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聖山人

    國學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寬泛,它不但包括古代我們熟知的儒學(儒家思想一直處於正統地位),而且還有“諸子百家”的其它學派和民間雜說,由於西學東漸以及帶有技術型學科的勃興,因而對國學的繼承和發揚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說國學是個偽命題是不對的!

    雖然說經典的諸子百家研究在當下沒有得到重視,這並不代表國學就此要壽終正寢了,在解釋溫飽為前提下的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只是個階段性的產物,一旦實現了經濟目標,“衣食足而知禮儀”,要是連飯都吃不飽誰還去講“禮義廉恥”,孔夫子一個星期沒吃沒喝即使不改其節,但還在講他的博大的“仁愛”嗎?所以,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學自然而然地就會受到重視。必竟國學的經典性不是憑空杜撰的無可行性的烏托邦似的理想,而是經過幾百年甚至一千二千年的時間錘鍛的具有實踐性的理論成果。

    經典的國學能夠解決當下經濟社會的很多矛盾和問題。比如法律上的問題:有些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拼命不擇手段規避法律的制裁,造成道德上的缺失。比如老年人自己摔跤了還訛扶他的人,再比如那些“校鬧”,則是無底線的“無恥之徒”。如果一位飽學之士老先生自己摔跤了會訛扶他的人嗎?再看那些“校鬧”都是些什麼型別的人?哪個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校鬧”?

    現在還有人在批國學,以為國學是專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其實他們根本不懂國學,儒家的“格物致知,誠心正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知行合一”也是要求任何人都可以的!

  • 2 # 中博士的世界論

    我會回答一下吧,題主的問題基本是對的。

    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什麼實在太廣泛了,我們現在追求傳統文化的同時,很多時候分不清是是精華還是糟糠,於是追著就迷茫了。

    為了理清我們的傳統文化,只能從我們的傳統國學去梳理出來。國學的也很寬泛,但是流傳之久,說明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所以,國學熱恰恰是對傳統文化的追求,解決現在文明的疑惑。

  • 3 # 青山不掩

    ①所謂國學,就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國學,根基是先秦經典,諸子百家,往後則是兩漢經學,兩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這些富有時代特色的理論體系。也包括同時期的文藝: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以及各朝代的歷史學,文藝學術體系。

    ②從國學的根源來看,先秦經典,諸子百家,歷來為學界推崇,為民間喜愛。

    例如韓非子的法學,一直是公認的經典,並融入現代法律條文,同時去掉不合時宜的內容。哪裡丟了?

    例如兵家的軍事學,歷來為軍事家奉為經典,同時不斷豐富,例如後來的嶽武穆軍事思想,戚繼光的兵法等。甚至被商界所推崇。哪裡丟了?

    至於文藝部分,例如唐詩宋詞,歷來公認為不可超越的經典,民間幼兒背誦。哪裡丟了?

    歷史學也是熱點,除了軍政要員非常熟悉,歷代君主為了自己的統治,都非常重視歷史,親自督促編撰本朝歷史記錄,甚至修訂前朝史書。他們特別重視前朝歷史,吸取教訓,作為本朝的座右銘,漢朝是這樣,唐朝是這樣,清朝也是這樣。何曾丟了?

    傳統文化,必然有創新,目的是適應不同的時代環境。

    周朝是奴隸制社會,戰國時期仍然保留了若干舊制度,唯獨秦朝根本性改革,才取得勝利,所以,鎮壓六國貴族殘餘,仍然是要務,並非針對百姓,看起來似乎殘暴。

    到了漢朝,這些矛盾已經消除,為了緩和矛盾,讓民生息,奉行無為而治的黃老道學。稍後,則以發展經濟為綱領,封建制度已經確立,經濟有了相當的發展,必須鞏固封建統治,所以奉行的是儒家學說。

    東漢是豪強地主政權,庶族子弟沒有機會晉升,仕途無望。而統治者也朝不保夕,過一天算一天,所以都崇尚玄學。...

    現在有許多人片面的認為,國學就是以往所有思想學說,文藝的積累,都必須繼承發展。這顯然是荒唐不經的。

    在魏晉時期,先秦經典,兩漢經學就是國學,如果都繼承發展,經濟基礎何在?社會客觀事實何在?難道思想文化不是直根於當時當地經濟基礎的嗎?難道古往今來的學說普遍適應一切社會?如果這樣,後世何須增添新學,舊學照搬照套不就行了嗎?這顯然是荒誕不經的。事實上,如果全盤繼承,那麼,魏晉時期怎麼又橫空出世,誕生了什麼玄學?根由何在?難道是從空中降落的嗎?

    至於清朝,滿族是少數民族,無法對抗億萬人的漢族;落後的偏遠地區民族,沒有先進文化對抗漢族文化,所以只能武力致上,瘋狂鎮壓漢族,文字獄就是最黑暗統治的表現。清朝已經屬於過往,難道清朝這樣腐朽黑暗的統治學說,也不能批判,不能丟掉?否則就是國學之殤?

    題者對封建文化沒有進行分析,甚至連奴隸制社會學說都一概奉為經典,只要有所批判,有所剔除,便是不敬,便是國學的喪失,這樣的態度,並不新鮮。

    當初周朝沒落,孔夫子痛心疾首,然而卻無力迴天。題者的文化底蘊顯然不及孔老二之萬一,也來照貓畫虎,哀嘆國學七零八落,必然碎石入水泡都不起一個。

  • 4 # 洛神公子

    不管叫國學還是中國傳統文化,都是對中華民族古老文明文化知識的稱謂,本質上是一個現象的兩種表示而已。

    稱謂的不同體現了對於中國古老文明文化的關注側重點不同!

    1.文化的區域性差別和文明種類差別

    國學是一個地域性和種類性的區分,強調的是中國自身的文化區別於西方外來的文化,地域性的區別是本土和外來。中國的文化是農業文明文化,而西方的文化是工業文明文化。強調了這種文化的創造者是中國本土地域內的中國古代智慧的勞動人民。中國的農業文明也區別於工業文明,基礎土壤不同了,衍生的文明文化也不同。

    2.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交流演變融合

    中國傳統文化的古今演變,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緯度對中國文化產生的影響,塑造了當今中國的文化現狀。

    那麼,國學是不是一個偽命題呢?當然不是一個偽命題,既然稱呼他為國學就有一定的道理,叫傳統文化比較模糊。稱呼為國學就是要告訴我們,作為華人,學習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當代華人的光榮使命,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當代華人的光榮職責。

    3.要保持中國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性,同時,有相容幷蓄的吸收學習先進的西方文明文化知識,有容乃大。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喪失了中國傳統文化是十分可惜的。由於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外來文化的不同特點對人類的貢獻和影響是不同的,厚此非彼都是有失偏頗的。

    4.當前,世界各地的國學熱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用之用,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就是老子傳統文化的重要觀點。

  • 5 # 錦月細雨

    國學就是傳統吃人文化,因為打倒孔家店了,這吃人文化被人嫌棄了,有些就給傳統吃人文化換個名字再出來繼續騙人,就是掛個羊頭賣狗肉,實際上還是那些糟粕東西。國學卻實就是偽命題,學那東西就是害人。

    十儒九丐古時有,如今又叫臭老九,

    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被法所殺猶可憐,被理所殺誰憐之

  • 6 # 務必要追求真相

    許多人把佛教文化也列為國學,其實不然,佛教是外來文化……

    在中國,大多信佛的人因不瞭解佛教而有三不知:1、不知道佛是教導者,是不佑人,也無能力佑人的,不應該用拜神祈求保佑的心態去拜佛,凡說佛能保佑你升官發財賜平安之類的都是騙人的。2、不知道佛教是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並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不知道去燒香跪拜的眾多佛菩薩其實都是印度人,一邊鄙視印度人一邊又跪拜印度人其實是不妥的。3、不知道觀音菩薩原形其實是男相而且是有鬍子的,現在的女相其實是武則天或楊貴妃的容顏。

    考究歷史還原真相,才是真智慧清醒人。

    胡適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擅長考據,把佛教東傳時代, 看成中國的“印度化時代”。

    胡適先生論佛教:信仰印度化是中國之大不幸,我必須承認我對佛家的宗教和哲學這兩方面皆沒有好感。事實上我對整個的印度思想——從遠古的《吠陀經》的時代,一直到後來的大乘佛教,都缺少尊崇之心。我一直認為佛教在全中國”自東漢到北宋”千年的傳播, 對中國的國民生活是有害無益, 而且危害至深至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截止2019年,國產漫畫現狀怎樣,未來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