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憶之鷹

    立秋的早或晚對氣溫的影響確實很大。立秋早,三伏天結束也早,天氣涼起來也快,人們身體感覺上舒服得多。

    立秋後太陽直射地球的緯度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地區漸漸轉涼。立秋越早,當年的秋天來得越早。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也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開始了。

    一般說來,一年最熱莫過於三伏天,而第三伏(末伏)一般開始於立秋後第三天,也就是說,伏天的最後十天開始了,一年最熱的時期就要過完了。因此,立秋越早,當年的伏天結束得越早,秋天降臨越早,比起立秋遲的年份要涼爽得多。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個諺語很有道理,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對地球上氣候變化的總結,也符合太陽對地球直射移動的規律,是十分有益的生活經驗之談。立秋後,天氣漸漸轉涼,尤其是早晚感覺明顯。初秋給人的感覺一般是白天炎熱,早晚涼爽,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立秋遲,當年炎熱維持時間較長,人們自然感覺難受得多。“晚立秋熱死牛”是說立秋晚了,即使三伏天已經過去,也可能會繼續熱相當長一段時間。所以“晚立秋”是令人很畏懼的,即使是有了空調的現代人,也不喜歡立秋太晚,因為畢竟要幹各種事情,不可能任何時候都龜縮在空調房間裡。

    不過,有的年份伏天雨水很多,即使立秋晚,也不感覺太熱,畢竟下雨的時候太陽難以出來,雨水也能很好地起到降溫作用。

    我們這裡今年的夏天就比往年舒適得多,因為不時下大雨,熱得難受的時候很少。眼看立秋就要到來,預計這個秋天會有較長時間的秋高氣爽的感覺。

    最後附錄一首我的絕句,詩題是《絕句*立秋日下雨晨跑失約》,請君欣賞:

    已過秋晨雨未停,

    掀窗舉目對昏暝。

    雞聲不減人惆悵,

    有約難成獨守屏。

    【註釋】

    屏指的是手機屏,這裡借代手機。

  • 2 # 剛入中年

    中國 擁有幾千年的文字記載之中,節氣 變化

    可直接導致天氣溫差!一代代傳承下的精華,但是,因為 當現代科技對 環境 的汙染和催殘,影響了一般變化!!!但是大方向 還是可以做為參照的。

  • 3 # 新雨樂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獨有的節氣時間表,自然有它的存在的道理和依據!但是這些年隨著氣候變暖,空氣的汙染及溫室效應等因素,總感覺變化沒有以前明顯了!!!

  • 4 # 那個人zzz

    節氣畢竟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並且經過很長時間考證,自然有它的權威性。

    當然這些規律立於現在的環境氣候稍微有點站不住腳了,就像現在的天氣預報一樣,沒有過濾可循了。

    這要是放在20年前還是比較有把握的。現在只能即時考量捉摸不透了。

  • 5 # 不入流的大劉

    弄清楚“立秋”和“三伏”之間的關係,可能更好理解這個諺語~

    怎麼確定入伏了呢?記住這個口訣: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一天;再到一個庚日為中伏第一天。“頭伏餃子二伏面”,說的就是這兩個庚日。

    什麼是庚日呢?這就得說到“天干地支”了。天干地支,分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簡稱干支。將這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就會形成六十個單位。比如第一組相配完,就得到“甲子”,而下次再迴圈到“甲子”,得要60年,這就是“六十一甲子”的由來。

    用天干地支來紀年,我們都是熟悉的。歷史書上有很多,戊戌變法、甲午戰爭、辛丑條約、庚子賠款……同時干支也用來紀日,根據干支相配的規則,十個天干十天一輪迴,所以庚日就出現一次。那麼初伏就是10天,這是確定的。

    但中伏怎麼有10天的也有20天的呢?這是因為末伏的確定跟立秋有關係。末伏第一天,必須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所以夏至和立秋之間如果只有四個庚日,那剛好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等到第五個庚日出現,已經立過秋了,那麼剛好一伏10天,三伏30天。

    要是夏至後第一個庚日來得過早,以至於第五個庚日出現的時候還沒有立秋,怎麼辦呢?這就要“閏”一下中伏,也就是兩個中伏共20天。再加上立秋後的末伏,前後的伏天就40天。

    中伏總是遭遇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什麼叫早立秋、晚立秋?立秋早晚和三伏天的長短有沒有關係呢?

    立秋早晚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立秋時間在一天的凌晨到上午,為早立秋;立秋時間在下午到夜間,為晚立秋。還有一種說法是,立秋在陰曆六月份為早立秋,立秋在陰曆七月份為晚立秋。因為存在爭議,我們就分別論述一下,先以陰曆月份作為準繩。我們知道立秋的時間是確定的,都是在陽曆8月份的7號、8號或9號。那是不是說晚立秋,很容易導致出現40天的長伏呢?如果晚立秋和長伏40天有正相關關係,不就很好理解“晚立秋熱死牛”了嗎?

    為此我特地做了個統計。調取了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的立秋和三伏天的資料。發現這20年裡有13年是長伏40天,分別是2001、02、03、05、07、09、11、13、15、16、17、18、19年。其中早立秋且長伏7次,分別是2001、02、07、09、15、17、18年;晚立秋且長伏6次,分別是2003、05、11、13、16、19年。可以看到,晚立秋和伏天長短沒有關係,甚至晚立秋在長伏的數量上還略處於劣勢。那麼晚立秋伏天就長,從而會“熱死牛”的說法,不成立!

    立秋後還有一伏,這是基本規律,依然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那以立秋時當日的早晚規定早立秋和晚立秋是什麼結果呢?

    以一日之內的時辰來定早立秋、晚立秋,更符合傳統。因為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裡就記載說:“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這和民諺“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完全可以互相印證。

    那以朝和夜作為立秋早晚的準繩,又能統計出什麼結果呢?資料是現成的,我們來看一下。國家氣候中心根據2009年-2017年的氣候資料,統計了這9年裡從立秋到8月底的平均氣溫,與之相比對的,則是常年同期全國平均氣溫20.4℃。統計結果如圖:

    資料顯示,早立秋的2011年、2012年、2015年和2016年,從立秋到8月底的全國平均氣溫分別是21.3℃、21.1℃、20.6℃和21.8℃;而晚立秋的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和2017年,從立秋到8月底的全國平均氣溫分別是20.8℃、21.2℃、21.6℃、20.2℃和20.9℃。

    可以看到早立秋並沒有涼颼颼,反而是平均氣溫統統高於常年同期,其中2016年還特別離譜,高出了1.4℃;倒是本該熱的晚立秋裡出現過一次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情況,也就是2014年的20.2℃。而且這組資料還揭示出,不管立秋早晚,立秋後到8月底這段時間,近年來的氣溫是整體偏暖的,這可以作為氣候確實在變暖的一個小小佐證。

    你可能會說,節氣是黃河流域的事兒,拿全國來平均就被平滑掉了,說明不了問題。那好,我們就以黃河為中軸線,向南向北各選取一些城市來看看早立秋和晚立秋會怎樣。比對的資料包括:早立秋年份的平均氣溫、晚立秋年份的平均氣溫、早立秋年份的極端高溫、晚立秋年份的極端高溫。當然,擷取的時間段還是立秋日到8月底。

    平均氣溫和極端高溫可以說很有代表性了,我們選取的城市也是黃河兩側散點分佈。但我們看上圖,統計完之後仍然沒有明顯差距,和全國平均一樣,不少時候甚至和諺語是反著的。所以,以朝夜為立秋早晚的依據,也和“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對不上。

    綜上,立秋早晚對立秋後的氣溫沒有指導意義,真正決定當年立秋時節氣溫情況的,還是得看當時具體的天氣形勢。橘色部分代表副高,被它控制就是晴熱高溫~

    副熱帶高壓反撲就秋老虎兇猛,副熱帶高壓退縮就清涼一點。如果實在要給這個諺語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只能想到說,因為晚立秋的時候(按陰曆月份),已經陰曆七月多了,再來十天及以上的伏天,就是七月半左右了,掐指一算再過一個月都中秋節了,還在伏天裡呢,確實想想就燥熱,或許這就是“晚立秋熱死牛”的真諦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是宋朝女性地位低,還是明朝女性地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