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烽火狼煙入夢來

    明朝就是恩將仇報的朝代,滅亡的太晚了!

    沒有于謙明朝可能滾回長江以南了。兩袖清風的于謙,一身正氣的于謙,解救明朝亡國的于謙,留得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我們能不敬仰嗎!千古能不流芳嗎!中華為官者,若於謙,早就是國際強國了!

  • 2 # 深圳餐飲人小輝

    于謙,明代杭州人。一首千古傳頌的《石灰吟》真誠地表達了他高潔的志向: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一生,可謂歷經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的磨難。先是參加科舉考試時,以狀元的文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幾乎名落孫山。無它,就因為他不肯對主考官溜鬚拍馬招致妨恨而已。等到當上官,又因為敢於為民請命,嚴懲作奸犯科權貴,而受到排擠打擊。人家當官前呼後擁,盡顯官威;于謙當官便服一套 瘦一匹。同僚並不以其為謙虛清廉,卻說他壞了官場規榘,而且是“居心叵測” 仕途還能得意?

    公元1449年,蒙古侵略軍席捲南下,明英宗偏聽全無軍事常識的太監指劃,結果土木堡一戰,明朝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明英宗做了階下囚。訊息傳到京城,有人主張南逃,有人主張投降。危急關頭,于謙挺身而出,痛斥種種逃跑主義投降主義,調集各路兵馬保衛京城。敵方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則就殺掉英宗。有人又主張獻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謙卻義正詞嚴地質問:到底國家 民族重要,還是英宗的個人生命重要?堅決拒絕敵軍最後通牒。于謙帶領22萬大軍,堅守京城,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侵略者見死傷慘重撈不到半點油水,又顧慮中原畢竟國大力大,正所謂爛船尚有三斤釘,一個不小心被于謙反攻過來恐怕後果堪虞。就賣個順水人情,在退軍之時將明英宗送回明朝廷。明英宗回朝登位不思于謙抗敵之功,卻恨于謙不聽蒙古兵之勸,幾乎命喪刀下,就找個藉口把于謙下獄,隨即斬首,一洩私憤。一直到明英宗死後,明獻宗登位,才為了平息民憤收買人心,下令為于謙落實政策,平反昭雪。生衰死榮,令人握。怪不得民諺說: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奸奸狡狡,朝煎晚炒。這當然只是氣話。做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捨身取義而不悔,這才是大丈夫所為。這就是文天祥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于謙死得冤,但他的死重於泰山。作為後人,當然不能因為做忠臣死得冤,而氣憤或喪氣去做奸臣吧?

  • 3 # 滄海拾遺錄

    于謙可稱得上是“國士無雙”,之所以被後世傳頌千古,不僅僅是在於其在“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力排眾議,擁戴監國郕王朱祁鈺登上皇位,並精心組織北京保衛戰,最終成功地擊退了瓦剌太師也先的進攻,保住了大明北方的半壁江山。更在於在明代宗朱祁鈺病危之際,明知曹吉祥,徐有貞,石亨等人意圖扶持太上皇明英宗復位,卻不願為了個人利益一舉剿滅復辟計劃,坐視明英宗復辟成功,這種捨己為國家大局著想的行為更是值得後世敬仰。這也難怪後世將其與同樣埋骨於西子湖畔的岳飛相提並論,即“有賴嶽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

  • 4 # 詩詞中的陽光雨露

    人們對於謙的瞭解很多都是從《石灰吟》這首詩開始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能夠寫出如此情真意切的詩句,沒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做不到的。于謙的愛國精神最感人,“心底無私天地寬”,用來形容於謙最為合適不過。于謙是古代社會少有的道德品質和能力水平完美結合的人物。

    于謙政績突出,為群眾辦了很多好事,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在封建社會人們群眾的生活很不容易,很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遇到一個好官更是很難。人們都清官都有一種特殊的情節,這也是為啥人們都對宋代的包拯、明朝的海瑞、于謙、清朝的于成龍等清官都非常尊敬的原因。人們群眾是講感情的,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記在心中。于謙從小就特別仰慕文天祥的氣節,將文天祥像放在自己的身邊,時刻用來激勵自己。于謙的遠大志向讓他從小就刻苦異常,學業上有成績,順利的考取了功名,進入了仕途。于謙一心為百姓辦事,他平反了很多冤獄。于謙具有一種威嚴的氣勢,讓人感到懼怕,這就是常說的“正氣凜然”吧。于謙是一位知道變革的官員,遇到發生災害的時候,于謙第一時間就上報給朝廷。因為政績突出,于謙得到了皇帝的欣賞,官職也是越來越大。于謙最經典的成就就是領導了北京保衛戰,挽救了大明王朝。

    于謙是一位清廉的官員,不阿諛奉承,不懼怕權貴,敢於仗義執言。于謙具有石灰一樣高潔的品質,他眼裡揉不了沙子。朝廷中太監王振專權的時候,人們都去巴結王振,都給王振送禮,但是于謙堅守自己的節操。于謙進京奏事的時候,不給王振帶來任何的禮物。于謙還曾經寫過一首詩詞,用來表明自己的志向:絹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首詩成為了用來形容清廉的勵志詩詞,得到了人們的喜愛。但是于謙因為自己不隨波逐流,也受到了太監王振的迫害,找個理由要將於謙給判處死刑,後來群眾聽說了,就不答應了,紛紛找到朝廷要求釋放于謙,這樣于謙就被放出來了,但是將於謙給貶官了。為老百姓多辦好事,群眾能記得住。誰好誰壞老百姓分得清,所以做人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人間正道是滄桑,為非做歹的人不會有好下場的。

    于謙的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善惡到頭終有報。那些為群眾謀福利的人,人們永遠愛戴他。那些禍國殃民的人,永遠的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比如說宋朝的岳飛忠君愛國,永遠得到人們的愛戴,大奸臣秦檜卻被人們痛恨,落得了一個永遠跪在岳飛墓前的結局。歷史上清官的故事人們永遠傳頌,于謙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人們學習。

  • 5 # 雁城流浪僧

    兵臨城下

    正統十四年十月,北京城頭計程車兵正在巡哨,突然,滿天煙塵呼嘯而起,隨後傳來馬蹄聲和叫喊聲。出人意料的是沒有一個人顯得驚慌,因為他們知道這群人是來幹嘛的。因為就在一個月前,他們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在蠢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被也先打的落花流水,二十多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皇帝也被俘虜了,史稱“土木堡之變”。

    力排眾議反對南遷

    就在也先在土木堡大敗明軍之後,北京城的大臣王公緊急召開了朝會,第一件事就是確立暫時由朱祁鈺代理行使皇帝權利,然後開始討論應對策略,大多數人建議南遷,畢竟此時國家軍隊慘敗、皇帝被俘、京城空虛、人心惶惶。這一幕似乎似曾相識,沒錯,當年北宋面臨的形勢和現在明朝面臨的形勢是如此的一致。但就在各位議論紛紛之時,一個人怒吼一聲:“建議南遷者,該殺”,發言者,兵部侍郎于謙。于謙十分清楚,逃跑意味著把國家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讓給別人,所以不能逃跑。接著他又說“獨不見宋南渡事乎?”,他這一番怒吼震驚了在場的人,隨後吏部尚書站出來支援于謙,最後主戰派打動了朱祁鈺,決定與也先大戰一場。

    北京保衛戰

    當也先兵臨城下時,于謙正在召開戰前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是討論堅守城池還是出城迎戰,當時所有人都主張堅守城池,但這次再多人贊同也沒用,因為否決權此刻在於謙手中,他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先率大軍前來,已經十分囂張了,如果堅守不出,只會助長他們的氣焰,我輩豈能怕小小瓦剌”,接著他下達命令:“大軍全部開出九門之外,列陣迎敵!”,就在開戰之時他又下達命令:“大軍一旦開戰,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因為他明白這是一場大明輸不起的戰爭,必須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才有可能贏得勝利。就在一個月以前他還是一介書生,言談溫和,而此刻他是一位運籌帷幄的軍隊統帥,戰場上只有最為堅強、剛毅的強者才能活下來,並取得最後的勝利。在於謙的帶領下,明軍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從兵臨城下到破敵千里,大明帝國終於轉危為安,而這個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那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的于謙。

    于謙你將名垂青史

    他從小滿懷以身許國的志向,經歷數十年的磨礪與考驗,從一個孤燈下苦讀的學子成長為國家棟梁。他身居高位,卻清廉正直,他幾十年為官生涯從沒有貪汙受賄,雖然生活並不富有,卻從來不會利用自己的權利謀私,在貧寒中堅持自己的操守。他不畏懼困難和風險,在國家最為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做了六年多的護士,現在裸辭了想換行業,有什麼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