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哪吒養生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

    立秋將至,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秋”意味著暑去涼來。從立秋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便會由最熱,逐漸下降。

    那麼,立秋時節,人們應該如何養生呢?

    立秋將至,忌食二瓜,多吃三寶,做到四防,為過冬打好基礎

    所以,建議根據氣溫的高低,和各人的體質,選擇少吃,或是不吃。

    2、絲瓜

    老一輩人有講,立秋後不能吃絲瓜。

    這是因為,立秋後的絲瓜開始變老,絲瓜老後纖維化,稱絲瓜絡。絲瓜絡本身可以吃,但是老絲瓜既硬又厚。

    口感不好,也咀嚼不動,所以就沒人吃了。

    立秋將至,多吃三寶

    1、蓮藕

    俗話說,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

    在秋令時節,是吃蓮藕的最佳時節。

    立秋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在蓮藕的選擇方面,儘量不要選擇純白色的,因為可能是被處理過的;最好選擇米黃色的蓮藕食用。

    2、龍眼

    龍眼,又叫福圓,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立秋吃福圓的習慣。

    立秋將至,吃些龍眼進補,是非常有益的。

    可以緩解大腦疲勞,起到提高精神狀態的作用,還能有效緩解秋乏的症狀。

    3、秋梨

    《本草綱目》記載:梨可“潤肺良心、消痰降火”。

    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可清熱解毒,潤肺生津,緩解秋燥,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如果平時,嗓子不太好的人,可以多吃些秋梨,對嗓子大有益處。

    立秋將至,做到四防,為過冬打好基礎!

    一防:秋燥

    立秋將至,空氣的溼度逐漸減少,面板、鼻、咽容易感覺乾燥。

    很多人,會在此時出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面板乾燥等症狀,這些現象,就是典型的“秋燥”。

    建議:

    1、吃黃色

    立秋將至,可以多吃一些黃色的蔬果。

    黃色蔬果,可緩秋燥,其中部分蔬果含水量高達90%,是補水大戶。

    胡蘿蔔、芒果等黃色蔬果,還富含β胡蘿蔔素,有助於維持面板、嘴唇和咽喉上皮細胞完整性,從而緩解秋燥。

    2、喝茶水

    想要預防秋燥,清除火氣,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補水,尤其是清熱去火的茶水最為適宜。

    谷谷丁菊花茶:谷谷丁、菊花、金銀花、桂花,搭配而成。可清火潤燥,緩解秋燥引起的咽喉不適等症。

    谷谷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稱,被中藥界譽為清熱解毒的“八大金剛之一”。有清熱、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瀉火除溼,降秋燥、去秋火等。可瀉火除溼,改善溼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

    菊花能夠疏風,常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

    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功效。桂花有潤燥作用,對面板乾裂、聲音沙啞、口腔炎等有一定療效。

    另外,桂花,性質溫和,擁有獨特的花香,可舒緩情緒,消除沮喪、緩和壓力,幫助身體對抗秋燥。

    二防:感冒

    有關資料指出,立秋將至,是感冒的高發期。

    雖然進入了秋季,但高溫仍在,不論大人或是孩子,依然喜歡吃冷飲,喝冰水,吹空調。

    這樣一冷一熱,便會增加感冒發燒的機率。

    建議:

    1、加強鍛鍊

    中醫講,久坐傷肉,久臥傷氣。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坐著,躺著,不鍛鍊,會導致昏沉,萎靡不振。

    久而久之身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抵抗外界病毒和細菌的能力減弱,進而導致感冒頻發。

    所以,想要預防感冒,增強免疫力,就要堅持鍛鍊身體。

    2、按摩鼻子

    研究顯示,有約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

    由於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所以,日常多按摩鼻子兩側,能夠有效預防感冒的發生。

    三防:風溼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覺得關節疼。為什麼夏天對著空調吹一點事兒都沒有,而夏天一過,這電風扇就能把骨頭吹疼?

    進入立秋之後,很多人會覺得關節酸脹、疼痛,最終引發風溼疾病。

    這是因為,在夏季人體出汗多,肌肉毛孔疏鬆,吹空調時間過長,寒氣都集中在腿上;

    秋天一到,不通則痛,就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症狀,嚴重者連走路都會覺得不舒服。

    建議:

    1、熱水泡腳

    經常用熱水泡腳,可促進足部,和腿部的血液迴圈。

    對預防和緩解關節炎、風溼病有很大的好處。

    注意泡腳水溫在38℃左右,時間保持在30分鐘左右即可。

    2、注意保暖

    立秋將至,天氣轉涼。人們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更要注意保暖。

    不穿溼衣、溼鞋、溼襪等,更不要貪涼,暴飲冷飲等。

    四防:脾胃病

    立秋將至,熱度尚未褪去,雨水較多,溼熱交蒸,合而為溼熱邪氣。

    而眾所周知,脾傷於溼,很多人便會在此時,出現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等症。

    所以,立秋將至,更要養護脾胃,助力身體健康。

    建議:

    1、生活規律

    都市人的常態:三餐不規律,熬夜,通宵,晚睡晚起等等。

    其實,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這樣毫無規律的生活習慣,會慢慢損傷脾胃的健康!

    所以,想要脾胃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做到作息規律,生活規律。

    2、按揉穴位

    中脘穴:中脘,是胃的募穴,能夠調動胃經的元氣。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線中點,即為此穴。

    方法:用拇指分別對此穴進行按揉,同時緩慢地進行腹式呼吸。

    作用:調理脾胃,輔助消化等。

  • 2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還有三天就要立秋亮,立秋後,雖然天氣還依舊會炎熱幾天,但是氣候的變化已經悄悄開始了,對於保養身體來說,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的,立秋本身對於我們來說也有很多的民間習俗,不僅針對於農作物,更多是針對如果在進入秋天后保養身體的,比如秋天的時候減少生鮮瓜果的食用量,因為夏季比較炎熱,很多人生鮮瓜果來降暑,但進入秋天以後。氣溫逐漸會降低,如果吃的過多。會造成體內溼邪過盛,容易引起腹部疼痛,腹瀉,痢疾等腸胃疾病。

    另外還要注意入秋以後這些食物可以多吃:

    1.橄欖,因為橄欖具有生津止渴,利咽祛痰的作用,在中醫中素有“脾胃之果”之稱,那麼進入秋天后,本身天氣就開始乾燥了,所以多吃橄欖可以起到潤喉,緩解咳嗽,以及肺部的一些小問題的作用。

    2.百合,百合也是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作用,特別適合秋天食用。

    3.生地黃,生地黃焗油滋陰益胃,涼血生津的作用,也是特別食物秋天食用的食物。

    其實是一秋天的食物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豆芽,菠菜,胡蘿蔔,芹菜,小白菜,萵筍,石榴,葡萄,山楂,蘋果,柚子等等,這些食物不僅能夠更好利脾胃,還能增強身體的營養,大部分都是應季的時令食物,更有助於健康。

    進入秋天之後除了飲食上的注意,還要根據秋天的天氣情況做好預防疾病的準備,進入秋天以後要注意:

    1.預防秋燥,秋天的特點就是天氣會變的乾燥,容易出現口舌乾燥,流鼻血等問題,因此要注意預防,食物合理搭配,還要足量的飲水,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蜂蜜或煮梨水,也可以吃一些銀耳。

    2.預防感冒,秋天乾燥的天氣為細菌的傳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因此更容易出現感冒的問題,所以要做好保暖的工作。還要適量的運動,增強免疫力。

    3.預防疲勞,老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麼秋天人體也會容易感覺搭配疲乏,所以要注意每天早睡,足量睡眠7-8個小時,還要注意適量的運動,來提升體體質,改善疲勞的狀態。

    4.預防受傷,秋天天氣逐漸變低,運動也更容易發生損傷,所以注意,外出活動,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熱身的活動,這樣可以儘量避免受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辛棄疾生在金地、長在金地,祖父又在金國為官,為何如此痛恨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