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白的歷史課
-
2 # 歷史復活
黃忠原為韓玄手下將,年近六旬依然與關羽連戰300回合,不分勝負。關羽被黃忠的忠勇之氣所感動,不忍下狠手,而太守韓玄則以黃忠戰關羽不利要處斬忠,忠寧死也要效忠於韓玄,但為魏延所救,反覆相勸,才投降於劉備。
到達劉備軍中,一路殺敵勇猛,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封為蜀漢五虎大將之一。後又率軍取漢中,定軍山親斬夏侯淵,為取漢中的第一功臣。
劉備為關羽報仇直入東吳地境,黃忠不顧年邁,請令擔任先鋒,但為吳將馬忠偷襲射中,回營後不治而亡。
這是三國裡最值得人尊重的一位赤膽忠心的老將。可以說做將才最應當有的樣子:表裡都可以黃忠為楷模。
黃蓋是東吳國一員老將,除了與黃忠黃一個祖譜上的傳人,都姓黃,其它沒有關係。
最有名之“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可謂家喻戶曉。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
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正是“周瑜打黃蓋“這一招苦肉計,最終讓曹操中了連環之計,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
-
3 # M彬彬
黃蓋和黃忠都是三國時期的名臣名將,黃蓋為孫吳得力將領、黃忠為蜀漢一位猛將。
黃忠本為劉表部下中朗將,後來劉備與孫權聯軍打敗曹操後,就投靠了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章,公元219年,是黃忠的最耀眼的一年、那當時,劉備率軍與夏侯淵交戰,夏侯淵帶領的兵馬都是精銳,黃忠推峰必進,將夏侯淵斬殺於定軍山。同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黃忠為關內候,次年黃忠病逝,諡號剛候。
黃蓋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忠勇。作為三朝元老的他,對每一位主子都十分忠,在赤壁之戰中,他主動提出苦肉計的受害者。當時他被打得皮肉綻開、血肉模糊,他還是一聲不吭,將計劃進行到底,就連平時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個字。這體現出他的勇,所以黃蓋的性格特點是忠勇。
黃蓋為東漢末年孫吳名將,先後輔佐東吳孫堅,孫策、孫權三位掌權者。最初只是鄉間小官,後被舉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
黃蓋一生中最為人所知的功勞就屬於赤壁之戰了,赤壁之戰時黃蓋隨周瑜代表東吳參與戰爭。黃蓋建議用火攻曹軍,周瑜隨即採納了這個決定,赤壁之戰蜀吳聯軍大勝,黃蓋當記首功、被拜為武鋒中朗將,武陵太守、在任職期間,黃蓋在外討山越寇盜,在內平縣邑吏治。黃蓋一生的後期主要從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於成績突出,被孫權任命為偏一職,直到病逝。
-
4 # 文儒風
黃忠和黃蓋都是三國的名臣名將,兩者都姓黃,那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比若說,是不是兄弟之類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三國大將黃蓋和黃忠有什麼關係,一起來看看吧。黃蓋和黃忠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將領。黃蓋為孫吳的得力干將,黃忠則為蜀漢的一位猛將。雖然他們二位都姓黃,都是老將,但事實上他們二位沒有任何的關係。一位為東吳效力,而另一位則為蜀漢效力。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來劉備與孫權聯軍打敗曹操後,就投靠了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公元219年,是黃忠最耀眼的一年。當時,劉備率軍與夏侯淵交戰,夏侯淵所帶領的兵馬都是精銳,黃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將夏侯淵斬殺於定軍山。同年,劉備稱漢中王,封黃忠為後。賜爵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諡號剛侯。
由於黃蓋與黃忠有些相像,那麼我們就來對比一下,他們二人到底是誰比較厲害。黃忠的絕技就是箭術,真的可以稱得上是百步穿楊,而且百發百中。曾有一次,黃忠與關羽切磋武藝,最後竟然打成平手,而黃蓋的武藝在各種書籍裡應該是不及關羽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黃忠的武藝要超過黃蓋的。而黃忠與關羽、趙雲、張飛、馬超一起被稱為蜀國五虎,五虎的武藝高強是世人所公認的。黃忠在三國時期算得上是一流的高手,而黃蓋僅僅只能算個二流武將。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黃忠雖然武藝高超,但也僅僅限於在陸地上。若是與黃蓋比水戰,定是不能與之匹敵。黃蓋一生,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經歷了東吳三次的權力更替,卻依然能立於不敗之地。孫堅、孫策、孫權都十分重用他。黃蓋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在孫堅左右,隨他征戰四方。黃蓋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忠勇。他作為三朝元老,對每一位主子都十分的“忠”。而在赤壁之戰中,他主動提出做苦肉計的受害者。當時他被打得皮肉綻開,血肉模糊,他還是一聲不吭,將計劃進行到底,就連平時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個字。這點體現出他的“勇”。所以黃蓋的第一個性格特點就是忠勇。黃蓋的第二個性格特點是足智多謀。雖然他為人嚴肅,但是對訓練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隊都勇猛善戰,令人敬佩。在赤壁之戰之後,黃蓋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蠻夷叛亂。而當時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與蠻夷之間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黃蓋還是憑藉著自己的戰術,大勝蠻夷,將他們趕出了武陵郡。《三國志·吳書十》中寫到:“姿貌嚴毅,善於養眾,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就是說黃蓋每次出去帶兵打仗,士兵們都爭先打頭陣,將黃蓋留在後面,說明他深受士卒愛戴;“當官決斷,事無留滯”,說明黃蓋為人做事果斷,深受各地百姓擁護;黃蓋戰功卓著,身先士卒,吳主孫權稱帝以後,“追論其功,賜子柄爵關內侯”。黃蓋,東漢末年孫吳名將。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後輔佐東吳孫堅、孫策、孫權三位掌權者。最初只是鄉間小官,後被舉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
黃蓋喜好學問,從小愛讀書。年少時家境貧寒,便倚靠賣柴維持生計,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讀書,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頭地。之後擔任郡吏,再被考察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孫堅起兵,黃蓋隨即加入孫堅起兵的隊伍。黃蓋早年擔任了地方郡吏,又被舉薦為孝廉,徵召至公府,成為一個地方行政官員。這段事實在史籍上的記載並不多。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清除的知道,這段做地方官員的經歷,為黃蓋以後擔任武陵太守這一職提供了許多可以借鑑的經驗。因此黃蓋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線的戰場上表現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黃蓋一生中最為人所知的功勞就屬於赤壁之戰了。赤壁之戰時,黃蓋隨周瑜代表東吳參與戰爭。黃蓋建議用火攻曹軍,周瑜隨即採納了這個決定。赤壁之戰蜀吳聯軍大勝,黃蓋當記首功,被拜為武鋒中郎將,又領武陵太守。在任職期間,黃蓋在外討山越寇盜,在內平縣邑吏治。黃蓋一生的後期主要從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於成績突出,被孫權任命為偏一職,直到病逝。
回覆列表
黃忠,字漢升,南陽郡人。
黃蓋,字公覆,祖籍南陽,因為房價太貴,移居零陵。
兩人少時相交,情同兄弟,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漢升公覆武力絕人,江湖人稱荊東雙俠。
黃忠生來一雙鈦合金2.0雙眼,主修箭法,精通鐳射瞄準術,一箭爆頭,狠辣無比,別號鷹眼!!
黃蓋少時苦修十三太保金鐘罩,一生銅皮鐵骨天下難破,自誇為江東第一硬漢,江湖別號鋼鐵俠!!
兩人惺惺相惜,結為兄弟,闖蕩江湖,行俠仗義,可惜,天有不測風雲。
一天,兩人正在讀歷史小故事,當他倆看到韓非子自相予盾的故事時:
黃忠說:我的箭法無物不破!
黃蓋說:我的鐵布衫可擋萬物!
兩人說著便吵了起來,此時一位路過的刑捕頭(零陵上將刑道榮之父,號稱四大神捕鐵嘴無情):"不如你倆比試下"。
一語驚醒夢中人,二人年輕氣盛心意難平,只見黃忠一支穿雲箭,箭死了刑捕頭。(上將道榮幼年喪父,慘!)
黃忠曰:"閒雜人等,不要插話。"黃蓋十分生氣:"兄弟怎可胡亂殺人,有損大義"
兄弟二人由此決裂,黃忠投劉表,黃蓋投孫堅,從此兩人天各一方,餘生不見。
多年以後,年邁的黃忠黃老將軍回首往事的時候,十分愧疚:"那支箭...............
大家猜一猜,黃忠到底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