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室內平地面栽培可用磚碼成或者木板隔成寬80釐米、高20釐米,長不限的畦池。我們正在拍攝和編輯最新室內箱式栽培天麻的全套技術影片,敬請留意觀注。大田或者山地建斜坡畦,挖深10釐米,寬80釐米,長度不限,利於操作就行,畦與畦間距50釐米,便於挖排水溝和行走。播種栽培

    在畦底墊松毛樹葉5釐米厚,將粗棒一根靠一根,間隔兩釐米左右的擺放,橫直向均可,砍口朝上,填沙土至粗棒皮面平,但又不能蓋住粗棒皮面,噴水至沙土溼透,撒一薄層樹葉蓋住粗棒,播撒枝條菌種,每粒菌種間隔6釐米,點播麻種,每顆麻種間隔10釐米,間隔40-50釐米遠放一根直徑約5釐米的粗棒,撒松毛至棒面平,不要壓緊,要求疏鬆,棒上鋪細枝叉約3-5釐米厚,蓋土厚約15釐米,枝丫張開的不用管它,能起到透氣的作用。栽培完畢,有水源者噴一道水,讓沙土滲透一些在細枝叉裡去,再補充一些沙土,起到保溫保溼作用即可。以上是單層種植法,種植雙層天麻,其它栽種程式是一樣的,只是鋪一層細枝叉後,不是蓋15釐米厚的土,而是隻蓋住枝叉即可,噴點水,土層會下跌,補土至枝叉面大至平整後,參照第一層方法再種一層,蓋枝叉,再蓋15釐米厚沙土,栽培完畢,其它管理相同。管理要點

    主要蟲害是蟎蟲危害菌絲,白螞蟻啃食菌材,再產蟻酸危害天麻,按照上述操作程式和乾溼度管理方法,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危害,防重於治是關鍵。整個生育期不打藥,不施肥,也不用除草。

    天麻種植時間:天麻栽培一般為當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結凍之前播種為冬栽,春季3-4月土壤解凍之後播種為春栽,高海拔山區播種時間可延期至5月。天麻栽培場地可選擇房前屋後、荒野坡地、果園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塊,尤以透氣滲水性強的沙質壤土為最佳。土壤pH值為5-6。主要蟲害是蟎蟲危害菌絲,白螞蟻啃食菌材,再產蟻酸危害天麻,按照上述操作程式和乾溼度管理方法,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危害,防重於治是關鍵。整個生育期不打藥,不施肥,也不用除草。

  • 2 # 阿成在果園

    選擇溼潤透氣和滲水性良好、疏鬆、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沙壤土,挖深35釐米,長寬各85釐米的坑穴栽培。

    選地時尤以生荒地為好。土壤pH5-6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

    此外還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場所種植天麻。

    培育菌床

    種植天麻先要培養好蜜環菌菌材或菌床。

    一般闊葉樹均可用來作培養蜜環菌的材料,但以槲、櫟、板栗、栓皮櫟等樹種為好。

    種子處理 選種:

    選取當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種選出再篩選,揀除爛麻、畸形麻等劣質麻種,最後確定為個頭相當、健壯、外觀整齊、個頭大、成色好、無創傷的天麻作為次年使用的麻種。

    拌種:

    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種,防止病害侵入。將坑底挖松,整平後鋪上一層闊葉樹樹葉及腐殖土,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木材均勻擺在坑底,材間距離6-8釐米,每窩放6-8根木材。

    栽時把密環菌枝緊靠放在木材兩側魚鱗口處,再把天麻種子放在菌枝和木材處,以便使兩者很快建立營養共生關係。

    把剩餘的蜜環菌種分成黃豆大小的顆粒,均勻散放在木材中間。

    用腐殖土或細沙填平,輕輕壓緊,不留空隙。若種子和菌種、菌枝數量多,可以在第一層上面再栽培一層,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方成”井“字形。最後在上面覆蓋細土15釐米左右,蓋枯枝落葉,成龜背形,略高於地面,以利排水。

    繁殖分類

    在自然條件下,種子萌發除普通綠色植物所需的條件下,還需有真菌參加。

    冬栽或春栽。

    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長快,時間在11月。春栽在3-4月。

    栽前要培養好菌床。適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常用殼鬥科的青槓、槲櫟、栓皮櫟、毛慄等,以樹皮厚、木質堅硬、耐腐性強的闊葉樹為好。

    種子繁殖

    選擇重100克以上的天麻,隨採隨栽,抽穗時要防止Sunny照射,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

    授粉時間可選晴天10時左右,待藥帽蓋邊緣微現花時進行。

    授粉後用塑膠袋套住果穗,當下部果實有少量種子散出時,由下而上隨熟隨收。

    栽後管理

    天麻栽種後不需要施肥,不用鬆土除草,保持野生狀態。

    應經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溫15-28度。在根莖膨大期噴施藥材根大靈溶液於葉面,可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

    夏季高溫季節應用遮陽網或樹枝遮光降溫,防止人、畜踩踏。若遇乾旱,可適量澆水。

    同時在雨季注意防止積水。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並加蓋樹葉防凍;6-8月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雨季到來之前,清理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塊莖腐爛。春、秋季節,應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採收加工

    一般在春季秋季10-11月採挖。挖出後用淘米水洗淨泥沙和天麻表面的菌索,然後放蒸籠蒸10-25分鐘,根據天麻大小而定。

    蒸好直接晾曬或烘乾即可,注意陰雨天防止黴變。請採納!

  • 3 # 東部牛仔活牛交易市場

    1,天麻栽種時間及場地選擇。山地適宜海拔高度300-1800-2600米,低海拔地區如盆地、平原要求在室內、蓋陰棚和地下室、山洞等能遮陽降溫的場所。

    室內平地面栽培可用磚碼成或者木板隔成寬80釐米、高20釐米,長不限的畦池。我們正在拍攝和編輯最新室內箱式栽培天麻的全套技術影片,敬請留意觀注。

    大田或者山地建斜坡畦,挖深10釐米,寬80釐米,長度不限,利於操作就行,畦與畦間距50釐米,便於挖排水溝和行走。

    2,播種栽培。在畦底墊松毛樹葉5釐米厚,將粗棒一根靠一根,間隔兩釐米左右的擺放,橫直向均可,砍口朝上,填沙土至粗棒皮面平,但又不能蓋住粗棒皮面,噴水至沙土溼透,撒一薄層樹葉蓋住粗棒,播撒枝條菌種,每粒菌種間隔6釐米,點播麻種,每顆麻種間隔10釐米,間隔40-50釐米遠放一根直徑約5釐米的粗棒,撒松毛至棒面平,不要壓緊,要求疏鬆,棒上鋪細枝叉約3-5釐米厚,蓋土厚約15釐米,枝丫張開的不用管它,能起到透氣的作用。栽培完畢,有水源者噴一道水,讓沙土滲透一些在細枝叉裡去,再補充一些沙土,起到保溫保溼作用即可。以上是單層種植法,種植雙層天麻,其它栽種程式是一樣的,只是鋪一層細枝叉後,不是蓋15釐米厚的土,而是隻蓋住枝叉即可,噴點水,土層會下跌,補土至枝叉面大至平整後,參照第一層方法再種一層,蓋枝叉,再蓋15釐米厚沙土,栽培完畢,其它管理相同。

    但在適宜的季節,先培育好天麻蜜環菌菌材,再下天麻麻種,可以調節和合理利用空閒季節的人工,達到同樣效果。

    管 理 要 點:1、溫度:室外天麻生長以自然溫度為主,最適溫為土表以下30㎝深菌材中溫度10-26℃,其它溫度為休眠狀態. 在土層中,天麻短時耐低溫能力,以天氣預報為準:室外-30℃-33℃,室內-10℃。短時耐高溫能力40度. 故冬季應在土表蓋一薄層雜草或者幹樹葉後再蓋上薄膜, 膜上再蓋20釐米以上的雜枝雜草,保溫保溼防凍。冬去春來,地溫穩定在10度以上時,揭棄薄膜,讓雨水自然浸透溼潤。春天種植的天麻就不必蓋膜了,但要蓋草遮陽保溼。

    2、水分:特別旱、澇的災年,如連續20天以上,應加強防護工作;澇期下大雨半小時後最好蓋上膜、讓水排入水溝、天晴馬上揭開,保墒排漬,綜合管理。6、7、8月份天麻進入生理成熟階段,一定要水份充足、乾旱15天以上必須補水才能獲高產,補水以日落土溫下降後進行。9月份開始要控制水份,以防蜜環菌生長過旺反消化天麻成空殼減產。天麻的病蟲害防治。主要蟲害是蟎蟲危害菌絲,白螞蟻啃食菌材,再產蟻酸危害天麻,按照上述操作程式和乾溼度管理方法,一般不會發生病蟲危害,防重於治是關鍵。整個生育期不打藥,不施肥,也不用除草。

  • 4 # 山大王馮老三

    你們都是專家,說的非常好,種天麻我自認為地裡條件和天麻品種有直接關係,什麼紅天麻青天麻烏天麻雜交天麻,它們和地裡條件有直接關係,產量高低麻行好壞都離不幵地裡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中有中考生,父母希望能考個好高中,但小孩做事慢,父母親很著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