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利wenli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的原意主要意思: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Sunny下荷花分外豔麗鮮紅。

    開頭兩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風光都很美,畢竟最美的還是荷花盛開的六月間,這裡的西湖也有寓意京城和皇帝身邊過。

    三、四句用對偶和對比的手法描寫景物,色彩鮮明:藍天襯托下碧綠的荷葉一望無際,彷彿與天相接;朝陽映照下的荷花顯得格 外紅豔。

    詩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沖淡了送別時的離愁別緒,感情更顯得含蓄深沉。映日有寓意皇帝的恩澤。告訴我們作者勸誡好友留在京城,接著天的蓮葉才能無窮碧,映日的荷花才會別樣紅,這裡的“天”和“日”代表皇帝,而臣子們則用“花”和“葉”來指代,圍繞在皇帝身邊,不要離開權力中心,才能更好發展,取得更大成就。

    林子方舉進士後,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麼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他的目的是: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離開京城會喪失大好前程,留在皇帝的面前機會多,更能得到皇帝賞識,會有更好的前程。該詩告訴我們在南宋以後歷朝歷代都有現實意義。在職場也好,在政壇也好,圍繞權心核心才有更快更好發展。

  • 2 # 一往文學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說到楊萬里,相信大家第一反應便是這首詩作。誠然,這位南宋時期的政治家與文學家得以家喻戶曉,此詩貢獻了不小的力量。然而,或許正是由於對它太過熟悉乃至倒背如流,我們反而忽視了其中傳達的精神內涵與美學意蘊。

    一、是"日"還是"月"?

    首先需要明確寫作背景。淳熙年間,楊萬里的摯友林子方調任信州知州,此乃詩人的贈別之作。翻閱《誠齋集》,我們發現這首詩的原貌與今人所見有兩處不同。第一處,此詩原題乃是《曉出淨慈送林子方》,並無"寺"字。淨慈,即當時的"淨慈報恩光孝禪寺",與靈隱寺同為西湖兩大佛寺;由於單看"淨慈"二字未免有些不明所以,後人或許為方便起見而加入了"寺"字。這也罷了,至少無關宏旨。第二處不同,則在於其末句為"映月荷花別樣紅",而非"映日"。這便奇了,作者分明講了是"曉出",何來月亮之說?先別急著否定,稍加探究便知。

    原來,《曉出淨慈送林子方》實為組詩,共有兩首,其中屬第二首最為耳熟能詳。其第一首如是寫道:"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裡柳行間。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我們不妨從"月尚殘"三字開始突破。由"尚"字可知,詩人與好友徹夜未眠,漫步西湖,直至黎明,此時天空尚有殘月。從踏月而行到東方欲曉,作者與好友遊走在花柳之中,享受著滿世界的紅色與清香。如果說香氣不分晝夜,殘月到底支撐不起奪人眼球的紅色這樣的視覺感受。不過,考慮到作者由昏入晨,一時分辨不清眼前景色到底是由旭日抑或殘月送來,也未可知啊。因而,"日"字很可能是作者日後主動修改的,茲不贅述。

    二、具體而微的感受

    再看正文。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在一年四季中,六月的西湖擁有別具一格的風光。西湖的治理與成名得力於北宋蘇軾,在蘇軾筆下,西湖是"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是如西子般"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晴空萬里之時,湖水在Sunny的照射下泛著粼粼波光;細雨迷濛之際,兩邊的山又彷彿籠罩著一層霧氣。無論晴雨,西湖都美得別緻,展現了一種渾然天成、恰到好處的天工。這幾乎可作為此詩"風光"二字的註腳,因而甚至有人認為《曉出》為蘇軾所寫,不談。

    但蘇軾的形容是傾向於寫意的,楊萬里則將所見所感坐實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原來,吸引詩人的既不是湖水,也不是山色,而是湖上盛放的荷花。值得注意的是,在這裡詩人運用了互文的手法,即連線天際的不僅僅是片片荷葉,亦是朵朵荷花;映照Sunny的不僅僅是碧綠的荷葉,亦是粉紅的荷花。這種描述給讀者留下了兩種印象。一來,"無窮"二字把顏色量化了,以至於人們可以想見荷葉緊挨相連的場面,相應地,荷花自然也是數不清了。天地合一,西湖之寬闊暗暗浮之於紙背。二來,紅綠兩種鮮明的色彩相互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在光照作用下,這一構成顯得愈發鮮豔,以至於產生一種油畫的味道。

  • 3 # 男人本色與詩共舞

    今天剛巧把這首古詩用現代詩的手法去改寫一下,就收到了這一個提問,真是一個巧合了!

    這首詩應該有二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殘, 荷花蕩裡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 行了南山卻北山

    其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最出名的應該是第二首,收錄在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

    我不再去講解這首詩的具體意境,我用現代詩的手法把這首詩去進行內容深化,給您看看用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去創作,是否產生另一種美感,請您過目。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代

    曉出淨慈寺送別戀人

    雷生/現代

    《畢竟西湖六月中》

    和您在西湖的月光下

    數星星的日子

    已經陪我們渡過了

    無數個寒冬

    今天走進六月這個季節

    《風光不與四時同》

    秋天的風無緣無故地颳起

    水天一色的湖面

    微波盪漾

    一股淡淡的離緒

    朦朧了我們的雙眼

    遠處的山也被我們融化

    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倒影

    隨風搖曳

    《接天蓮葉無窮碧》

    柳絲輕拂著您的髮梢

    接天的蓮葉垂下了她的帽子

    羞答答地見證了我們

    最後的吻別

    然後用無窮無盡的碧綠

    把我們苦澀蓮芯

    用蓮子的清香緊緊地

    環抱

    《映日荷花別樣紅》

    落日的霞光映照著湖面

    荷花呈現著別樣的豔麗

    我們在湖底埋下的

    相思的紅豆

    會隨著蓮藕的成長

    然後化為蓮蓬 結出蓮子

    經歷歲月洗禮的果實

    在來年的重逢的日子

    就是我們一頓豐盛的

    佳餚

    讓今天的苦

    成就我們明天的甜

    然後和你相擁著

    享受這一種味道

    直到

    永遠

    永遠

    永遠

  • 4 # 絕詩妙句言汗青

    林子方與這首詩的作者楊萬里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他們經常談花賞月,攜手同遊,有一天林子方被調到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時,自以為是仕途升遷,非常高興。楊萬里卻不這樣想,他送林子方到福州時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全詩如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開篇第一句詩人就點名了六月的西湖風景獨特,一個“畢竟”可見詩人對風景的痴迷和對友人即將離去的惋惜,緊接著使人又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的鮮豔盛夏圖,荷葉與藍天的融合,成就了人們對“無窮”的想象空間,更渲染出了盛夏西湖的獨特魅力。“無窮碧”和“別樣紅”夾雜了詩人複雜的情感,他極力誇大西湖景色之美,不過是為了友人能夠留下來,與他一同欣賞這難得的美景。

    我們又何嘗不是林子方?生活的不易將我們變得極易相信前途和希望,我們只顧低頭揮灑汗水,卻不曾想過其實人間處處可享受,多少人被柴米油鹽羈絆,失去了最初的彩色,醒悟過來才發現,自己已經忽略了身邊所有的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年nba總決賽騎士逆轉,跟教練泰倫盧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