想具體的價值觀和客觀認知,也透過論語記載讓後人透過那些一問一答和過程方式讓人更充分去悟其中的意義思想。
而這些具體的思想內容,只為了一個思想目標,就是天下大同,和諧社會
孔子是主要以研究人的社會如何和諧的方法論思想。
-
5 # mo白的默
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
道德政治方面:主張“仁”和“禮”
經濟方面:崇尚重義輕利
思想教育方面:主張有教無類
-
6 # 孚朗頁
以禮:代法,以禮:代鋼,以禮:治國,以禮:安國,以禮:安幫,以禮:安民,以禮:代教化國民,以禮:代理,以禮:相待,以禮:代情,克己復禮:。《禮儀:是孔子中心思想的全部內含》。以禮:治學,以學知禮:,《禮儀:天下,天下服禮:》。
-
7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學說十分複雜:以"仁"為核心,倡導仁者”愛人“,提倡"忠恕"之道。
強調"復禮”與"正名“,以維護貴族等級秩序,但是亦贊同修正某些古代禮制。
在教育方面,主張"有教無類",並總結出因材施教、舉一反三,以及"學"與"思"相結合、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授與學習的方法。
在文藝思想上,既主張“事君"、"事父“,又要求“怨"“刺“腐敗政治。
其"盡善盡美“論、"辭,達而已矣“的文質兼備論,正確的闡述了文藝的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其"興、觀、群、怨"論,較全面地概括了詩歌的特點和社會作用,對後世文學批評理論的建立與發展,起著重大的影響。
孔子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因其六世祖孔父嘉在國內動亂中被殺,後裔逃亡並定居魯國。
孔子年幼時喪父,早年以“儒"為業,幫辦婚喪、祭祀。成年後在鄉里做過一些小官。至年長五、六十歲時,為推行自己的政治學說,率門徒周遊陳、衛、曹、宋、鄭、齊、蔡等諸國,終不得用。
回到魯國後,聚徒講學。據傳,有弟子三千,著名者七十二賢人。(注)其弟子輯錄的以孔子的言論為主的《論語》,則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及事蹟。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語錄體專集。
《論語》的文句簡約含蓄,頗多形象性的哲理格言,對後世影響很大。(曾有:半部《論語》定天下,之流世名句)。
孔子曾經先後編修,刪訂《詩》、《書》、《春秋》等書,為整理和傳播中國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中國泛指儒家經典著作的四書五經中,其《春秋》及《論語》均各佔有一席之地。
注:孔子的弟子據說是七十二賢人為最著名的。六十年代時有一電影文學劇本《七十三賢人》,也是一喜劇題材,講的是某鄉間有一讀書人,處處以孔子的理念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情,結果是笑話百出。適逢“文革",僅劇本刋出過…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有點“大”,導致的結果可能是懂的人不好回答,不懂的人可以隨便瞎答。反正懂的人沒法用三言兩語來概述,我這半吊水來講講我理解裡的孔子。
孔子並不完全等於儒家。按章太炎的說法,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六經》已經被燒了。我們現在所傳的論語,早在漢初就已經分成很多家。以西漢傳得較廣的董仲舒一脈來說,其實繼承的是《春秋》下的《公羊》一脈。而且董仲舒一脈之後又分嚴、顏兩家。就算是在秦始皇燒書之前,荀子的性本惡和孟子的性本善也很難分出誰是孔子正宗的衣缽傳人。事實上《論語》本身就是孔子弟子整理的對話體記錄,早在漢代就分《古論》《齊論》《魯論》。在這之上還有不同的更細緻的分類就不一一細說。所以如果你想問的是,什麼是孔子最“正宗”的思想,可能要牽扯一場已經吵了幾千年的架。同時儒家經過這麼多年大量的完善和補充,和孔子那個時代又多少有些不同。退一步就算你想知道當代最“正宗”的儒家思想可能也不容易。
那我們還原到孔子所在的時代,那時候禮樂崩壞,戰亂不斷。孔子主要提倡以禮治國。這個禮和我們現在的禮貌的禮還有點區別,它更類似於今天講的規矩。簡單來說我認為孔子他老人家可能更多的覺得之所以當時的社會這麼亂,世道這麼差,主要因為大家都沒有了共同遵守的合理的規矩。而孔子所做的就是整理並完善一整套對大家都有好處的合理的規矩,這也就是儒家的“禮”。這一套“禮”可以分開從4個不同的運用場景來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不但講了人們應該遵守什麼樣的“禮”,也部分論證了為什麼大家都遵守這樣的“禮”而不是其他的“禮”。我覺得這就是控制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