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三月三房偉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應該都過,共同存在。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都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組成部分。

    現在有一部分人主張光過中國傳統節日,狹隘的認為不要過西方的洋節日。這種思想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應該拋棄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現在的世界互聯互通,聯絡更加的頻繁和緊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多,西方的節日年輕人過的也多,象每年2月14號的情人節。過西方洋節商人最高興,花賣的多了,飯店生意更火爆了。振興了經濟,拉動了內須,促進了繁榮。

    縱觀歷史,唐代盛世就是與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東西方互通有無,東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包融外來文化和節日,象唐代長安外華人來學習經商傳教的人很多,唐代政權的開放性和包融性讓唐代才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唐帝國,也促成了大唐盛世幾百年。

    反觀清代晚期,閉門鎖國,不與西方社會搞貿易,不與西方社會交流,排斥西方文化和節日,清晚期的統制者陶醉在東方大國傳統思想下,認為自我什麼都好,不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不接受新事物,不接受西方先進的科技文明。結果就是落後捱打。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應該發揚光大,西方節日也應該發揚光大,兩種文化不同的節日都要過。世界文化,世界上的節日互相交流,互相融合這是歷史發展必然。

  • 2 # 東白農歌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過西方節日,卻對中國的傳統節日逐漸冷落,這不得不引起華人的重視,研究西方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顯得十分重要。

    現在,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的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備受年輕人的青睞。在這種浪潮下,一些民俗學家和傳統文化的守護者,面對著我們的一些傳統節日被冷落而西方節日卻備受寵愛,便順水推舟,也開始打“情人節”的牌子,把我們的傳統的節日不僅融進了“西方節日元素”而且乾脆開始變換稱謂,打出了“中國情人節”的旗號。然而我們不僅要思考為什麼年輕人喜歡過著這些“洋節”,這些西方節日將對中國傳統節日產生怎樣的衝擊和影響,怎樣才能讓青年人繼承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比如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原則:運用腦髓,放出眼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自己來拿!就是一個很好的原則,對於西方洋節,我們在參與時,要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盤西化,照單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槍不入;而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西方節日受歷史宗教文化的影響,大都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如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儘管宗教大都是勸人向善的,但畢竟在我們這個國度裡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對這些節日做出什麼硬性規定。對於那些帶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節日如情人節、愚人節等,則完全可以隨興所至,“悉聽尊便”,畢竟它可以給我們緊張、枯燥的生活帶來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絲活力。而對於那些既帶有西方濃郁的浪漫情調又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等,我們則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廣,以不斷提高民族素質,加快社會文明程序!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華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許多傳統的節日文化,都積澱著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彰顯的不僅僅是某時某地的民情風俗,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智慧等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西風東漸,這些傳統和文化或漸被遺忘,或日漸式微,或慢慢湮滅,若不及時加以搶救性的繼承、弘揚、挖掘和開發,那麼,真等到它徹底消亡的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我們這些炎黃子孫還有何面目去見我們的老祖宗?同時,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中,也將留下難以彌補的缺失和遺憾!

    所以,每一個有責任心、有正義感、有遠見卓識的炎黃子孫都必須站在歷史和世界的高度,去認識這個問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適當吸收西方節日文化精華的同時,也不迷失自我,是中華傳統美德和悠久民族文化著兩朵奇葩並蒂開放,香飄世界!

    在西方節日中,有帶有明顯宗教色彩的,如聖誕節、萬聖節等,對於此類節日,我們應在尊重其原有內涵的基礎上,充分開發其輕鬆快樂、緩釋壓力的因素;而情人節、愚人節等則帶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讓我們的生活因為這些節日而更加精彩;對於那些既帶有西方濃郁的浪漫情調又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我們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廣,使孝敬老人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內涵上會蔚然成風。我們要借鑑並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華,從而更好地發揚傳承燦爛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

    中華民族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文明智慧的人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節日,都積澱著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反映的不僅僅是某時某地的民俗風情,它更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團結和睦的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的民俗文化。

    因此,我們在熱熱鬧鬧過“洋節”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優秀的節日文化傳統,不要讓我們尚未真正成熟的年輕一代被完全西化!當然,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不僅要靠學校,還要靠家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對於西方節日文化,我們只是將其外在表現形式和娛樂本質拿過來為我們自己服務,同時融入中國的特色和內涵,為華人帶來愉悅與享受。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我們應當對西方節日的進入採取不過度關注,但也不聽之任之的態度,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同時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節日。

  • 3 # 青魚小賢

    個人覺得無論如何西方節日是不可能代替得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的,這個大不必擔心。不管是我們的元宵節,還是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等傳統節日,西方節日在中國只能說在年輕人之間比較受歡迎,但和我們傳統的民族節日卻沒有什麼今後競爭力。

    西方節日在中國沒有競爭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和體制單位為中國傳統節日設定了假期,而中國可沒有為西方節日設定假期,這也是不可能的。

    2、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只流行在中國的年輕群體,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卻是整個華人民大眾。在市場這方面,西方節日就輸了。我們從小都是在傳統節日的薰陶下長大的,盼著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柚子等好吃的。過節對我們小時候最大的吸引力,就是過年過節能夠吃頓好的,過年還能有新衣服穿,還可以玩煙花爆竹。這些都是我們的童年繞不過去的存在。

    3、第三個就是飲食文化和傳統習俗,我們的民族傳統節日還伴隨著一系列的傳統習俗,比如拜神拜佛、祭祀天地等宗教活動,還有吃湯圓,吃餃子,吃粽子等飲食文化。雖然說在外國,外華人也有他們的傳統習俗,但外華人的傳統習俗在中國的接受度卻是不高的,就拿萬聖節來說,外華人會戴著妖魔鬼怪的面具到處瘋玩,而在中國到了萬聖節那一天,誰會戴著這樣的面具到處跑呢?非得被警察當做瘋子抓起來不可。

    西方節日對中國的含義並沒有外國重要。在年輕人之間流行的節日,其實也就那麼兩個而已,一個是2月14的情人節,還有一個是聖誕節。至於愚人節,只是偶爾會捉弄一下好朋友,也可以說帶給了我們快樂。情人節之間互送禮物,一起約會,聖誕節時候朋友間互送一個紅蘋果。增進彼此的友誼。這些西方節日沒有傳統節日在我們生活中的隆重,只有一些簡單的儀式。而這些都是人們之間對生活的美好祝願,難道不好嗎?

    這不是文化的滲透,而是中華文化的求同存異。年輕人之間一邊過著西方的節日,一邊並不會忘記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和傳統習俗以及傳統文化。因此,這是再好不過的結果了。

    因此,西方節日可以說是給我們的傳統節日和生活錦上添花,讓生活更加美好。

    只要能夠讓我們生活得更好,為我所用,又不會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那麼西方的節日就只能是給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而已。不必擔心過西方節日就會忘記傳統節日,也不用擔心傳統節日的意義會淡去。因為,總有一些東西是無可代替的,中國的傳統節日代替不了西方節日,我們不可能讓全世界都過我們的中國節,而西方的節日也無法讓我們華人在萬聖節那天戴上面具群魔亂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旅行社拿到的機票就是比直接去買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