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鋤揚軒

    這兩個完人,是名副其實的。但對照你的圖片,可以說王陽明更完美!更不易!更震古爍今!

    都說陽明先生天縱英資,但誰有能想到他老人家一生都在與病魔作鬥爭呢?上天給了他一顆聰穎的大腦,但同時也給了他一副病怏怏的身板……也說明什麼事都難以兩全。

    可以說,陽明先生在第二次考中進士之前,是活在一個官宦家庭,是幸運的,但之後就歷盡坎坷了,一生都在與病魔、與舊勢力、與反賊、與皇帝作鬥爭。其心可昭日月!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樣說來,曾文正公怎能相比呢?

  • 2 # 神意通達

    同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美文人。

    德上,差不多,都是冒死敢擔責任,陽明以兵部六品官身份為給事中上疏說情,在疏中教育皇上怎麼對待給他提意見的人,曾國藩是從翰林位子上回鄉招兵辦團練抵抗太平軍,當時很多回鄉辦團練的朝官都兵敗身死。年輕時都是道德模範。

    軍功上,曾要大得多,清朝的國防力量已經被太平軍摧毀了,曾家軍是中流砥柱,如果不是文人的出身,按歷史慣例看,鐵定自立為帝。陽明只是對邊遠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剿滅和招安,不是一個量級。滅寧王是奇功,但因為用兵太高效,42天就撲滅了,戰事不大,與曾不能比。太平天國運動20年,全國死了一億人。陽明的軍事行動滅寧王人數十萬以內,剿匪他不以殺為目的,重安撫,幾千人死傷。

    立言上,曾沒法跟王比,王是一個儒家學派的創立者,影響身後500年至今,曾的家書則是小兒科,上不了學術檯面的。曾的其餘幾本書則沒有原創性,冰鑑,輯錄的。但是曾是翰林,陽明只是進士,進士在太學培訓三年後考試,優秀者授翰林。曾的文筆也比陽明好很多。但文人比的還是思想,思想是真金白銀。

    大致若此。

  • 3 # 七月流火140400643

    王陽明與曾國藩都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們所遵循和信奉的都是儒家思想,儒家道德,這是二人最大的相同之處。

    第二個相同之處是,他們二人都是以文人的身份憑軍事建立功業,最終揚名立身的。王陽明多次平定叛亂,被封為新建伯,死後追封新建候。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封為一等勇毅候。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外儒內法,治世用儒家,亂世用法家。因此,一般的觀點認為,真正的儒家知識分子只有在太平之世才能發揮作用。比較有名的如叔孫通董仲舒等。在亂世的時候,儒家的做法一般是靜觀待時。而王陽明與曾國藩分別用自己的行為證明了儒家不但在治世時管用,在亂世之時,同樣可以發揮作用。這應該算是他們二人相同的第三點。

    第四點相同之處,在危難之時,二人都體現了“受命不辭,功成身退”的儒家人格特點,他們建功立業的目的,不是為爭一家一姓的私利。而是為了做聖人。王陽明平定了寧王朱宸濠叛亂之後,把已經擒獲的朱宸濠之後,把他交給太監張永之後,自己稱病身退。終明武宗一朝,王陽明的平叛之功,沒有受到朝廷的封賞。這雖然反映了朝政的腐敗,有功不賞,但同時也體現了王陽明以天下為己任,功成身退的理想追求。這一點上,曾國藩的做法與王陽明很相似。曾平定太平天國之後,湘軍勢力大震,曾國藩的權力達到巔峰。這時,有人勸說曾國藩起兵反清。曾國藩沒有聽從,背後的原因雖然很複雜,但背後與儒家的仁愛思想,不欲生靈塗炭是有很大關係的。這一點上,曾國藩與王陽明也很相似。

    但曾國藩與王陽明確實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們二人代表了儒家思想的兩個側面。曾國藩代表了儒家如山莊重的一面,而王陽明代表了儒家如水靈活的一面。如果沒有王陽明,儒家就會顯得滯重,死板。曾國藩代表的是儒家的正統,中規中矯矩,按部就班。中國文化的莊重與靈動,在大的文化維度上,體現的是儒家與道家的互補,儒家更多體現“仁者樂山”,道家更多體現“智者樂水”。但在“仁者樂山”的儒家範疇之內,又體現出莊重與靈活的不同特質。

    這個問題說,究竟是天資愚鈍的曾國藩更容易成為一代完人,還是天才絕頂的王陽明更容易成為一代完人?以為曾國藩是個天資愚鈍的人是不太公平的。說他愚鈍,是與王陽明這種絕頂聰明的人相比較,與一般人相比,曾國藩是絕對不能說愚鈍的。如果拿現在的高考比較一下,曾國藩可能也算是學霸級別的。雖說他三十七歲考中進士看起來好像有點晚,但是,比起當時《儒林外史》裡所寫的許多考到五六十歲還是童生的,他也算是厲害的了。王陽明雖然是絕頂聰明,也是二十七歲考中的。但這兩個人確實可以做為聰明人與普通人的代表。

    可能是因為性格與資質的不同,決定了他們二人學術路徑的不同。儒家的內部,也有不同的學派,宋朝就有濂洛關閩等不同學派,除此之外,還有蘇東坡為代表的蜀學,以及以王安石為代表的“荊公新學”。但最有代表性是兩派,理學和心學,理學在南宋朱熹的手上,已經成熟,而心學直到王陽明才完善。而曾國藩是理學的繼承者,著名理學家。學術思想上的不同,應該是二人大部分不同的根源。

    心學和理學的不同,如果從理論上說,大概是很複雜,也不太容易說明白。這兒只談點自己粗淺看法。個人覺得,理學是普通人的學問,心學是聰明人的學問,這一點,恰恰與王陽明與曾國藩的個人特質相吻合。理學的修身之道講究的循序漸進,慢慢積累,最終能達到人格的完善而成為聖人。看看《曾國藩家書》就能理解這一點,曾國藩不斷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培養自己的品格。生活一絲不苟,決不違反規矩。而心學講究的是頓悟,所以,王陽明有少年時格竹子,以及龍場悟道的事蹟。

    理學與心學,也就是曾國藩與王陽明的差別,與禪宗之北禪與南禪的差別是一樣的。北禪神秀的理論,講究的也是漸修的功夫,而南禪惠能講究的也是頓悟。神秀也是普通人中的聰明人,惠能也是絕頂聰明之人。禪宗在惠能之後,得到迅速的發展,而王陽明的心學卻始終沒有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原因無非是這樣,佛家是出世的,學佛者為得解脫,北禪漸修,很費事,而南禪頓悟,很省事。所以,那些既想解脫又怕費事的人,就皈依南宗了。但是,頓悟這事,不是絕頂聰明之人,是辦不到的。儒家是入世的,思想是為現實事業服務的。聰明人可以根據現實的情況當機立斷,普通人必須要學習,說白了,王陽明的本事,是天生的,別人學不會的。王學的弟子們,見到誰超過他的?而理學的漸修功夫,是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學的。慢慢積累,功夫到了,自然能夠成功。

    我們看金庸小說中的郭靖郭大俠,以及電視《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他們成功的路徑,與曾國藩是相同的。而楊過與令狐沖身上,能多少體現出一點王學的路徑。

    我們可以從王陽明與曾國藩的經歷中,體會一下這種差別。

    正德十四年,寧王發動叛亂。當時,王陽明正準備前往福建平定叛亂。走到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得到訊息之後,立刻趕往吉安,募集義兵,出兵討伐寧王。當時的王陽明手中要人沒人,要糧沒糧。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制訂出最有效的平叛方略,這些方略都是在電光石火之間,就決定了,實施,中間沒有任何規矩可循,一切以平叛為目標。他釋出檄文,假傳聖旨,欺騙敵人,爭取民心,分化對手。只要他想到的,立馬就去做了,這些行動,很快就顯示出立竿見影的效果。這種臨機決斷的能力,只要天才可以做到,不是任何師傅可以教出來的。

    從朱宸濠起兵,到被王陽明擒獲,僅僅只用了35天的時間。假如不是王陽明,換了任何一個將領,在中間的任何一個環節上稍稍猶豫一下,取勝的機會可能就稍縱即逝了。這就是王陽明。

    曾國藩特點,與王陽明截然不同。咸豐二年(1852年),曾國藩署吏部左侍郎,其間接到清庭的命令與湖南巡撫張亮基一起辦理團練。到咸豐四年,發表《討粵匪檄》,開始與太平天國作戰,到同治三年(1864年)攻破天京,其間經歷了十幾年,中間有勝有敗。雖然明朝的寧王之亂不能和清朝的太平天國之亂相比,但曾國藩按部就班,慢慢培養和增長實力,最終打敗太平天國的路徑,與王陽明的不同,還是可以看的很清楚的。

    最後說兩句,關於天才和普通人,誰更容易成為完人的問題。其實,曾國藩與王陽明的經歷已經做出了說明,是否成為完人,與聰明與否沒有關係,王陽明是聰明人,曾國藩是普通人,他們都成了完人。和普通人比起來,聰明人要成功,比普通人容易的多,但是,如果路子走錯了,他們倒黴起來,也比普通人快多了。金庸筆下的楊康和歐陽克,就是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馬克龍和馬杜羅遇到的問題一樣嗎?你覺得結果會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