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開始啦。
首先,我們把古代曆法瞭解一下,就能明白古人怎麼看時間了。
在很多人眼裡古代曆法和天文學一樣,高深莫測。所以,看見古代曆法就是一臉懵。為了弄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感受一下中國古代的歷法。
古代的年,一個春秋指的就是一年。
在古代每一次改朝換代就會出現“受天命,改正朔。”正,指的是一年之首。朔,指的是一月 之首。“正朔”代指曆法。所以,古代的歷法,也是不斷的更改,經過數次才定型。
在商朝和西周,一年分為春秋兩個時節,就是種莊稼時所說的春天播種,秋天收穫,以表示一年四季。所以,如果“春秋”出現在這兩個朝代之前出現,就指的是一年四季。
孔子編的《春秋》意思是指“春天”到“冬天”一年中發生的事情,並非只記錄春天和秋天。因為春秋時期,用“春秋”兩個時節表示一年,所以《左傳》當中常以“春”開頭紀年。
在古代“年”和“歲”是同義,因此在古代“歲”就是“年”的意思。古人常以莊家播種到收成這一個過程,稱之為一年。所以《說文》當中就有:“年,熟谷也。”按稻子成熟的週期來算,就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現在稱之為“陽曆”,還有一種以“朔望月”為單位,叫“陰曆”。其實古代的歷法,既不是陰曆也不是單純的陽曆,而是陰陽合一。
在古代,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各30天,6個小月各29天,全年也就354天。按照現在的平年來說,少了11天,相隔3年就要少一個月,所以古代三年一閏月,使平均的年份等於一個太陽年(365)。其實,三年一潤也不正確,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如果,5年閏兩次,其實又多了,後來規定19年共閏7個月。總之,古代的計算年月方法,需要專業的天官去計算,一般人還真的難以弄懂。所以,老百姓只要知道平年是365天,閏年366 天,每4年一潤就可以了。
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介紹一下,好比有個古人,用滴漏計時,觀測兩次正午的太陽,這叫一晝夜,無論在一年裡哪一天觀測,這個時間長度肯定是固定不變的,因為晝夜是來自地球恆定的自轉。我們這裡假設他看到這個時間長度內滴漏漏了 100 個刻度。
他又觀測月亮,發現兩次月圓之間的時間,是 2953 個刻度。他就知道,兩次月圓之間,有 29.53天,不是整數。
接著他又觀測太陽,發現隨著春夏秋冬,太陽忽高忽低,太陽在某一天最低,這天中午日影最長,記下來。等下一次日影又是這麼長的時候,他發現滴漏漏下去 36524 個刻度。這是兩個冬至之間,叫一年,長度也是固定不變的。
棘手的問題來了,當這人想把一年排成整齊的 12 個月時候,發現是排滿 12 個月圓的週期後是 354 天,這離反映在日影長短的太陽活動週期的 365 天,還少 10 天多。
日子對不齊,這很不爽,並不是因為制定曆法者是處女座,而是因為他們發現每年的固定日子跟天氣物候會對不上,用起來很不方便。
假設古人強行規定 12 個月圓是一年,一年就是 354.36 天,但氣候變化是不會因為人的規定改變,它還是 365.24 個太陽昇起為一個週期。那麼就會出現下列這樣尷尬的情形,我們舉個例子。
背景:朝廷為解決單身男女過多問題,規定每年三月三舉辦踏春活動。
第 1 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姑娘小夥兒身穿春裝,都在樹林裡對唱情歌。
第 2 年的三月三,放風箏的感覺稍微有點冷,姑娘小夥兒也需要穿厚點
第 3 年的三月三,沒人放風箏,因為暖暖的南風還沒來,姑娘小夥也沒人張口唱了。
第 4 年的三月三,別說男女對唱了,就是抱在一起也沒感覺,因為大家都還穿著加厚款羽絨服。……
你應該懂了,這麼好的活動肯定是辦不下去的,因為每年這個日子都比頭年的氣候提前 10天多,朝廷也不知道該怎麼策劃活動場地,因為不知道城西湖邊那塊草坪長草了沒有,也不知道該準備哪些儀式用的供果鮮花,以往保留的物料清單用不上,因為裡頭東西找不來啊。參加的人同樣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為參加相親活動去年新淘的那身靚衣熱褲,不能穿了啊!
不考慮氣候(太陽)的歷法就是這麼不方便。所以,為了儘可能讓整月和整年對齊,為了儘可能讓一個氣候週期(太陽迴歸年)內有 12 個月,需要引入閏月。每過幾年,多出來的這每年 10 天,攢到一起湊足一個月。
有人要質疑了,古人那麼聰明,曆法既然要跟氣候對準,乾脆只用太陽得了,幹嘛這麼費勁還要參考月亮數初一十五,月亮跟氣候關係不大不是嗎?好問題!
我認為,一是太陽運動變化的慢,普通群眾看太陽數日子需要專業裝置,那不現實。二是月亮圓缺很容易觀察,抬頭一看就知道大概日子,稍微細心的人都能看出來十三、十四、十五的月亮差別挺大。這不需要識字,便於普及。在古代,識字的都不多見的,給本日曆也看不懂。
所以,成熟的歷法,終究是為人的生活方便才行。一個古代人,哪怕是文盲,能看24節氣物候就知道處在哪個月,看月亮就清楚今天的日子,夠準確而實用了吧?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24節氣。
古代季節中的24節氣,也是老百姓掌握日期去田間地頭做農事耕作的必知常識!
古代在長期的耕種掌握了四季的變化,然後又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可以用來紀月。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算的呢?通俗的說,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又分為二個節氣,一共二十四節氣。這些節氣都固定的,比如春季有三個月,正月(立春、雨水,各十五天);二月(驚蟄、春分各十五天);三月(清明、穀雨各十五天)。
精細一點的說法,立春就是春天的第一天,15天2時5刻過後,就是雨水意思是雨水很多。再過15天2時5刻,就是驚蟄(古稱“啟蟄”為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改名“驚蟄”)等等。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夏天來臨)、立秋(秋天來臨)、立冬(冬天來臨)。
掌握了二十四節氣也就知道了日子是什麼幾月幾日了,在農村種地就不用發愁了,春天幾月該種什麼,秋天的幾月種什麼,普通老百姓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
弄懂了怎麼知道幾月幾日,最後我們來說說怎麼知道每天的具體時間。
古代人們的紀時
古代測定時間採用的是“日晷”,在皇宮當中,有專門的官員記錄時間。古代計時的時候採用的“十二地支”又叫“十二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卯時(5點至7點)、辰時(7點至9點)、已時(9點至11點)、午時(11點至13點)、未時(13點至15點)、申時 (15點至17點)、酉時 (17點至19點)、戌時(19點至21點)、亥時(21點至23點)。
此外,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外,他們還有相對應的動物,稱之為“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一日有十二辰(一時辰合現代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現代15分鐘),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鐘),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現代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現代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現代0.5秒)。
古代能掌握具體時辰的一般只有皇宮和貴族家庭。加上古代沒有什麼夜生活,城市裡的大街小巷都要宵禁,不允許任何人外出遊蕩,普通老百姓白天就只有靠太陽掌握時間,晚上雞鳴來判斷時間。所以,古代的老百姓往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像問問題的這位朋友說的,不知道幾月幾日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看完本文後趕緊,存在手機裡,如果真穿越回去了,希望你是落在大富大貴之家,對著本文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還是不知道,穿越的地點在城裡那就跑到官府衙門去問,如果在農村就去問村裡的村長(里正),一問便知。
那我就開始啦。
首先,我們把古代曆法瞭解一下,就能明白古人怎麼看時間了。
在很多人眼裡古代曆法和天文學一樣,高深莫測。所以,看見古代曆法就是一臉懵。為了弄懂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來感受一下中國古代的歷法。
古代的年,一個春秋指的就是一年。
在古代每一次改朝換代就會出現“受天命,改正朔。”正,指的是一年之首。朔,指的是一月 之首。“正朔”代指曆法。所以,古代的歷法,也是不斷的更改,經過數次才定型。
在商朝和西周,一年分為春秋兩個時節,就是種莊稼時所說的春天播種,秋天收穫,以表示一年四季。所以,如果“春秋”出現在這兩個朝代之前出現,就指的是一年四季。
孔子編的《春秋》意思是指“春天”到“冬天”一年中發生的事情,並非只記錄春天和秋天。因為春秋時期,用“春秋”兩個時節表示一年,所以《左傳》當中常以“春”開頭紀年。
在古代“年”和“歲”是同義,因此在古代“歲”就是“年”的意思。古人常以莊家播種到收成這一個過程,稱之為一年。所以《說文》當中就有:“年,熟谷也。”按稻子成熟的週期來算,就是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現在稱之為“陽曆”,還有一種以“朔望月”為單位,叫“陰曆”。其實古代的歷法,既不是陰曆也不是單純的陽曆,而是陰陽合一。
在古代,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各30天,6個小月各29天,全年也就354天。按照現在的平年來說,少了11天,相隔3年就要少一個月,所以古代三年一閏月,使平均的年份等於一個太陽年(365)。其實,三年一潤也不正確,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如果,5年閏兩次,其實又多了,後來規定19年共閏7個月。總之,古代的計算年月方法,需要專業的天官去計算,一般人還真的難以弄懂。所以,老百姓只要知道平年是365天,閏年366 天,每4年一潤就可以了。
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介紹一下,好比有個古人,用滴漏計時,觀測兩次正午的太陽,這叫一晝夜,無論在一年裡哪一天觀測,這個時間長度肯定是固定不變的,因為晝夜是來自地球恆定的自轉。我們這裡假設他看到這個時間長度內滴漏漏了 100 個刻度。
他又觀測月亮,發現兩次月圓之間的時間,是 2953 個刻度。他就知道,兩次月圓之間,有 29.53天,不是整數。
接著他又觀測太陽,發現隨著春夏秋冬,太陽忽高忽低,太陽在某一天最低,這天中午日影最長,記下來。等下一次日影又是這麼長的時候,他發現滴漏漏下去 36524 個刻度。這是兩個冬至之間,叫一年,長度也是固定不變的。
棘手的問題來了,當這人想把一年排成整齊的 12 個月時候,發現是排滿 12 個月圓的週期後是 354 天,這離反映在日影長短的太陽活動週期的 365 天,還少 10 天多。
日子對不齊,這很不爽,並不是因為制定曆法者是處女座,而是因為他們發現每年的固定日子跟天氣物候會對不上,用起來很不方便。
假設古人強行規定 12 個月圓是一年,一年就是 354.36 天,但氣候變化是不會因為人的規定改變,它還是 365.24 個太陽昇起為一個週期。那麼就會出現下列這樣尷尬的情形,我們舉個例子。
背景:朝廷為解決單身男女過多問題,規定每年三月三舉辦踏春活動。
第 1 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姑娘小夥兒身穿春裝,都在樹林裡對唱情歌。
第 2 年的三月三,放風箏的感覺稍微有點冷,姑娘小夥兒也需要穿厚點
第 3 年的三月三,沒人放風箏,因為暖暖的南風還沒來,姑娘小夥也沒人張口唱了。
第 4 年的三月三,別說男女對唱了,就是抱在一起也沒感覺,因為大家都還穿著加厚款羽絨服。……
你應該懂了,這麼好的活動肯定是辦不下去的,因為每年這個日子都比頭年的氣候提前 10天多,朝廷也不知道該怎麼策劃活動場地,因為不知道城西湖邊那塊草坪長草了沒有,也不知道該準備哪些儀式用的供果鮮花,以往保留的物料清單用不上,因為裡頭東西找不來啊。參加的人同樣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為參加相親活動去年新淘的那身靚衣熱褲,不能穿了啊!
不考慮氣候(太陽)的歷法就是這麼不方便。所以,為了儘可能讓整月和整年對齊,為了儘可能讓一個氣候週期(太陽迴歸年)內有 12 個月,需要引入閏月。每過幾年,多出來的這每年 10 天,攢到一起湊足一個月。
有人要質疑了,古人那麼聰明,曆法既然要跟氣候對準,乾脆只用太陽得了,幹嘛這麼費勁還要參考月亮數初一十五,月亮跟氣候關係不大不是嗎?好問題!
我認為,一是太陽運動變化的慢,普通群眾看太陽數日子需要專業裝置,那不現實。二是月亮圓缺很容易觀察,抬頭一看就知道大概日子,稍微細心的人都能看出來十三、十四、十五的月亮差別挺大。這不需要識字,便於普及。在古代,識字的都不多見的,給本日曆也看不懂。
所以,成熟的歷法,終究是為人的生活方便才行。一個古代人,哪怕是文盲,能看24節氣物候就知道處在哪個月,看月亮就清楚今天的日子,夠準確而實用了吧?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24節氣。
古代季節中的24節氣,也是老百姓掌握日期去田間地頭做農事耕作的必知常識!
古代在長期的耕種掌握了四季的變化,然後又總結出了二十四節氣,可以用來紀月。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算的呢?通俗的說,一年十二個月,一個月又分為二個節氣,一共二十四節氣。這些節氣都固定的,比如春季有三個月,正月(立春、雨水,各十五天);二月(驚蟄、春分各十五天);三月(清明、穀雨各十五天)。
精細一點的說法,立春就是春天的第一天,15天2時5刻過後,就是雨水意思是雨水很多。再過15天2時5刻,就是驚蟄(古稱“啟蟄”為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改名“驚蟄”)等等。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夏天來臨)、立秋(秋天來臨)、立冬(冬天來臨)。
掌握了二十四節氣也就知道了日子是什麼幾月幾日了,在農村種地就不用發愁了,春天幾月該種什麼,秋天的幾月種什麼,普通老百姓都已經背得滾瓜爛熟。
弄懂了怎麼知道幾月幾日,最後我們來說說怎麼知道每天的具體時間。
古代人們的紀時
古代測定時間採用的是“日晷”,在皇宮當中,有專門的官員記錄時間。古代計時的時候採用的“十二地支”又叫“十二時辰”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卯時(5點至7點)、辰時(7點至9點)、已時(9點至11點)、午時(11點至13點)、未時(13點至15點)、申時 (15點至17點)、酉時 (17點至19點)、戌時(19點至21點)、亥時(21點至23點)。
此外,每個時辰代表兩小時外,他們還有相對應的動物,稱之為“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一日有十二辰(一時辰合現代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現代15分鐘),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現代5分鐘),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現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現代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現代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現代0.5秒)。
古代能掌握具體時辰的一般只有皇宮和貴族家庭。加上古代沒有什麼夜生活,城市裡的大街小巷都要宵禁,不允許任何人外出遊蕩,普通老百姓白天就只有靠太陽掌握時間,晚上雞鳴來判斷時間。所以,古代的老百姓往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像問問題的這位朋友說的,不知道幾月幾日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看完本文後趕緊,存在手機裡,如果真穿越回去了,希望你是落在大富大貴之家,對著本文一看,就知道了。
如果還是不知道,穿越的地點在城裡那就跑到官府衙門去問,如果在農村就去問村裡的村長(里正),一問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