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故事短分析
-
2 # 斯幽故事會
中興四將是針對於南宋說的,公元1127年趙構在江南建立南宋,可是此時金人對南宋仍然是虎視眈眈。經歷了靖康之變,大宋國力衰微,軍事更是落後。這時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將領,穩定了大宋江山,這批人中就有我們今天要說的中興四將。中興四將分別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歷來功高震主的臣子都下場不好,那麼中興四將最終下場如何呢?(岳飛劇照)
岳飛除夕夜死於風波亭在這四人之中,可能最為大家熟悉的就是岳飛。岳飛早年跟著老元帥宗澤打仗,得到宗澤的賞識,後來一步步被提拔。
岳飛當了統帥之後,更是一心一意為了大宋江山,他與金人抗衡多年,讓金人不得跨過黃河。不過岳飛後來卻被殺了,他死時只有三十九歲。原本功高的岳飛,就已經被宋高宗猜忌,後來宋高宗給岳飛連下十二道撤兵金牌,岳飛都沒理會,這讓宋高宗更加害怕了。
除夕之夜,風波亭裡,岳飛被宋高宗賜死。(韓世忠與梁紅玉劇照)
韓世忠借酒消愁,鬱鬱而終“梁紅玉擊鼓退金兵”說的就是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故事中說的戰役是歷史上十分有名的黃天蕩戰役。韓世忠夫妻二人都是抗金英雄,在黃天蕩裡他們將敵人打得潰不成軍,後來在兵變中韓世忠又救了宋高宗。
韓世忠與岳飛交好,兩人都以恢復大宋江山為己任。岳飛被害後,韓世忠曾痛斥秦檜,但是此時的秦檜父子在朝廷裡真的是隻手遮天。韓世忠見這種情形自己也難有作為,就整天借酒消愁,最終病逝。(秦檜與宋高宗劇照)
張俊功過皆有,跪拜千年張俊參軍特別早,在十六歲時張俊就參軍了。後來他參與了北宋對西夏的戰爭,立下功勞,步步高昇。
宋高宗建立南宋後重用張俊,張俊這個人確實挺會帶兵打仗的,他不僅抗擊金人,還鎮壓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起義。不過張俊這個人優點突出,缺點也很突出,他貪財,而且不是一般的貪。後來張俊和秦檜勾結,害死岳飛。
張俊死後,人們讓他和秦檜的雕像一起跪拜在岳飛墓前,一代功臣最終沒能抵住一個“貪”字,身敗名裂。(岳飛與宋高宗劇照)
劉光世七王之首,頤養天年劉光世去世後,也被追封為王,而且位列七王之首。劉光世的父親就是北宋時的將軍,劉光世很早就跟隨父親作戰。
南宋時,劉光世作為北宋舊臣被啟用,劉光世與金人對抗多年,立下不少戰功。後來安享天年,壽終正寢。
在中興四將裡,劉光世應該算是下場最好的一個了,而岳飛最為讓人惋惜。
-
3 # 燕過紫禁城
中興四將,一般是指靖康之變後,南宋初期為抗擊金人、鞏固南宋政權作出重要貢獻的四位南宋將領。
版本之爭關於誰是“中興四將”,有三種不同的版本。
官方版本中,“中興四將”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
章穎版:南宋章穎在他所著的《皇宋中興四將傳》中,給出了他心目中的“中興四將”:岳飛、劉錡、李顯忠、魏勝。岳飛自不必說,劉錡、李顯忠、魏勝也都是軍功卓著的武將。
民間版:對於官方版本中的張俊、劉光世,人們的評價都是貶大於褒。因此,民間又評出了在抗金斗爭中功勳最盛的四人,分別是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
官方版四將下場在這裡,我們只說官方版本中,中興四將的結局。
岳飛:岳飛是最無爭議的一位。作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統帥、民族英雄,他先後指揮了郾城、朱仙鎮大捷。在即將大獲全勝、收復汴京時,卻被趙構、秦檜召回,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年僅39歲。
韓世忠:韓世忠也是在抗金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當屬黃天蕩大捷,韓世忠在此擊敗金兀朮。韓世忠晚年閉門謝客、終日飲酒悠遊,最終病逝,享年63歲。
張俊:張俊是一位充滿矛盾的爭議人物。一方面,他在抗金過程中多次立下大功,但同時在後期也與秦檜等人一同執行求和政策,併合謀製造了岳飛“莫須有”的冤案。紹興26年(1156年),張俊病逝,享年69歲。
劉光世:劉光世是“中興四將”中最名不副實的一位。一般認為,他治軍不嚴、對敵膽怯,只因手下投靠者眾多、勢力較大,因此成為趙構依靠的人物之一。公元1142年,劉光世病逝,年54歲。
南宋七王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朝廷曾先後追封南宋建立初期戰功卓著的七位抗金將領為“王”,是為“南宋七王”。“中興四將”和吳玠吳璘兄弟都在列。分別是:
鄜王劉光世、蘄王韓世忠、循王張俊、鄂王岳飛、和王楊存中、涪王吳玠、信王吳璘。
-
4 # 殘缺853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中興四將是何許人也,其實中興四將就是南宋時期,力主抗金保土的四個大臣,包括岳飛,韓世忠,劉世光,張俊
元帥岳飛被秦檜,張俊栽贓,以莫須有罪名被處死。
名將韓世忠不肯與秦檜等人為伍,又因岳飛之死而對朝廷極度失望與不滿,晚年與妻子梁紅玉閒賦家中,不問軍事(也有或許出於自保),過著悽清慘淡的日子,於1151年死去。
名將劉世光抗金時因朝廷主張議和而多次被召回,後“引病辭職”,1142年岳飛遇害,同年劉世光病逝。
名將張俊,中興四將中唯一的王八蛋……本也是聞名抗金將領,但後來夥同秦檜、万俟卨等栽贓岳飛,杭州岳廟至今還有張俊的跪像。不過他卻是最得善終的一個,於韓世忠身後三年(1154)逝世,身後追封為循王。
回覆列表
首先中興四將這個說法是指南宋的四位名將,但是說法有幾種
第一種說法是指岳飛、韓世忠、吳玠和劉錡。
第二種是指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和岳飛。
第三種說法是指劉錡、韓世忠、張俊和岳飛。第四種說法是指劉錡、岳飛、李顯忠和魏勝。
今天既然你提出這個問題了,儘管說法有好幾種,但是人數無非就是這麼幾個,且聽我一一給你道來,他們的最後結局分別如何!
首先,岳飛大家都很清楚,1141年,皇帝連發十二道金牌岳飛才班師回朝,後金國準備和宋議和。宋朝廷趁機打壓手握重兵的將領,尤其是堅決主張抗金的岳飛和韓世忠二人,金華人給秦檜的書信說是,殺了岳飛才能議和。於是秦檜指使人汙衊岳飛手下造反,牽連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嚴刑逼供。最後於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
韓世忠是和岳飛一樣的堅決主戰派,1140年,金國撕毀盟約,大肆南侵,韓世忠率軍擊敗金軍,正當韓世忠計劃進取之時,以秦檜為首的派獲得皇帝趙構的支援,韓世忠、岳飛、張俊等抗金大將的兵權被剝奪,父子被下冤獄時,韓世忠曾面斥秦檜,隨後覺得救國無望,便悠遊故鄉,終日飲酒,最終於臨安病故,享年63歲。
吳玠是英年早逝,他與金軍對抗數十年,用盡心血,率領今甘肅天水陝西寶雞一帶的家鄉子弟兵,長期牽制金人,讓金人無法南下,而且為了減輕民眾負擔,他還裁減冗員,縮減開支,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深得當地人民的愛戴,但是由於長期的勞動,最終病死於仙人關,時年47歲。
劉錡,1161年金軍六十萬大軍南犯,因無人敢率軍於劉錡作戰,最終完顏亮只得親率大軍決戰劉錡,劉錡取得了南宋中興13處戰功之一的皂角林之戰,後因淮西將領的潰逃,劉錡推守長江防線,劉錡身染重病,因戰事不順,劉錡憤恨不已,病情更加嚴重,後來金兵議和,讓劉錡從驛管搬出去他們把驛站收拾的乾乾淨淨的給金國的使者住,卻將劉錡搬到了一個糞土堆積,常年未打掃的庭院中,劉錡憂憤交加,感覺收到了侮辱,最後吐血而死,時年65歲。
劉光世,於1142年逝世,享年54歲。
張俊,與岳飛、韓世忠並稱抗金三大將,但是1141年,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追隨秦檜製造偽證,促成了岳飛的冤獄,貪婪好財,大肆兼併土地,於1156年逝世,終年69歲。
李顯忠,晚年多病,於1177年去世,終年69歲。
魏勝,1664年,魏勝調任楚州知州,負責清河口軍務,金兵趁機南侵,魏勝率領本部兵馬殊死決鬥,他的上司卻不派一兵一卒救援,最終戰死,時年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