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韻劉姥姥
-
2 # 龍河小李
冬至上墳祭奠主要是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災,乞求來年減少饑荒與死亡。經過多年的演變,變成了祭祀祖先、上墳的習俗。
清明掃墓、祭祀則是源於介子推的故事,後形成一種傳統節日。
介子推故事: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3 # 羽飛文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清明》,可以說是餘韻悠遠,流傳至今。詩句中所寫的“清明時節”,就是今天我們用來祭祀祖先,緬懷英烈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踏青節、行清潔、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一般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避禍,被迫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重耳登上皇位後封賞群臣時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慕名利隱居綿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之後卻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長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節後一天為清明。這是清明來源說法之一,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有待商榷。
其實,我們古人用來敦促春耕的節氣,便是清明,但它怎麼就變成了紀念祖先的節日,難道程度上與上已節和寒食節有關,上巳節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古人往往會臨水洗浴,郊遊踏青。而寒食節就沒有這麼歡樂了,在這個期間,古人會禁菸火,只吃冷食,並拜掃祭祖,在隨後的演變中,上巳節、寒食節與清明節,最終“三節合一”。形成現在我們今天熟悉的清明節。如今的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
再來說說冬至。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
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最早制定出的節氣,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民間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之說,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結之日。中國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華人對冬至很重視,有“東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風俗。冬至意味著嚴寒的到來,也昭示著回春的腳步。
綜上所述,清明和冬至不僅是節氣點,同時兼備了人文關懷,吃水不忘打井人,對祖先的緬懷之情,時刻牢記在心,並代代相傳,這或許就是我們偉大中國夢能夠實現的一個必然所在。
-
4 # 置心閣風水諮詢
很多人都知道清明節前有寒食節,這個節日早已失傳。所謂寒食就是禁火,只能吃事先準備的熟食。寒食節的源於古代求新火之制。到了春秋時代的晉文公時期,與介子推的傳說相聯絡,成了寒食節,唐之後便融合在清明節中了。
晉文公流亡期間因飢餓仍不忘百姓,介子推因感佩而割股事君,後來又因重耳返國是遺棄曾用過的破草蓆而悄悄離開,等晉文公想起介子推,欲令其出山而火燒綿山時,介子推不願見重耳,寧願與老母親燒死在山中。
重耳親自進山尋找,終於在一棵燒殘的柳樹下發現介子推母子焦黑的屍體,不禁躬身下拜而放聲大哭。重耳痛惜萬分,正準備將其母子移屍厚葬時,發現介子推血書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重耳事後下令將這日定為寒食節。第二年寒食節時,重耳率群臣來到綿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著孝服徒步登山祭奠,與群臣敬重地戴柳祭掃墓冢之後,又將這一天定為清明節。後來風俗世代相傳,演變至今,每年清明節,人們都為逝者掃墓,以示懷念。
冬至的由來至祭祖之俗,早在東漢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記載,說民間要向玄冥和祖禰供薦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記載,至宋代多起來。《東京夢華錄》講京師最重冬至節,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武林舊事》說以餛飩享先。明清時代冬至祭祖盛行。
而冬至祭祖的由來,在明嘉靖《江陰縣誌》中記載:“節朝懸祖考遺像於中堂,設拜奠,其儀並依元旦。”在宗族制度興盛的南方地區,祭祖往往在祠堂進行,嘉靖江西《南康縣誌》:“冬至祀先於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風俗,如萬曆《建陽縣誌》說:“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禮。”福建祀祖用專門製作的粉米圓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於家,祭於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樣,在家廟祭祀祖先。
-
5 # 使用者楊緒成
俗話說:人窮改門,人富遷墳。冬至屬於萬物沉睡(冬眠)季節,適合遷墳。清明萬物己甦醒,不忌遷墳,應適當掃墓。
-
6 # 擺渡00825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7 # 壬盛堂堂主
只有修過墳墓或者撿過骨頭的人才能明白這個道理。人過世後埋在土裡會腐爛掉,墳頭上的草它的根會長到腐爛掉的棺材裡吸收各種有機營養。或者撿過骨頭的,草根長到金罐裡吸附在人的頭骨上,就像人的頭髮一樣。有無相生,逝去的親人身上的氣場留在骨頭上,透過地氣也叫生氣的感應,會把這個地點的生氣能量場發射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地下為陰地上為陽,地上的草其實就像子孫後代,需要整理修剪,才能像果樹一樣收穫良好的果實。
回覆列表
祭奠故去的先人,各個地方可能會有很多相同或者不同。我一直覺得入鄉隨俗最好。
我們這裡是三個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初一。
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研究忌日的來龍去脈。每年到了這個日子大家都相繼上墳。我覺得順其自然就好了。
你可以問問老年人,也可以到檔案館查資料,做個全面考察。
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