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工作師一菠蘿君

    法國作家拉 • 封丹寫了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使出渾身解數,狂風呼嘯,試圖吹掉行人的衣服。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寒冷,把大衣裹得更緊了。

    而南風徐徐吹動,使天氣溫暖起來,行人因為覺得暖和,相繼脫掉大衣。這場比賽,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旦方法錯誤,反而適得其反。

  • 2 # 智本社

    理性,與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概念很相似,所謂“經紀人”是以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為目的而進行經濟活動的主體,所以 "經濟人"又可以稱為理性經濟人。

    亞當斯密就指出,麵包店老闆起早貪黑為其他人生產麵包,並不是因為他有多愛世人,而是因為他自己可以從中獲利。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能讓整個社會的利益最大化,這是我們熟知的市場理論。

    但後來的邊際主義學派提出了效用論,認為“理性經濟人”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單純的金錢最大化。舉個極端的例子,前些年有些年輕人為了購買新款蘋果手機,居然去賣腎。在大多數人眼中,這些年輕人無疑是非理性的。

    但從效用論的角度解釋,這些年輕人因為獲得新款蘋果手機的效用,對他個人而言已經超過了自己身體的器官,所以他的行為對他個人來說也是理性的。只是他的這種理性無法被社會上大多數人所接受。

  • 3 # 錦繡中華一捧土

    追求理性並沒有錯,只是在追求理性的時候,不要忘記了理性並不是壓抑自己個性,而是根據事務的本質和規律,透過現象抓住事務的本質,採取必要的方法措施,對事物的程序進行干涉的過程。所以追求理性是人們處理矛盾問題的基本態度,但是究竟對問題處理結果如何,還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因為非理性因素的爆發並不是理性態度的必然結果。理性是解決問題和矛盾的前提,並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萬能鑰匙!

    對於處理問題或者矛盾,人們需要注意的就是:

    第一,處理好自己情緒,讓自己平心靜氣的直面問題和矛盾,不做盲目的決策,一定要冷靜面對。

    第二,對於具體問題認真分析,做出客觀的評價,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查詢解決問題的已經必備的條件,還有那些條件需要去創造,藉助那些因素去創造。

    第三,要知道採用目前的措施,可能有哪些問題迎刃而解,那些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某些方面還會產生新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只有客觀評估了自己措施的結果,才不會驚慌失措,當然就杜絕了非理性的爆發。

    但是事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瞬息萬變的。那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想法是天真的,所以做到與時俱進,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才會讓自己逢山開路遇河架橋!

  • 4 # 小幽

    思維和情感是兩種對立的主導心理功能,一個人過度運用思維的時候其情感功能會受到壓抑,如果得不到分化就會變得愈發原始,並且會長時間壓抑至無意識不斷累積,久而久之就容易不受自己控制,甚至在某些刺激下突出,也就是非理性爆發

  • 5 # 魏彥豐

    追求理性卻導致非理性爆發。理性可以解決別人的很多問題,然而理性更多的是對自己本性的壓抑。壓抑太久,不得疏導,必要以非理性形式發洩出來方可復歸於理性。這也是人需要休閒、娛樂的原因,也是“狂歡”的必要。

    要防止理性主義者的非理性爆發,要定期疏導。精神不要總是緊繃著,要適當放鬆。即便心理諮詢師本人也需要督導定期疏導。

  • 6 # 雷小阿倫

    人都是感情的動物,都有著貪圖享樂的本性,之所以理性,是因為自我剋制的結果!自我剋制當然沒錯,甚至是成功所必須的,但是過於嚴苛的自我剋制會讓人壓抑!俗話說“物極必反”,更不用說感性的人性了,壓抑久了必然要宣洩,要發洩,這樣就造成了不理性的爆發!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不用過於的苛求自己,在計劃內給自己一定的休息放鬆的時間!就比如減肥,每天都嚴守枯燥的飲食規律不如在計劃內固定的時間有頓“欺騙餐”,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到減肥的效果,反而容易更加的堅持下去以至於形成良好的習慣!總而言之,過於理性和過於不理性都是不好的兩個極端,試圖取得中間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 7 # 煙淡淡

    我打算從人們日常生活行為(比如:買手機、相親、剪髮、看電影)出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各種心理效應的誘導下,人們經常會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我逐個例子來分析:

    買手機

    你去店裡買手機,考慮一款手機,3999元。你覺得有點貴。你的預算是3000元,因此你猶豫不決。這時候店老闆向你推薦另一款手機,價格4999,效能跟這款3999的手機差不多,但是價格貴出1000元。在對比之下,你很快就能感覺兩者價效比的差距,很快就下定決心購買3999元的手機,儘管它超出了你的預算

    你的理性告訴你,你只有3000元的預算,你必須在這個價格範圍內選擇價效比最高的手機。但是你的行為:“在3999元和4999元的手機之間,選擇了3999元的手機”,卻是非理性的

    這是心理學的“對比效應”在誘導你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

    “對比效應”是指:當兩個不同的方案擺在你面前,你會傾向選擇其中那個“看起來更好”的方案,儘管這個方案並不是最優的選擇

    相親

    你是一個對另一半的顏值有要求的男性,你要去相親

    你今天的相親物件,長相一般,顏值達不到你的要求。但是她帶了她的閨蜜,她的閨蜜長得更一般,甚至有點醜。這時候你會覺得:她的顏值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但是後面幾次的單獨約會,又讓你似乎有點後悔,因為你不管怎麼看,會發現她並不漂亮

    這是心理學的“評估效應”在誘導你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

    “評估效應”是指:在沒有比較物件的單獨評估模式下,人們關心的是評估物件本身是否好;而在有比較物件的聯合評估模式下,人們關心的是評估物件是否比別的參考物件要好

    剪髮

    你去剪髮(洗剪吹,不燙不染),服務生告訴你,有2個不同的檔次:首席剪髮118元、總監剪髮138元。你覺得118元就差不多了,是大眾消費水平,沒必要多花20元,所以你很可能會選擇118元的首席剪髮

    但是如果服務生告訴你,有3個不同的檔次:首席剪髮118元、總監剪髮138元、督導剪髮198元。這時候你的心態就會發生變化。一方面,你會不好意思剪最便宜的;另一方面,你覺得198元的督導剪髮,比138元的總監剪髮貴了60元,而138元的總監剪髮,只比118元的首席剪髮貴了20元,所以你很可能會選擇138元的總監剪髮

    這是心理學的“折中效應”在誘導你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

    “折中效應”是指:當一個選項集合裡新增加一個極端選項後,會使原來的選擇方案成為折中選項。即使這個折中選項,在選項集合中不存在絕對佔優關係,它也會更具吸引力,被選擇的機率增大

    看電影

    你在網上提前買好了電影票,付了錢。然後你來到電影院,進入放映廳,開始看電影。看了15分鐘之後,你發現這部電影不好看,此時已經不可能退票退款了。這張電影票的錢,就是沉沒成本

    如果你是一個理性的人,你就會立刻離開電影院,把時間拿來做別的事情。但事實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忍受著把電影看完,白白浪費2個小時的時間

    這是心理學中的“沉沒成本效應”在誘導你做出“看似理性、但實質上非理性”的行為

    “沉沒成本效應”是指: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不可挽回的沉沒成本,在花出去之後,仍然會左右人們後面的決策

    總結下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本著追求理性的美好願望,卻往往會在“對比效應、評估效應、折中效應、沉沒成本效應”等諸多心理因素的誘導下,做出不理性的決策,導致瘋狂行為,比如:支出更多金錢、做出違背初衷的選擇、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等等,所以應該儘量避免

    END

  • 8 # 蒼朗58876989127

    追求理性?很多人都具有理性的強大能力,但這個社會環境的複雜程度就憑你的理性就能改變嗎?理性是避開一些問題?這不是理性是在逃避冷漠是感性的,理性很累會受盡折磨,最後被社會的恐怖冷淡所崩潰!理性只屬於內心強大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突發心臟問題猝死,有什麼平時預防或者自救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