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先生如是說
-
2 # 松風閣書法日講
恕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這裡面所謂“后王勝先王”之說,是指王鐸勝過王羲之。
這一說法產生的背景是,二戰後的日本開始興起的一種對於王鐸書法的崇拜。這種崇拜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對於王鐸以及王鐸書法幾乎瘋狂地欣賞;
第二、拍賣行裡不斷走高的價格。
這兩種熱潮是王鐸熱產生的現象表徵。
在這種熱潮下,產生了所謂的“后王勝先王”之說。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觀點絕對不可能是所有人的共識,僅僅是具有偏見的少數人的意見。
因此這裡面“日本書法”的指稱存在不嚴謹的表述。應該是極少數人的觀點,認為“后王勝先王”。
其次,這個觀點本身就不嚴謹,也無法獲得認可。到底王鐸是全部勝了王羲之,還是部分勝於王羲之呢?
日本書法最好的空海,被譽為“日本王羲之”。
可見其書法標杆仍然是王羲之那一派的風格體系。
況且,作為王羲之堅定門徒的王鐸,對於晉書有著近乎痴狂的追求。怎麼會認為他勝過王羲之呢?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在表現個人情懷以及個人性情的抒發上,王鐸確實勝過王羲之。至少對於在藝術審美理念方面,與今天的我們,有諸多相近的地方。
所以,勝這個詞本身就很曖昧,不能準確的概括兩者書法之間的關係。
此外,假如我們承認王鐸確實有超過王羲之的部分,這隻能說明日本書法藝術的發展道路是超過我們的認知的。
你想想,超越了王羲之那一部分的東西,自然是更高層次的東西,而能夠欣賞並且正確認識它,這難道不是藝術進步嗎?
既然這樣,我們承認這個觀點,日本書法又何來先天不足?又怎麼會先天不足?
況且其先天足與不足,到底相對於誰來說?有何標準?
是不是符合王羲之儒雅的一派、中正祥和的一派就是好的、對的、先天很足的,不符合王羲之風格的,就是壞的差的?
這樣說來,顏真卿的祭侄稿,寫的悲憤難當、一點也不儒雅、一點也不含蓄,那就不是美的嗎?
按照儒家標準、三綱五常,難道只有裹小腳的女人才好看?其他大腳的人都其醜無比咯?
如果認為日本先天不足,那是就是反對我們現代化、藝術理念的前進咯?
確實有些人想透過分析日本人各個時代的書法,來探求他們的書法藝術,在一開始就存在的致命缺憾,指出他們缺乏中國所謂儒家精神,來論證他們藝術的荒謬、可憐,至少想要製造一個刻板的印象、告訴我們,那個國家、那個國度,從一開始,就走錯道了。
但是究竟誰更走在前面呢?
中國古老的書法藝術,要想在現代化的社會里得以生存、延續,光靠所謂情懷支撐、靠所謂的呼籲、扶持,終究是要落後於這個世界,成為明日黃花。
倒不如讓他改頭換面,去掉礙手礙腳的長袖馬褂、大長辮子,讓他更靈巧、更生動的迎接這個世界的變化。
我們必須要從根本上對其進行現代化的改造。現代化的改造,就是從藝術理念上,對於古代、現代、西方、東方各個部分進行取捨、分析,那些適合存續,那些不適合,就要果斷拋棄。
至少在意識到王鐸書法中現代化的審美理念和藝術主張方面,我們比日本人要慢的太多了。許多東西,還有可以探討和挖掘的空間。
-
3 # 手機使用者53419716627
荀子勸學中有個觀點就是閉門苦研費時費力不如出門從學,日本在這方面作的很好,但同時也是他們的悲哀,因為從一開始他們的文化裡就參雜太多的舶來品,使得他們的文化積澱缺少獨立性,也同時表現出他們這個民族的劣根,那就是他們可以象一個爆發戶一樣的趾高氣揚,但他們絕沒有世代公卿的雍容,所以王羲之的氣質他們拿不起來
-
4 # 素里布衣楊半
誰言后王勝先王?
不知此語太輕狂。
欺祖怎配學書法,
趕快回家去種糧。照片作品選自(楊半行書作品集)。
-
5 # 秦時明月1212
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其狂草以勢取勝,其書法在日本備受推崇,甚至有“后王勝先王”之說。
王鐸書法在日本盛行,與日本書法界大神村上三郎的大力推薦有很大關係。王鐸書法極有創造力,既暗藏古法規章,又融合創新,在入帖和出帖之間的平衡把握上很到位,自成一派風格。這是日本書法界推崇其書法的主要原因所在。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王鐸專注於研究“二王”的法帖,臨二王的作品佔到他臨作相當的比例。在《淳化閣帖》中他說:“予書獨宗羲、獻。即唐宋諸家皆發源羲、獻,人自不察耳。”他始終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對二王字帖爛熟於心,在藝術創作中才能信手拈來,率性而為。其作品氣勢磅礴,一瀉千里,具有雄健挺拔的個人風格,極具藝術感染力。康有為曾說王鐸的書法:“筆鼓宕而勢峻密”,當代書法大家啟功也稱讚其“覺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在繼承和發揚中國書法上的成就是世所公認的,但要說超越二王,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同為大家,書法創作本是各有千秋,標準不同,難分高下,況且王鐸極力推崇二王,取法於二王,在崇尚古法的基礎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而已,現代書法教育還是以二王為標杆的,所以說后王勝先王的觀點還是有失偏頗的。
-
6 # 醉墨軒主人李文龍
我們首先肯定王鐸的書法水平,這一點要實事求是的說,王鐸的精於,楷,行,草,尤善行草,王鐸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 戴明皋在《王鐸 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 米芾) 狂草尤講法,覺斯則全講勢,魏晉之風軌掃地矣,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輩所能及也。”他的墨跡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其書法在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還因此衍發成一派別,稱為“明清調”。 但話又說回來,你要說超越王羲之 這就有點過了,先不論藝術水平的高與低,這一點說不清楚,學王鐸一路的,當然說王鐸高於王羲之 那學二王一路的呢?又說王鐸不如王羲之,這裡我們不做爭論 我今天只說兩個字 書聖 從唐大宗李世民開始就確定了王羲之,書聖,的稱號 後世追隨者有多少,別的不說就一個趙孟頫就夠我等書法從業者學上幾輩子的 而反觀王鐸的追隨者又有幾多?得享大名的又有幾位? 當然現在由於想參展,獲獎,有學的,但獲了獎出了名,他自已嘴上把王鐸吹上天,躲到書齋裡沒人的時候還不是偷偷的翻開二王法帖,認真研習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一個人。
村上三島,日本現代書法巨擘,1912年生於日本愛嬡縣瀨戶崎村,父親木匠出身,是位口德高尚的手藝人,因為平身出身,父親希望村上三島長大後進入企業工作,在上小學時,由於機緣機合,村上三井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崛井先生,崛井先生極力引薦他去書法家片山萬年先生那裡學書法,這一學就十三年。
此後在書法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有次他在日本書法展覽會上看到王鐸的作品,便如痴如醉地迷戀上了,他問他的老師長屋雨山先生(他的第二位書法老師),是否可學王鐸書法,他的老師直接告訴他,不要學王鐸書法,可直接取法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但村上三島發現自已對王鐸作品的熱愛已經達到欲罷不能的程度了。
村上三島作品
1948年,村上三鳥先生成立日本書藝院,大力弘揚書法藝術。
1981年,村上三鳥先生訪問中國,便直奔心中書法聖地——河南孟津,以參拜王鐸故居。
1982年,村上三鳥再次造訪孟津。
此時的村上三村已是日本書法界翹首,他的二次造記對日本書界造空前影響,於是,日本書法界颳起了一股“王鐸旋風”。
王鐸故居
王鐸自身書法,在書法界也有著極高地位。
“有明書法推第一”——吳晶碩語
“自唐懷素後第一人”——林散之語
“書法界中興之主”——沙孟海語
而在日本,書道審美視角可能與中國大陸也有不同,而造成在日本,王鐸地位高於二王,也不足為奇了,所以說不上什麼“先天不足”。
大抵如此吧。
王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