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心618016

    我們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孩子身上反映出來的問題,往往是父母身上的問題。孩子如果有抑鬱症,這一定是父母身上存在了嚴重的問題。一是不懂得陪伴孩子,二是不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三是孩子受到自己父母的不良影響。例如爭吵,謾罵,侮辱。這些呢,都會給孩子留下心靈的創傷,讓自己有一種恐怖,得不到安全感,得不到愛,從而讓自己感覺到抑鬱,如何讓孩子抑鬱症消失呢?首先是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懂得去愛和關注自己的小孩,懂得去陪伴,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跟孩子像朋友一樣的溝通,要明白他的這個心理需求,如果父母懂得,去調整自己的狀態,樹立自己積極Sunny的心態,那麼孩子他自然就是健康,活潑,外向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作為父母的還懂得去尊重他,在孩子做出自己的決定的時候,父母呢要去尊重他的選擇。孩子如果覺得自己壓力大,或者感覺到恐懼或不安全的情況時,要懂得去安慰孩子,要儘可能去疏導孩子的情緒。那麼孩子他就不會存這個抑鬱的狀態了。

  • 2 # 二級心理諮詢師魏藍

    1.無條件地給予愛。而不是“你乖媽媽就喜歡你”、“學習好才給你好吃的”等等,這些都是有條件的愛。

    2.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給他們過多的控制,不壓制他們的成長。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不由你隨意處置,他們有獨立的意志,信任並尊重他。

  • 3 # 尚善心理

    讓孩子健康成長不抑鬱,父母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01 陪伴孩子,讓孩子與父母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係

    有一次詢問一個剛剛生了孩子不到一年的朋友為什麼才生了孩子就這麼拼命努力工作,她說,孩子放在農村,給爺爺奶奶帶了,等到三歲之後,再把她帶到身邊來,反正在三歲之前孩子什麼也不知道。其實這是很多家長最常犯的錯誤。

    0~3歲的孩子是最需要建立安全感的時候,尤其是母親的存在會給她帶來極度的安全感,在這個階段,母親應該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就是真正做到有求必應,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愛著的、是安全的,這種她就能和母親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係,這個關係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是自信走向外界的第一步。

    02 放手孩子,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的一切

    在我的案例中,有好幾個抑鬱症男孩女孩的原因驚人的相似。就是父母很愛他們,但是不允許他們嘗試很多事情,經常把他們關在家裡,害怕他們出去碰到危險,在上中學的時候也不允許跟同學自由交往,任何事情都要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有個得抑鬱症的女孩說,媽媽怕她孤單給她買了兩條狗,然後有一天媽媽又覺得這個狗妨礙了她的學習,不經過她的允許就把狗送人了,提到這件事她無力的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只是暫時屬於她的,沒有任何一個東西是真正屬於她的,她絕望地說:“我只是想要一個梨,可是我的父母會給我買一箱車釐子,問題是我喜歡的只是梨啊"。

    父母愛孩子,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父母要慢慢的學會放手,讓他們獨立的去走,父母只需要作為孩子的安全基地就可以了。

    03 不打罵忽視孩子,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從小被父母暴力對待或者被父母忽視,對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傷痛,這讓他們體會不到父母的愛,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很容易引發抑鬱情緒。

    父母既然生下孩子,就應該多關注多愛護多尊重孩子,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活潑開朗,自信自強。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所有的“天使"都能被溫柔對待。

  • 4 # 大維新理說

    孩子“抑鬱”事件頻發,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父母該如何做?這個問題提得好,現在已經到了普遍關心抑鬱症的時期了。孩子抑鬱事件頻發,這對父母提出了新的課題,家長不僅要關照孩子的衣食住行,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為,心理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問題 。面對孩子“抑鬱”事件的頻發,父母該怎麼做呢?我覺得第一件事情就是防範;第二件事情就是向孩子道歉;第三件事情就是儘可能地早期治療,第四件事情就是幫助恢復、防止反彈。具體來就是:第一、防範孩子罹患抑鬱症。怎麼預防呢?多陪伴、多溝通、多觀察。在陪伴交流中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發現孩子的情緒以低沉、消極為主要表現的時候,家長就要高度重視了。此時的做法是,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幫助孩子儘早度過心理不愉期。第二、向孩子道歉。孩子的悶悶不樂,一定與早先的某種事件有關,因為孩子處於弱勢,還沒有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所以,遇到外界和父母的強勢要求,孩子只能屈從。但是,孩子的內心是極具脆弱又強烈不滿的。在別無選擇的時候,他們只能保持沉默。無論是外界還是父母自己的高壓,都會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挫傷。而此時,父母的一聲“對不起”,或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孩子帶淚的笑臉。孩子的不開心,往往是父母的不關心,或者關心不到位造成的,對孩子道個歉你損失不了什麼,對孩子卻是極大的心理撫慰。第三、如果患病,就早點治療。抑鬱症是看不見的一種“病”。很多患者自己不承認患有抑鬱症,就是外人也很難發現他們患有抑鬱症。但這是寫在“眼神裡的”一種病、是隱藏在表情深處的一種病、是壓抑在心裡的一種病。這種病只有長期觀察,才能發現。一旦發現,便可能是中晚期。所以,發現孩子情緒抑鬱的時候,就要刻不容緩地找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早期的治療無需用藥,以心理疏導為主,治療簡單,方便靈活,而且效果明顯。第四、如果對孩子的抑鬱表現進行了早期治療,那就繼續保持這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防止抑鬱情緒死灰復燃。

    總之,關心孩子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我們不應該以忙為藉口,忽略了孩子的情緒變化。當一個人的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出現情緒抑鬱,這就是抑鬱的最初源頭。

  • 5 # 明一郎

    孩子的“抑鬱”原因往往來自兩大環境:1、家庭環境。我們都知道,環境對兒童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關係,對兒童心理健康發展起著決定性因素。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發展的青少年,多數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父母多與孩子是良師益友的關係狀態。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習慣,讓孩子勇敢的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這樣才能知道孩子遇到了什麼問題,也才可以鼓勵他和幫助他做到最好。反之,家庭關係不和諧,孩子內心是會害怕的,這樣下來即使遇到了什麼問題,也不敢勇敢的說出來,時間久了一是和父母之間的隔閡就漸漸拉大了,另外內心裝的各種東西就堆積在一起了,這些東西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排解,就漸漸的形成了心理疾病。

    2、外部環境。兒童經常接觸到的外部環境,多數是學校、公園、小區樓下的公園。這些場合裡的人都是兒童經常會遇到的。小朋友之間的接觸、大人之間對小孩子的評價、老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社會在不斷髮展,科技也越來越進步,兒童的玩具也高階了起來。但這些都替代不了父母的陪伴,父母多花一點心思在孩子身上比多面對一個冰冷的手機要有溫度的多。

  • 6 # 丁美玲心理諮詢師

    父母得知孩子抑鬱時,往往對抑鬱是什麼是模糊的 ,並不知道醫生所說的抑鬱究竟指的是什麼。

    父母可以先學習一些關於抑鬱的常見知識, 如抑鬱的症狀表現,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的相互配合,一般的康復過程等,這樣會更有耐心陪伴孩子好轉起來。不會過於心急,讓自己過於受挫,因為父母不斷地付出,感覺孩子變化不大 或者和預期的好轉時間有差距,也會家長懷疑自己的付出到底有沒有效果,感到挫敗。

    家長學習一些和抑鬱相關的知識,還可以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比如認為抑鬱就是心情不好,總是愛想一些不好的事兒等。告訴孩子多想些積極的,多往好的方面想就會好,其實這些安慰的話語對於患有抑鬱的青少年作用都不大,甚至說多了還會讓青少年感覺家人並不理解我。

    對青少年抑鬱的緩解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比如適當的運動 ,家人的陪伴,一些輕鬆的社交,做一些手工,畫畫等都可以幫助青少年穩定情緒,緩解抑鬱。

    上述這些方法都需要家人的鼓勵與支援,所以就需要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相對融洽。當然也可以透過這些做法幫助孩子和父母修復親子關係。

  • 7 # 賴頌強講孩子抑鬱休學

    面對孩子的抑鬱,更多的家長會手足無措,那要如何消除負面影響呢?

    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教導孩子學會適當的發洩,比如:傾訴、哭泣、寫日記、運動等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使心情平靜;引導孩子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實行目標激勵。另外,可及時找心理專家諮詢,予以積極的治療。同時你要放下你的愧疚,你成為你自己反而是在給他能量。你自己先做好你自己,這才是關鍵,你能決定的是你自己的內心是什麼樣的狀態。當你這樣做,孩子就能感覺到:在家中無論自己怎樣表現,父母都是愛他的,都是願意信任和支援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有哪些另你羨慕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