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aya
-
2 # 小艾g
這個說法我也不認同。這還要看因人而異吧。一直以來新的事物產生都有它有利的地方。也有弊的地方。這個手機其實跟網際網路一樣,其實它就是一把雙刃劍,但是你要怎麼去使用? 如果你只是用來娛樂用來看其他不良的資訊,那手機確實危害挺大的,但是你別老看他不利的地方,你看到他有力的地方嗎?我們現在一個手機出門吃穿住行。都可以解關其實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手機確實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至於說有的說小孩子。玩兒手機影響了學習各方面。這孩子需要大人的正確引導和管制。
-
3 # 快充電
去年暑假的一天,大約晌午時分,13歲的阿西娜接起我的電話,聽著像是剛睡醒的樣子。我們聊起她愛聽的歌、愛看的電視節目還有平日的休閒娛樂。
阿西娜告訴我,比起和朋友們壓馬路、逛大街,她們更喜歡待在家裡用手機聯絡。她們會使用Snapchat這種“閱後即焚”式的聊天軟體,那樣可以完全不受家長監督。
“沒有iPad或iPhone,我們都不知道怎麼活了。我們對手機的喜愛可能都超過了對真人的喜愛。” 阿西娜告訴我,對她和朋友們來說,手機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阿西娜現住在德州休斯頓,11歲就用上了iPhone。暑假大部分時間,她都一個人待在房間裡看手機。
代際差異巨大
作為一名心理學博士,從22歲起,我就開始研究代際差異,至今已有25年。我發現,青少年行為與情緒狀態在2012年前後發生了急劇變化。
通常,定義一代人的特徵都是逐漸出現的,只要各種信仰和行為開始顯現,都會持續下去。比如,“千禧一代”便是極具個人主義特徵的一代。
在我開始研究阿西娜這代人之前,我本已習慣了那種緩坡式的代際趨勢線。但如今的線形圖顯示,原先的緩坡變成了高山和懸崖,千禧一代的諸多標誌性特徵開始消失。
在我分析的從上世紀30年代迄今的所有代際資料中,還從未出現過類似現象。
起初我還想,這可能是稍縱即逝的,但這種趨勢卻持續了好幾年,在全美範圍進行的一系列調查也都顯示同樣的結果。
這不僅是一種量變,更是一種質變。
千禧一代和前幾代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世界觀的不同;而如今的青少年和千禧一代最大的不同,除了世界觀,還有生活方式。相比於早幾年成年的人,他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12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出現如此重大的行為轉變?
在此之前,2007至2009年美國經歷了“經濟大衰退”。同時,在那幾年,美國擁有智慧手機的人口超過了總人口的一半。
對青少年態度與行為的年度調查研究顯示:阿西娜這代人是由智慧手機以及隨之崛起的社交媒體塑造而成的。我稱之為“i一代”。
這代人出生於1995至2012年間,他們在智慧手機的陪伴下長大,高中前就有了Instagram賬號,對網際網路誕生前的時代毫無印象。千禧一代雖然也在網路的陪伴下長大,但網路並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2007年iPhone面世時,年齡最長的i一代成員剛踏入青春期;到2010年iPad問世時,這批人正在上高中。2017年一項針對全美5000餘名青少年的調查發現,每四個人中,就有三人擁有iPhone。
智慧手機流弊
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甫一問世,“螢幕時間”的流弊就引發了重重顧慮。但這些裝置的負面影響未能得到足夠重視:
它所涉及的,絕不僅僅是注意力持續下降的問題,從社交性質到心理健康,智慧手機的出現改變了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些改變波及美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類家庭。不論貧富、種族、區域,凡是有訊號發射塔的地方,就有活在智慧手機上的青少年。
對於在“前數字時代”度過青春期的人而言,這可能既讓人感到陌生,又有些不安。不過,代際研究的目的並不是感懷過去的美好,而是理解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代際變化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更多的則是兩者兼具。比如,比起外出參加派對,後千禧一代更喜歡宅在家中上網。在安全性方面,如此讓人省心的青少年真是史上罕見。他們出車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對酒精不像上幾代人那麼感冒,對飲酒的諸多弊病也都敬而遠之了。
然而和千禧一代比起來,在心理層面上,他們卻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之下:自2011年以來,青少年抑鬱症和自殺率急劇上升。
毫不 誇張地說, i一代正處在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心理健康危機的邊緣。在很大程度上,禍首就是他們的手機。
戰爭、技術飛躍、泥地音樂節……這些波及甚廣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在影響、塑造著年輕的一代。但是,從沒有任何一代人能僅僅由單一因素決定。
家庭教育方式、學校教學大綱以及文化環境,這些東西都在持續改變,它們的影響都不可小覷。然而,智慧手機和社交媒體雙雙崛起所帶來的地震效應,即便不說史無前例,也算得上多年未見。
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我們將電子裝置交到年輕人手上,這些裝置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深遠影響:讓他們變得很不快樂。
這樣的I一代
80年代,當我踏入青春期時,吸菸已經沒那麼時髦了,但對獨立的嚮往依然當道。我和朋友們將駕照奉若至寶,預約的考試時間都是在16歲生日當天,晚一天都不甘心。能開車意味著自由,要是父母問什麼時候回,我們會反問:“什麼時候必須回?”
可是,讓前幾代人魂牽夢縈的獨立,對今天的青少年卻影響力寥寥。相對而言,如今的青少年不太會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單獨出門。這種轉變令人咋舌:2015年,12年級(譯註:相當於中國的高三)學生的出門頻率還不如2009年時的八年級學生。
另外,如今的青少年也不太愛去約會了。他們喜歡發簡訊勝過當面交流,兩個青少年“談”了一段時間之後,才可能開始約會。在2015年,只有56%左右的12年級學生出門約會;而在嬰兒潮一代,這個比例約為85%。
伴隨著約會的減少,性行為也相應下滑,最明顯的是九年級學生――自1991年以來,性活躍的青少年的數量減少了近40%。不少人認為,性行為減少也許是近年來青少年發展趨勢中,最為積極的一種。2016年,青少年生育率降至歷史低點,較1991年的高峰下降了67%。
回覆列表
感謝你的邀請。手機是當代科技的產物,手機溶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它給現代生活帶來質的的變化,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大大推進科技生活化的程序,這是一個很了不起事情,現在全國遍及手機,無論城市農村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人們觀看手機的現象,特別是我們孩子也加入手機行列之中,由於孩子們沉泥看手機打遊戲,由此家長擔心會影響孩子們的成長,手機會毀了一代的疑問隨之產生。我是這樣認識的:(1)對孩子採取全封閉不可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工具,手機做為當代科技通訊工具孩子們不可能不去接觸,生活新時代的孩子必須掌握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孩子掌握手機理所當然無可挑剔,做為家長一定要引勢利導,做到玩手機一定不能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適時讓孩子解觸手機做到上網學習兩不誤。對那些瘋狂沉緬於玩遊戲而影響學習的孩子則應採取勸告引導教育方式,向孩子講清道理,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一定會知錯恢改的,關鍵是方法得當,絕不能採取對手機全封閉一棍子打死的做法。(2)家長身體力行控制看手機時間。孩子看家長,家長成為“低頭族”直接影響孩子,一天手機不離手兩眼不離螢幕的做法又怎能去引導孩子呢?因此家長一定自我控制好自己,管好自己才能教育孩子,看手機要嚴格控制時間 ,決不能讓孩子無休止隨意去看手機而影響學習。(3)讓孩子綠色上網接受正能量教育。網路複雜,教育孩子一定到正能量網站去觀看,接受先進知識和能量,堅決不看影響孩子成長的網站,讓孩子利用先進通訊工具接受正能量教育,這一點十分重要。(4)健康上網保護孩子視力。不要因孩子看手機損害孩子身體,特別要注意視力的影響,學校裡到處看到小眼鏡就是對我們家長的警示。 手機改變了生活,也改變孩子們的生活,手機提高了孩子們生活興趣和快樂,孩子玩手機做為家長只要能正確引導適當控制合理安排,擔心手機毀一代的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讓孩子們在手機時代的今天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