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一穴位

    百善孝為先。問了這個問題說明題主善良,孝順;家裡具有一定的傳統中國家庭氛圍,“養兒防老”是傳統中國家庭的一種文化(壞好我們不去評判),當有了這樣的問題產生時,我們該如何做,這是非常考驗智商與人性的,接下來的說法,純屬愚見,不喜勿噴:

    1.找準問題根源:老小孩,老小孩,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會出現社會功能的退化。當下大多數人為了生存,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奮鬥”。在發展經濟的路上不斷的拼搏,一天的時間,精力有限,當你全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常回家看看”成了一種“奢侈”。老小孩內心是百分百支援的,可時間長了,孤單,寂寞會在其“潛意識”裡發酵,有了身體問題,哪怕極小,也會將其放大,然後透過“生病需要照顧”來滿足對孤單與不受重視;還有的以前生個大病或身邊有朋友,親人因為重疾離開的,被嚇到了,這個時候就會將疾病的恐懼感升級;還有一類人,被寵慣了,有點問題,小題大做;最後一類學習養生學的入迷,對健康過度敏感,這個就是“學而不思則罔”。

    2.解決問題:記得你學走路時那個一次次扶你起來的他(她)嗎?記得你尿褲子時第一時間給你換尿布的她嗎?記得你一個字一個字學語時的她(他)嗎?現在只不過反過來了。越是覺得煩,問題越激化,老人家真的容易出現大問題,解決問題需要耐心,我們看第一類,雖然多數老人都不會主動因為這個騙孩子,但,你可以一週,一個月陪陪老人家,做頓飯,領著老人溜溜彎,遛彎的過程中誇其身體進步,健康,鼓勵其種下“我是健康的”這種意識;有時間陪老人學習養生,將健康實用小知識講講,老人認知能力下降,你的解讀,比認識一個養生大師都精確,因為,你們一起學的,你又不斷查資料,父母對子女的信任永遠是最高的,發過來,你也沒讓他看見你學習,上來就反駁,這個時候你反駁的不是養生大師,你反駁的是“我辛辛苦苦學習的知識”。鬧的家裡越來越不和諧,老人的害怕會越來越重。

  • 2 # 冷冷醫趣

    許多老年人只要身體稍微不舒服,便會過度緊張,不斷尋醫問藥,即使醫生明確表示問題不大或者沒什麼病,他也不相信。這種過度敏感,經常為“某些身體症狀”而焦慮不安,並由此而產生不良情緒的心理問題排除軀體疾病,往往屬於“老年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老年人不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適,但是因此覺得自己已經得了嚴重的病並感到十分煩惱。這種過度擔憂自身健康狀況不相稱。病人常常不自覺地誇大自身病情,並常常會表現嚴重不安。常反覆就醫急切希望透過檢查做出診斷並治療。醫生的解釋也常常不能令老人滿意。

    據說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老人受疑病症困擾,由於疑病症與老人性格和經歷有關,常常難以透過簡單溝通得到緩解。心理治療和家庭治療很重要,常常需要加以藥物輔助治療。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明確一點疑病症也是一種病,不要因為醫生說沒病或者問題不大就不加以干預,心理疾病比軀體的病更難以治療。需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子女或者愛人要重視。

    家庭成員要明白老年人心理特點,要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心理上和生活上照顧,逐步想辦法使其明白家人的重視,使其瞭解疑病症相關知識。使其瞭解家人重視他的病,但他得的並不是現在身體上的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但是可以根據其文化水平,一些老年人可以告訴其屬於一種官能症,與心情有關,堅決不可以直接說你沒病或者心理有病。

    第二:要有耐心。

    子女多陪陪他,要陪他聊天,出去遊玩,千萬不要頂撞,關鍵在於有耐心,心病難治。

    第三:積極鍛鍊。發現病人擅長的興趣,消除心理壓力,積極參與運動,運動是很好的治療方法,要花出時間與其一塊鍛鍊。

    第四:培養興趣愛好,吹拉彈唱畫,讓其遠離一些電視上的健康欄目或者周圍一些不良健康銷售和網路健康資訊。

    第五:心理治療的同時,不放棄使用藥物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藥物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抑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可使用抗焦慮與抗抑鬱藥。當然一些病人可以採取中醫方劑也有一定效果。孤獨病人常常容易罹患此病,性格內向病人也容易得此病,所以最好還是從愉悅心情入手。

    作為孝順的後輩是要花一點時間和精力的。

  • 3 # 使用者何生華

    老一輩人,身體有小問題,就整天提心吊膽。老來的人就是怕病,小病不治療就會引起大病,作為小輩,應該多多理解老年人,老年人就是根據他的愛好和習慣,來進行生活的。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年輕人千萬不能按照你的生活強求老年人,老年人都是希望慢生活的,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個生活對他們的生存觀念,是會帶來一定影響的。老年人就是一個活著就是一種痛苦感覺,老夫自知夕陽短,不要年輕人干涉得太多。老年人也不要過分,應該做到心中有數,年輕人是屬於想老年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同事聊天,哪些話題不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