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延禧攻略》開播以來,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尤其是宮斗的戲份比較精彩,大家覺得能比得上《甄嬛傳》嗎?
11
回覆列表
  • 1 # 小骨娛樂

    《延禧攻略》的宮鬥比不上《甄嬛傳》的宮鬥,《甄嬛傳》畢竟是經典。

    《甄嬛傳》中的宮廷處處透露出的莊重以及等級尊卑的儀式感是很強烈的。而《延禧攻略》的色調雖使用了高階灰,顯得也正經許多,但實際上劇情上還是偏於偶像劇的。

    《甄嬛傳》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是鮮活飽滿的,而且臺詞一語雙關,劇情環環相扣,裡面的人物都是喜怒不行於色的宮鬥,即使壞也是有自己可憐之處跟不得已,就比如華妃而言靠著年氏一族縱橫了那麼多年,誰能想到被自己最愛的枕邊人算計了,每看一次的感悟都不一樣,這也是會成為經典的原因。

    而《延禧攻略》的劇情看一次就不會想看第二次,簡直就是披著清宮劇的偶像劇,女主這一副懟天懟地剛的要死,但她只是一個宮女啊,一次又一次的懟貴妃懟皇上懟皇后,裡面所有都被她耍的團團轉,這的開掛了嗎?

  • 2 # 白一蒼

    《延禧攻略》的宮鬥劇情比不上《甄嬛傳》。

    從製作上來說,《延禧攻略》和《甄嬛傳》都是製作精良,可以看出導演花的心思。於正的高階灰和鄭曉龍的儀式感,都令這兩部製作非常精緻。但是,如果從劇情來說,《延禧攻略》就像是披著偶像劇外衣的古裝劇。《延禧攻略》中的女主角——魏瓔珞,一改以往傻白甜的形象,從進宮開始,就是黑蓮花。別的宮女欺負她,瓔珞會直接欺負回去,在她的字典裡,“忍”這個字,估計是排在最後的了。如果不是開了女主光環,各種嬤嬤和貴人的保護,特別是富察皇后的愛護,魏瓔珞估計很早就“下線”了。再說,《延禧攻略》的男主角——乾隆,深情專一的皇帝,深知後宮女人的小心思,毒舌鑑別婊裡婊氣的女人。有種不像皇帝,更像王爺的感覺。男主與女主有一種歡喜冤家的既視感。再說,後宮中的其他女人,一個個的心思都不放在皇帝身上,還有拒絕侍寢的,嫌棄俸銀低的,懟皇帝的,喜歡侍衛的……這種劇情放在古代宮廷,不那麼真實。而《甄嬛傳》作為經典宮廷劇,宮鬥更加勾心鬥角,含沙射影。甄嬛從進宮開始就懂得退避三舍,不露鋒芒。剛進宮時,甄嬛裝病避寵,內務府的奴才剋扣她的俸例,但是她也忍了,不去計較。甄嬛是在一次次的宮鬥中,慢慢進化的,而且心計都是藏在心裡的,表面上賢良淑德,討好皇帝。而雍正,冷血,殘忍,專制,多情,多疑,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甚至還害死了自己的孩子!甄嬛最後為了情人果郡王報仇,加速了皇帝的死亡。後宮中女人的爭鬥也是逐漸從皇帝的寵愛,晉升到前朝奪嫡的高度。劇情上的層次感和縱深感更加豐富。

  • 3 # 影視口碑榜

    被眾人喜愛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再次痛失愛子後跳樓自殺,被燒死的七阿哥就是被純妃害死的。純妃收買了皇后宮中的小太監,把平時燒的碳換成了易燃也易爆火花的菊花碳,再在缸底動手腳,是才出生不久的七阿哥葬身火海。這樣陰險小心也難怪網友們對純妃都深惡痛絕。

    《甄嬛傳》裡的安陵容心思則更為縝密,表面上送可以去疤痕的舒痕膏給懷孕的甄嬛,實則背地裡在舒痕膏里加對孕婦不利的麝香,還挑撥齊妃給甄嬛送有夾竹桃花粉的糕點,不動聲色害人於無形,安妹妹的道行果然高。

    與這些有謀略的謀害計劃相比,《宮心計2》裡鄭昭儀的小產就顯得有些強行了,皇后散佈摸“金鵲蛋”可生男的謠言,並弄壞竹梯,但是一般孕婦也不會想去爬樹吧,元玥替她爬樹從梯子上墜落,鄭昭儀還撲上去接住她,致使肚子被壓迫流產,這一波操作惹的網友們紛紛調侃“蠢笨如豬,也不能怪皇后”,簡直就是為了劇情強行流產了。

    下藥,燃香,摔跤以及放火,這型別豐富的小產方式也是讓觀眾們大開眼界呢,編劇想象力還真是豐富。

  • 4 # 心理諮詢師許燁

    《延禧攻略》宮鬥情節緊湊,人物角色詮釋豐滿。其中最精彩的,就是攻心之術。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若要看攻心之法,後宮絕對是攻心高手的雲集之處。

    且看延禧攻略中的攻心絕句:

    一、高貴妃攻乾隆帝,情留帝心

    雖然延禧攻略是一部宮鬥劇,但前期認真宮斗的就只有高貴妃一人,其他人都在圍著傅恆打轉。

    可惜高貴妃宮鬥水平低下,即使身邊有嘉嬪神助攻,但也總是吃癟。

    為了討太后歡心,高貴妃逼迫民間藝人高強度練習“萬紫千紅”的表演,結果被忍無可忍的藝人以一勺上千度的鐵水給潑成了重度燙傷。

    高貴妃自知時日無多,為了在皇帝心裡留下美好的記憶,也為了讓皇帝幫自己圓了一生的心願,高貴妃死前濃妝打扮,忍著劇痛為皇帝獻上了最後一支舞。

    最後虛弱地倒在皇帝懷中,攻心道:“皇帝對我的愛,總是那麼的冷冰。我若不再裝的蠢笨些,恐怕會令皇上更加的厭棄。寧馨兒,只求能得到皇上的一點憐愛。”

    高貴妃類似《甄嬛傳》中的華妃,孃家勢大,皇帝靠著高貴妃的爹去治水患。正因為有著這層關係,皇帝對於高貴妃總是若即若離,寵愛高貴妃,但又保持著疏遠。

    高貴妃臨死前的這句話,充滿了委屈,也激發了皇帝對她的愧疚之情。在高貴妃離世後,皇帝鄭重地追封了高貴妃,併為高貴妃完成了她的心願。

    高貴妃專注宮鬥,想當皇后的原因是因為早年孃親隨父親治理黃河水患,被水匪俘虜,先奸後殺,因為失貞而進不了高家的祖墳。

    母親走了之後的第二年,她的父親就娶了第二個老婆,生了二個女兒。

    這二個女兒在高貴妃離世之後,也跟著高貴妃一起去了。

    可見,高貴妃離世之前,攻心之語的厲害勁道。

    在心理學上有種補償機制。當某事無法達成之時,出於心理補償機制的驅動,我們會透過其他方式彌補缺憾,以達到減輕自己的焦慮感,獲得心理平衡的目的。

    高貴妃死前利用攻心之語激發起帝王的憐愛、愧疚,緊接著就用一條白綾了斷了自己。此時,皇帝痛失愛妃,想給再多補償也是枉然。唯一能做的,就是為高貴妃了了生前的心願。

    二、嘉嬪 攻 嫻妃,提早“領盒飯”

    嫻妃,自小接受阿瑪的正統思想教育,為人純良,恪守禮法。入宮之後,因從不參與任何宮鬥,不站隊、不挑事,受到了後宮上下一致好評。可謂“德高望重”。

    要保持這樣的好名聲,哪怕純妃再三拉攏;哪怕自家兄弟入獄,生死一線;嫻妃內心絲毫沒有動搖過一直堅守的“初心”。

    直至從小教導她要廉潔奉公阿瑪,親口想她承認自己行賄,嫻妃的整個人生信仰瞬間坍塌了。

    嫻妃的心腹婢女不理解自家娘娘為什麼不去找皇帝、皇后娘娘求情;

    純妃婉轉地表露嫻妃這樣的做法遲早會無法在紫禁城生存;

    宮裡人都在暗裡等著看嫻妃的這齣好戲;

    親額娘得知兒子在大牢中病死,聲嘶力竭地在嫻妃面前喊道:“我怎麼會生出你這麼個沒有出息的女兒”,隨後撞牆自盡。

    兄弟因為自己沒有出手相救而病死牢獄;額娘因恨其不爭,痛失愛子選擇在嫻妃面前以悲烈的方式自盡,此時的嫻妃內心世界已然被顛覆。

    而使嫻妃最終徹底黑化,出手殺了第一人的攻心之語,來自嘉嬪。

    嘉嬪的攻心話術:“是你規行矩步,不肯替你父兄求情。是你冷酷無情,害得你母親撞了神武門。這一切,都怪你呀。”

    嫻妃一向自持清高,秉著堅守自己一方純潔的天地,期待這皇帝能因此對她有一份特別的愛。

    在經歷了母家鉅變之後,嫻妃內心已經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的堅持是否正確。

    而嘉嬪的攻心之語,殘忍揭露了嫻妃心中已經瞭然但又無法面對的真實。

    當下,嘉嬪就被嫻妃“送了盒飯”。

    否認,在心理學上屬於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一個事實太過於痛苦時,我們常常選擇予以否認。

    嫻妃為了不違背自己的初心,出手求助家人,導致家中死的就剩老父親一個時,這樣的真相太過痛苦,以至於嫻妃啟動了“否認”的心理防禦機制。

    她從行為上否認,從言語上否認,一直向自己、向身邊的人訴說自己所堅守的原則。自己這麼做,完全就是遵循了阿瑪從小對自己的教育,錯的人又怎麼會是自己呢?

    直至嫻妃接二連三的受到了打擊,內心已經逐漸能看清後宮這個真實的生存環境。

    嘉嬪的攻心之語,徹底擊垮了嫻妃的心理防禦機制,成為了嫻妃下手殺的第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柑桔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