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囧歷史囧說

    季札(前576年一前484年),姬姓,壽氏,名札,又稱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來季子、季子,《漢書》中稱為吳札 ,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封於延陵(今常州),後又封州來,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天寧焦溪的舜過山下。

    季札是孔子的老師,與孔子齊名的聖人,同時也是孔子最仰慕的聖人。稱為"南季北孔",歷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學大師,也被稱為"南方第一聖人"。先秦時代最偉大的預言家、美學家、藝術評論家,中華文明史上禮儀和誠信的代表人物。封於延陵,稱延陵季子。後又封州來,稱延州來季子。父壽夢欲立之,辭讓。兄諸樊欲讓之,又辭。諸樊死,其兄餘祭立。餘祭死,夷昧立。夷昧死,將授之國而避不受。夷昧之子僚立。公子光使專諸刺殺僚而自立,即闔閭。札雖服之,而哭僚之墓,賢明博學,屢次聘用中原諸侯各國,會見晏嬰、子產、叔向等。聘魯,觀周樂。過徐,徐君好其佩劍,以出使各國,未即獻。及還,徐君已死,乃掛劍于徐君墓樹而去。

    那麼季札有才有德,為什麼不肯繼承王位呢?

    季札是吳王壽夢的兒子,排行第四,四兄弟當中,以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託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了。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為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君,但被子臧所拒絕。為了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華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了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讚美為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鑑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裡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國君。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

    如此可以看出,季札不繼承吳國王位的原因是為了守節,古代高尚道德的體現。

  • 2 # 史上行者

    這裡更正一下,春秋時期吳國是姬姓諸侯國,季札繼位做的應該是吳國國君,吳王季札而不是吳國皇帝。

    季札自幼博學,懂禮。吳王壽夢一直想立季札為世子,而季札不肯。於是壽夢立長子諸樊為世子。壽夢去世之後,諸樊再次讓國於季札。而季札又推辭不受,還為之離家退隱,躬耕勞作。諸樊就定了個規矩,去世之後,遺命讓幾個弟弟輪流做吳王,怎麼滴也能輪到季札。二哥吳王餘祭死後,傳位於三弟夷昧。吳王夷昧死後,本該季札繼位,但是,季札卻再次拒絕,並再度歸隱。於是,吳人只得立夷昧之子僚為王,吳王僚。而這卻引起了一個人的不滿,就是老大諸樊之子公子光,他認為,四叔不當王,也應該傳給我啊,王僚這是插隊啊,於是請伍子胥找到專諸,刺殺王僚,又請要離刺殺王僚的兒子慶忌,這才登上王位,史稱吳王闔閭,接下來聘孫武,伐楚攻齊,與晉國爭雄,由此讓吳國走上爭霸之路。

    那麼季札為何打死不當國君呢?行者認為兩點理由。

    1.季札尊禮,仿效祖先。季札祖先泰伯,本是周王位繼承人,但是因為為了讓位與兄弟,以採藥為名,遠遠離開都城,來到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吳地,建立吳國。季札也信奉這種謙讓的美德,恪守臣子之道,故其不爭。

    2.季札有著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自知之明。春秋末期,君子之道,仁義之術已不再適合諸侯國發展,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成為王道。一頭綿羊帶領一群獅子戰鬥力肯定不如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季札深知自己當國君肯定不如姬光來得強,與其因此給吳國帶來不必要的紛爭,不如捨去。

    季札讓國,美名天下傳!只是他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十年,吳國就亡在越國勾踐手裡,看來獅子雖猛,架不住毒蛇陰險啊。

  • 3 # 一本夏

    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4年)讓國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以來後人都把它作為美談。那麼季札的讓國到底是仁德的體現,還是懦弱者的逃避。對於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個人倒覺得季札讓國是逃避現實的懦弱行為。

    季札作為周文王後代,孔子的老師,仁德之術自然高深,他重禮守信,品行端莊,交友甚廣,是當時的名流賢士,雖然他的名氣沒有他的學生孔子大,但孔子的老師的頭銜足可以說明他的才華。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文化大融合時期,各種學說學派興起,但也是一個戰爭不斷,局勢混亂時期。吳國到了壽夢時期,國力在江南地區算是比較強大的,壽夢因此稱王,壽夢有四個兒子,老大諸樊、老二餘祭、老三餘眛(夷昧)、老四季札。

    作為一國之君的壽夢,當然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千秋萬代,一直傳承。因此他會認真的選擇自己的接班人。四個兒子當中季札最有仁德和才華,所以他有意讓四子季札做世子,可季札說自己不能勝任。

    於是在壽夢去世後,長子諸樊繼位,諸樊在繼位前也是一再禮讓季札,季札還是不接受。諸樊去世後,傳位老二餘祭,老二也禮讓季札,季札還是不接受,老二去世後,傳三弟餘眛(夷昧),老三夷昧死後,按說季札應該繼位,可季札依然回絕,沒有辦法吳國只好讓老三夷昧的兒子僚繼位。

    這下麻煩出現了,老大諸樊的長子公子光(夫差的父親闔閭)不高興了,他認為要是四叔季札繼位他沒有意見,可為什麼要傳位給三叔的兒子,這樣名不正言不順。 

    公子光是個很有才能的人,有了想法,就會有行動,於是公子光暗自發力,在伍子胥的的幫助下,刺殺了吳王僚,公子光登上王位,到了這個份上,季札也是不得不承認公子光的王位。我想這次的王位之爭季札是有責任的,如果不是他的不擔當,也許僚就不會被刺殺。

    可以看得出,季札雖有賢德和才能名聲,卻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軟弱體現得一覽無遺,沒有一點家國天下的君王之氣,一味地明哲保身。 如果說季札有才,他的才也不是能體現在治理國家上,說他是政治家有點牽強附會,對於政治家這個頭銜他是不配的,首先他沒有君王的擔當,也沒有為吳華人民造福的理念,其次就是他根本不具備君王的氣度,沒有心懷天下。

    滿口的仁義道德,做的卻是明哲保身的事情,作為君王必須有如下幾點潛質:

    1、開創基業的膽略,守業的信念,勇於擔當的精神,恪守君道,把江山社稷放在第一位。 2、百折不撓的雄心壯志,面對困境敢於化解。 3、勵精圖治,使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 4、知人善用,任人唯賢。 5、虛心聽諫,思路敏捷。 6、熟悉歷史,善於總結,明辨是非。 7、身系社稷,籠絡人心。 8、仁德厚重,禮賢下士,讓人民安居樂業。

    綜合上述的標準,季札唯一能做的就是仁德和包容,做一個好人可以,但他和一個君王的要求相差甚遠,所以我個人覺得,季札真的不適合作為一國之君,他之所以多次讓國,是他沒有底氣,是不敢擔當的懦弱行為,也是自知之明的舉動,季札讓國談不上是美德。

  • 4 # 貓爺歷史觀

    季札,周朝時吳國國王壽夢的小兒子,同時也是儒學先師孔子的老師,也是孔子最仰慕的一個人。

    季札被後世評價為那個時代乃至整個中華文明史上禮儀和信義的代表人物。根據歷史的記載,季札這個人很有德行,也佷講信義。

    有一次季札途徑徐國,徐國國君非常喜歡季札的佩劍。由於當時季札還要出使別的國家,所以當時不方便相贈。但是等季札訪問完回來再經過徐國時,徐國國君已經去世了。

    當時季札心裡過意不去,慨然要解下佩劍掛到徐國國君幕旁的樹上。但是季札的侍從不幹了,季札說,他心裡早就答應贈給徐國國君了,難道能因為徐國國君的去世就不履行嗎!

    聽了季札的話,侍從最後只能唯命是從。這件事後來一傳十 十傳百成了美談。從這件事上也能看出,季札是個很講信義的人。

    公元前485年冬,楚國要攻打陳國。吳王派季札去救援陳國,但是季札反對戰爭,經過他的調停避免了一場惡戰。

    季札被後世譽為南方第一聖人,歷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學大師。名師出高徒,從季札能教出兩千年聖人孔子也能看出季札不是一般的俗人。

    季札追求的是和平有秩序,至於王位按照他的個性應該吸引不到他。所以他的父親他的兄長等都要把王位傳給讓給他時他拒絕了。

    另外,季札能被稱為聖人,可見他本人的智謀也不一般。王位在春秋戰國時代是個兇險的職業,他不願做王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源自哪裡?