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子故事蓮子說
-
2 # 楊楊爸親子驛站
對於這個問題,楊楊爸的意見,與其他答主可能不同:小孩子愛護東西、拒絕分享,那就不分享。
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的成長,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急不得。
1、自我意識與“我的”意識不知道題主說的小孩子是多大,其實小孩子在2歲左右,就有自我意識了,隨著漸漸長大,對外界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深厚,逐漸對自己所有的東西,產生“我的”意思,即兒童行為心理學裡說的“所有權”概念。
這一時期,孩子正處於“自我中心期”,是正常的成長現象,所以題主不必擔憂。
2、經常、強迫孩子分享的壞處如果經常讓孩子,與別的小朋友或大人,分享或共玩自己的玩具或食物,有時候因為孩子不願分享而批評孩子,一次兩次可能看不出什麼影響,但長久以往,孩子有可能形成思維定式,慢慢的會優柔寡斷,不敢反抗,不會拒絕的性格。
不會拒絕,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吃過這種苦。如果每次孩子不情願的分享,孩子會覺得身邊的都可能搶走他的東西,這會促使他有更強的佔有慾。
3、如何鼓勵孩子分享我以前做過一個回答,就是家長如何鼓勵孩子分享。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兒童心理行為專家給出建議說,父母可以開動腦筋,想出分享玩具的玩法,比如玩具車輪流開,公共滑梯,輪流滑,遊樂倉,輪流進等等,或者以自己為榜樣,平時分享給長輩吃的喝的,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慢慢學會分享了。正確的引導,不僅能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更能幫孩子建立所有權的概念,比如學會了分享,別人的就是別人的,我的就是我的。
道理很簡單,教會孩子分享,也很簡單,有時候,就是父母太過心急。
父母也要做好榜樣,讓孩子真切的體會到,分享能夠帶來快樂。
綜合所說,孩子不願意分享就不分享,家長幫孩子快樂的渡過“自我中心期”,才是王道。
EDN:我是楊楊爸,碩士奶爸,專注親子教育與兒童心身健康發展。
-
3 # 凡蓋煩
1週歲半開始孩子就會出現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物品,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想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心理學家稱這種行為叫“佔有慾”,是孩子成長髮展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逐漸淡薄,“佔有慾”會逐漸減少或者消失。
這是孩子成長過程必經歷的階段,同樣也需要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成為慷慨、大方的人。否則,會讓孩子變得自私,愛佔小便宜,甚至喪失自我。
1、解除孩子對玩具歸屬的不安:2歲左右時在孩子應該“佔有”的時候,別急著讓孩子“分享”。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自己的東西,讓他有一種屬於感。家長也不必太急切的讓孩子去分享,否則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就會對物品沒有安全感,反而會更加不會願意分享。就像瓶子裡只半瓶水,你倒出一些澆花,就算給得再少,也會造成水更深一步的匱乏。介是,如果是水多得快要溢位來,你把溢位來的水澆花,你給得再多一點,這瓶水都是充盈的。所以,讓孩子的歸屬感非常充盈後,然後再去分享。
在3歲時需要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對大人話語已經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有的父母因為孩子的不願意分享,強制拿走孩子的玩具,有的父母開玩笑拿走孩子手裡的玩具,再讓孩子索要,而因為這些的玩笑或者強制的拿走反而會造成孩子不安心理,所以為了讓孩子分享而強制拿走孩子的所屬的東西,不僅不會讓孩子學會分享,反而會造成孩子的莫可名狀的壓力。
如何解除不安情緒呢?
例如: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玩具或者食物,讓孩子自己分發給家人,這是提高孩子的主動性、自主性。當然家長也可以反過來做,家長來分發食物,讓孩子知道,分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言傳身教。
2、讓孩子體會分享後的快樂。例如:將孩子的玩具槍與家長分享,家長與孩子互動,來一場激烈對戰遊戲。讓孩子體會到分享才能獲得更多的快樂。
再有,當孩子要主動分享的時候千萬不要拒絕,一定要認真地接受。例如:孩子在主動給你吃他的零食,家長應該心懷感謝的接受。而不只是逗一逗孩子,就像假裝張著嘴巴空咬一口,然後說:“媽媽已經吃了,其餘留給你吃。”還有家長顧意叫孩子分享食物,當孩子興致勃勃分享時,你卻又說:“我是逗你的。”這樣的情況,孩子會感到失望,他會感到莫名其妙,說要吃又不吃,還假裝咬一口?久而久之孩子以後就沒有分享的慾望了。
3、給孩子提供更多和同伴交往的機會。孩子們都想玩同一個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教他們輪著玩。例如:積木時,一個孩子負責搭建,一個孩子負責找需要的積木。然後再輪著搭建,另一個再來找積木。其實有同伴的陪伴孩子玩得才更開心。
孩子在各自玩自己玩具的時候,家長可教他們交換著玩。例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拿到對方玩具的時候,孩子可以互相介紹自己玩具的玩法,或者是怎麼樣使用。這樣即達到了交流,也達到分享。
在引導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用溫和的態度、商量的口吻和小朋友交流,透過言傳身教,孩子也會學會用同樣的語言和態度去對待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大愛。只有懂分享的人才更能愛自己和愛他人。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頭大的問題,原因有以下幾點:孩子成長中物權概念建立階段,自然的表現。
尤其是孩子3-4歲時候,心智處於“獨立遊戲”階段,願意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不願意分享,這其實是自然天性,不是什麼“自私”。就像小狗透過撒尿佔地盤一樣,孩子需要確定這些玩具是“我的”,來建立“我”的概念。孩子只有建立了“我”的概念,並且越來越相信自己,才會發展出自信。
家裡孩子太少,或者是獨生子女,萬千寵愛於一身,養成了“獨佔”的習慣。這是很多家庭面臨的困境,一個孩子,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孩子自然覺得自己就是“宇宙中心”。甚至把這種習慣帶到學校、帶到社群;導致孩子無法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然也不受歡迎。
孩子愛惜物品,怕玩具被別的小朋友玩壞了。多數老人帶的孩子,會出現這種現象。孩子很勤儉持家,買了好的玩具,不捨得拿出來分享,生怕被玩壞了。這不見得是孩子的問題,可能跟養育人的觀念有關係。如果家長大方一些,孩子多數是樂於分享的。
傳統對待孩子“拒絕分享”,家長會有兩種做法:一是強迫孩子分享,認為孩子“太自私”,甚至擔心孩子長大了沒朋友。於是不顧孩子的感受,甚至冷嘲熱諷,逼孩子分享。這樣的方式,往往造成孩子說“你到底是不是我親爸親媽,你不愛我……”孩子會覺得沒有受到父母的尊重,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另一種方式是尊重孩子的“物權”,完全讓孩子說了算。家長會說“玩具是他的,他說了算。”這樣的方式,孩子的自尊心或許會得到保護,但孩子“自我為中心”、“不懂分享”的習慣被強化了。而不懂得分享的孩子,沒有合作意識,很難與其他人共處。如何鼓勵孩子進行分享呢?美國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做過一項研究,他發現,在組織中最成功的人的特質和最失敗的人的特質,都是“分享者”,但前一種跟後一種又有很大的區別,前者是既會利人又會利己,後者是隻會利人不會利己。也就是說,既重視自己,又樂於合作的人,會更有優勢。所以,在面對孩子是否要分享玩具這個問題上,正確方式是,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權利,又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分享、合作的意識。
比如,放大分享的好處,引導孩子自願分享。
一位媽媽對孩子說:“你自己玩也可以,媽媽尊重你。不過,看到了嗎,牛牛的槍也很漂亮,如果你們交換玩兒,你既可以玩自己的機器人,又可以玩牛牛的槍了。”孩子不傻,如果你的建議對他有利,他會聽取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