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麻煩就兩人的用兵謀略和用兵特色還有人物性格以及除了長平之戰(指白起)外的具體戰例來分析
13
回覆列表
  • 1 # 逗你玩老張

    如果換曹操來指揮,結果不知道會怎樣。如果是換了我去指揮那我一定能取得勝利。關鍵點在這個如果上。過去的不可以從來,所以沒有如果。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如果,如果,如果,如果……

  • 2 # 顫動的丹田

    曹操非常擅長在敵我兩軍對峙相抗,大致雙方攻守平衡這個戰爭關節點上投機取巧,更不用說他一次次的軍事指揮官最難做到的反敗為勝作品了,可以說是具備一個高明戰爭藝術悟性的軍事家。反觀趙括,在他自以為是、天馬行空的軍隊未來指揮官成長生涯中,連書本上的那些條條框框都不能融會貫通、聯絡實際,根本就是一個連及格都夠嗆的外行充內行典型。看結果,曹操由整編黃巾降俘起家,一步步從弱轉強,親領青州兵將整個北方不管內戰軍閥還是異族悍騎都逐一翦滅。而趙括一戰把六國裡唯一能與大秦雄軍抗衡的趙國勁旅盡數耗個底兒掉。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建立起的精兵銳卒在被困餓肚子的情況下還足足支撐了46天,使秦軍傷亡過半,卻也實在死得冤枉。現今還有不少糊塗鬼喜歡別出心裁,竟然將這大力標榜為趙括本事,真正可謂傻子誇呆子,作為如此紀律嚴明、作風頑強、堅韌不拔的趙國武裝力量實職全權堂堂統帥,手握這麼難得的優質資源竟一敗塗地。他有什麼資格與曹孟德比較,不要說他,他爹都得一邊站去,要比對還不如找個趙國現成的,最合適不過李牧!

  • 3 # 靜夜思160519196

    這不是扯淡,曹操在官渡之戰如果沒有荀彧,沒有許攸會如何?劉邦能夠大膽在前線和項羽作戰,是因為後方有蕭何供應錢糧,前方有韓信兵員可以搶來用,誰叫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歷代封建王朝開國第一功臣都是善於經營的人才,趙國有嗎,貧瘠之地。長平之戰,齊國袖手,魏國不借糧,都不想幫忙。曹操不是外交家,搞不定這些事情。

  • 4 # 挺胸的炫熊貓

    這個問題有太多假設,實際上已經把長平之戰的幾個關鍵制勝點全部抹除了,斷糧是古代戰爭中一個制勝因素,很多戰爭的謀略都是圍繞“吃”來決勝的。不考慮後勤那麼長平之戰就變成了雙方互砍的局面,不考慮後勤,不考慮君主,兩邊都打秘籍嗎?打星際爭霸雙方對A嗎?非要假設的話野戰結果就是秦國贏咯,秦軍50萬,趙軍45萬,秦軍兵員也比趙軍優質,曹操來指揮也不一定勝。攻堅的話曹操如果要守應該能守住,長平之戰前期廉頗雖然一直在打敗仗,但自從廉頗固守後也確實讓秦軍沒有太好的辦法。

    如果是完全復原長平之戰時期的態勢,我認為以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情況,曹操很大可能也會失敗。

    首先得說明一下,這兩個人從職位層面不太好比較。曹操是三軍統帥,集軍、政大權一身,是君主。他手下猛將如雲,謀士似雨,對於所有的政策、謀略、軍事行動都有最終決定權。而趙括只能算前方總指揮,軍前指,雖然負責戰略的執行和戰術的安排,大方向的軍事行動策略,但還是要按國家軍事機關的管轄辦事。只能算是一個職業軍人。

    趙括當然是紙上談兵之輩,但他同樣也是因為廉頗“堅守不出”的方針被“國家機關”質疑撤換後“主動出擊”的執行者。

    拋開這個層面,我們只看長平之戰雙方的態勢,趙國當時的處境並不樂觀,秦國也是疲憊不堪,雙方都是最關鍵的時刻,但秦國佔有一項絕對優勢,那就是糧草。

    長平之戰的起因就不多說了,從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四月秦國左庶長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起,秦趙兩國雖然圍繞上黨郡多次爭奪,但總的來說秦國佔有優勢,前期老將廉頗主動出擊,但多次兵敗,陣地多次被攻破,都尉城和故谷城兩處重要要塞也丟了。到了七月的時候,廉頗開始堅固營壘,堅守不出,此時才略延緩秦國的兵鋒。《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記載:“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長平之戰時,趙軍45萬,秦軍50萬,兩軍差不多,秦軍當然善戰,趙軍實力在當時也算對抗秦國的其他諸侯國中的獨苗。秦國前期雖然佔有主動,勝多敗少,但也苦於無法咬死趙軍主力。兩軍中期的僵持,是廉頗實在沒有太好的退敵辦法而形成的。但廉頗的固守之策,真的行得通嗎?不一定。

    兩國爭奪上黨郡之時,趙國的總人口才300萬人,45萬大軍已經是傾國之兵,國內已無人應對糧草供應,出現缺糧的情況,補給線在秦軍的不斷騷擾下也即將斷裂。期間趙國向齊國借糧的外交也以失敗告終,齊王建因趙國在趙惠文王期間協助燕國伐齊並燒其宗廟而拒絕借糧。

    再看看秦國。上黨郡之爭前秦國已盡取巴蜀之地,佔有關中和漢中兩大糧倉,在糧草供應上比趙軍要好太多。長平之戰時,秦昭王得知趙軍的糧草短缺後,親自到河內郡為百姓加爵,盡一郡之力運輸糧草,並盡徵十五歲以上男子上戰場加緊攔截趙國的糧運。

    可以說,兩國都是傾國之力,趙軍困難,秦軍也不好過,廉頗是在熬,王齕也是在熬,但秦國此時早已佔了上風。廉頗希望秦軍支撐不下去,希望其他諸侯國此時能夠干預,但廉頗要先熬不下去了。趙孝成王真的那麼容易中反間計嗎?我看不見得,此時的趙國,已經要支撐不下去了,再這麼下去,不光前面的將士無飯可吃,國內也要垮了。

    再看看曹操,曹操生涯中,有一個關鍵的和此類似的戰例,官渡之戰。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同樣是與袁紹的戰略決戰,同樣處境弱勢,同樣僵持在某地,同樣即將斷糧。但此戰決勝的關鍵,在於袁紹謀士許攸投奔曹操,告知其袁紹的糧草大營所在地。曹操奇襲烏巢,糧草輜重悉數燒燬,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曹操在戰事初期也處於劣勢,最終勝利固然離不開荀彧、荀攸的謀略和將士用命,但真正扭轉困局的,是許攸。

    長平之戰中趙國所面對的態勢,實際上雙方都在熬,如果沒有速成的辦法讓秦國先熬不下去,趙國換誰最終都可能是失敗的。

  • 5 # 凱撒視界

    首先得說你這兩個前提設的好:

    第一,長平之戰的主因是趙括代廉頗,更核心的因素是孝成王登位沒多久,年輕氣盛,既沒經驗,又急於培養自己年輕的班底。所以不考慮君主的因素的話,趙國必敗的因素大大減少了。滴!趙國加一分。

    第二,秦國大軍在外,糧草主要依賴轉運,所以利於速戰。廉頗的僵持對峙的戰術則是要拖進久戰,用時間拖垮秦軍。所以不考慮糧草的話,秦軍不利的因素也大大降低了。滴!秦國加一分。

    現在,曹操帶領的趙軍與白起帶領的秦軍將在長平來一場世紀對決!

    白起野戰無雙,秦軍的戰鬥力也略高於趙軍。因此,白起必定要找機會與趙軍野戰。

    而憑曹操的戰略眼光,也必然能看清這一點。不會給白起對陣決戰的機會。他會用廉頗一樣的法子,先嚴防死守,讓白起老鼠拉龜,無處下口。

    本來這樣做是為了耗盡秦軍糧草,但是題主居然給了雙方無限補給,打也打不過,那就這麼耗著吧,當成帶薪出差好了;

    白起這邊,如果實在找不到進攻的機會,又不能搞反間計從趙王的層面搞掉曹操換上最愛的趙括,智者知所捨棄,本來這種局面應該撤兵以免糧盡被困,但是題主居然給了雙方無限補給,撤又不甘心,那也只能這麼耗著了,當成公費旅遊吧。

    一年過去了,雙方互罵口水都幹了;

    兩年過去了,雙方偶爾交換點土特產,驢肉火燒和肉夾饃;

    ……

    若干年過去了——我也實在編不下去了

    好吧,上面是勢均力敵的態勢。

    但是別忘了,曹操會斷白起的糧道(因為他一生最慣於斷人糧道)。而白起也不瞭解這個比自己晚幾百年出生的奸雄的作戰風格,極有可能中招。只要題主不會變態到把被對方燒掉、劫掉的糧草自動補齊,那麼,優勢的天平會稍稍向曹操一方傾斜。

  • 6 # 2加3可以不等於5沒錯

    如果真的有曹操來指揮趙軍,王齕可能連高平關都過不了。不是曹操有多牛逼,而且是史書可能淹沒了歷史真相。

    看到了嗎??秦軍的進軍路線在一條狹長的山谷中,這條山谷是白徑的西段,在這樣的山地,部隊行進可以說是與閻王爭命,這是要塞防禦和打伏擊的理想戰場。另人奇怪的是秦軍幾乎是一路上攻城拔寨,趙軍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抵抗,就退到了丹水。

    以曹操之能和曹軍之強尚且不能攻入漢中,如果不是因為曹軍迷路誤入漢中軍營寨,曹操就要無功而反了。

    四大名將的廉頗以二十萬之眾加山河之險,敗的如此迅速就不正常了,真正的原因可能已經淹沒在歷史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淺析宋朝冗官問題的由來,它是大宋亡國的根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