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四大鬚生”有三次變化。四大鬚生”遂成以下四人:
一、馬連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於北京,字溫如 ,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老生行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馬派”藝術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扶風社的招牌人物。
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父馬西園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三叔馬崑山在上海唱戲,受家庭的薰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
二、譚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譚派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四代嫡傳人,四大鬚生之一,"新譚派"創立者。
曾任北京京劇團副團長,出身於梨園世家。京劇大師譚志道曾孫,譚鑫培之孫,譚小培之子。
三、楊寶森(1909年10月9日-1958年2月10日),出身於京劇世家,他的唱功清純雅正、韻 味濃厚,做工穩健老練,代表劇目有《伍子胥》、《擊鼓罵曹》、《洪羊洞》等。
四、奚嘯伯(1910-1977年),自幼愛好京劇,學譚派先生,代表劇有 《白帝城》、《寶蓮燈》、《蘇武牧羊》等,以《馬龍院》最負盛名。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淵閣大學士,後入閣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長,善於繪畫書法。
擴充套件資料:
四大鬚生的變化
四大鬚生是指京劇第三代的老生演員。隨著時間推移,“四大鬚生”的說法也有所變化。 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鬚生”是指:餘叔巖、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簡稱為餘、馬、言、高。
後高慶奎因嗓疾,退出舞臺,餘、言於40年代先後去世譚富英崛起,“四大鬚生”又演變為:餘、馬、言、譚(富英)。至40與50年代之交,餘叔巖、言菊朋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具有全國影響,“四大鬚生”即為馬、譚、楊、奚,直迄今日。
京劇“四大鬚生”有三次變化。四大鬚生”遂成以下四人:
一、馬連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於北京,字溫如 ,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老生行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馬派”藝術創始人,京劇“四大鬚生”之首,民國時期京劇三大家之一,扶風社的招牌人物。
代表劇目有《借東風》、《甘露寺》、《清風亭》、《四進士》、《失空斬》等。父馬西園與著名京劇演員譚小培熟識,三叔馬崑山在上海唱戲,受家庭的薰陶,使馬連良從小熱愛京劇藝術。
二、譚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譚派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四代嫡傳人,四大鬚生之一,"新譚派"創立者。
曾任北京京劇團副團長,出身於梨園世家。京劇大師譚志道曾孫,譚鑫培之孫,譚小培之子。
三、楊寶森(1909年10月9日-1958年2月10日),出身於京劇世家,他的唱功清純雅正、韻 味濃厚,做工穩健老練,代表劇目有《伍子胥》、《擊鼓罵曹》、《洪羊洞》等。
四、奚嘯伯(1910-1977年),自幼愛好京劇,學譚派先生,代表劇有 《白帝城》、《寶蓮燈》、《蘇武牧羊》等,以《馬龍院》最負盛名。其祖父裕德是前清文淵閣大學士,後入閣拜相。父熙明,曾任度支部司長,善於繪畫書法。
擴充套件資料:
四大鬚生的變化
四大鬚生是指京劇第三代的老生演員。隨著時間推移,“四大鬚生”的說法也有所變化。 20世紀20年代,最初的“四大鬚生”是指:餘叔巖、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簡稱為餘、馬、言、高。
後高慶奎因嗓疾,退出舞臺,餘、言於40年代先後去世譚富英崛起,“四大鬚生”又演變為:餘、馬、言、譚(富英)。至40與50年代之交,餘叔巖、言菊朋先後去世,楊寶森、奚嘯伯相繼成名,具有全國影響,“四大鬚生”即為馬、譚、楊、奚,直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