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子的籃球

    《讓子彈飛》是姜文導演的一部充滿黑色幽默和隱喻的喜劇電影,但是仔細看下去,會發現影片中講述的並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這些。

    故事發生在1920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葛優飾演的馬邦德和妻子來到鵝城當縣長,在半路上卻被隱居山林的劫匪姜文扮演的張麻子劫持,一幫人馬除了夫妻二人之外都命喪黃泉,為了保命馬邦德自稱是縣長身邊的湯師爺,於是張麻子從劫匪搖身一變成為一縣之長。來到鵝城的張麻子發現鵝城被惡霸黃四郎統治,殺了黃四郎的武教頭之後馬,黃四郎為了報仇反殺了張麻子的義子小六。至此張麻子和黃四郎成了死對頭,展開了一場鬥智鬥勇的角逐。

    如果僅僅把這部電影當成是一部喜劇片那就太過於膚淺了,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其實看不懂也是很正常的,姜文在這部電影中埋了很多的線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很容易就忽略了,而這些被埋起來的東西才是這部電影真正要講的內容。

    一開始就說了這部電影是一部黑色幽默的電影,其實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的暗喻,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所代表的階層。電影發生的時間段是在1920年,此時辛亥革命剛結束不久,而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盜取。而這部電影把原著的背景時間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改為1920年是有導演自己的目的的。在電影中黃四郎曾拿著一枚地雷對假麻子說,這種限量版地雷在南國只有兩個,第一個在辛亥革命時炸了第一響。

    透過這句話以及電影中其他的暗線,我們可以看出來,姜文是想透過這部電影去諷刺一些在辛亥革命時期的內容。黃四郎應該參加過辛亥革命,但是孫中山的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盜取之後,黃四郎沒有繼續革命,而反而反過來享受了革命的成果,藉助著革命的成果,為了自己的躲在革命之後不斷地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張麻子是對革命以及反抗失望的人,他隱居山林就是為了躲避這些紛爭,但是出於無奈他卻不得出來面對這些事情,在和黃四郎的接觸之中,他發現他不得不反抗,不得不去打擊這些坑害百姓的蛀蟲,於是他奮起反抗。

    而葛優扮演的湯師爺是對革命和反抗毫不關心的人,他只希望見機行事,只會趨炎附勢,他是絕對不會與得勢者站在對立面的那種人,所以他可以為了錢去求黃四郎,也可以為了活命跟在張麻子身後,他沒有自己的堅定立場,他的立場就是順勢而為,只要活的好就可以了。電影中其他的人也有著自己所代表的階層。

    姜文就是透過在鵝城這樣一個小地方展現了當時的整個大社會。張麻子在殺了黃四郎之後,不但沒有得到錢財,而且身邊的人也紛紛的離開了他的身邊,最後他自己一個人騎著一匹馬消失在鏡頭中。姜文或許只想用這個鏡頭表達自己反抗什麼都不為,就是不想讓黃四郎這樣的人活在世上。

  • 2 # 影視百態

    讓子彈飛,一直以來在我心中是個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能夠真正把中國最傳統的一面體現出來,淋漓盡致,一點都不遮掩。在華語電影中,還沒有第二部能如此的發人深省,記得當時有影評人評論說《讓子彈飛》題材太民族了,劇本也太本土化了,登不了國際的電影“大雅”之堂。但後來據說《讓子彈飛》的劇本受到奧斯卡主辦方青睞,獲邀收錄於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官方圖書館(那是收藏世界範圍內的優秀影片的地方),如今《讓子彈飛》的劇本也成為眾多專業參考資料中的一部,這就是對這部影片最有力的褒獎。

    《讓子彈飛》故事的設定在民國,戰火紛飛,這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年代,所描述的人民很懦弱麻木,作為一個貧苦生活著的老百姓,他們需要的就只是能活著,有口飯吃就是幸福,如果哪天能看見欺壓自己的人被推翻了,那更是再過癮不過的事了。姜文看清楚了這一點,看明白了人民的習性,懂得人民的需求。知道如何調動人民,不能因為無知而不救。執政者要儘自己的力,讓人民覺得幸福。

    導演姜文在影片中大段地流露出他精英主義的傾向,但結局卻似乎走向了思考。當大家看重了鵝城的風雲變幻,我最欣賞的,卻是張牧之仰望雄鷹的眼神,彷彿只有他一個人找到了理想,也只有他一個人在孤獨中追求。

  • 3 # xiao影

    《讓子彈飛》是由姜文執導,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周韻、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我覺得姜文想要表達的是對一手遮天的惡勢力的反抗和官商勾結腐敗的諷刺。雖然主題是一個非常有含義的主題但是姜文用他獨特的思想在喜悅的節奏中講完了整個故事,雖然劇情中採用大量的誇張手法制造笑料,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很多味道,例如不存在的鵝城,還有不存在的麻子,這就是姜文的思想特色。

    《讓子彈飛》留給觀眾的思考寓意無非是“革命與人性”。細細品味,又似乎不止於此。故事裡面浦東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東。革命者遲早也會成為不革命者,二者是相互轉化合二為一的。故事的 政治寓意,當是在說辛亥革命的不徹底。但對於一個原本荒誕傳奇的故事,倘若一定要對號入座,那就是庸人自擾 了。其實影片之中所要表現的革命與人性,應該是一個跨度很大內涵很深的話題,應該有不同人群不同時代不同意 義的理解。

    真正的革命者(姜文),仍然孑然一身,獨立前行。他到底改變了什麼?似乎有又似乎沒有。

    但是他(革命者)仍然在繼續前行。

  • 4 # 雲龍兄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讓子彈飛,一直以來在我心中是個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它能夠真正把中國最傳統的一面體現出來,淋漓盡致,一點都不遮掩。在華語電影中,還沒有第二部能如此的發人深省,記得當時有影評人評論說《讓子彈飛》題材太民族了,劇本也太本土化了,登不了國際的電影“大雅”之堂。但後來據說《讓子彈飛》的劇本受到奧斯卡主辦方青睞,獲邀收錄於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官方圖書館(那是收藏世界範圍內的優秀影片的地方),如今《讓子彈飛》的劇本也成為眾多專業參考資料中的一部,這就是對這部影片最有力的褒獎。

    《讓子彈飛》故事的設定在民國,戰火紛飛,這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年代,所描述的人民很懦弱麻木,作為一個貧苦生活著的老百姓,他們需要的就只是能活著,有口飯吃就是幸福,如果哪天能看見欺壓自己的人被推翻了,那更是再過癮不過的事了。姜文看清楚了這一點,看明白了人民的習性,懂得人民的需求。知道如何調動人民,不能因為無知而不救。執政者要儘自己的力,讓人民覺得幸福。

    導演姜文在影片中大段地流露出他精英主義的傾向,但結局卻似乎走向了思考。當大家看重了鵝城的風雲變幻,我最欣賞的,卻是張牧之仰望雄鷹的眼神,彷彿只有他一個人找到了理想,也只有他一個人在孤獨中追求。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5 # 李書書

    讓子彈飛太多劇情像鬧劇,但你細看會發現一些端倪。從時間上看。

    像開頭的馬拉火車,大家看了覺得滑稽,不切實際,可是這是清末真實發生過的,所以其實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打劫。因為車頭的旗幟有點像滿清八旗(而結尾也是馬拉列車卻換了旗幟,這另有深意)。所以這次打劫其實就是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了清政府和封建制度。去鵝城要站著掙錢且不掙普通百姓的錢就是制度改革。

    然後來到鵝城,師爺跟假冒縣長說“鵝城的歷任縣長把稅收到了90年後,也就是西厲的2010年”。也就是說這時候是1920年。在鵝城經歷了黑的說成白,白的說成黑的年代(估計暗指內戰時間,抗戰似乎跳過了),然後是二哥和三哥對花姐說: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浦東是新中國成立後才叫的),也就是說這時候到了1949年以後,然後突然冒出來一個師爺的兒子,那8歲的兒子說有40都有人信(大躍進1958年到1960年)。然後就到了結尾,黃四郎沒死,他換上四爺的衣帽帶著張麻子的弟兄們去當縣長,也就是建設浦東去了(1978年改革開放後開始建設浦東新區)。

    人物上跟大家提兩點,張麻子(冒充縣長馬邦德)和黃四郎,其實他們都是辛亥革命的參與者,張麻子是自己說了他跟隨松坡將軍(就是蔡鍔)起義。而黃四郎有辛亥革命第一響的同胞地雷,還說與張麻子有過一面之緣。但不熟,所以張麻子對黃四郎沒印象。過多的就不解讀了,希望大家留下自己的意見相互探討。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還是有深意的。

  • 6 # 臧老師好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悲情的結局!

    今兒聊的是《讓子彈飛》,的結局。

    從黃四郎被炸飛說起。

    姜文這人太賊,把觀眾當傻子。

    黃四郎炸飛後,張麻子自言自語:

    這裡有點兒革命勝利的意思,而後影像交融,出現了一隻鷹。

    是否有點面熟?對,正是電影開頭的那隻鷹。

    是否有點詭異?沒關係,接下來還有更詭異的。

    然後他忽然聽到了歌聲,是電影開頭哪首:“長亭外,古道邊……”

    隨後,電影開始的時候被劫的火車駛來,那輛馬拉的火車。

    有心人可以數一數馬的數量,和開頭師爺坐的那輛是一樣的。

    火車駛過後,留下一個背影,正是湯師爺。

    值得注意的是,湯師爺是已死之人。

    看到老湯後,張麻子也很疑惑。

    而後,張麻子策馬,跟著火車去了浦東(或是上海)。

    那麼革命勝利,電影結束了?

    抑或張麻子選擇妥協,去了浦東?

    姜文這孫子戲耍觀眾?還是被“老哥哥”剪得觀眾看不懂了?

    我還有個“曲解”——張麻子等人已經死了

    首先電影結尾的景象是不符合現實邏輯的,如果張麻子活著,就不會見到師爺,和先前被劫的火車。

    此外,老三,花姐等人已經出城,並已與張麻子告別,而電影結尾,張麻子卻聽到了老三和花姐的對話,並且“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這些魔幻現實的景象,更像是人在彌留之際的想象。

    再看看張麻子複雜的,無奈的,落寞的表情,會更相信

    不過有位說,張麻子把黃四郎都給辦了,怎麼死的?

    這點姜文有交代,很隱蔽的一筆。

    張麻子殺了假麻子回鵝城,黃四郎等人嘀咕:

    並說三天後郭旅長的騎兵就到了!

    三天騎兵到,那張麻子搞黃四郎用了幾天呢?正好三天……

    按這個時間算,張麻子辦了黃四郎,老三花姐還沒出城,騎兵就到了……

    他們死在了那修羅場……

    而電影最後,張麻子和兄弟們,還有花姐的靈魂在晴天下升騰,又相遇。

    太多的過往事實,和昏沉的想象,就像是夢一樣,只不過姜文只拍了張麻子的夢……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悲情的結局。

    其實我也不願意相信這一結局,希望你也不要信。

    對,另外發現久石讓的曲子真棒!

    另新年祝好,因為太陽會照常升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聊天時,你最討厭收到什麼樣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