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影鏡頭讀名著
-
2 # 愛你傾漫
《紅樓夢》吧,第一遍看的時候,只是感嘆賈寶玉和林黛玉悽慘的愛情,覺得不能在一起好可惜。後來覺得賈寶玉根本配不上林黛玉,一點才情都沒有,整天混在女子堆裡,怎麼說,喜歡搞曖昧吧,而且他已經失了貞潔,居然和襲人已經睡過了,簡直太噁心了,虧林黛玉還傻傻地等著他。
剛開始這本書中我最討厭的人是薛寶釵,因為我覺得寶黛之間的悲劇有她的責任,後來我覺得她不過是識規矩,守大理的還沒有反抗意識的女子。反觀襲人,簡直是惡毒至極,她知道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感情,千方百計地阻撓,而且為了自己可以當上姨娘,趕走晴雯,天曉得晴雯哪裡像她這麼噁心,人家根本沒想過和她爭,晴雯的性格是不屑於當姨娘的,而且賈寶玉和她的魚水之歡完全是襲人刻意引導的。
到後來我看到了一個大家族的衰落,"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衰落是從內部而起的,所有的悲劇都只是其中小小的一角。
-
3 # 明璩
青春文學類
1.《最好的我們》——八月長安 著
八月長安眾多小說中最喜歡的一部,與《你好,舊時光》、《橘生淮南》合稱為"振華三部曲",去年改編成了電視劇,重現了高中那三年彷徨不安卻又單純美好的青春。優秀的同桌,真誠的閨蜜,逗比的班長,神秘的學姐,他們出現在一個叫耿耿的女孩的生活中,成為她最珍貴的回憶。每段青春都有遺憾,它催促著我們成長,讓我們在若干年後成為最好的自己。
2.《青春奇妙物語》——兩色風景 著
看過《小說繪》的對這部小說一定不陌生,它講述的是一間三流學校的男生宿舍,十個性格外貌都極具特點的十個男生,日常生活中頻頻發生靈異事件。整本書由十個無厘頭的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背後都有特殊的意義,讓人笑著笑著想流淚。現已經出到第六部,個人最喜歡第三部。
3. 《浮生物語》——裟欏雙樹 著
又是一本在《小說繪》上連載好幾部的小說,與《啞舍》齊名,文筆自然是好的沒話說,且有許多能讓人產生靈魂共鳴的金句。小說講的是活了上千年的樹妖在人間開了一家叫做"不停"的店,各懷心事的妖怪們慕名而來,與樹妖老闆娘共飲一杯先苦後甘的浮生茶,敘述他們的故事。
4. 《夢裡花落知多少》——郭敬明 著
推薦原因是這本書深深地虐到了我,並且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無法走出小說的劇情,效果不亞於《悲傷逆流成河》。小說講的是幾個相識多年的大學畢業生,在愛情、友情裡的掙扎和蛻變。不可否認郭敬明的文筆非常好,只是每部小說的結局都是大寫的遺憾。
懸疑推理類
1.《心理罪》——雷米 著
關於犯罪心理學天才方木利用犯罪心理畫像破案的故事,每個案件的背後都是人性的揭示,沒有誰是天生邪惡,每個人都也曾擁有善良。
2. 《幻夜》——東野圭吾 著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都堪稱經典,《白夜行》、《解憂雜貨鋪》、《嫌疑人X的獻身》都具有良好口碑。但我還是推薦被稱為《白夜行》姐妹篇的《幻夜》,書中將一個外表光鮮亮麗,內心卻惡毒、心機深重的女性形象描繪的十分形象,任何一切她能夠掌控的東西都是她的工具,只為了實現進入上層社會的目的。
3.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
小說講述的是,一部列車上發生的連環殺人事件引出20多年前的悲劇,真相令人震驚,受害人是惡貫滿盈的綁架犯,而整輛列車(除了偵探自己)都是殺人犯。
網路熱門類
1. 《女王喬安》——張曉晗 著
有一種女人,她有美貌、有手段、有野心,冷靜而自制。喬安就是這樣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女人,她用盡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只為獲取成功的捷徑,從來不稀罕名聲和理解,但對於認可的人卻從不在乎付出。看過這本書的人,從此都會記得那個驕傲如女王的女子。
2. 《炮灰攻略》——莞爾
這本小說可以說是快穿文的鼻祖,女主死後靈魂穿越到各類小說中的情節裡,為心有不甘的炮灰們滿足心願,從而獲得繼續生存下去的權利。
3. 《華胥引》——唐七公子 著
個人認為唐七寫的最好的一部古風小說,女主透過進入別人的回憶為人制造美好的環境,每一段回憶都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PS:以上推薦小說網上都可以找到資源哦⊙∀⊙!
回覆列表
近期一直都在讀攝影方面的書,我說攝影方面不是說如何拍照,如何聚焦等等這些技術方面的書籍。我對攝影理論感興趣,是因為前些年讀桑塔格的《論攝影》,概括來說,這是描述攝影本體論的書籍。從攝影發明以來開始,人們為何著迷於攝影,攝影代表了什麼,以及攝影對我們生活的塑造和影響,也許用更高大上的說法,這其實是一本講述攝影的形而上學的書籍。
近期理想國新出版了一本《理解一張照片:約翰·伯格論攝影》,是他的學生傑夫·戴爾編選的。約翰伯格是英國著名的左翼藝術家,這人也是個全才,寫小說拿過布克獎,寫藝術評論,尤其是跟BBC合作拍過一個藝術片《觀看之道》,讓他名聲大噪,後來這紀錄片的文字實錄出版後成為他的成名作。他對各種創作藝術形式都感興趣,攝影理論方面也又很有創見,活了九十歲,孜孜不倦,去年才去世。
說起來傑夫·戴爾,這兩年在中國小資界很流行,也是寫作的多面手,寫小說,遊記,影評、傳記,還有攝影隨筆。去年他剛出過一本攝影隨筆集叫《此刻》,他來中國宣傳自己的新書,也是大帥哥。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就結識了約翰·伯格,兩人結為忘年交,約翰·伯格對他早年形塑世界觀產生過很大的影響,所以傑夫·戴爾總稱自己是約翰·伯格的學生。
傑夫·戴爾在《此刻》中說過一段這樣的話,他說,現在要是寫攝影方面的文章,如果不在文章裡引用點桑塔格的《論攝影》、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本雅明《攝影小史》以及約翰·伯格的文章,你都沒法寫。這個還真是,你研究攝影理論,這幾個人的寫作和著作是繞不過去的。
我們也許該奇怪了。攝影能有啥理論?不就是拍照嘛,按下快門,照片就有了。如果像這麼簡單就好了。照片從來不是這麼簡單,要不然怎麼會有攝影師的存在,且不說攝影師如何構圖,如何選景,如何解讀自己的照片,每個攝影師對攝影的認知也不相同吧。再說,風景攝影師與婚紗攝影師不一樣吧,戰爭攝影師與肖像照攝影師不一樣吧,普通攝影師與名人攝影師也不一樣吧。所以說攝影裡面大有可以研讀的東西。
比如桑塔格把相機比作護照,它抹掉道德邊界和社會禁忌,使攝影師免除對拍攝者的任何責任。拍攝別人的照片的整個要害,在於你不是在介入他們的生活,而只是在訪問他們。攝影師是超級旅行家,是人類學家的延伸,訪問原居民,帶回他們那異國情調的行為舉止和奇裝異服。
比如,現在是懷舊的時代,而照片積極地推廣懷舊。攝影是一門輓歌藝術,一門黃昏藝術。大多數被拍攝的物件——僅僅憑著被拍攝——都滿含感染力,一個醜陋或怪異的被拍攝物可能令人感動,因為它已由於攝影師的青睞而獲得尊嚴。
比如約翰·伯格在《理解一張照片》裡解釋相機發明之後,繪畫開始面臨死亡的窘境。他是這樣說的: 讓我說得更明白一些,我們知道,繪畫和雕塑不是死於任何風格上的疾病,也不是死於任何被行家們危言聳聽地診斷為文化墮落的東西,它們之所以走向死亡,是因為在現今這樣的世界裡,如果藝術作品不變成值錢的財產,就無法倖免於難。這一狀況才暗示著繪畫和雕塑的死亡,因為現在,財產價值——它過去不是這樣的——不可避免地排斥其他所有的價值。人們信任它,但在本質上他們信任的卻是由財產給予的一種受到保護的錯覺。所有的純藝術作品,不管它們的內容是什麼,不管一個個體觀察者對它有什麼感覺,現今都不過是被當成是一種支撐著保守主義的全部精神信念的道具。
關於攝影方面的理論我就不多陳述了,推薦四本書籍:
瓦爾特·本雅明《攝影小史》(理想國)
蘇珊·桑塔格《論攝影》(上海譯文出版社)
羅蘭·巴特《明室:攝影札記》(人民大學出版社)
約翰·伯格《理解一張照片》(理想國)
傑夫·戴爾《此刻》(浙江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