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旁觀者嵐

    我也有看不下去的名著:《尤里西斯》,《唐吉訶德》,《戰爭與和平》等,狄更斯別的小說我都很愛看,但就是不喜歡《匹克威克外傳》。一般我就不看了。

    有些小說看不下去並不奇怪,因為和個人經歷,對作品時代的瞭解和興趣愛好有關。

    但另一方面,閱讀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能培養人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和擴大知識面,能看到和體驗其它人的生活。閱讀能力是需要培養的。

    首先建議根據個人情況,如果你有專業,需要不斷知識更新,或者年齡比較大了,不願再動腦筋,那看不懂就算了,看一些淺近的或你比較感興趣的文學作品就好了。但是如果還年青,或是搞文學藝術類工作,或是管理類工作,如果有時間,可以少說點遊戲,多看一些中外名著,名人傳記和歷史、哲學類書籍。

    讀書中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不愛看外國小說,先是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外中國人名太長,有些翻譯者注意到這個問題,就儘量簡化,如伊麗莎白,班納特,就簡稱麗萃,這樣就容易讀多了,另外一個是作者的硬譯,把有趣的故事變的冷冰冰的。

    其實題主所選的《巴黎聖母院》是練習外國小說閱讀的很好的選擇,主要人物不多,故事很簡單,譯文也很流暢,如果題主有意看下去,就把很多字的名字簡化,如愛絲美拉達,卡西莫多,你都簡化成兩個字,試著慢慢讓自己看下去,這是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揭露了教士和封建統統治者的骯髒。如果還看不下去可以找些更簡單的如《傲慢與偏見》,《苦兒流浪記》,或更有趣的《基督山伯爵》看,看多了之後再重新看這本書。

    如果連中國小說也看不懂,我建議先看《三言二拍》舍掉開頭的定場詩只看故事,或者先看《西遊記》原著,如果有一定古文水平,可以看《聊齋志異》。

    只要下功夫,由淺入深,一定能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培養閱讀習慣,從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師那裡吸取思想和文化的營養吧。

  • 2 # 年年歲歲一床書

    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喜歡外國文學,從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到二十世紀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大部分的經典作品我都讀過。

    我想說的是:肯定會有這種感覺!尤其是讀《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這兩部大部頭的時候,四年前買來,四年後仍然十分之一都看不下去。這種情況太正常了!

    經典其實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名詞。我們不會稱前幾年的作品為經典,因為它們缺乏時間的積澱。故而,倘若我們沒有一定的知識背景的話,讀起來只能算是一知半解,雲裡霧裡。以《巴黎聖母院》為例,如果不瞭解十九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思潮的話,我們讀起來就沒有一個巨集觀的文學史背景。如果我們不瞭解十八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文學的話,就完全不懂得雨果為什麼要把艾絲美拉達寫得那麼美,把加西莫多的外貌寫得那麼醜心靈卻那麼美,還有為什麼要寫那麼多金絮其外、敗絮其內的人。他不僅僅是為了批判與表現人性,而是用“美醜對照”原則來反對呆滯的古典主義原則。如果我們不瞭解雨果的革命觀……如果我們不瞭解當時的政治歷史……

    要真正讀懂一部經典要知道太多的背景知識了,比現在瞭解一個社會熱點要困難得多,讀不下去很正常。但是,如果在閱讀這些經典前,能夠在腦子中建立起一個巨集觀的歷史脈絡的話,讀起來會輕鬆很多。

    另外,一些外國文學作品的可讀性,可能還與翻譯水平有關。有些出版社翻譯的作品,真的是暴殄天物啊。建議選擇譯林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刷局、上海譯文出版社等知名的出版社。

  • 3 # 牧牛的少年

    有些人真的是喜歡裝x,亂講。雨果的書是出了名的喜歡廢話,喜歡講與故事有一點關係,但沒啥大關係的內容,再加上翻譯的問題,所以讀起來就是很難受。當年讀他的《笑面人》,都把我讀傻了,一本書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廢話。剛接觸名著,尤其是喜歡看網路小說這種故事性強的讀者,不建議讀雨果。

    如果樓主想讀名著的話,建議還是先讀中國的,比如魯迅,老舍,餘華,路遙等人的,想看四大名著也沒問題,不比外中國人的差。實在想讀外中國人的話,建議讀俄羅斯,美國的書,故事性強,接近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像英國、法國的名著特別喜歡無病呻吟,東拉西扯,廢話太多。當然也有好看的,比如我最喜歡的大仲馬,故事性非常好。英國的偵探小說也不錯,比如阿莎的就非常好看,不過不算傳統的世界名著。

    其實在我看來,讀書就是為了開心,就是讀故事,自己喜歡看就好。以前我也經常以自己讀的是世界名著,其他同學只會讀網路小說,武俠小說,而嘲諷他們沒有文學素養。但現在看來,這純屬胡扯,說的難聽點就是裝B而已。

    什麼是好的小說,我認為有兩點基本要求:一個是故事性,另一個是客觀性。故事性大家都懂,就是好看,就是一波三折。

    那麼客觀性是啥呢?客觀性就是故事的發展不能是作者想怎麼來就怎麼來,而是要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著名作家的段子,比如說哭著把自己最喜歡的角色殺死了。為什麼要殺死自己最喜歡的角色呢?就是隻有這樣才能讓整個故事說的通,才能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

    對於傳統世界名著來講,客觀性就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故事的發展必須和現實的發展規律一樣!比如說太陽要東昇西落,地球要有引力,人有好有壞,甚至說有三六九,有活著的無奈和苦澀!他們的故事可能是自己瞎編的,但卻完全有可能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發生一個差不多的故事。

    但其實小說還應該有另一種客觀性,就是自己給自己的故事設定一個發展規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故事的世界架構!這就是我們經常讀的通俗小說,比如武俠小說,仙俠小說,乃至西方的魔幻小說。這種小說雖然寫的人多,看的人也多,但真要講起來,其實好看的作品不多,寫得好的人更少!

    大家可以看看咱們中國的網路小說,就是這種情形,前面的世界觀構架的不錯,但寫著寫著就崩了,最後只能是世界結構變了又變,這就讓整個故事的發現偏離了客觀性。所以說中國的網路小說一直很難出《魔戒》《冰與火之歌》這種神作。順便說一下,其實冰與火還好,是個正常的小說,而魔戒,無論是《精靈寶鑽》還是《霍位元人》,並不完全是小說,更像是史書,寫的非常簡略,就是簡單的記敘故事,讀起來也很難受,但為什麼它卻成為整個西方魔幻小說的鼻祖代表,並且給了無數作者以啟發呢?就是因為它的客觀性做的好,你自己讀它故事的前因後果,非常完整,特別符合它本身的世界架構!所以說一部小說的客觀性極為重要。(畢竟在我看來,能寫小說的,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故事,所以故事性其實都是有的)

    因此,希望樓主就是想看啥書就看啥書,喜歡就好。但還是希望你一個字一個字的讀,認認真真的讀,仔細思考整個故事的框架,結構,而不是一目十行,就是看個過癮!(當然,心情不好的時候看個爽文,發洩發洩,也不錯!)

    最後推薦一些好看的小說:

    通俗類:冰與火之歌,時光之輪,鬼吹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孤島之鬼,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三口棺材(我心中的第一推理小說),白髮魔女傳,多情劍客無情劍,金庸武俠小說,海底兩萬裡,基地系列,三體,球狀閃電,流浪地球,帶上她的眼睛(我覺得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都值得一讀)

    世界名著類(趣味性較高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魯濱孫漂流記,格列佛遊記,唐吉訶德,飄,老人與海,契科夫短篇小說集,歐亨利短篇小說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很有時代感的小說),駱駝祥子,貓城記(老舍的諷刺性科幻小說),活著,平凡的世界,許三觀賣血記,魯迅全部小說。

  • 4 # 思力讀書

    哎,這種感覺我也有過。求學唸書時,老師說這些經典名著你們考上大學後應該認真閱讀,於是暗暗搓搓地計劃著上了大學後我要讀哪些哪些經典名著。然而大學裡的放羊生活讓我這個自制力薄弱的傢伙開始放飛自我,圖書管裡借到的那些經典名著要麼只翻開了前幾頁,要麼就是反覆續借,卻總也到不了讀完的那一天(不過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卻看了個遍)。工作之後,能夠用來讀書的時間更少了,也更神往讀完經典名著後的那種充實與睿智。於是在家裡有了書房之後,堅決貫徹“買買買”原則,將那些經典名著努力往家搬運,似乎當名著充斥書架時,自己也成為了有逼格的真正讀書人。

    我知道那些經典名著是有意義與價值的,也很虔誠地想要閱讀它領悟它,可為什麼開啟之後總是無法深入下去呢?

    原因一:經典名著不是我的興趣愛好

    發現這個真相真讓我萬分沮喪。原來一直自詡“會讀書”的我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愛讀書,我的“會讀書”不過是會應試考試罷了。當沒有了應試壓力,讀書成為個人選擇的時候,經典名著的燒腦與複雜讓我這個經受過應試苦讀的傢伙望而卻步,寧願將它們請上神龕,也不願意將自己再自虐一遍。

    原因二:經典名著的閱讀難度大

    雖然閱讀經典名著不是我們每個人骨子裡的興趣愛好,不會像玩遊戲、刷抖音、玩音樂、體育競技那樣樂在其中,能夠獲得確定性的滿足,甚至不確定的獎勵,但經過時間洗禮和沉澱的經典始終是人類文化的瑰寶,是應該學習和閱讀的,即使學習和閱讀它們的好處會延遲到來。但經典名著又是燒腦的,它的閱讀難度絕不是那些快消文章可比。沒有高度專注,一心一意,就很難進行有效閱讀,所以拿起經典名著翻翻又放棄就成為我的常態選擇。

    那要怎樣才能迎難而上,啃下經典名著這樣的大部頭呢?

    1.設定時間期限和輸出要求。

    既然閱讀經典名著是我們生活的必須,那我們就可以想辦法創造條件去完成它。比如閱讀《巴黎聖母院》,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一份讀完它的時間表,並具體到每天的閱讀量,然後明確輸出任務:每一章寫出5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當目標明確、具體,且有時限、可完成,讀完《巴黎聖母院》就成為可預期的事情。

    2.適時給自己一些完成任務後的小獎勵

    心理學研究早就證明,人的行為是需要激勵的,否則堅持就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因此在我們完成每日、每週、每月讀書計劃時,都可以給自己一點小獎勵,讓自己提前享受一下按時讀書給自己帶來的好處。也許當你堅持到100天的時候,不用激勵你也能繼續做下去,讀經典名著就會成為你的習慣和本能。

    3.創造相對純淨的讀書環境

    經典名著不像暢銷書,易於閱讀和理解,可以隨時隨地翻翻看看。因此在讀經典名著時,一定要營造一個有利於自己進入專注狀態的整體環境,隔離噪聲,摒棄雜念,這樣才能真正深入經典,領悟經典。

  • 5 # 小布頭

    <瓦爾登湖>是一本好書,估計很多人聽說過,我也跟風買了,但看了個開頭,十多年了,前段時間從老家翻出來,嗯,還是很新,就是有點故紙堆的味道。

    《三國演義》經典吧,四大名著,我沒看過,書自然是買了,但實在是看不下去呀。

    《紅樓夢》看了好多遍,記得最早是在初中看的,暑假借了同學的書,厚厚的4冊,從此入了紅樓夢的坑,買了好幾本,因為換地方了,沒帶著,想看了,繼續買。

    當然也有很多人完全看不進去《紅樓夢》

    其實看不下去很多經典名著是很正常的情況,畢竟每個人的知識,興趣,個性 都不一樣,讀不下去是正常,都能讀進去,我得懷疑真實性了。

    很多時候,所謂的必讀書單,估計開書單的人都未必全部讀過。反正每一本書都可以在網上搜到大把的介紹,不管多爛的書,總有人喜歡的。

    所以,沒必要為自己看不下去所謂的經典名著而慚愧,看不進去就看看能看進去的。

    你的人生並不會因為少讀了一本經典名著而有不同。

    可以多讀一些通識的書籍,提高底層邏輯的密度,一樣可以擁有豐富的人生。

  • 6 #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以前有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不但能長見識豐富自已的頭腦,而且也能夠在書中吸取一些,自已生活裡所需的各種營養。有很多喜歡書的朋友,在以前那個知識匱乏的年代,逢書必看有書必讀。什麼古今中外及各個門類的,幾乎都讀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外國的名著很多,如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小仲馬的《茶花女》,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還有很多諸如莫泊桑的諷刺小說《項鍊》,凡爾納的科幻作品,柯南道爾的偵探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好多破案的精品書等等。

    中國的書除了四大名著,當然還有很多古代近代及現代的各類書舉不勝舉。絕對會讓人目不暇接的看個沒完,怛時過境遷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則很少再會有人去,抱著大部頭的書看個沒完沒了啦。產生這樣的狀況沒有其它原因,只是時代網路傳播知識進步的一種必然結果。人的精神頭腦和物質的身體,就好似一張空白的方格紙,或者講是一口沒有吃飽飯的肚子。需要寫字填空或吃飯充飢,來滋養和豐富自已。以前的生活和現在沒法比,幾十年前的人們,作息節奏感很慢事很少,當然更談不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了。

    除了日常的學習工作外,幾乎沒什麼事可做。業餘生活及其單調。看電影看書自然就成為了那個歲月,人們二項最重要的精神生活。電影不可能每天都有,但書可以天天看。很多人的業餘生活,都用在了看書上,那是一個追本精神至上的火紅年代。然而現在快節奏感的社會,則是一個以金錢物質為主的利益時代。大多數人工作壓力重各種事又很忙,也沒功夫去讀那麼多的作品及鉅著。再者一說,現代各種豐富的精神物質文化生活,快捷便利的網路傳播媒體。也大都填滿了人們心靈深處的各種空隙,因此也就阻礙了人們十分強烈的讀書欲。

  • 7 # 聿遠

    題主好。關於你這個問題的感受我感覺到很正常。

    因為你看了不是給你看的書嗎。

    為什麼一定要讀什麼名著啊。特別是外國的。光記憶那個彎彎繞的名字已經崩潰。

    一定要讀名著其實沒有什麼很充足的理由吧。

    不讀名著也不會死吧?

    難道就是為了聊天唬人嗎?

    吹牛的時候說,我看了什麼名著,能說過123。

    其實不然。

    特別是外國的名著,

    比如戰爭與和平。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

    比如比如……

    所有的書,不是你想看就能瞭解的。

    如果你不瞭解小說的歷史背景,只是看見一盆漿糊。甚至會得出與作者理念相反的結論。

    勸一下題主,如果真的喜歡國外文學,先從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裡的森林靜悄悄等開始。

    然後看一些歐洲短篇小說。

    法國的莫泊桑的羊脂球。

    俄國契科夫的變色龍。

    美國的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

    也許會有些收穫。

  • 8 # 詩心痴語

    我也有同感。越到中年,這種感覺就越明顯。個人覺得,一是家務繁雜,時間和精力有限;二是靜不下心來。

    現在想來,讀書,確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我是七零後 ,農村人。從小學到初中,基本上沒有機會接觸名著。對《紅樓夢》、《西遊記》的認知僅限於看過的電視劇,“名著”是一個神祕的嚮往。

    上了縣城高中,眼界開闊了一些,第一次見識了圖書館,欣喜萬分的發現 ,書,原來是可以租來看的!如果誰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的好書,真是相當有面子的事。一本《唐詩宋詞》,一本《紅樓夢》,全班幾十個同學輪著看,外班同學也來借。那叫一個搶手啊!

    《巴黎聖母院》就是那時候看的,盜版的,許多錯別字,但是並不影響讀書的熱情。《醒世恆言》看了一個月吧,同桌借外班朋友的,課間借來看一段過過癮。

    偶然得到一本殘缺不全的《吶喊》,高興了好幾天,覺得書中的阿Q簡直可愛死了!他居然一本正經的質問老尼姑“你的蘿蔔,你能叫它答應麼?”

    人怎麼能無賴至此的?魯迅先生對小人物的刻畫簡直入木三分,真是絕了!

    還記得攢了好久的零花錢買了一本盜版《天龍八部》,十二塊錢,厚厚一大本。

    下雪的夜裡,擁著溫暖的棉被,沐浴這橘黃色電燈光,讀到蕭峰一己神威,大戰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窗外雪花簌簌,書內掌風颯颯。一口氣看完蕭峰大展神威破強敵的情節,長舒一口氣,心情喜悅輕鬆到了極點。

    後來成家生子,空閒時間漸漸少了。及至迷戀上電子,讀書就更少了。

    其實離書本遠了一點,並不妨礙對名著的熱愛。

    我下載了一個蜻蜓Fm,裡面有許多名著原文播讀。《西遊記》、《紅樓夢》反覆聽了好幾遍了,現在又從頭開始聽《西遊記》。洗衣服聽,做飯聽,睡前聽,一點也不耽誤。論起感悟,比抱著書看收穫的還要多 。

    所以啊,名著就是名著,經歷了時間考驗流傳於世的寶貴精神財富,其光輝是不會輕易 被埋沒的。

  • 9 # 知宛文苑

    我確實有過這樣的感覺,知道人家是文學名著,看了之後可以多多學習別人的寫作經驗,還能和別人吹噓一番,可是有的名著真的是看不下去,尤其是外國名著。前幾天想挑戰一下自己,拿了三本外國名著:《老人與海》、《巴黎聖母院》、《紅與黑》,結果發現自己挑戰失敗,而且是徹底失敗了哈哈。

    《老人與海》我是真的看不下去,這種十分平淡的敘述格調讓我覺得很枯燥。《巴黎聖母院》是老師經常提起的作品,略微知道一些內容,可是也看不下去,《紅與黑》亦是如此。

    我想起覺得好看的外國名著恐怕只有《傲慢與偏見》了,文字比較有趣,通俗易懂,不會一來就大堆記不住的名字,情節有一定的曲折,最重要是看著不會打瞌睡哈哈,看完之後有看第二遍的想法 ,電影也挺好看的。

    不過要是實在看不下去也別勉強自己看了,世界上的書有那麼多,你這一生也無法看完。如果想通過看名著來提高自己,可以先從自己能看得進去的,簡單一點的看起,然後慢慢看比較難的書來突破自己。以上就是我的見解了,多讀書,讀好書,有好處。

  • 10 # 君說新語

    您好,人跟書也要看緣分,很多經典名著看不下去很正常的。在我中學的時候,看了大量的名著,比如《巴黎聖母院》《呼嘯山莊》《三個火槍手》《霧都孤兒》等等,這在枯燥的學習之餘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樂趣。 我的看法是,如果一本書讓你讀不下去,不必勉強,先放一放,選擇一本你可以讀下去的。

    說起名著,很多人都會有一種錯覺,覺得讀名著是一種看似很高雅的行為。 當自己找了某些名著來讀的時候,卻發現“根本看不下去”,就覺得是自己文學素養不夠。就比如《巴黎聖母院》,對建築的描寫就佔了七八十頁,行文也不夠簡潔,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再比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文字雖然很簡潔,但是簡單的情節,大段的獨白也會讓很多人覺得索然無味。

    這兩本都是廣受讚譽的名著了,我讀《巴黎聖母院》的時候,開頭也很難看進去,但隨著情節的慢慢推進跟衝突,副主教的道貌岸然,艾絲美拉達的純正,敲鐘人卡西莫多的善良跟對愛情的渴望都深深吸引了我, 其實這是一本好書, 只是可能不合你的胃口罷了,一言蔽之,你看不進去的書,可能跟你緣分未到。

    再說《老人與海》,這本身從擁有到看完,我用了差不多5年的時間,開始也是根本讀不進去,但過了幾年時間,我在kindle上再次開始閱讀, 這時候一氣呵成,體驗到了海明威簡約而不簡單的文字功底。

    他渾身顯得很老,但雙眼除外;它們有海水的顏色,透露出樂觀和永不言敗的神色。

    這是《老人與海》開篇中的一句話,就把老人蒼老而堅毅的形象恰如其分地描寫出來了。此書帶給我最重要的影響是,“直男癌”的老人,在茫茫大海上孤身一人跟大魚搏鬥,那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在那之後,每當我寫東西感覺自己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時候,我就會想到書中那句。

    你可以毀滅我,但是你永遠不能打敗我。

    這就是這本我開始“根本看不下去”的名著給我帶來的積極影響。

    另外一方面,在我看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跟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紅》的時候,開頭就深深地被吸引,恨不得一口氣看完。但我也有嘗試了幾次,實在看不下去的書,比如《傲慢與偏見》,可能跟它實在無緣了。

    按照我的經驗,有些你“實在看不下去”的書,不妨多嘗試幾次,隨著閱歷的增加,跟心境的變遷, 也許就能柳暗花明呢,但如果實在沒辦法看下去,那隻能放棄,換另外一本。要相信,總有一本適合你,正如,總有一個姑娘適合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刺客信條新作《刺客信條:ODYSSEY》有什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